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燕
摘 要:相對傳統(tǒng)的教學課堂,現(xiàn)在的教師課堂不僅僅是簡單地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讓學生學得快樂。教師應著力于引導學生在樂中增加學習興趣,在樂中培養(yǎng)能力,在樂中學習知識,在樂中提升語文的核心素養(yǎng)。為了達到以上目標,提高教學效率,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得到了有效的運用。本文就情境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作用以及實施策略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情境教學;小學語文;作用;實施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3.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7-0149-04
Elementary School Chinese Situational Teaching Strategies
SUN Yan (Peiben Experimental Primary School, Kunshan City, Jiangsu Province, China)
【Abstract】Compared with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classroom, the current teacher's classroom is not only to simply impart knowledge to students, but more importantly, to make students learn happily. Teachers should focus on guiding students to increas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in fun, cultivate their abilities in fun, learn knowledge in fun, and improve their core literacy in fun.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bove goals and improve teaching efficiency, situational teaching has been effectively used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This paper makes an in-depth discussion on the role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ies of situational teaching in primary school Chinese classrooms.
【Keywords】Situational teaching; Primary school Chinese;Effect;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小學階段的學生,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他們的抽象思維能力較弱,主要依靠的還是形象思維。所以,教師在教學中多出示一些直觀形象的事物,學生會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又由于小學生的年齡較小,他們的心智發(fā)展還未成熟,學習的自覺性、自控力和注意力等都有待提高,此階段還是貪玩的心理多一些。所以一節(jié)課上,想要讓他們完完全全集中精神聽講是不太可能的,造成這一現(xiàn)象的原因之一是他們本身的年齡特點,另一大原因是他們對課堂上學習的內(nèi)容缺乏興趣。如果在學生不投入的情況下,教師還在努力灌輸知識,那也只能達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還會讓學生更加不喜歡這樣的課堂。所以,為了避免教學效果適得其反,合適的教學方法就尤為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將情境教學法巧妙地運用到語文的課堂教學之中,調動課堂氛圍,提升學生的學習興趣,豐富學生的學習體驗。
1.情境教學的含義
情境教學,即是以課堂的知識為基礎,創(chuàng)設生動有趣的故事背景,在學生的接受能力范圍之內(nèi),創(chuàng)設合適的學習環(huán)境,通過活躍課堂的氛圍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以此達到提升教學效率的目標,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學得知識,習得本領,不斷提升其語文核心素養(yǎng)。
2.有效運用情境教學的意義
(1)有利于學生更好地將生活經(jīng)驗與課堂學習相聯(lián)系
