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連月, 陳 證, 曲榮榮
(青島理工大學 管理工程學院, 山東 青島 266555)
為進一步改善農村居民生活環(huán)境,持續(xù)推進鄉(xiāng)村振興戰(zhàn)略向縱深發(fā)展,新型農村社區(qū)的發(fā)展也逐漸展開。但是在新型農村社區(qū)發(fā)展過程中,發(fā)現(xiàn)了基層社會治理體制改革難度較大、建設資金不足、缺乏統(tǒng)籌規(guī)劃等一系列的問題。目前,國內外關于新型農村社區(qū)建設項目風險識別相關文獻較少,尚處于探索和研究階段。劉永峰[1]針對社區(qū)建設工程項目本身的特點和實際研究,識別出影響新型農村社區(qū)建設項目質量的七大風險關鍵因素;高寶新[2]對如何防范新農村工程建設項目潛在的風險提出相應建議,給出政策風險和項目風險應如何防范的相應措施;王金河[3]指出在新農村社區(qū)建設過程中,山東省的社區(qū)建設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也存在許多問題;郭中華等[4]在研究化工爆炸事故的風險因素中,運用CREAM研究方法得出相應的風險,通過確定風險類別之間的聯(lián)系建立關聯(lián)網絡,并已應用于多個行業(yè)之中;趙靖等[5]將加權平均法與DEMATEL方法結合,通過避免主觀因素的影響對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和分析;申建紅等[6]將COWA客觀賦權與灰色聚類相結合,建立G-COWA工程項目風險評價模型,并驗證了模型的可行性。
目前對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識別的研究文獻較少,為更好地識別、分析各個風險因素,本文采用COWA客觀賦權與DEMATEL相結合的方法進行風險識別,用COWA算法對各個風險指標進行賦權,在此基礎上對新型農村社區(qū)建設項目風險進行識別與分析,為加速推動新型農村社區(qū)良性發(fā)展提供理論依據(jù)。
從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的來源出發(fā),參考大量的文獻研究與案例分析,根據(jù)風險體系建立的合理性、科學性、可操作性、完備性的原則,結合有關專家的意見建立了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體系。風險因素識別作為風險管理的前提,是對現(xiàn)實和潛在的風險特質進行識別。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是城鎮(zhèn)化發(fā)展的必然結果,是推進城鄉(xiāng)一體化的重要內容。
為了全面科學地識別和分析項目的建設風險,本文從利益相關者(政府、企業(yè)、農民百姓)的角度出發(fā),從規(guī)劃階段、設計階段、實施階段、運營階段選取了17個風險因素,并按照其風險來源的不同構建了如圖1所示的項目風險體系。項目風險體系分為5大類別,分別是政策風險、技術風險、管理風險、工程風險及市場風險。政策風險包括相關法律規(guī)定的完善性、政策的執(zhí)行效力、政策的穩(wěn)定性;技術風險包括技術方案的可行性、技術人員的操作水平、技術運輸方案的完善性及規(guī)劃設計單位的資質;管理風險包括相關人員的經驗和能力、項目的成本管理、項目的進度管理、項目的質量管理;工程風險包括材料的質量問題、材料的存放問題、工程按時完成及環(huán)保程度、市場風險包括農民的接受程度、需求程度的準確性。
圖1 項目風險體系Fig.1 Project risk index system
美國學者Yager[7]提出的有序加權平均算法(ordered weighted averaging,OWA)是一種介于最大算子與最小算子之間的一種信息集結辦法,其顯著特點是將數(shù)據(jù)按從大到小重新進行排序,在此基礎上,許多學者深入探索賦權的方法。由于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具有不確定性、隨機性等特點,為了降低DEMATEL主觀判斷的的影響,采用COWA算子對各指標進行賦權。組合賦權的步驟流程[8-9]如下:
1) 邀請N位專家對風險因素進行打分,形成原始數(shù)據(jù)集A(a1,a2,…,an),再將收集到的數(shù)據(jù)按從大到小的順序重新排序,形成新的數(shù)據(jù)集B,即b0>b1>b2…>bj…>bn -1。
2) 對bj進行權重賦值,得到加權向量W,
(1)
(2)
4) 計算風險因素的相對權重值wi
(3)
決策試行與評價實驗方法(decision-making trial and evaluation laboratory, DEMATEL)是由美國學者A.Gabus和E.Fontela提出的。該方法可以建立各要素之間的邏輯關系和相關關系,并計算出其他要素的影響度,從而找出每個要素的原因度和中心度,最終確定各要素之間的因果關系。DEMATEL的實施步驟[10]如下:
