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緒彪 金成吉 張自云
(遼寧師范大學 體育學院,遼寧 大連 116029)
體育鍛煉可對大學生的心理資本水平起到良好的促進作用。鍛煉對大學生心理素質各方面都有積極效應,心理資本無論是在激發(fā)學生的潛能、調動其積極性、還是個人發(fā)展都有重大意義。后疫情時代“體育鍛煉”被抬到新的高度,引起各年齡階段人們的重視。大學生作為高等教育的主體,國家未來的建設者,肩負著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使命。經(jīng)歷了新冠肺炎疫情這場波及全球的災難,探究在后疫情時代大學生體育鍛煉行為與心理資本特征,為疫情后期提高學生體育鍛煉行為,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提供參考依據(jù)。
選取遼寧師范大學的部分學生為研究對象,隨機選取不同年級的學生發(fā)放300 份調查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剩余293 份,問卷有效率97.7%。
1.2.1 問卷調查法
采用線上調查方式,對遼寧師范大學的學生發(fā)放問卷300 份。問卷的主要內(nèi)容包:基本信息、《積極心理資本問卷》《體育活動等級量表》。
(1)基本信息:包括性別、年級、城鄉(xiāng)。
(2)積極心理資本問卷:采用張闊等人(2010)編制修訂的《積極心理資本問卷》。該問卷共設有4 個維度26 個條目:自我效能(7 個條目)、韌性(7 個條目)、希望(6 個條目)和樂觀(6 個條目),采用的是Likert 7 級計分法,其中條目8、10、12、14、25 為反向計分題。整體問卷的信度系數(shù)為0.904,子問卷系數(shù)分別為0.86、0.83、0.80、0.76。
(3)體育活動等級量表(PARS-3):武漢體育學院梁德清等修訂的中文版的《體育活動等級量表》主要反映被測者近一個月以來的體育鍛煉情況。國內(nèi)有相關研究顯示,中文版PARS 量表能夠較好地評估普通大學生體育運動量,其內(nèi)部一致性信度為0.796~0.856,分半信度為0.794~0.8。體育鍛煉的強度、時間、頻率等3 個指標,每個指標均采用5 級計分,強度越大、時間越長、頻率越高則得分越高,同時表明運動量越大。運動量計算公式為:“強度×(時間-1)×頻率”,所以量表的得分范圍為“0~100 分”。依據(jù)國內(nèi)前人相關研究,將大學生運動量等級劃分標準為“≤19 分為小運動量(體育鍛煉不足),20~42 分為中等運動量,≥43 分為大運動量”。
1.2.2 數(shù)理統(tǒng)計法
采用SPSS 25.0 進行統(tǒng)計分析,對回收數(shù)據(jù)的總體情況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分析;對性別、城鄉(xiāng)進行獨立樣本t 檢驗分析;對不同年級進行單因素方差分析,其中,方差齊(P>0.05)采用LSD 檢驗方法進行多重比較;方差不齊(P<0.05)采用Tamhane T2 檢驗方法進行了多重比較;對心理資本和體育鍛煉進行相關性分析。
從大學生體育鍛煉的總體水平上來講,鍛煉強度和鍛煉頻率均高于平均水平,在鍛煉時間上低于平均水平。本研究測得大學生的心理資本的各維度均高于平均水平。對大學生體育鍛煉的時間、強度和頻率以及心理資本中的自我效能、韌性、希望和樂觀維度的總體水平進行描述性統(tǒng)計。
由表1 可知,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時間維度的平均分值為2.39,鍛煉強度維度的平均分值為3.28,鍛煉頻率維度的平均分值為3.08。大學生心理資本中的自我效能維度的平均分值為35.29,韌性維度的平均分值為31.23,希望維度的平均分值為30.74,樂觀維度的平均分值為31.52。
表1 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資本的總體水平的描述(n=293)
由表2 可知:大學生體育鍛煉的各維度中,“鍛煉時間、鍛煉強度”維度具有非常顯著意義的性別差異(p<0.01),但“鍛煉頻率”維度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男生鍛煉時間平均分值為3.06、女生為1.87,男生鍛煉強度平均分值為3.76、女生為3.10,差異非常顯著。大學生心理資本的各維度中,“自我效能”維度具有非常顯著意義的性別差異(p<0.01),但“韌性、希望、樂觀”維度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男生心理資本在“自我效能”維度上平均分值為36.94、女生為34.05,差異性非常顯著。
表2 體育鍛煉與心理資本各維度在性別上的差異性分析
關于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資本各維度在城鄉(xiāng)上的差異,在進行體育鍛煉的時間、強度和頻率三個維度上均不存在城鄉(xiāng)差異,在鍛煉時間上城市的大學生略高于農(nóng)村,鍛煉強度和頻率上農(nóng)村的大學生略高于城市。大學生心理資本的自我效能、韌性、希望和樂觀四個維度上,也均不存在城鄉(xiāng)差異,自我效能、希望和樂觀維度上城市的大學生略高于農(nóng)村,韌性維度上農(nóng)村的大學生略高于城市。
