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晨,王強,湯旎,吳月容,谷有全
缺血性腦卒中是臨床常見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其主要病理類型為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可逆性神經(jīng)功能障礙、進展性卒中、完全性卒中,已嚴重影響患者生存質(zhì)量,研究報道指出神經(jīng)保護性治療對減輕缺血性腦卒中患者后遺癥具有重要意義[1]。既往研究顯示自由基生成量增加與腦缺血缺氧性損傷密切相關(guān)[2]。因而尋找抗氧化劑防治缺血性腦卒中的發(fā)生成為研究熱點。研究表明溴莫尼定是一種高度選擇性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并可減少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節(jié)細胞氧化應(yīng)激損傷進而保護神經(jīng)[3]。溴莫尼定酒石酸鹽可通過激活α-2腎上腺素能受體而保護視網(wǎng)膜缺血性損傷[4]。但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損傷的作用機制尚未可知。研究表明蛋白激酶B(Akt)/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號轉(zhuǎn)導及轉(zhuǎn)錄活化因子3(STAT3)信號通路激活可減輕脊髓損傷[5]。既往研究顯示PC12細胞被廣泛用于神經(jīng)細胞功能、分化、凋亡、神經(jīng)遞質(zhì)分泌等分子機制的研究,而缺氧所致的PC12細胞損傷與氧化應(yīng)激有關(guān)[6-7]。但溴莫尼定是否調(diào)控Akt/mTOR/STAT3信號通路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損傷發(fā)揮保護作用尚未可知。本研究于2018年5月至2019年8月擬采用缺氧誘導PC12細胞損傷,觀察并探討溴莫尼定對PC12細胞缺氧損傷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
1.1材料與試劑溴莫尼定購自上海晶都生物技術(shù)有限公司;Akt/mTOR/STAT3信號通路抑制劑雷帕霉素購自北京索萊寶科技有限公司;PC12細胞購自寧波明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RPMI 1640培養(yǎng)基購自杭州吉諾生物醫(yī)藥技術(shù)有限公司;胰蛋白酶與胎牛血清購自上海栩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噻唑藍(MTT)購自上海澤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膜聯(lián)蛋白V-異硫氰酸熒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啶(PI)細胞凋亡試劑盒購自上海翊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乳酸脫氫酶(LDH)、丙二醛、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檢測試劑盒購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兔抗鼠B細胞淋巴瘤-2(Bcl-2)、Bcl-2相關(guān)X蛋白(Bax)抗體與辣根過氧化物酶(HRP)標記的山羊抗兔免疫球蛋白G(IgG)二抗購自美國Thermo Fisher Scientific公司;RIPA裂解液購自上海聯(lián)邁生物工程有限公司;BCA蛋白定量檢測試劑盒購自上海晶抗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兔抗鼠Akt及其磷酸化(p-Akt)、mTOR及其磷酸化(p-mTOR)、STAT3及其磷酸化(p-STAT3)抗體均購自美國Abcam公司。
1.2方法
1.2.1藥物處理及實驗分組 制備細胞缺氧模型:配制三氣通氣箱,放入37℃恒溫培養(yǎng)箱內(nèi),充入95%氮氣與5%二氧化碳混合氣體,外接傳感器以此控制含氧量,缺氧處理時間24 h[8]。細胞培養(yǎng)于含有10%胎牛血清的RPMI 1640培養(yǎng)基,置于37℃恒溫培養(yǎng)箱內(nèi)進行培養(yǎng),選取對數(shù)生長期PC12細胞進行實驗,實驗設(shè)置五組:對照組(正常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細胞)、缺氧組(細胞缺氧處理24 h)、分別用終濃度為0.25μmol/L、0.5μmol/L、1μmol/L的溴莫尼定處理細胞24 h,隨后缺氧處理24 h,分別記作缺氧+0.25μmol/L溴莫尼定組、缺氧+0.5μmol/L溴莫尼定組、缺氧+1μmol/L溴莫尼定組[9]。采用MTT實驗檢測各組細胞活力,篩選溴莫尼定適宜濃度用于后續(xù)研究。后續(xù)實驗中為驗證溴莫尼定是否通過激活Akt/mTOR/STAT3信號通路而發(fā)揮作用,實驗分成缺氧+溴莫尼定組(用前述篩選出的適宜濃度的溴莫尼定處理細胞24 h,隨后缺氧處理24 h)、缺氧+溴莫尼定+雷帕霉素組(含有前述篩選出的適宜濃度的溴莫尼定與800 nmol/L雷帕霉素處理細胞24 h,隨后缺氧處理24 h)[10]。
1.2.2MTT法檢測細胞增殖 收集對數(shù)生長期PC12細胞,0.25%胰蛋白酶消化細胞,細胞計數(shù)(5×104個/毫升),制備細胞懸液,按照每孔100μL的密度接種于96孔板,每組設(shè)置3個復孔,按照“1.2.1”處理方法進行分組,每孔加入20μL MTT溶液,置于37℃、相對濕度95%、體積分數(shù)5%二氧化碳培養(yǎng)箱內(nèi)培養(yǎng)4 h,每孔加入150μL二甲基亞砜(DMSO),低速振蕩混勻,應(yīng)用酶標儀檢測波長為490 nm處各孔吸光度。
