摘要:合唱是一種藝術門類,在聲樂領域有著較高的地位。合唱的質量與合唱的整體性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為提高合唱的一致性,合唱團成員在合唱之前要經(jīng)過專門的訓練。在合唱訓練之前,教師要先掌握一些教學方法,掌握好“和”與“合”的關系才能使合唱訓練更加科學有效,同時還要加強學員的凝聚力。在合唱教學時,教師要在把握好“和”與“合”關系的前提下,讓學員們進行科學的練習,以增進學員間的默契,讓學員們能夠更深入地溝通。要想提高聲樂合唱的質量,必須遵循“和”“合”的原則,不斷強化聲部、音色的協(xié)調銜接,使合唱的效果達到理想的水平。
關鍵詞:聲樂;合唱;訓練
中圖分類號:J61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2)04-0-03
0 引言
合唱是一種以多個聲部為單位進行集體演唱的藝術門類,可以有伴奏,也可以沒有。作為最廣泛的演唱形式,合唱可以讓觀眾在聽的時候,心情愉悅。人聲是歌唱藝術的一種表達工具,具有特殊的優(yōu)勢。合唱是一種以人聲共性為基礎的聲樂藝術,考驗的是合唱團成員間的默契程度,只有合唱團成員足夠默契,才能讓一首合唱曲目充滿力量或柔情。合唱這個藝術形式看似簡單,但實際上需要歌唱者具備一定的聲樂知識和歌唱技能;在合唱團中,每個成員都要有足夠的激情和責任心,才能使整個演出達到統(tǒng)一和協(xié)調。
1 關于合唱訓練的簡要介紹
合唱是聲樂領域聲樂技術的最高表現(xiàn)形式,能為人們帶來多層次、多聲部、多形式的藝術享受。合唱是一種運用聲部配合創(chuàng)作音樂作品的藝術形式,參與合唱既是對音樂的思考和聲部聽覺訓練,也是對歌唱藝術鑒賞力的提升。因此,合唱作為一種藝術表達方式,有著自己的獨特魅力。
合唱是一種極具凝聚力的歌唱形式,可以陶冶人們的心靈,讓人們從團結協(xié)作中形成強烈的集體榮譽感。由于合唱常常帶有強烈的目的性,所以常被用來表現(xiàn)特定的情感。另外,合唱還可以促進人們對聲樂藝術的認識,從而提升大眾的聲樂素養(yǎng)[1]。
2 合唱訓練中“和”與“合”的關聯(lián)性
在合唱的時候,每一個合唱團成員的聲音都要符合整首曲子的要求。因此,在練習時,對合唱團有著非常嚴苛的要求,需要全體成員的技術水平必須達到很高的水準,這樣才能使合唱靈活多變。若是學員們做到了聲音的和諧,那么這首歌里的氣勢和強烈的情緒就有可能被完整地表現(xiàn)出來,就能提高歌曲的整體表現(xiàn)力。隨著人們藝術認知水平的提高,在我國的音樂教育中,歌謠越來越受重視[2]。
我們可以用合唱來培養(yǎng)同學之間的協(xié)作意識。在練習和彩排的時候,合唱訓練堅持以人為本的精神,有利于提高學員的思想品德。合唱具有氣息長、音域寬,音色多,音量大等優(yōu)點。在合唱團的教學中,教師還要進行多種不同的輕唱、范唱和統(tǒng)一的集訓,并采取分聲部的練習,增強學員對“和”“合”的認識。
比如,在中秋節(jié),學??梢园才磐瑢W練習《但愿人長久》,這是一首深情的歌曲,通過練習合唱,可以加深學員對音樂的理解。它可以讓學員的嗓音和氣質都得到提高,不僅僅是對藝術和精神的升華,更是一個國家文化發(fā)展的高度和整體素質的體現(xiàn)。合唱訓練是一種綜合性音樂活動,把各種不同的唱法和特征相結合,從而提高各聲部在演唱過程中的作用。在練習的時候,每個人都要配合默契,否則會導致整體的演唱效果和預想的效果產(chǎn)生很大差距。所以一首歌的完美合唱,離不開團隊成員的配合。
