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志敏
HTN(HTN)具有較高的發(fā)病率,主要表現以體循環(huán)動脈壓增高為主,血壓長期升高可損傷心、腦、血管等多個靶器官,且全身代謝有所改變,不僅影響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可危及患者性命。輕中度HTN需合理應用降壓藥物治療,否則將使心腦血管發(fā)病風險加劇,也會使得病情進展為重度HTN。氨氯地平是典型降壓藥物,對輕中度HTN患者的血管功能具有明顯的改善效果,但長期使用毒副反應大,故需尋找其他降壓藥物。左旋氨氯地平能使得服藥劑量減半,穩(wěn)定患者血壓,臨床應用安全有效。鑒于此,我院對收治的輕中度HTN患者應用左旋氨氯地平治療后,旨在對患者的血壓及療效進行評估,以證實左旋氨氯地平在臨床中的應用價值,結果如下。
在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期間,選取我院收治的輕中度HTN(n=70)患者為探究對象。納入標準:①與HTN相關診斷標準符合;②舒張壓90~109mmHg,或收縮壓140~179mmHg;③臨床資料完整;④存在頭暈、眼花等癥狀(不同程度);⑤神志清晰。排除標準:①精神疾??;②存在藥物過敏史;③糖尿??;④心肝腎等相關疾病;⑤繼發(fā)性HTN;⑥過度飲酒;⑦濫用藥物史;⑧繼發(fā)性HTN。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入選患者分為左旋組及參照組,其中左旋組患者35例,男20例,女15例;年齡35~75歲,平均(48.64±8.35)歲;病程2~15年,平均病程(8.27±4.25)年;體重45~75kg,平均體重(58.34±5.69)kg。參照組患者35例,男21例,女14例;年齡35~76歲,平均(48.71±8.23)歲;病程3~16年,平均病程(8.45±4.39)年;體重44~76kg,平均體重(58.25±5.71)kg。兩組患者上述資料(年齡等)數據相較有可比性,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經患者、家屬同意,并配合治療;研究經我院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同意。
參照組:本組患者應用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遼寧康博士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93447,規(guī)格2.5mg)治療,藥物初始劑量為2.5mg,每天口服1次,治療7天后,血壓未降至正常水平,可將藥物劑量調整至5.0mg,每天口服1次,用藥劑量需控制在15.0mg內,治療周期為8周。
左旋組:本組患者應用左旋氨氯地平(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國藥準字H20083362)治療,藥物首次服用劑量為1.25mg,每天口服1次,治療7天后,血壓未及正常水平,可將劑量增加至2.5mg,每天1次,劑量需控制在5.0mg以下,治療周期為8周。
(1)心率及血壓變化情況:觀察治療前、治療后采用心電監(jiān)視圖監(jiān)測心率變化情況,并采用動態(tài)血壓監(jiān)測儀(美國公司)對患者治療前后的血壓進行監(jiān)測,監(jiān)測時間為24h,監(jiān)測指標為舒張壓、收縮壓。
(2)血管功能:治療前后,檢測患者的血管功能指標,指標包括中心動脈脈搏壓、臂踝脈搏波動傳導速度、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
(3)不良反應:心悸、疲勞、頭暈頭痛。
療效判定標準如下:舒張壓在治療后下降幅度>10mmHg, 收縮壓降低幅度>30mmHg,但在合理范圍內,或舒張壓未恢復正常水平,但下降幅度>20mmHg,為顯效;舒張壓在治療后下降幅度<10mmHg,屬于正常范圍,收縮壓降低幅度10~19mmHg,或收縮壓下降幅度>30mmHg,為有效;治療后,血壓未在正常范圍內,與治療前相比,收縮壓、舒張壓均呈異常增高趨勢,為無效;總有效率為(顯效+有效)/35例×100%。
兩組患者的總有效率(94.29%vs77.14%)相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療效比較[n(%)]