1.2.3檢測細胞中LDH、丙二醛、SOD水平 各組細胞培養(yǎng)結(jié)束后,收集細胞,吸取培養(yǎng)上清液,按照LDH活性檢測試劑盒檢測細胞LDH活性,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法檢測細胞丙二醛含量,應(yīng)用黃嘌呤氧化酶法檢測SOD活性,嚴格按照試劑盒說明書進行操作。
1.2.4流式細胞術(shù)檢測細胞凋亡 收集各組對數(shù)生長期PC12細胞,0.25%胰蛋白酶消化,細胞計數(shù)(1×104個/毫升),收集細胞,預冷PBS洗滌,1 000 r/min轉(zhuǎn)速離心5 min(4℃),收集細胞沉淀置于流式管內(nèi),加入500μL結(jié)合緩沖液懸浮細胞,每孔依次加入5μL Annexin V-FITC與5μL PI,充分混勻,室溫避光孵育20 min,應(yīng)用流式細胞儀檢測細胞凋亡率。
1.2.5蛋白質(zhì)印跡法檢測Bax、Bcl-2及Akt/mTOR/STAT3信號通路相關(guān)蛋白表達 收集各組細胞,加入適量蛋白裂解液裂解細胞,提取細胞總蛋白,采用BCA法檢測蛋白濃度,取30μg蛋白樣品進行十二烷基硫酸鈉-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SDS-PAGE),結(jié)束后將分離的蛋白凝膠轉(zhuǎn)移至聚偏二氟乙烯(PVDF)膜,室溫條件下采用5%脫脂牛奶封閉2 h,孵育一抗(1∶1 000),4℃條件下孵育24 h,孵育二抗(1∶1 000),顯影,暗室內(nèi)曝光,應(yīng)用凝膠成像分析儀及ImageJ軟件分析蛋白條帶灰度值。
1.3統(tǒng)計學方法應(yīng)用SPSS 21.0軟件分析,計量資料以±s表示且均符合正態(tài)分布,兩組間比較采用兩獨立樣本t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單因素方差分析,多組間兩兩比較采用LSD法,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不同濃度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活力的影響對照組、缺氧組、缺氧+0.25μmol/L溴莫尼定組、缺氧+0.5μmol/L溴莫尼定組、缺氧+1μmol/L溴莫尼定組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活力分別為(0.69±0.08)、(0.35±0.04)、(0.44±0.05)、(0.53±0.07)、(0.60±0.09)(F=34.73,P<0.001)。與對照組比較,缺氧組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活力顯著降低(P<0.05);相較于缺氧組,缺氧+0.25μmol/L溴莫尼定組、缺氧+0.5μmol/L溴莫尼定組、缺氧+1μmol/L溴莫尼定組PC12細胞活力顯著升高(P<0.05)。其中溴莫尼濃度為1μmol/L時作用效果最好,用于后續(xù)研究。
2.2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的影響相較于對照組,Hypoxia組PC12細胞凋亡率顯著增加(P<0.05),Bax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P<0.05);與Hy‐poxia組比較,Hypoxia+溴莫尼定組PC12細胞凋亡率顯著降低(P<0.05),Bax蛋白表達量顯著降低(P<0.05),Bcl-2蛋白表達量顯著升高(P<0.05)。見圖1,2;表1。
圖1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的影響 圖3 抑制蛋白激酶 B(Akt)/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號轉(zhuǎn)導及轉(zhuǎn)錄活化因子 3(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的影響
表1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的影響/±s
表1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的影響/±s
注:Bcl-2為B細胞淋巴瘤-2,Bax為Bcl-2相關(guān)X蛋白。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②與缺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缺氧缺氧+溴莫尼定F值P值重復次數(shù)3 3 3凋亡率/%3.58±0.34 32.89±3.46①7.41±0.75②541.78<0.001 Bcl-2蛋白1.00±0.17 0.29±0.04①0.89±0.12②87.82<0.001 Bax 1.00±0.13 3.76±0.31①1.48±0.16②423.58<0.001
2.3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LDH、丙二醛、SOD水平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缺氧組PC12細胞中LDH、丙二醛水平顯著升高(P<0.05),SOD水平顯著降低(P<0.05);相較于缺氧組,缺氧+溴莫尼定組PC12細胞中LDH、丙二醛水平顯著降低(P<0.05),SOD水平顯著升高(P<0.05),見表2。
圖2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相關(guān)蛋白表達的影響
表2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LDH、丙二醛、SOD水平的影響/±s