合唱中的“合”字概括了該藝術最重要的要求。沒有“合”,合唱藝術就不可能實現(xiàn),而“合”則是合唱的關鍵所在。在合唱課上,教師要為學員創(chuàng)造一個良好的環(huán)境,讓學員們不斷地練習,讓他們在唱歌的過程,將自己融入集體當中。匈牙利著名的音樂教育專家曾說:“合唱是一種很復雜的工作,它是一種通過集體努力而創(chuàng)作出來的音樂,它不僅能使人愉悅,更是一種很有價值的東西。”[3]
合唱內容豐富多彩,藝術感染力極強,是各類重大活動中不可或缺的一類節(jié)目。合唱的內容多種多樣、形式豐富多彩,可以渲染強烈的情感,如《美麗的草原我的家》《故鄉(xiāng)的親人》等抒發(fā)對生命哲學的哀嘆,以及《義勇軍進行曲》中對捍衛(wèi)祖國的英雄的歌頌。
3 合唱教學中“和”的練習
3.1 讓學員樹立正確的合唱觀念
在合唱訓練之前,學員應當對合唱藝術有充分的認識。在整個練習過程中,每個成員都要認識到自己的聲音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將聲音合在一起令合唱達到最好的效果。合唱是一種以合作為基礎、以和諧為目標的藝術形式,是一種可以通過協(xié)調來提高聲樂表現(xiàn)的表演。因此,合唱效果的好壞、水平的高低,都與合唱人員的配合緊密相關[4]。
在合唱教學中,教師要使每個學員與指揮的關系更密切、更和諧;學員們也要深刻認識到合唱是一種集體合作的藝術形式。這種藝術形式需要教師和學員及指揮形成一種默契的合作關系。
3.2 對每一位學員的“和”發(fā)聲訓練進行強化
合唱需要團隊每一個學員進行和聲練習。只有一個人唱得好,并不能實現(xiàn)合唱訓練的核心目標。對此教師一定要讓學員反復訓練,并根據(jù)每個學員的特點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在訓練的時候,教師要根據(jù)每個學員的實際情況,為他們挑選合適的聲音練習,并且在訓練中遵循從簡單到復雜的訓練原則,而且應以歌曲練習為主[5]。
最重要的是,演唱時,學員們要注意自己的情緒和呼吸,讓自己的身體達到最好的狀態(tài),避免過分緊張而影響表演的效果。教師還要在練習時,提醒學員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演唱中去,以此達到一種自然的、不刻意的狀態(tài)。這樣可以提高學員在合唱中的聲音響度和呼吸的穩(wěn)定性,使他們的呼吸和共鳴保持一致。
通過合唱聲部的訓練,可以鞏固學員的歌唱技術。在演唱過程中,由于合唱隊伍的人數(shù)很多,教師可能無法關注每個學員,所以在演唱時教師要讓學員自己注意和分析自己的缺點和優(yōu)點。同時,要培養(yǎng)學員的內耳,使其在合唱時能觀察到旁邊的歌唱選手的表現(xiàn),并逐步提高對聲音的掌握水平。通過這種方式,合唱團成員可以培養(yǎng)出彼此的合作精神,從而使合唱表演達到完美和諧。
3.3 嚴格要求音準
音準是歌曲演唱的重點,觀眾重點關注的也是音準,因此,在合唱中,音準的練習尤為重要。因為大家的嗓音都是不一樣的,所以在合唱的時候,往往會出現(xiàn)好幾個甚至幾十個不同的聲部。要解決這個問題,教師在教學的時候就必須遵循循序漸進的原則,逐步培養(yǎng)學員對音準的認識,從最簡單的音程入手,最后再展開最難的音程的教學。遵循這種從簡單到復雜的訓練模式,可以逐步提高學員對音準的掌握水平,從而使演唱達到更好的效果。
4 合唱教學中“合”的練習