治療前,兩組患者收縮壓、舒張壓、心率相較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左旋組患者的收縮壓、舒張壓顯著低于參照組,兩組患者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心率水平相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2。
表2 兩組血壓、心率水平比較
治療前,兩組患者中心動脈博壓、臂踝脈搏波動傳導速度、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相較不存在統計學差異(P>0.05);治療后,左旋組患者的中心動脈博壓、臂踝脈搏波動傳導速度、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顯著高于參照組,兩組患者數據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心率水平相較無明顯差異(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管功能指標比較
左旋組、參照組患者的總不良反應率分別為5.71%、25.71%,兩組患者發(fā)生率相較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相較[n(%)]
HTN在國內為最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屬于一種慢性疾病,會嚴重危害國民的身心健康。HTN已然成為國內基本公共衛(wèi)生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規(guī)定HTN管理應當和糖尿病管理一樣,成為慢性疾病管理的重要內容之一。HTN也屬于全身性疾病,其特點為體循環(huán)動脈收縮期、舒張期血壓持續(xù)升高等。在HTN中,原發(fā)性HTN占比為90%以上。而據相關研究調查統計,HTN在國內的患病率分別為5.11%、7.73%、11.88%,患病率在總體上呈現明顯上升趨勢,國內18歲以上的成人HTN發(fā)病率高達18.8%,患病人數約1.6億。然而,HTN人群HTN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普遍偏低,分別為32.2%、24.7%及6.1%。男性HTN人群明顯高于女性HTN人群,且年齡越大,患病率越高。國內HTN患者的治療控制率僅為25.0%,而其發(fā)病機制和多種因素有關,如遺傳因素、肥胖、吸煙、飲酒等。HTN的調節(jié)依賴于腎素、血管緊張素等系統進行調節(jié),若調節(jié)系統存在失代償化時,血壓就會表現出異常增高趨勢。輕中度HTN起病慢,不具有明顯的臨床表現,但患者可能會存在頭痛、頭暈、心悸等癥狀,一系列并發(fā)癥的發(fā)生將加劇患者痛苦。即使在目前醫(yī)學技術發(fā)達的情況下,HTN仍無特性根治方法,治療重點在于減少患者的靶器官損傷風險,控制血壓,故降壓藥物是HTN患者的理想選擇。為了進一步提高輕中度HTN患者的治療效果,臨床上一般應用聯合藥物來治療輕中度HTN患者。大量研究表明,小劑量藥物聯合治療不僅能獲得較理想的降壓效果,也能減少降壓藥物所致的不良反應,聯合用藥有效既安全。
氨氯地平屬于一種長效降壓藥物,該藥物不僅能夠阻滯血管平滑肌,還能阻滯心肌細胞中鈣離子進入細胞,以起到血管平滑肌舒張的作用。氨氯地平可與受體相結合,解離速度慢,但藥效具有較長的維持時間,能對全身血管起到舒張作用,也能舒張冠狀血管,對冠脈血流量具有增高作用,從而降壓效果顯著。但該藥物易引起不良反應,如心悸、頭暈等,在安全性方面還存在較大的缺陷。
左旋氨氯地平屬于新型降壓藥物,其能阻滯鈣離子進入人體血管細胞內,對血壓平滑肌具有明顯的舒張作用,降壓效果明顯,有助于保護心功能,對心率起到明顯的緩解作用,且該藥物劑量減半,產生的不良反應也很少,與苯磺酸氨氯地平相比,其有更高的安全性。本研究顯示,與參照組相比,左旋組的總有效率更高;兩組患者治療后的收縮壓、舒張壓水平較治療前呈現下降趨勢,中心動脈博壓、臂踝脈搏波動傳導速度、動態(tài)動脈硬化指數較治療前呈明顯增高趨勢,且左旋組上述指標優(yōu)于參照組,與參照組相比,左旋組的總不良反應率更低。左旋氨氯地平是氨氯地平的衍生物,其本身具有較高的水溶性,經治療后,患者動脈內膜厚度能明顯降低,血壓亦呈現明顯下降趨勢,而且該藥物具有較長的半衰期,負性肌力低,故不良反應能明顯減少,且能對血管功能起到明顯的改善作用。
綜上所述,左旋氨氯地平應用后,輕中度HTN患者的血壓水平有所降低,不良反應少,證實該藥物具有較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