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麗
摘要:識字教學是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重點及難點,也是閱讀和寫作教學的基礎。所以,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教學為主。新課程標準明確要求,教師應遵循漢字本身的規(guī)律,遵循兒童認字識字的規(guī)律,以提高識字教學效率,發(fā)展兒童的智力。字理識字是小學語文識字教學方法之一。字理識字教學,就是根據漢字的具體情況和學生的身心特點,并適當利用漢字的構字規(guī)律進行教學。它運用多種形象直觀的手段,創(chuàng)設豐富多彩的教學情境,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教給學生識字的方法,使其逐步形成識字能力。
關鍵詞:小學語文 低年級 字理識字 構字規(guī)律 識字興趣
引言
對于小學一二年級學生來說,認識、會寫一定數(shù)量的常用漢字,是學習的基礎。漢字是世界上連續(xù)使用時間最長的文字,是有根有源的。因此在教學漢字時,跟學生講字的本源理趣,學生通過音、形、義的綜合學習,不僅能提高學習興趣,更能牢固樹立漢字不可替代意識,增強文化自信。什么樣的識字教學方法和途徑,能讓學生愿意識字、樂意識字、提高識字效率、愛上漢字呢?
一、低年級識字教學的現(xiàn)狀
(一)方法較簡單
部分老師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采取刻板傳統(tǒng)的方式,目的是完成教學目標,但這些方式不僅單一,無法激發(fā)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更不能使學生自發(fā)地學習漢字。而這種識字教學方式卻成了一種普遍的教法,同時教學參考書中的指導也多為漢字筆畫和結構的分析,并沒有起到指導的作用。
(二)關注較片面
在以前的教學過程中,老師過于強調識字量,沒有重視到學生的識字效率。那么,教學究竟有沒有達標,學生是不是都認識了這些生字呢?已經學過的生字,學生是否都能熟練掌握了呢?雖然教師多次強調,但仍然有部分學生不認識這些生字,教師的教學目標并沒有達成。
二、字理識字教學的妙處
(一)符合兒童發(fā)展的特點
研究結果表明,兒童思維特點是形象思維遠遠大于抽象思維。字理識字一般是先出示圖畫,然后再出示古體字,到最后才展示現(xiàn)代的漢字。字的呈現(xiàn)從直觀具體再到演變抽象,符合兒童思維形象性的特點。
(二)順應漢字構形的規(guī)律
我們知道,漢字絕無僅有,她不同于世界上任何國家的文字,與表音文字更有著天壤之別。我們要順應漢字的構形規(guī)律,在象形的基礎上,領會指事、會意、形聲的構字之妙。通過深入研究,我們發(fā)現(xiàn),根據字理教孩子識字,是正本清源的做法,不僅讓學生把握了漢字形成的本質特性,也從根本上解決了學生學習漢字機械識記、一知半解、含糊不清的問題。
(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字理識字法滿足了學生的求知欲、好奇心等,在教學活動中,可以讓學生自成小組,畫一畫、演一演。形象直觀的圖畫,童真樸實的動作,童言無忌的語言,可以變抽象為具體,變機械為靈動,變繁雜為單純,讓孩子們喜聞樂見、樂此不疲。
三、字理識字教學的方法
(一)依據字理教好象形字
在教學的過程中,要追本溯源,找準漢字的源頭,特別是教象形文字的時候,要選擇字的原始面貌。今天使用的漢字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演變過程,教師要用學生能夠理解的教學語言幫助其分析圖像、字形、字義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并加以區(qū)別。例如,最常見的“日”字,我們可以展示其甲骨文,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告訴學生圓的中心一點就像太陽的光芒。接著,出示“日”字不同書體的演變過程,將圖形與字形緊密關聯(lián),學生看得明白,記得深刻,而且會不由自主地產生許多聯(lián)想。
