訪談專家:閆洪豐 李康震 王倩 周芮
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運用心理建設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xiàn)代化的重要戰(zhàn)略部署,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心理建設領域的具體展開。因此,我們需要深刻認識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重大時代意義,準確把握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在探索中不斷開創(chuàng)中國特色社會治理與心理建設的新局面。
本期心理訪談欄目,我們邀請到中央國家機關職工心理咨詢中心原副主任、國家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試點地區(qū)專家閆洪豐老師,及其核心團隊成員李康震、王倩、周芮三位老師,為我們進一步解讀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價值內涵與實踐路徑。
心理與健康:請閆洪豐老師專家團隊為我們介紹一下目前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大背景。
● 閆洪豐專家團隊:心理建設是實現(xiàn)人民安居樂業(yè)、社會和諧穩(wěn)定、國家長治久安的重要戰(zhàn)略。黨的十九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黨的十九屆四中、五中、六中全會強調,要健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和危機干預機制,健全社會矛盾糾紛多元預防調處化解綜合機制。2018年,十部委聯(lián)合發(fā)布《關于印發(fā)全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試點工作方案的通知》,三年試點期間,55個試點地區(qū)開展了各具特色又頗有成效的探索。當前,我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煥發(fā)強大生機,正朝著更加全面、更高質量、更富活力的方向發(fā)展。
心理與健康:在進行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過程中,第一個問題就是我們的出發(fā)點和目標方向是什么,換句話說,我們必須明確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能起到哪些作用,為社會和大眾帶來什么?
● 閆洪豐專家團隊:自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心理建設的思路愈漸清晰,從側重個體心理健康和健康中國建設的心理健康服務體系,開始轉變?yōu)樵谄浠A之上面向個體、群體、社會提供多元化服務且兼顧健康中國、平安中國與幸福中國共同建設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本質上是為民眾搭建的一個全方位、多層次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需按照心理工作、社會工作、社會治理等各領域的理論實踐研究成果,結合中國國情和社會文化特點,積極主動預防和解決個體、群體與社會層面的各類問題,從而在全社會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向上的社會心態(tài)。
由此觀之,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價值目標亦是三級遞進。首先,以健康中國為基礎,要防治心身疾病、減少心身問題、維護心身健康、提升心身素質、促進心身和諧、達到心身幸福;其次,以平安中國為保障,要防止社會事件、加強社會治理、維護社會安定、促進社會和諧、提升社會文明、達到社會幸福;最終,以幸福中國為目標,實現(xiàn)個體積極向上、家庭和睦溫馨、鄰里團結互助、組織高效關愛、政府公正法治、國家富強民主,不斷滿足民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促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以上也就是我們需要準確把握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價值內涵。
心理與健康:經過閆洪豐老師專家團隊的解讀,我們現(xiàn)在對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目標已經很清晰了。然而要充分發(fā)揮和實現(xiàn)社會心理服務體系的優(yōu)勢,還需要付出不懈的努力。請問閆洪豐老師,建設應該如何入手呢,有哪些指導方向和原則?