語文的課堂應是豐富多彩、靈活多樣、充滿美感的。為了讓學生體會到語文的美,教師在教學之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精心設計好自己的語言,用美妙的文字讓學生遨游于語文的書海之中。如果細心觀察與體會,會發(fā)現(xiàn)選入我們教材之中的課文也都是富有美感的,且很多課文都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抑或是作者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創(chuàng)作出來的。生活其實就是一個大課堂,我們常常會跟學生說生活中處處有語文,有時候這句話對學生來說可能只是浮于表面,并沒有理解這句話的意思,如何讓學生感悟到這句話的內(nèi)涵呢?這就需要教師將情境教學引入我們的課堂教學中,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這樣,學生不僅會發(fā)現(xiàn)生活中處處有語文,也會感受到生活的美、語文的美、語文與生活相結合的美,從而多留心生活。在教學時,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插入適當?shù)那榫?,?lián)系生活實際,讓學生在學習中理解生活、感悟生活。當教學的內(nèi)容就是我們生活中的事物或者與學生的生活有聯(lián)系時,我們要抓住這一特點,利用多媒體課件,把這種情境創(chuàng)設出來,將書本中的文字變成形象生動的圖片或者是動態(tài)的畫面,調動學生視覺與聽覺的體驗,學生也會在此熏陶中在腦海中想象出畫面,潛移默化之中他們會意識到原來我們平時生活中的事物竟是如此美麗,原來生活中的事物在我們的語文書本上也會出現(xiàn)。生活化情境教學的有效運用,能讓學生貼近生活,走進生活,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從而愛上語文的學習。在生活化的情境教學中,學生能夠充分將生活要素與語文要素融合體驗,從而更好地感受生活、理解語文。
(2)有利于拉近學生與課本的距離,把握課文
在我們的教材中,有些課文的內(nèi)容與我們學生的生活相隔甚遠,如《吃水不忘挖井人》《朱德的扁擔》《劉胡蘭》等這些介紹革命偉人以及介紹戰(zhàn)爭年代事情的課文,對于學生來說很難理解。生于和平年代的學生沒有經(jīng)歷過這些苦難,自然無法體會,有些革命偉人的名字他們可能都沒有聽過,更別提了解了。還有古詩詞,我們中華民族歷史悠久的文化產(chǎn)物。在教學過程中,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并不難,但是想讓學生真正走進古詩,體會詩情,感悟詩意,是有一定難度的。對于這樣學生相對陌生的課文內(nèi)容,也需要發(fā)揮情境教學的作用。在教學過程中,有效地創(chuàng)設情境,把學生拉回到那個年代,讓他們身臨其境,真正走進課文。這樣學生不僅認識了這些偉人,也會被他們身上的優(yōu)秀品格所深深吸引;這樣學生不僅會了解詩人,感悟古詩,也會被古詩的魅力所深深折服;這樣學生不僅會走進文本,拉近與課文的距離,也會被語文的精彩所深深打動。在情境化的教學中,學生也在一步步地深入文本,理解了課文的內(nèi)容,對課文也就有了更深一層的把握。
(3)有利于充分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
我們的課堂應以學生為主,在設計教學環(huán)節(jié)時,要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fā),尊重學生,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我們的課文雖然文筆優(yōu)美,充滿趣味,但是在學習過程中學生難免也會覺得枯燥無味。學生失去興趣,也就不愿意積極開動腦筋融入課堂,教師調動不起氛圍,慢慢地會講得越來越多,從而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情境教學的運用,能讓我們的課堂變得更加精彩,能讓學生體會到語文學習的快樂。學生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能夠一步一步深入地融入文本,在融入的過程中,學生也在積極思考。生動的畫面、形象的圖案、動聽的音樂能讓學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發(fā)散性思維能力。學生在課堂上變得主動起來了,教師也就輕松多了,只需要給予一點點的引導,學生就能獨立思考,探究發(fā)現(xiàn),發(fā)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跟隨著節(jié)奏,把控好課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在大家思想火花的碰撞之中,學生的理解文本能力得到了培養(yǎng),創(chuàng)新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主體地位也就自然而然地顯現(xiàn)出來了。
3.關于運用情境教學的幾點策略
(1)巧妙創(chuàng)設導入情境,快速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睂τ谝还?jié)課而言,導入部分就是一節(jié)課的開始。而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所以導入部分對一節(jié)課來說十分重要。導入設計得好,整節(jié)課就會如魚得水。為了在課堂伊始就能吸引學生的目光,讓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在導入時就可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結合小學生的特點,色彩鮮艷、富有童趣、生動形象的事物更容易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所以教師可以在此基礎上進行自己的教學設計。當然,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是為了讓自己的課堂更加富有吸引力,起到錦上添花的作用。所有的情境創(chuàng)設都應該圍繞教學主題,結合文本內(nèi)容進行創(chuàng)設,若是離開了中心主題,那便是畫蛇添足了。