(二)從形旁入手教好合體字
怎樣利用字理教好這些合體字呢?只說字形結構不行,學生的識字能力低下,回生率高,容易寫錯別字。我們知道如果是形聲字,這個字的偏旁就是表義,而另一部分則是表音的。而會意字的教學可以變得更有趣,如“品”字的教學,可以這樣問學生:“人是怎樣嘗出茶水的好壞呢?”學生自然想到慢慢地喝,所以“品”是三個小口;如課文中的“二木林,三木,二人從,三人眾”,就是以這樣的方法教學的。因此,老師要根據字理抓好合體字的教學。
(三)依據字理判斷同類詞
編著字典、詞典的專家,讓漢字在工具書中比較自然地形成了一個系統(tǒng),即部首。教師在教學合體字的過程當中,要科學指導學生使用字典和詞典,以熟字帶生字,不斷加強對學生的引導,讓學生從小就養(yǎng)成將同類部首字進行歸類整理,對字義進行分析聯(lián)想的習慣。這樣,不管是在課堂中還是在課外,學生都知道每一個漢字都有許多的兄弟姐妹和朋友,漢字具有類屬性。因此,在教學“三點水”旁漢字的時候,學生就會自覺跟隨老師,找到“江、河、湖、海、洋、流”等與水有關的字。學生通過自主合作探究,都知道了部首“三點水”的表義類屬,都知道這類字是與水有關的。
四、字理識字教學的原則
(一)要符合漢字的構字理據
漢字的基本構成因素是音、形、義,只有三者有機地互相聯(lián)系,互相溝通,才能達到能辨字音、會寫字形的效果。在教學“告”這個字的時候,通常我們都說“一口咬掉牛尾巴”,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說法,因為它是用牛羊祭祀禱告的意思。
(二)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
小學一二年級的孩子,其認知規(guī)律是梯級遞進、螺旋上升的,教師要尊重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但在講解字理的時候,也需要注意實踐性,比如說一些假借字,無須講解。如稻谷的谷,其本義是山谷,可以借助圖片,就不用再詳細教學了;化后蘊含新字理的簡化字,也無須浪費時間。
音形義巧結合,學漢字趣無邊2022年5月中第14期(總第114期)(三)要遵循多種方法兼容性原則
以字理為本,多元識字,其方法有許多。有一些可以通過語言描述的,比如說“血”這個字,從皿,一像血型;有些可以借助圖片顯示;還有的可以借助歌謠去認識字,比如說冤枉的“冤”,可以編成這樣的歌謠:小小白兔真可愛,禿寶蓋來把它蓋,不能動來不能跑,不知何時受迫害……
(四)要符合實際的目標
要遵循實事求是的原則,尊重常識,尊重規(guī)律,充分發(fā)揮字理識字教學的優(yōu)勢,揚長避短,放緩識字坡度,降低識字難度,增強識字效度。注意字理識字不是唯一的識字方法,不能鋪天蓋地濫用,要與其他識字教學方法有機結合,不加重學生的學習負擔。
五、字理識字教學的實踐
(一)有條不紊分類教學
實際教學,一般分為集中識字和隨文識字。在一年級和二年級,每個單元的園地里面都安排了集中識字任務,其中有些字,我們可以根據字理進行教學。比如說一冊書的“冊”,在古代竹簡用線串起來就表示這是一本書冊;一支鉛筆的“支”本來是一枝,一個人手里拿著一根木棍,一枝樹枝,這個可以運用偏旁串字法來舉一反三。而閱讀文本中,一般采用隨文識字。
(二)目標明確側重教學
在進行字理識字教學的過程中,還需要注意突出重難點,并非所有的生字都要依次講來,可以就其中的某一個生字,進行舉一反三。
結語
在識字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講究方式方法,適當借助多媒體,多做演示,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為學生營造趣味橫生、輕松愉悅的識字情境,將機械無趣、枯燥無味、抽象難懂的漢字,轉化成一個個具有生命源頭、體現(xiàn)生命活力的快樂精靈。這樣,教師才能教得輕松,學生才能學得愉快。
責任編輯:黃大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