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紅彩
隨著教育改革不斷深入,各種新的理念與技術也不斷被應用。微課資源使傳統(tǒng)教育模式得以打破,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內容也更加多樣、具體。但當前微課資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還存在一些問題,本文從教學實踐出發(fā),闡述了微課資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
通常來說,微課資源就是新興的教育資源,主要是以小視頻或者其他多媒體為基礎,視頻作為主要表現(xiàn)形式,教師記錄下課堂內容,然后對其中的難點與重點進行剪輯,進而使學生討論,提升教學質量。微課資源通常持續(xù)時間都比較短,一般是五到十分鐘,內容相對較少,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在對內容進行選擇時,一般都是針對某學科的某個知識點,突出主題,指向明確,而且具有結構的完整性,內含完善的教學設計,并不只是某一教學片斷。其主要表現(xiàn)形式就是微視頻,這些視頻可以借助移動設備進行觀看,非??旖?,學生學習也比較靈活。對生物學科來說,使用微課資源可以使學生了解各種生物學規(guī)律與概念,其中涉及的實驗還能夠增加課程吸引力,使學生對生物更感興趣。
一、初中生物微課資源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選擇學習資料方面的問題微課資源是多媒體和網(wǎng)絡相結合而來,具備龐大的數(shù)據(jù)信息資料庫,教師制作的教學視頻都被收錄。由于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很多學生學習方式還是處于被動狀態(tài),主動對各種視頻進行選擇學習的能力比較欠缺,而如果學生無法按照自己實際學習狀況來選擇合適的學習資料,那么微課資源就可能發(fā)揮出負面作用。不僅無法提升學習效率,還可能對學生學習的進度產(chǎn)生影響。生物微課資源也是如此,雖然教師準備了各種微課資源學習資料,但是學生無法有效進行選擇,進而影響到學生學習[1]。
概念不清問題微課資源雖然有很多好處,可以使學生對生物學習更有興趣,更加積極主動,但是微課資源與傳統(tǒng)課堂之間的關系還需要被正確認識,微課資源絕對無法取代傳統(tǒng)生物課堂教學,它只是對課堂教學的補充,但是在實際教學時,一些教師卻對其產(chǎn)生了誤解,伸長延展了微課資源教學,使其占據(jù)大多數(shù)課堂時間,幾乎取代教師授課,只會造成學生被動地接受微課資源的知識,與教師的互動與交流,學生也缺乏思考,使微課資源教學失去了原有的意義。
微課資源具備很高的制作要求微課資源教學形式興起時間還較晚,很多初中生物教師只是近些年才接觸和了解到微課資源,而微課資源需要制作視頻,需要使用新媒體技術,對一些年紀較大的教師來說存在一定的困難,如只會一些簡單的PPT切換,加上教師旁白,表現(xiàn)形式比較單一,這就失去了微課資源對學生的吸引力,很多教師對制作視頻軟件的使用不熟練,畫面制作比較粗糙,無法實現(xiàn)預期的效果,對整個微課資源教學質量也有很大影響[2]。
二、微課資源在初中生物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微課資源在課前預習中的應用
在初中生物教學中,預習非常重要,以往的預多是靠學生自覺,學生積極性較低,而有了微課資源,學生可以在課前對其進行觀看,非常直觀地了解到課程內容,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生物學習中。課前預習的微課資源教學要和課堂教學相結合,教師也要加強引導,使學生借助視覺感受,對知識進行靈活運用,與生活中常見的事例相結合,可以使學生了解到生物的魅力,進而提高學習興趣。初中生物的知識點比較多,且大多屬于微觀抽象的知識,學生在學習起來難度比較大,其中還有一些知識是動態(tài)的變化過程,這也加大了學生的學習難度。因此在新課程的教授過程當中,老師可以利用微課資源來教學。老師通過研讀教材內容,突出教學的重難點,對于學生能夠通過看書去掌握的知識點可以粗略的帶過,而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學生難以掌握的抽象知識上,通過圖片、文字、動畫等形式,將原本抽象的知識轉變得更加形象具體,方便學生理解和掌握[3]。如在《地球的生物圈》這一章節(jié)當中,知識點比較抽象,因此老師可以先為學生制定學習清單,向學生表明學習的目標和方向,然后再結合微課資源,對這一知識點進行詳細的講解。學生按照老師的學習清單,對課本中的知識進行初步的學習,在課堂上,學生通過觀看老師播放的微課資源,將原本在書本中學到的知識和動態(tài)視頻結合起來,再通過小組合作的方式,讓學生將自學的內容在組內進行交流和溝通,并且對學習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討論,加強學生對于該知識的理解。借由組內討論,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檢測,完成討論之后,老師通過課堂練習,鞏固學生微課資源學習的效果。
(二)借助微課資源設計生物實驗