一節(jié)課的時間有限,在我們平時的課堂上,有的教師為了有更多的時間花在生字詞的認讀與鞏固上,花在后面課文內(nèi)容的學習上,往往會忽略導入部分,采取直入主題的方法。這樣的話可能會讓有些反應慢的學生跟不上步伐,上課一開始就失去學習的興趣。其實導入的方法有很多,如資料導入、圖片導入、兒歌導入、視頻導入、謎語導入等。作為教師應該結合文本的具體內(nèi)容,選取最合適的導入方法。例如,在教學《四個太陽》這一課時,可以采用視頻導入、兒歌導入的方法。通過播放歌曲《種太陽》,再加上生動有趣的視頻動畫讓學生在輕快的歌聲中開啟本節(jié)課的學習,這樣很容易就營造出歡樂的氛圍,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將學生快速帶入學習的情境之中。再如,在學習《小書包》這一課時,我們可以采用謎語導入的方法。上課伊始,老師先帶領學生猜一猜謎語:帶子長長身體方,書本文具里面裝。它是我的好朋友,天天陪我把學上。書包與學生形影不離,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一下子就能猜出謎底是書包,從而自然地銜接到要學習的課文內(nèi)容。猜謎語是學生很喜歡的游戲,以猜謎的方式導入能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加快學生投入課堂中的步伐。
(2)充分利用多媒體課件創(chuàng)設情境,增強課堂的趣味性
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學會運用多媒體設備來輔助自己的教學也成為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的一部分。新時代的教師必須與時俱進,不斷提升自己的專業(yè)素養(yǎng)與專業(yè)能力。多媒體課件的運用確實給我們的教學帶來了便利,也能給予學生感官上的享受。所以,教學時可以充分利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一些有趣的情境,使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結合小學生貪玩好動、喜愛做游戲的特點,教學時可適當創(chuàng)設游戲情境,借助多媒體輔助來增加課堂的趣味性。
比如,在復習鞏固生字或詞語時,可以采用“摘蘋果”的小游戲,即課件上出示一棵蘋果樹,樹上長滿了蘋果,蘋果上寫上生字或詞語,如果學生讀對了,蘋果就會掉進籃子里。還可以采用“小猴子過河”的游戲,即出示一條河流,一只小猴子在河的一邊要去河的另外一邊,河流中間鋪滿了石塊,石塊上寫有字詞,如果讀對了字詞,小猴子就能從一塊石頭跳到另一塊石頭上,最終到達岸邊。其實類似這樣的小游戲還有很多,如“青蛙跳傘”“小熊登山”“字詞迷宮”“放飛氣球”等,雖然形式多樣,但目標是一致的,都是為了復習字詞。單純地認讀字詞,形式單一,學生可能會覺得枯燥乏味,學習效果也差強人意,可能讀完就忘了。但是通過創(chuàng)設一個個他們感興趣的情境,形式豐富些、有吸引力些,再加上生動有趣的畫面與音樂,一下子就能調動他們的視覺與聽覺,讓他們目不轉睛地看著課件。這樣,在注意力集中的情況下,學習效率也就自然而然提高了。充分利用多媒體設備的優(yōu)勢,創(chuàng)設學生喜愛的課堂,使學習成為一件有意義有趣的事情,讓燦爛之花在學生的臉上綻放。
(3)創(chuàng)設角色扮演的情境,感悟文章內(nèi)容
語文教學不僅僅是傳授給學生知識,更重要的是要教會他們學習的方法,鍛煉他們的能力,豐富他們的想象,開闊他們的視野,提升他們的綜合素養(yǎng)。這些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們在平時的課堂中慢慢地引導,一點一點地滲入,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優(yōu)秀的語文課堂肯定不是一成不變的,課堂是靈活多樣的,隨著學生的發(fā)展而發(fā)展。課堂也是不斷創(chuàng)新的,在一次又一次地反思中不斷完善。課堂更是以學生為主體,深受學生喜愛的。優(yōu)秀的課堂需跟隨時代的腳步,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已滿足不了現(xiàn)在優(yōu)秀課堂的需求,教師可在課堂中運用到情境教學。對人物角色較多的課文來說,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角色扮演,分角色來朗讀課文。 讓學生在朗讀情境中體會人物的心理,感受人物情感的變化,理解起來也會更為透徹。
比如,在教學《動物王國開大會》一課時,就可以充分利用分角色朗讀,創(chuàng)設出動物們開大會的情境。這一篇課文的篇幅較長,課文中涉及的人物也較多,有老虎、狗熊、狐貍、大灰狼、梅花鹿。課文的一大特點是對話很多,這個時候就可以讓學生來扮演一下這些角色,教師在課前可以準備好這些小動物的頭飾,在情境表演時戴在學生的頭上,更有代入感。適當?shù)臅r候還可以加上一些背景音樂,渲染氛圍。在分角色扮演活動中將書上的文字變得栩栩如生,也將人物形象表現(xiàn)得更為鮮活,在此過程中,還能鍛煉學生的想象能力和朗讀能力。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天真可愛,很喜歡角色扮演的活動,在積極加入課堂教學活動的過程中還能開發(fā)自身的潛能。對于理解能力還不是很強的他們來說,創(chuàng)設情境,開展角色扮演的活動來走進課文,感悟課文內(nèi)容,應該比單一地聽教師講解效果來得好。
(4)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體會文章情感
教學來源于生活。我國著名教育學家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理論中就有提到“生活即教育”。在語文教材中,有些課文的內(nèi)容確實很貼近學生的生活,此時若能創(chuàng)設情境,將學生帶入生活中去,對培養(yǎng)他們的發(fā)散思維大有裨益。例如,《文具的家》一課,講的是小朋友貝貝總是找不到自己的文具,最終在媽媽的幫助下學會了整理文具,知道愛惜學習用品的故事。而我們的學生中,其實有很多孩子跟貝貝差不多,每天都會丟文具。此時創(chuàng)設情境,請學生聯(lián)系自己的生活實際,說一說自己丟失文具的原因,讓他們與課文中的貝貝產(chǎn)生共鳴,然后在學習課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思考怎樣才能保管好自己的文具以及以后會怎么做。這樣學生就能在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自然而然地把與學習內(nèi)容有關的生活經(jīng)驗帶入課堂之上。又如,《升國旗》一課,介紹的是我們的祖國中國的國旗,告訴一年級的小朋友們升國旗是一件很莊重嚴肅的事情,在升國旗時我們要向著國旗立正,望著國旗敬禮。在教學時,可以請學生結合自己每天在學校參加升旗儀式的經(jīng)歷,說一說自己在參加升旗儀式時是怎么做的,談一談自己看到五星紅旗在風中高高飄揚時的內(nèi)心感受,激發(fā)學生內(nèi)心的民族自豪感與愛國之情。這樣,在談一談自己生活體會的過程中,學生既能有話可說,又能在真實的情境中反思自我,明白道理,及時改正自己的不足之處。