1) 確定風險指標,量化各因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邀請專家對各個指標對其他指標的影響程度進行打分,得到因素之間的強弱影響關系。風險因素之間的影響程度分為5個等級(0~4),其中Sij表示Si對Sj的影響程度,最終得出直接影響矩陣X。
2) 通過歸一化原始關系矩陣,得到規(guī)范直接影響矩陣D,
(4)
3) 確定綜合影響矩陣T。綜合影響矩陣表示各因素間直接影響和間接影響的綜合累加,計算公式為
(5)
4) 確定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和原因度。影響度指T的各行值之和,表示各行對應要素對所有其他要素的綜合影響值,記為Ri,
(6)
式中,tij表示要素i對要素j帶來的直接影響或間接影響,即綜合影響程度。
被影響度表示各列對應要素受到所有其他各要素的綜合影響值,記為Ci,
(7)
中心度表示該要素在評價指標體系中的位置及其所起作用的大小,要素i的影響度和被影響度相加得到該要素的中心度,記作Mi,
Mi=Ri+Ci。
(8)
要素i的影響度和被影響度相減得到該要素的原因度,記作Ni,
Ni=Ri-Ci。
(9)
若Ni>0,則說明該要素對其他要素影響大,成為原因要素;反之,成為結果要素。
(10)
邀請新型農村社區(qū)相關工作人員等7位專家對一級風險因素和二級風險因素進行賦權評分,為了方便數(shù)據(jù)的整理,要求賦權分數(shù)為0.5的整數(shù)倍,將專家對各個風險因素的評分進行整理,得到的決策賦權數(shù)據(jù)如表1所示。
表1 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因素決策賦權數(shù)據(jù)Table 1 Risk factor decision-making empowerment data for new rural community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由式(1)得到一級指標加權向量W,
W=(0.015 625,0.093 750,0.234 375,0.312 500,0.234 375,0.093 750,0.015 625)。
表2 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因素絕對權重值Table 2 Absolute weight value of risk factors for new rural community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由式(3)得到各風險因素的相對權重值wi,如表3所示。
表3 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因素的相對權重值Table 3 Relative weights of risk factors for new rural community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s
基于圖1建立的項目風險體系,采用5級標度法進行評分,0表示無影響、1表示較弱影響、2表示一般影響、3表示較高影響、4表示顯著影響。通過對從事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從業(yè)人員進行調查,獲取了各因素之間相互影響關系的基礎數(shù)據(jù),此數(shù)據(jù)能夠有效說明各因素之間的關聯(lián)強度和影響度。根據(jù)調查問卷的結果,為盡可能減少專家主觀因素引起的誤差,形成初始直接影響矩陣X,X中的Xij表示i對j的影響程度。由X得到規(guī)范直接影響矩陣D,再由D得到綜合影響矩陣T。由綜合影響矩陣確定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和原因度(表4)。
表4 各風險因素的影響度、被影響度、中心度、原因度Table 4 The degree of influence, being influenced, centrality, and cause of each risk factor
以中心度為橫軸,原因度為縱軸建立笛卡爾坐標系,將各因素的數(shù)值對應于坐標系中(圖2),可以簡潔明了的分析各因素的屬性。原因度<0的為結果要素,原因度>0的為原因要素,一般原因因素作為新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關鍵因素。結合本文實例,新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體系中,從原因度的角度看,A11、A12、A13、B12、B14、C11、C12、D12為原因要素,其中排名前3的風險指標是A12政策的執(zhí)行效力,B12技術人員的操作水平,A13政策的穩(wěn)定性。在新型農村社區(qū)的建設中,政府的政策起主導作用,政府的審批程序、執(zhí)行效力、政策的穩(wěn)定性等[11]會對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其他風險產生影響。在新型農村社區(qū)建設中,技術人員的操作水平也能決定該項目的進度、成本、質量等一系列問題,A11相關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性,影響對農村體制改革措施和意見的提出,其風險程度僅次于前3位。