表2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LDH、丙二醛、SOD水平的影響/±s
注:LDH為乳酸脫氫酶,SOD為超氧化物歧化酶。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②與缺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缺氧缺氧+溴莫尼定F值P值重復次數(shù)3 3 3 LDH/(U/mL)19.07±1.65 62.31±6.82①31.35±3.21②225.16<0.001丙二醛/(μmol/g)1.35±0.12 4.29±0.43①1.76±0.19②290.81<0.001 SOD/(U/mg)173.39±18.21 50.43±5.36①143.28±15.43②185.34<0.001
2.4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Akt/mTOR/STAT3信號通路的影響與對照組相比,缺氧組PC12細胞中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蛋白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P<0.05);相對于缺氧組,缺氧+溴莫尼定組PC12細胞中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蛋白表達水平均顯著升高(P<0.05)。見表3。
表3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Akt/mTOR/STAT3信號通路的影響/±s
表3 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Akt/mTOR/STAT3信號通路的影響/±s
注:Akt為蛋白激酶B,mTOR為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STAT3為信號轉(zhuǎn)導及轉(zhuǎn)錄活化因子3,p-Akt為磷酸化的蛋白激酶B,p-mTOR為磷酸化的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p-STAT3為磷酸化的信號轉(zhuǎn)導及轉(zhuǎn)錄活化因子3。①與對照組比較,P<0.05。②與缺氧組比較,P<0.05。
組別對照缺氧缺氧+溴莫尼定F值P值重復次數(shù)3 3 3 Akt 1.00±0.12 0.39±0.04①0.79±0.09②107.59<0.001 p-Akt 1.00±0.13 0.29±0.05①0.90±0.09②145.02<0.001 mTOR 1.00±0.14 0.34±0.05①0.85±0.13②82.87<0.001 p-mTOR 1.00±0.16 0.29±0.04①0.86±0.09②108.178<0.001 STAT3 1.00±0.11 0.42±0.06①0.89±0.11②92.17<0.001 p-STAT3 1.00±0.15 0.28±0.04①0.92±0.09②130.58<0.001
2.5抑制Akt/mTOR/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實驗結(jié)果顯示,與缺氧+溴莫尼定組相比,缺氧+溴莫尼定+雷帕霉素組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活力顯著降低(P<0.05),細胞凋亡率顯著升高(P<0.05),Bax蛋白表達水平顯著升高(P<0.05),Bcl-2蛋白表達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圖3,4;表4。
表4 抑制Akt/mTOR/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s
表4 抑制Akt/mTOR/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增殖和凋亡的影響/±s
注:Akt為蛋白激酶B,mTOR為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STAT3為信號轉(zhuǎn)導及轉(zhuǎn)錄活化因子3,Bcl-2為B細胞淋巴瘤-2,Bax為Bcl-2相關(guān)X蛋白。
組別缺氧+溴莫尼定缺氧+溴莫尼定+雷帕霉素t值P值重復次數(shù)3 3細胞活力0.61±0.08 0.40±0.05 6.68<0.001凋亡率/%7.49±0.72 26.75±2.36 23.42<0.001 Bcl-2蛋白1.00±0.13 0.38±0.07 12.60<0.001 Bax 1.00±0.15 2.37±0.21 15.93<0.001
圖4 抑制蛋白激酶B(Akt)/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號轉(zhuǎn)導及轉(zhuǎn)錄活化因子3(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相關(guān)蛋白表達的影響
2.6抑制Akt/mTOR/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LDH、丙二醛、SOD水平的影響相較于缺氧+溴莫尼定組,缺氧+溴莫尼定+雷帕霉素組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中LDH、丙二醛水平顯著升高(P<0.05),SOD水平顯著降低(P<0.05),見表5。
表5 抑制Akt/mTOR/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LDH、丙二醛、SOD水平的影響/±s
表5 抑制Akt/mTOR/STAT3信號通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LDH、丙二醛、SOD水平的影響/±s