● 閆洪豐專家團隊:在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過程中,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黨中央關于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決策部署,堅持目標導向和問題導向相結合,善于運用系統(tǒng)觀念,在規(guī)范化軌道上推進體系建設。要根據時代和社會發(fā)展的新變化、新要求,健全黨政領導、部門協(xié)同、社會參與、法治保障的科學長效機制,打出“組合拳”、綱舉目張、循序漸進助推體系建設。要形成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合力,將社會心理服務有機嵌入到機關和企事業(yè)單位系統(tǒng)、農村及基層社區(qū)系統(tǒng)、醫(yī)療系統(tǒng)、教育系統(tǒng)的運行之中。
在具體開展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過程中,要落實“融合、創(chuàng)新、服務、發(fā)展”的八字方針?!叭诤稀奔淳劢姑癖姮F(xiàn)實需求,推動跨學科理論融合,強化跨部門資源整合,加快跨專業(yè)人才聚合,促進跨門類科技聯(lián)合,健全跨維度機制并合,以系統(tǒng)性思維實現(xiàn)理論、實踐與產業(yè)的多方融合、互促交流。“創(chuàng)新”即瞄準民眾需求、找準應用方向、加強供需對接,借助高校智庫、挖掘企業(yè)潛力、促成項目合作,驅動社會心理服務可持續(xù)化發(fā)展落地。“服務”即著眼民眾最關心的問題,切實反映、回應其需求,著力提供普惠性、預防性、精準性社會心理服務,著重解決民眾的揪心事、煩心事、操心事?!鞍l(fā)展”即以提升人民心身健康管理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培育良好社會心態(tài),推進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幸福中國建設為目標,積極探索落地有效、可復制、可推廣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模式。
心理與健康: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可以說是一個龐大的工程,在實踐過程中特別需要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找到切實有效的科學方法。請閆洪豐老師專家團隊為我們談談建設實踐的具體方法、措施。
● 閆洪豐專家團隊: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要在政策規(guī)范引領下,基于中國國情和文化特色,利用心理學的技術、社工的模式,在社會治理的框架內,通過服務與實踐,提升人民心身健康管理水平和社會治理能力,在微觀、中觀、宏觀層面全方位、全周期、多元化的社會支持系統(tǒng)。具體來說,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的實踐路徑或建設模式有以下三點。
形成具備科學性、合理性和普適性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模式。一要探索構筑與中國國情相適應,融貫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紅色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特色,兼具時代特征、地域特點和文化特色的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二要融合心理工作、社會工作、社會治理等各領域的理論實踐研究成果。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者不僅要掌握必備的心理知識、技術和方法為全體人群進行心理健康知識科普,協(xié)助心理亞健康人群進行壓力管理和情緒疏導,針對特殊重點人群提供心理診療轉介與危機干預服務,還要掌握利他救助、權益維護、資源鏈接等社會工作實務方法和常用技術;同時,要推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融入從源頭到末梢的全周期社會治理,以法治思維與法治方式謀劃體系建設。三要提煉總結社會心理服務體系融入不同行業(yè)領域的具體做法和經驗,歸納心理學融入社會治理與民眾生產生活的“心”路徑,探索植根于本土、創(chuàng)新于當代的特色社會治理“心”模式。E70E9006-6714-40E8-B1F7-F09041E67FF9
要將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融入經濟社會發(fā)展的各行業(yè)領域全過程,找準心理心態(tài)需求最大公約數,畫出社會心理服務和社會支持的最大同心圓。在橫向層面,建構以提升民眾心身健康素質為核心的“自我-家庭-親朋鄰里(同事同學)-社區(qū)(村)組織(單位)及領導-專業(yè)機構(行業(yè)組織)-政府(法治)-社會文化與生態(tài)環(huán)境”七大層級社會心理服務支持鏈。在縱向層面,基于各運行節(jié)點建構“科普宣教、測評、培訓、咨詢服務、危機干預、保障評估”六大內容社會心理服務運行鏈。在整體層面,社會心理服務體系作為社會治理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堅持社會化參與、法治化引領、智能化支撐、專業(yè)化發(fā)展,切實增強整體性、協(xié)同性、預見性、精準性和高效性。
人才隊伍建設是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可持續(xù)發(fā)展的關鍵。為此,建構多學科融合、重實踐應用的“3+3+1社會心理服務人才培訓模式”是培養(yǎng)切實符合體系建設需要人才的必由之路。第一個“3”是指社會心理服務工作所需的心理工作、社會工作、社會治理三方面的?;局R、方法和技術。第二個“3”圍繞社會心理服務工作者的創(chuàng)新能力和綜合素質提升,包括政策規(guī)范、文化特色和運營服務三個方面?!?”是指案例學習和實踐操作。其中,政策規(guī)范是引領,國情文化是根基,心理是技術方法,社工是模式態(tài)度,社會治理是底線意識,服務實踐是關鍵重點。
心理與健康:感謝閆老師團隊的分享。最后,讓我們請閆老師團隊為今天的訪談做一個小結。
● 閆洪豐專家團隊: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zhàn)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新時代,建設中國特色社會心理服務體系意義重大而深遠。我們一定要以強烈的歷史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不斷開創(chuàng)社會心理服務體系建設發(fā)展新局面,為建設健康中國、平安中國、幸福中國,為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我們的積極貢獻!E70E9006-6714-40E8-B1F7-F09041E67FF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