B11、B13、C13、C14、D11、D13、D14、E11、E12為結果要素,其中C13項目的進度管理,D13工程按時完成,C14項目的質量管理為結果因素中排名前3的指標。在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發(fā)展周期內,其他因素的微小變化都能夠間接或直接影響到項目進度、工期完成和項目的驗收質量,然而在其他進度管理等目標下,加快工期的完成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夠影響該項目的驗收質量。按中心度來分析,風險指標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為技術風險、政策風險、工程風險、管理風險和市場風險,其中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是原因要素,政府是否具備完善的制度、村民群眾是否接受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是決定該項目能否進行的主導因素。
圖2 DEMATEL中心度原因度分析Fig.2 DEMATEL centrality-causality analysis
表5 一級風險因素的綜合影響度Table 5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primary risk factor
根據(jù)上文中利用COWA算子進行賦權得到的權重向量W與運用DEMATEL模型確定的中心度,按照式(10)進行乘數(shù)合成歸一法進行計算,即可得到項目的綜合影響度。一級風險因素的綜合影響度如表5所示,二級風險因素的綜合影響度如表6所示。
表6 二級風險因素的綜合影響度Table 6 The comprehensive impact of the risk factors of secondary indicator
經過COWA算子的賦權計算,排名前5的風險因素依次為D11材料的質量問題、C12項目的成本管理、C13項目的進度管理、C14項目的質量管理、A12政策的執(zhí)行效力。對比發(fā)現(xiàn),D11材料的質量問題上升到第1位,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強調的是建設一批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環(huán)境優(yōu)美的農村新型社區(qū),目的在于改善農村居民的生活條件等,而材料質量問題能夠直接影響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驗收質量,最終決定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好壞。經過COWA權重賦權,一級風險因素的風險排序由大到小依次為政策風險、技術風險、工程風險、市場風險、管理風險,其中,政策風險和市場風險的排名上升,都為原因要素。
根據(jù)上述結果分析,為了推動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發(fā)展,積極探索農村社區(qū)的建設模式,提出如下對策:
1) 強化規(guī)劃控制。政府的引導是最為重要的一環(huán),需要政府提供扎實的、有針對性的理論引導,為新型農村社區(qū)的建設奠定基礎,要提供具有中國特色的農村社區(qū)本土化建設,要在新型農村社區(qū)的建設中編制、完善各類規(guī)劃,編制原則堅持政府組織、部門合作、公眾參與等。
2) 尊重農民意愿。為做好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需切實解決城鄉(xiāng)融合、改善農民居住環(huán)境、提升農民生活質量。新型農村社區(qū)的建設需要考慮全體農民的參與度,而且作為居民生活的一個共同社區(qū),要從居民需求角度出發(fā),關注社區(qū)居民的主體性、滿意度和適用度。
新農村社區(qū)項目在建設過程中的風險多而復雜,且并不是單獨存在的。鑒于風險因素的復雜多樣性,為合理降低項目建設的風險,要仔細分析風險產生的源頭,把握風險發(fā)生的概率以及采取合適的風險措施,加強項目管理人員的風險意識。因此,項目的風險識別勢在必行。
本文從新型農村社區(qū)視角出發(fā),對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存在的風險因素進行識別分析。建立了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風險體系,COWA客觀賦權與DEMATEL方法相結合減少了主觀上存在的誤差,識別了影響新型農村社區(qū)住房建設項目的關鍵風險因素,得出政策風險、市場風險、技術風險是最為關鍵的因素,其中材料的質量問題則是建設美麗宜居新型農村社區(qū)的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