注:Akt為蛋白激酶B,mTOR為哺乳動物雷帕霉素靶蛋白,STAT3為信號轉(zhuǎn)導及轉(zhuǎn)錄活化因子3,LDH為乳酸脫氫酶,SOD為超氧化物歧化酶。
組別缺氧+溴莫尼定缺氧+溴莫尼定+雷帕霉素t值P值重復次數(shù)3 3 LDH/(U/mL)30.14±2.73 52.83±6.04 10.27<0.001丙二醛/(μmol/g)1.75±0.16 3.71±0.42 13.08<0.001 SOD/(U/mg)145.33±14.87 68.29±6.76 13.97<0.001
大腦耗氧量占總耗氧量的23%左右,中樞神經(jīng)系統(tǒng)對缺氧較為敏感,一旦處于缺氧狀態(tài)大腦最易受到缺氧損傷[11]。PC12細胞來源于大鼠腎上腺髓質(zhì)嗜鉻瘤細胞,其細胞形態(tài)、結(jié)構(gòu)與功能與神經(jīng)元細胞相似,部分藥物可通過抗炎、抗氧化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發(fā)揮保護作用[12]。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討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增殖、凋亡及氧化應(yīng)激的影響,并探究其可能作用機制。
溴莫尼定屬于α2腎上腺素能受體激動劑,研究表明溴莫尼定對神經(jīng)細胞具有一定保護作用,但關(guān)于其具體作用機制尚未闡明[13]。研究報道指出溴莫尼定可通過減少視網(wǎng)膜神經(jīng)節(jié)細胞凋亡而減緩小鼠視神經(jīng)損傷[14]。相關(guān)研究表明溴莫尼定可抑制細胞凋亡相關(guān)蛋白活化從而減少細胞凋亡[15]。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缺氧處理后PC12細胞活力顯著降低,不同濃度的溴莫尼定處理后細胞活力顯著升高,提示溴莫尼定可促進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存活。細胞凋亡與PC12細胞缺氧損傷密切相關(guān),研究表明Bax表達升高可促進細胞色素C(CytC)釋放而激活caspase-3從而促進細胞凋亡,而Bcl-2表達升高可抑制CytC釋放從而抑制細胞凋亡[16]。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缺氧處理后PC12細胞凋亡率顯著升高,Bax蛋白表達量增加,而Bcl-2蛋白表達量減少,但溴莫尼定處理后細胞凋亡率顯著降低,Bax蛋白表達量減少,而Bcl-2蛋白表達量增加,提示缺氧可誘導PC12細胞凋亡,而溴莫尼定可抑制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凋亡,其作用機制可能通過調(diào)控細胞凋亡相關(guān)蛋白表達而發(fā)揮作用。SOD屬于抗氧化酶類并可通過清除自由基及減少過氧化物的生成而發(fā)揮抗氧化損傷的作用,細胞缺氧損傷發(fā)生時細胞透性增加導致LDH從細胞質(zhì)溢出,丙二醛屬于脂質(zhì)過氧化物并可反應(yīng)細胞損傷程度[17]。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缺氧處理后PC12細胞中SOD水平顯著降低,而溴莫尼定可抑制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中SOD水平的降低,提示溴莫尼定可能通過促進PC12細胞生成SOD而清除氧自由基。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缺氧處理后PC12細胞中丙二醛、LDH水平顯著升高,而溴莫尼定抑制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丙二醛、LDH水平升高,提示溴莫尼定可能通過以降低丙二醛、LDH水平而維持細胞膜完整性。本研究證實溴莫尼定對缺氧損傷的PC12細胞具有保護作用。
Akt/mTOR信號通路激活可減輕心肌細胞氧化損傷[18]。研究表明mTOR是Akt下游的靶點基因,STAT3是mTOR下游的靶點基因,Akt通過磷酸化下游靶蛋白可影響炎癥、氧化應(yīng)激等生物學過程,促進其信號通路的激活可減輕炎癥、氧化應(yīng)激進而減輕腦缺血再灌注損傷及腦損傷引起的急性肺損傷[19-20]。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缺氧處理后PC12細胞中Akt/mTOR/STAT3信 號 通路 相 關(guān)蛋 白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的表達水平均顯著降低,而溴莫尼定可顯著提高Akt、p-Akt、mTOR、p-mTOR、STAT3、p-STAT3的表達水平,推測溴莫尼定可能通過激活Akt/mTOR/STAT3信號通路而保護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損傷。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抑制Akt/mTOR/STAT3信號通路可逆轉(zhuǎn)溴莫尼定對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增殖、凋亡及LDH、丙二醛、SOD水平的影響,分析原因可能為Akt/mTOR/STAT3信號通路激活后可能抑制氧化應(yīng)激反應(yīng)從而抑制細胞凋亡。提示溴莫尼定可通過激活Akt/mTOR/STAT3信號通路而促進缺氧誘導的PC12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及減輕氧化損傷從而保護神經(jīng)細胞。
綜上所述,溴莫尼定可促進PC12細胞缺氧損傷導致的氧自由基的清除,促進細胞增殖,抑制細胞凋亡,保護缺氧損傷神經(jīng)細胞,其作用機制與激活Akt/mTOR/STAT3信號通路有關(guā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