初中生物目前采用的教學方法主要為講授法即以老師為主體,以課堂為中心,單純的傳授基礎知識以及實驗使學生在有效的時間內快速的掌握更多的知識。這種教學理念強調老師的指導作用,忽視了學生如何學習的這個問題。在實驗的教學中,通常是把學習過程設置為實例的情景,完成情境教學。在此次改革中,將確定學生為主體的地位,采用小組討論的形式,通過學生之間的自主合作學習生物學中的實際問題,有效引導學生對生物學的自我學習。初中生物課程會涉及很多實驗,但是由于課堂時間以及環(huán)境或者器材等的限制,一些實驗很難在課堂上進行,但是無法實驗學生對生物現(xiàn)象可能很難理解,具體實驗的過程能夠使學生對生物概念與現(xiàn)象有直觀的感受,而微課資源就能有效解決這一困境。借助微課資源來設計一些實驗,可以使學生對實驗的好奇心得到滿足,也能夠打破空間和時間的限制,使教師在課堂中使用最快的時間,用最高效的方法展示實驗的全過程[4]。如氣墊導軌這一實驗題,是學生經(jīng)常出錯的難點之一,一些初中由于經(jīng)費、實驗室等的限制,缺乏氣墊導軌實驗的裝置,以前教師在遇到這種問題時,最多只是在黑板上畫出簡單的原理圖,然后告訴學生圖形的各部分作用,學生既沒有實際進行操作,也缺乏直觀感受,對實驗處于比較淺顯的理解,如果對這一問題進行改動,學生可能又會出錯?,F(xiàn)在,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資源,把整個氣墊導軌的全過程錄制下來,進行一些必要的剪輯,進而在課堂或者課后讓學生觀看,而對于一些經(jīng)常遇到的問題,可以對一些錯誤的操作進行演示,使學生加深印象,了解到其中的原因,進而使學生對整個實驗有更深地了解,雖然沒有親手實驗,但觀看視頻印象也會更加深刻,有助于對實驗的理解,提升教學質量。
(三)借助微課資源突破重點難點
微課資源在初中生物中的應用,還可以針對生物教學的難點與重點知識,特別是課堂中那些學生不易掌握的知識,以及課下練習時經(jīng)常出錯的難點問題,教師可以借助微課資源模式,使學生對這些知識有更深的理解,進而更好的消化。如《消化系統(tǒng)》知識整體不難,難的是知識的應用,學生會產(chǎn)生困惑。所以其教學難點與重點就是知識的應用環(huán)節(jié),教師制作的微課資源視頻可以用在課后的復習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按照課堂學習以及課后習題的實際情況,對學生遇到的各種問題進行總結分析,接著對問題進行歸納,編制成復習重點。教師在課堂中已經(jīng)使學生了解了相關的概念,也初步認識了實際應用時,要按照“消化系統(tǒng)”進行確定,接下來就可以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從解決學生的問題出發(fā),結合生活中存在的具體例子,對知識點進行分解,進而使學生更加直觀地認識到相關知識點。這樣制作出來的微視頻具有很強的針對性,很容易被學生所接受,進而使學生及時消化遇到的難點與重點知識,提升學習質量[5]。
(四)借助微課資源擴展學生生物知識
傳統(tǒng)生物課堂模式基本上都是以教材知識為基礎,把其濃縮成考試所需的知識點,進行重點教學。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很容易喪失對生物的興趣。借助微視頻,教師可收集一些生物相關的視頻資料,在課堂間隙播放,不僅可以使學生了解更多的生物知識,還能夠對課堂內容進行補充,加深對教材知識理解。如《膝跳反射》這節(jié)課,主要是了解神經(jīng)反映過程,了解其傳播的幾種方式。那么除教材涉及的知識外,教師借助微課視頻,對膝跳反射有更直觀的感受,認識到其需要調制的原因,對生物學在生活中的應用也有更深認識。
總之,微課資源這一全新的教學模式應運而生,而且與初中生物課程教學具有較高的契合度與適用性。因此,初中生物教師要及時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盡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引進微課資源,做好課前準備工作微課資源作用的有效發(fā)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于充足的課前準備工作。首先,教師要充分了解教學大綱的相關要求,以及教材中重點與難點內容;其次,教師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微課資源進行科學設計。如確定哪些教學內容適合導入微課資源,并且制作高質量的教學視頻。生物教師要不斷學習,學習先進理念知識,學習新的技術,學習如何制作微視頻,提升視頻質量,進而更好地發(fā)揮微課資源的作用,提升生物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林晶晶.推動初中生物教學改革的幾點體會[J].文理導航(中旬),2018(1):83-83.
[2]任安曹.初中生物實驗教學改革策略探究[J].才智,2017(19):147.
[3]尹啟香.新課改背景下初中生物課堂改革探析[J].南北橋,2017(4):57.
[4]趙靜.多元化視角下英語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應對策略[J].決策探索(下半月),2018(4):63.
[5]頡頏.多元化視角下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評《英語教學改革的多視角探究》[J].新聞戰(zhàn)線,2017(8):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