在小學語文的課本中,還有很多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課文。在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熱愛大自然,熱愛祖國的情感也可聯(lián)系生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F(xiàn)在很多家長都會利用假期帶孩子出去旅游,對于課文中介紹的地方,有的學生可能已經(jīng)去過,那么在學習課文前就可以請他們先來做一做小導游,回憶自己游覽時的情景,說一說自己的感受,學生會很樂于分享。當然,大多數(shù)學生可能并沒有去實地參觀過,那就更需要創(chuàng)設情境,讓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產(chǎn)生熱愛祖國的情感。例如,在教學《日月潭》一課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你們喜歡旅游嗎?你們?nèi)ミ^哪兒呢?你們覺得那里怎么樣?這樣的導入就與學生的生活實際聯(lián)系了起來,在學生交流后再讓他們欣賞一組祖國迷人秀麗的風景圖片,讓學生感受到祖國河川秀美,讓學生為生長在這樣美麗的國家里感到自豪和驕傲,從而在一開始就奠定了整節(jié)課的情感基調。接著我引入課題:今天我們一起去領略祖國寶島臺灣的秀麗風光,讓我們一起走進——日月潭。這篇課文的詞句非常優(yōu)美,在教學描寫清晨和中午景色的內(nèi)容時,我引導學生聯(lián)系生活實際,想一想自己平時見到的清晨和中午時候的景色,從而更能體會到日月潭景色的美。教學應引導學生學以致用,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聯(lián)系學生的生活實際,發(fā)揮他們已有生活經(jīng)驗的作用,使教學更深入,更具有生活性。
(5)融合古詩情境,培養(yǎng)語文素養(yǎng)
古詩詞在我們的語文教材中起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不同的年級都有安排不同的古詩詞教學內(nèi)容。學習古詩,既是讓學生了解我們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感受中華文化的魅力,也是在陶冶學生的情操,讓他們感受古人作詩的那份溫度與情懷。正所謂“詩中有畫,畫中有詩”,一首首的詩歌也是一幅幅的畫面,一幅幅的畫面里也藏著一首首的詩歌。在古詩詞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做的就是創(chuàng)設情境,將古詩文字背后的畫面展現(xiàn)出來,讓學生感知畫面,理解詩情畫意,從而提升其語文素養(yǎng)。比如,在教學《登鸛雀樓》這首古詩時,前半首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所描繪出來的畫面非常美。詩人在鸛雀樓上眺望,看到了云海蒼茫,山色空蒙,太陽依靠著山峰西沉。鸛雀樓下滔滔的黃河之水奔流入海。這樣壯觀美麗、氣勢宏大的景色讓詩人沉醉,不禁發(fā)出贊嘆。這樣的美景在教學時如何讓學生感同身受呢?我們可以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想象自己就是詩人王之渙,登上了鸛雀樓,通過多媒體手段,盡可能地找出與詩句內(nèi)容相貼切的畫面、視頻,在滾滾黃河水流動的聲響中,感受詩人所描繪畫面的美。通過情境的創(chuàng)設,讓學生獲得更加真實的體驗,使學生的情感很快和詩人融為一體。這樣,學生在朗讀古詩時,也就自然地能帶有古人的氣息,讀出古詩的韻味。
4.結語
總之,情境教學法在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增加學生學習的興趣、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等方面有很大的積極作用。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情境教學法,讓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的教學活動中來,真正融入課堂,在喜愛課堂的基礎上培養(yǎng)多方面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菅慶蘭.小學語文教學開展創(chuàng)設情境教學的實踐研究[J].中華少年,2017(34).
[2]王九玲.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其有效運用策略[J].華夏教師,2018(02).
[3]楊豐景. 例談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有效策略[J]. 新課程,2021(05).
[4] 鄭成成. 淺談小學語文情境教學法的應用[J]. 散文百家,2021(11).
[5] 霍衛(wèi)平. 教學就是一門藝術 ——淺析小學語文情境教學開展策略[J]. 情感讀本,2022(06).
[6] 鄭巍. 基于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情境教學研究[J]. 散文百家,202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