合唱不僅要“和”,還要與“合”相結合。這是合唱與其他演唱形式不同的地方。合唱要求整齊、統(tǒng)一、協(xié)調。在表演中,集體表演的整齊程度是判斷表演是否得當?shù)闹匾笜?。在演唱時,合唱團成員必須確保各聲部與配樂協(xié)調一致,從而使合唱特有的韻味得以展現(xiàn)。在合唱課上,教師的基礎目標是讓學員樹立良好的合唱觀念,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提高自己的合唱技巧,這樣才能將知識和技巧更好地傳授給學員[6]。
4.1 重視整個合唱節(jié)奏
合唱對歌手的音準和節(jié)拍都有很高的要求,而且需要歌手們配合得當。但在合唱的時候,有些歌手的聲音會因為環(huán)境的原因而相互影響,導致跑調和聲音不和諧的結果。因此,教師應該增加對這方面的訓練,提升學員的節(jié)奏感。不同的環(huán)境對合唱有不同的影響,具備準確的節(jié)奏感是合唱完美呈現(xiàn)的關鍵。
訓練節(jié)奏的方式非常多,重點是需要長時間的訓練。一兩節(jié)課的練習,很難使學生的節(jié)奏感有明顯的提升。因此,教師要長期訓練學員對節(jié)奏感的掌握技巧。訓練方式上,教師可以讓學員分組練習,并讓他們在小組內分工合作,嘗試銜接各聲部,如利用鼓掌的方法,自己尋找合唱節(jié)奏,逐步加深兩個聲部的練習,然后再增加連接的難度,以此提升學員的節(jié)奏感。同時,在音準上也要加大練習力度,運用獨特的說唱訓練和獨奏連接,可以讓學員更好地掌握音準。只有經(jīng)過這樣的訓練,學員才能將不“合”的部分,不斷調整,最終使作品中所包含的情感得以充分表達。此外,歌唱者在唱歌時必須全神貫注,以訓練唱歌技巧為核心,逐步學習情感表達,從而提升歌唱技術與歌唱水準。
4.2 培養(yǎng)學員們的個人特色
在進行合唱時,教師要把“合”的思想引入課堂,讓同學清楚地感受到“合”在演唱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一定要讓學員進行循序漸進的訓練,學員可以自覺地遵從教師的指示進行練習。合唱需要男女聲部、高聲部和低聲部和諧統(tǒng)一,但合唱團在演唱時會出現(xiàn)許多不協(xié)調的情況,因此在合唱訓練中,學員要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輕聲歌唱,并根據(jù)隊友的呼吸和聲音來判斷自己要用什么語氣[7]。這樣,能使每個聲部都很好地組合起來,真正發(fā)揮出合唱的全部優(yōu)勢。
4.3 加強對音色統(tǒng)一的合作訓練
在上合唱課時,要注意加強學員的音質配合練習,以保證每個選手的嗓音能夠協(xié)調一致。要達到這樣的目的,教師必須處理好聲音部分和合唱團成員搶拍的問題,這樣的問題常常會導致聲音的質量不一致。平時教師應該多強化學員的低音區(qū)連接,把厚重的中音區(qū)與華美的高音區(qū)相融合,達到聲樂層次的效果,聲調與節(jié)拍一致。另外,也可以讓同學在唱歌的時候,多加練習,避免搶鏡。
4.4 直聲訓練方式
直聲練習可以讓發(fā)聲后的聲音保持延展性,同時也可以讓歌唱者控制直音的強度,不出現(xiàn)聲音顫抖的情況,使聲音保持一致。不同的人在說話時振動的振幅和頻率的不同都會影響到合唱的效果。因此,教師要讓學員們在合唱中使用直音。每個人在練習的時候,都要根據(jù)自己的不同情況,來調整自己的音量,從而避免聲音出現(xiàn)顫抖。教師在訓練中要時刻注意,避免出現(xiàn)這種情況影響合奏。
在合唱團中采用直音練習,可以引起聲音的共鳴,讓成員擁有更加清晰、更有穿透力的音質,并對音色、音準、和聲的把握更加精準。演唱時,合唱團要將真情融入作品之中,激發(fā)觀眾的情緒,讓合唱旋律流暢和諧[8]。
