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彩紅 田文艷 陶蘭芳 劉懿
中國人民解放軍聯(lián)勤保障部隊第九四〇醫(yī)院,甘肅 蘭州 730050
隨著我國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因骨質疏松導致椎體壓縮骨折(osteoporosis vertebra compressed fracture,OVCF)的患者數(shù)量不斷增加,約25%~50%的OVCF 患者出現(xiàn)疼痛和活動受限,嚴重影響生活質量[1]。臨床常采用經(jīng)皮椎體成形術(percutaneous vertebro plasty,PVP)治療OVCF[2],多數(shù)患者術前存在焦慮、恐懼等不良情緒。近年來,醫(yī)學界倡導人文關懷,更加重視心理健康。護理人員通過傾聽患者疾病相關故事主訴,發(fā)現(xiàn)護理要點,實施相應的護理干預方式被稱為敘事護理[3-4],已廣泛應用于慢性疾病的臨床護理,并取得顯著效果。本研究將敘事護理應用于老年PVP 手術患者中,有效改善了患者術前疼痛程度及焦慮狀況,提高了手術依存性及自理能力,現(xiàn)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0 月至2020 年10 月收治的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患者100 例,根據(jù)患者住院順序隨機分為兩組,對照組50 例,其中男性29 例,女性21 例,平均年齡(65.27±7.11)歲。觀察組50 例,其中男性27 例,女性23 例,平均年齡(64.81±7.03)歲。兩組基本資料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入選標準 納入標準:①年齡≥60 歲,確診骨質疏松性胸腰椎壓縮性骨折[5];②無其他并發(fā)癥;③溝通能力正常;④告知患者及家屬,并在同意書上簽字。排除標準:①有嚴重并發(fā)癥者;②未行骨水泥處理;③無法積極配合治療。
1.3 方法 兩組患者在入院當日均接受責任護士提供的健康宣教,內(nèi)容包括醫(yī)院規(guī)章制度、病區(qū)環(huán)境介紹、檢查注意事項、活動及飲食指導等。在常規(guī)健康宣教基礎上,將個性化敘事護理模式運用到觀察組,具體如下:①成立敘事護理干預小組。由5 名人員組成,包括護士長和一名心理咨詢師,護士長負責人員分工;心理咨詢師負責對團隊成員進行專業(yè)知識、溝通技巧培訓,并進行考核,確保團隊成員充分掌握相關內(nèi)容,為患者提供優(yōu)質服務;②實施個性化敘事護理。評估患者骨折原因、癥狀、既往病史、生活及家庭相關情況,及時與患者溝通,了解目前存在的問題,是否會產(chǎn)生不良情緒,鼓勵患者充分表達內(nèi)心的想法,耐心傾聽,深入發(fā)現(xiàn)疾病以外的故事,解決患者的需求和問題;通過問卷調(diào)查了解患者的疼痛、焦慮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對于無法填寫問卷的患者,研究者將問卷逐一閱讀,讓患者自行選擇答案,幫助患者完成答題;根據(jù)患者主訴和評分,對患者進行疾病知識教育,解釋疾病的病因和癥狀、治療方法,緩解疼痛的有效方法和肢體活動要求,進而解決目前主要的護理問題;運用安慰、激勵、分散注意力、家庭支持、共情、病例展示等方法進行干預和指導,改善患者的依存性,減少不良情緒的發(fā)生;③強化干預。術前一天進行術前訪談,講解手術相關注意事項,了解患者疑慮,做好溝通、講解和指導,給予心理安慰;④再次評估。手術當天,檢查術前準備是否完善,并根據(jù)手術時間進行溝通宣教,重新評估患者的疼痛、焦慮狀況和生活自理能力;⑤總結評價。比較干預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通過小組討論分析干預效果和繼發(fā)問題,不斷改進工作方法,促進患者早日康復。
1.4 觀察指標及評價標準
1.4.1 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價,該量表最早由Woodforde 等人在1972 年提出,用于評估疼痛強度,Jensen 等[6]在2003 年進行了修訂??偡址秶?~10 分,分數(shù)越高疼痛越強烈。
1.4.2 焦慮狀態(tài)。使用Spielberger 等[7]編制的狀態(tài)焦慮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SAI)來評估個體的焦慮短暫情緒狀態(tài)。分為20 個項目,采用4 級計分法(1~4分)。總分越高,個體焦慮水平越高。