由表3 可以看出,體育鍛煉方面,在鍛煉時間上大一年級的學生得分最高,均值為2.63 分;大二年級得分最低,均值2.14 分。鍛煉強度上大一年級的學生得分最高,均值為3.66 分;大四得分最低,均值為3.07 分。鍛煉頻率上大三年級的學生得分最高,均值為3.44 分,大四年級的學生得分最低,均值為2.69 分。心理資本方面,在自我效能維度上大三學生得分最高,均值為36.53 分;大二得分最低,均值為34.47 分。韌性維度上大四學生得分最高,均值為32.83 分;大二得分最低,均值分為29.86 分。希望維度上大四學生得分最高,均值分為31.43 分;大二得分最低,均值分為29.58分。樂觀維度上研究生得分最高,均值分為32.76分;大二得分最低,均值分為29.68 分。
表3 不同年級大學生體育鍛煉與心理資本各維度描述性統(tǒng)計
在不同年級總體之間在鍛煉頻率與樂觀維度上,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因此,有必要進行組間多重比較。統(tǒng)計結果見表4。
表4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鍛煉頻率維度各組間比較
表4 顯示,在差異性比較中,“大二”年級的學生鍛煉頻率維度得分大于“大四”年級的學生,兩者之間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大三”年級的學生鍛煉頻率維度得分大于“研究生”,兩者之間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大三”年級學生鍛煉頻率維度的得分與“大四”年級的學生,兩者之間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年級的比較中,不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
表5 顯示,在差異性比較中,“大一”年級的學生樂觀維度得分大于“大二”年級的學生,兩者之間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研究生”年級的學生樂觀維度得分大于“大二”年級的學生,兩者之間的比較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其他年級的比較中,不存在顯著性差異。
表5 不同年級的大學生樂觀維度各組間比較
本研究結果顯示,疫情后大學生進行體育鍛煉的狀況令人堪憂,由于疫情期間全國范圍的居家隔離以及高校推遲開學,大部分學生居家學習,雖然學校組織體育教師線上教學,大部分學生也認識到體育鍛煉的重要性,但在行動上還存在較大的差距。通過對疫情后的大學生調查結果可以看出,學生心理資本的各維度得分均明顯高于理論的平均值,說明大學生心理資本狀況處于較高的水平,這與李林英和姚棚等人的研究基本相同。盡管經(jīng)歷疫情大學生心理資本總體上處于中等水平,心理狀態(tài)較為樂觀。
男大學生在進行體育鍛煉的優(yōu)勢表現(xiàn)在鍛煉的頻率和強度上,與女生相比存在性別優(yōu)勢,在鍛煉頻率上雖然差異不明顯,但也略高于女大學生。男大學生在自我效能維度上與女大學生相比存在性別優(yōu)勢,在韌性、希望、樂觀維度上雖然差異不顯著,但是也略高于女大學生;在城鄉(xiāng)變量上并不存在顯著性差異。不同年級的大學生在體育鍛煉頻率上存在差異,得分最低的大四學生,其他年級在鍛煉頻率上差并不是很大,大二、大三的學生均高于大四的學生并且存在顯著性差異的原因是:大學生公共體育教學課一般都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間進行,在此期間大多數(shù)學生養(yǎng)成進行體育鍛煉的習慣,到了大三后多數(shù)學生依然堅持鍛煉,但是,大四年級的學生不僅需要撰寫畢業(yè)論文,還要面臨找工作或者升學,甚至還要進行實習,因此,在這一時期的學生把大多數(shù)的精力與時間投入其中,減少了參與鍛煉的頻率。不同年級大學生的心理資本狀況中的樂觀存在著差異。
樂觀維度平均分值最高的是研究生,其他年級的大學生樂觀維度的平均分值相差不大。大一學生對新地方、鮮事物充滿好奇,具有較好的心態(tài)與樂觀的心境;大二時期部分學生跟不上學習和生活方式,處于適應階段的學生在樂觀上得分情況偏低,且得分最低;大三已經(jīng)適應大學生活,生活和學習的積極主動性較強,并且樹立了學習目標、形成了良好的習慣,因此在這一階段的樂觀維度上是相對較好的;進入大四之后,面對巨大的學習、工作壓力,在樂觀維度上也有所降低;研究生經(jīng)歷四年的高等教育,不管是學習還是生活都有了一定的經(jīng)歷,因此研究生在樂觀維度上的平均分值最高。
參與體育鍛煉可以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在新冠肺炎疫情后期,學校要著重關注大學生的身體健康狀況和心理健康水平,對學生進行心理知識宣傳、心理教育以及心理篩查,促使學生養(yǎng)成鍛煉習慣,開展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保持健康的作息和飲食習慣,樹立終身體育意思,樹牢“身心健康第一”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