5 合唱訓練帶來的積極影響
合唱訓練是一種以集體為單位的訓練方式,可以讓成員體驗音樂的藝術魅力。通過訓練,學員可以更好地認識自身的價值,更珍惜與他人交往的機會,以尊重他人、包容他人的方式與他人建立起良好的關系。
合唱訓練對學員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學習“共處”的意義,學習傾聽與合作;二是增強團隊合作意識,提高團隊凝聚力。合唱是一門綜合性的聲樂藝術,參與合唱既可以使學員們體會到合唱的獨特藝術魅力,又可以增強他們的自豪感和自信心、培養(yǎng)出個性;三是訓練學員的組織性、紀律性,使其養(yǎng)成以集體為中心的精神,樹立正確的價值觀[9]。
6 結語
合唱藝術能培養(yǎng)人們的審美情趣。在合唱中,要提高合唱的整體效果,不能只看一個人的實力,而要靠全隊的努力。
“合”與“和”的效果非常重要,它不僅可以把歌曲所包含的感情表現(xiàn)出來,還可以在培訓的時候,讓歌手們產(chǎn)生強烈的協(xié)作精神和協(xié)作意識。通過學習合唱,歌手的思想品德修養(yǎng)和綜合素質都能得以提升。
在合唱訓練中,通過“和”“合”的方法,可以將聲樂的教學方法與技巧相結合,提高合唱的技術水平。因此,在教學中,教師要逐步強化這一環(huán)節(jié),在練習時,要注意讓學員的呼吸變長,音色變豐富,同時既要注意培養(yǎng)學員的合唱技巧,讓他們掌握好合奏規(guī)則,也要在合唱教學中注意培養(yǎng)學員“和”“合”的意識。
我們堅信,只要教師“教”,學員“學”,就可以為今后的教學、比賽、演出、歌唱比賽等各項活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 韓悅.試論合唱訓練在高師聲樂教學中的必要性和重要作用[J].北方音樂,2020(7):156-157.
[2] 郇軍德.論合唱對提高群眾文化生活水平的積極影響[J].音樂時空,2012(12):108,89.
[3] 朱凱南.合唱指揮必備條件:嗓音訓練技法:評《嗓音訓練與合唱指揮》[J].中國教育學刊,2016(10):119.
[4] 王延安.高師聲樂教學小組課分聲部訓練與合唱訓練相結合的探索與研究[J].音樂創(chuàng)作,2014(1):190-191.
[5] 李勇.合唱與獨唱的異同及合唱訓練對聲樂學習者的作用[J].山東工會論壇,2006(5):99.
[6] 岳文榮.中學生合唱教學中歌唱方法的訓練芻議[J].考試周刊,2020(32):155-156.
[7] 徐小夏.淺談合唱教學在學前教育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中的價值[J].山海經(jīng):教育前沿,2020(34):128.
[8] 佚名.上音2010—2011學年第一學期音樂學系2008級本科三年級論文考試的2011[EB/OL].中國音樂學網(wǎng),https://musicology.cn/edu/edu_6636.html,2011-01-18.
[9] 楊大會.基層部隊歌詠合唱發(fā)聲技巧訓練漫談:以紀念抗日戰(zhàn)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70周年首都千人合唱團訓練為例[J].解放軍藝術學院學報,2017(1):199-203.
作者簡介:周淑曼(1984—),女,湖南衡陽人,本科,講師,研究方向:合唱教學、音樂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