1.4.3 日常生活能力評估。采用Barthel 指數(shù)評定量表[8]檢測治療前后老年人獨立生活能力的變化。將自理能力分為5 個區(qū)間,0~20 是自理能力喪失;25~45 分重度缺失;50~70 分中度缺失;75~95 分輕度缺失;日常生活活動自理100 分。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2.0 進行數(shù)據(jù)錄入與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 檢驗,計數(shù)資料采用例數(shù)(%)表示,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干預后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1。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分,±s)
表1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疼痛評分比較(分,±s)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3.78±0.71 2.06±0.74*對照組 50 3.82±0.69 2.56±0.70*t 0.286 -3.471 P 0.776 0.001
2.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比較 觀察組干預后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比較(分,±s)
表2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評分比較(分,±s)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31.82±3.64 57.56±2.33*對照組 50 32.78±4.65 50.06±3.56*t-1.150 12.465 P 0.253 0.000
2.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 觀察組焦慮評分在干預后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分,±s)
表3 干預前后兩組患者焦慮評分比較(分,±s)
注:與干預前比較,*P<0.05
組別 n 干預前 干預后觀察組 50 42.16±5.54 21.56±3.23*對照組 50 44.89±4.57 35.87±4.28*t-2.688 -18.871 P 0.008 0.000
隨著醫(yī)療技術的快速發(fā)展,PVP 已被公認為目前治療骨質疏松性椎體壓縮骨折的有效手段,可以快速緩解疼痛和促進患者恢復[9]。而敘事護理自進入醫(yī)學領域以來,一直受到護理研究者的認可和關注。通過傾聽患者的故事,持續(xù)護理干預,達到預期目標[10]。因老年患者缺少家人的陪伴、意外受傷、過于擔心其疾病康復等原因,易產(chǎn)生負面情緒,進而不同程度影響生活質量,無益于手術預后。相關研究也證實,OVCF 患者VAS 評分>4 分會顯著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應采取有效治療[11]。敘事護理可以使患者對疾病建立正確的認知,進而配合治療、有效控制疼痛,從而進一步提高患者的日?;顒幼岳砟芰12-13]。從本研究結果來看,在干預后觀察組疼痛評分明顯低于對照組,而生活自理能力高于對照組,說明個性化敘事護理的應用為患者提供心理和生理支持,緩解不適,減輕疼痛,提高自理能力,促進患者早期恢復。
老年患者身體骨量隨著年齡的增長不斷減少,導致骨微結構的改變,在輕微外力甚至自身重量的作用下可能導致椎體的變形和破壞,從而進一步發(fā)展為OVCF[13-14],主要表現(xiàn)為腰背部、胸背部持續(xù)疼痛,導致患者產(chǎn)生不良情緒,不良情緒對疾病的恢復極為不利[15-18],因此,如何改善患者的心理狀態(tài),提高手術治療的依存性對其預后尤為重要[19]。傳統(tǒng)護理干預方法只是簡單的宣講教育,對患者的心理狀況重視不夠。引入個性化的敘事護理,護士耐心傾聽患者內(nèi)心的痛苦、需求和經(jīng)歷故事,使患者在講述過程中得到情感宣泄,建立護士和患者之間的信任。護士結合實際情況,引導患者樹立治療信心,同時配合家庭護理,提供個性化的干預措施,緩解患者負面情緒,使其更好地配合手術治療。本研究將兩者巧妙結合,從而對患者情緒和心理狀態(tài)的調(diào)整起到積極作用,結果顯示觀察組焦慮狀態(tài)評分顯著降低,表明個性化敘事護理有效緩解患者的焦慮狀態(tài),從而促進患者對手術治療依存性提高。
綜上所述,本研究中對老年PVP 手術患者應用個性化敘事護理具有積極影響,有效緩解患者心理壓力,減輕疼痛,使患者正確面對手術治療,促進早期康復。但在實際應用中,也存在樣本量小、干預時間過短等問題。希望在今后的研究中可以對以上方面進行改進,從而有效提高護理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