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飛
摘要:在新課改背景下,加強學生體能素質的培養(yǎng)是當前基礎義務教育工作中的重點話題。其中體育教師承擔著很重的責任,筆者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教學研究發(fā)現(xiàn),體育課上,組織競技活動可以提高小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優(yōu)化體育課的教學效果。下文將針對此話題展開詳細論述,希望可以給體育教育工作者帶來幫助。
關鍵詞:小學體育;體育競技活動;開展
小學階段體育教師,會組織開展多種多樣的體育活動,面對著不同的體育訓練項目,可以組織大量的課堂活動,其中包括小組教學活動、課堂互動游戲以及競技活動等等。本文主要對體育競技活動的展開了重點探討,希望能夠用體育競技活動調起小學生的體育興趣,提升體育課教學的質量。
一、為體育競技活動設置獎勵
小學階段開展體育課面臨的一大難題是,學生的體力與學習興趣不匹配的問題,在教育教學工作開展過程中,筆者身為體育教師,就發(fā)現(xiàn)有些學生明明很喜歡上體育課,一上體育課就表現(xiàn)得非常興奮。但是上課以后,前半節(jié)課就消耗光了自己的體力,接下來學習任何運動相關的知識都表現(xiàn)不出太高的積極性,也有一些學生雖然體力充沛,但對體育課似乎沒有什么興趣,在這種矛盾的教學背景下,開展體育教學也成為了一件比較復雜的事情。所以,為了優(yōu)化體育課上的教育質量,教師應當想辦法積極組織體育課堂上的競技活動,讓每個學生都形成足夠的學習沖勁,配合教師完成體育學習任務。當然,既然是競技活動,那么肯定有輸有贏,在組織或設計這種體育課堂上的競技活動時,教師要明確對待小學生,一定要保證體育競技活動的公平性,制定嚴格的勝負評判標準,設置一些獎懲性質的內容,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求勝心理,讓學生更加積極。
例如:某節(jié)體育課上,教師講解了廣播體操第七節(jié)的做法,有一些學生在練習的時候就已經(jīng)取得了比較顯著的成效,但有些學生沒有抓好練習時間,以至于很多動作細節(jié)沒有掌握清楚。當練習進行到一半的時候,教師就可以提出一些激勵措施,引導學生積極參與。比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大家都要好好練習,待會兒進行比賽的時候,老師會給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小朋友發(fā)獎品哦,第一名的獎品可是非常誘人的,難道大家不想擁有嗎?”。用這樣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助于完善整場競技活動,提高體育教學工作的有效性。
二、以小組合作形式開展體育競技活動
體育學科是小學階段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效能的體育課堂構建是強健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學生體育意識的最優(yōu)方式,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學習體育知識本身可能是沒有壓力的。但當體育競技活動和小組合作結合到一起的時候,學生的心態(tài)就有可能發(fā)生比較大的轉變。小學生各自為戰(zhàn)的前提下,無論能否把體育動作技巧掌握,熟練學生都能夠順利度過一節(jié)體育課,但一旦將小組合作競技融入課堂,按照小學生的求勝心理,每個小組都希望取得競技活動的勝利,而每個小組成員肯定不希望自己成為拖團隊后腿的那個人,所以有了群體化的目標,學生認真學習體育知識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
例如:學習“羽毛球雙人對打”這部分知識的時候,教師先是在課堂上給學生講解了羽毛球雙人對打的動作規(guī)范和技巧。如果教師不提前告訴學生,接下來,有小組競技活動課堂的教學效果可能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有些學生聽課很認真,而有些學生上課表現(xiàn)心不在焉,動作技巧也沒有掌握熟練,所以一上課教師就要告訴學生,本節(jié)課最后會有小組間的競技活動,如果不想為團隊拖后腿,就要認真聽好教師教學的每個知識點。有了有效的激勵之后,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聽課的狀態(tài)明顯好轉很多,組織小組間的體育競技活動時,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實際人數(shù)規(guī)定,每6到8人為一組,其中兩兩出戰(zhàn)。最終計算每個小組成功完成對打的回合總數(shù)。這樣的比賽設置比較公平,有利于從根本上保證體育競技活動的有效性,通過這樣的練習,也能夠增強學生的熟練度,優(yōu)化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
三、在體育競技活動中融入游戲因素
對于小學生來說,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往往是在課堂上添加游戲元素,這一點,不管是在文化課還是在體育課,這種實踐性質較強的課堂之上都得到了有效的驗證。尤其是開展競技活動的時候,教師不要把競技活動當成是課堂練習或者檢查學生學習效果的舞臺,而是要把整場競技活動都當成游戲,并且在其中積極融入游戲因素。
例如:小學階段開展50米內的競速跑課堂教學活動是短跑教學中必備的教育教學環(huán)節(jié),如果將50米競速跑看成是教學活動的一種,學生可能不會全盤配合教師的教學工作,但如果將50米競速跑當做課堂上的小游戲,學生的參與興趣往往就會充足很多。當然,游戲就要有相關的游戲規(guī)則,設計備課的時候,教室可以在這種活動中融入一些特定的游戲元素。比如50米競速跑就很適合與接力跑結合起來,在體育課上先講解競速跑的動作要點,提前做好運動準備,防止肌肉拉傷,然后抽出幾分鐘的時間,讓學生熟悉接力跑的游戲規(guī)則,然后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大組,開展接力跑的課堂游戲。這個時候,教師會發(fā)現(xiàn),學生不僅不會覺得體育課枯燥費力,反而會把體育運動看成展現(xiàn)自己能力的一個機會,在游戲活動中取得勝利也是小學生運動能力的典型體現(xiàn)。組織這種教育教學活動的時候,學生本質上還是完成了50米的競速跑,而且為了獲得游戲的勝利,學生往往會拿出最佳的狀態(tài)應對游戲,所以,體育課上融入競賽性質的小游戲是開展競技類活動的有效手段。
當然,除了接力比賽,教師還可以融入其他游戲元素,比如賦予學生游戲角色,讓學生在體育活動之中自己設置游戲規(guī)則等等,總而言之,只要是理論上可以融入體育課的游戲元素,教師都可以添加到競技活動之中。既有利于滿足小學生的學習興趣,又可以從根本上培養(yǎng)現(xiàn)如今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完善體育學科的教育教學工作。
四、總結
高效能的體育課堂構建是強健學生身體素質,發(fā)展學生體育是塑造學生完善人格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開展小學體育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當剔除應試教育帶來的影響,積極學習新穎的教育理念,并將其應用在體育教學實踐中,不斷摸索提高體育課程教學質量的手段。
參考文獻:
[1]葛仁海.小學體育教學中競技項目的研究[J].體育風尚,2018(01):100.
[2]金虹艷.淺談如何一步步培養(yǎng)小學生的體育競技精神[J].學苑教育,2020(0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