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杰
2022年,棗城的春天姍姍來遲。一場雨、一陣風(fēng),春姑娘仿佛忘記了梳妝打扮,讓這座城市里那么多人等著盼著。
已進四月,溫度才慢慢回升,屬于我們的春天終于要來了。當(dāng)黑夜被剪短,白晝被拉長,只有棗鄉(xiāng)人知道,樂陵的春天有多溫柔且浪漫。
春天來了,棗城的春天來了!來了就停不下美麗的腳步,無論是走在路上還是在小區(qū)里,或是漫步在公園、景區(qū),每一天的景色都不一樣,每一天都有不一樣的美。
老人大概最講究時令花事吧,要不怎有“二十四番花信風(fēng)”這么撩人心弦的詩詞!疏影橫斜里,有暗香浮動。閉目輕嗅,原來奧林匹克公園的蠟梅已悄然盛放,順著通幽的小徑探尋,猶如石蠟雕成的金色花苞吐露著芬芳,奏響了棗城春暖花開的序曲!
遠處的湖面上,一群憨態(tài)可掬的鴨子,悠閑地向岸邊游去,也許是吃飽了,想找個曠地休息。你瞧,岸邊的空地上還真有幾只,有的耷拉著腦袋,有的把頭藏在翅膀里,有的一只腳跛著,像是在閉目養(yǎng)神!
湖邊,垂柳的枝頭樹芽已被春風(fēng)吹開,正如詩中所寫“裁”出了嫩綠的細葉,微風(fēng)中柳條輕舞與水依依相伴,正是詩人筆下的“萬條垂下綠絲絳”的景致。湖邊草地邊緣,一圈看上去枯黃的矮枝,竟零星點綴著些許黃色的花,明艷艷的,在垂柳的襯托下,別有一番枯木開花的意境。返青的草叢中也有幾株不安分的蒲公英,頭上頂出了黃色的花朵。
最讓人愜意的,莫過于在杏花叢中穿行,你是否會和我一樣在腦海中突然閃現(xiàn)“亂花漸欲迷人眼”的詩句,欣喜之余又頓感此情此景,雖讓人大飽眼福卻不可言語描述,只能把自己和景色留在手機里“看圖說話”。如若時光倒回到唐宋,此情此景就有詩人妙筆生花,一句話僅幾個字就把景致描繪得淋漓盡致。
鏡頭又切換到了元寶湖,天空湛藍,空氣中彌漫著一股清新的味道,不濃不烈卻沁人心脾。曾記得在一篇散文中咬文嚼字地提到它:“樂陵小禮堂之東有一湖,因形似元寶而得名元寶湖,湖之夜景,可謂美不勝收!皓月當(dāng)空、湖光倒影,璀璨霓虹,繞湖一圈,一天之疲倦一掃而光?!?/p>
微風(fēng)不燥,陽光正好。年輕的媽媽在暖陽下推著孩子的童車漫步在塑膠跑道上。滯留在家出不了門的大媽們,終于翻箱倒柜,穿上了朝思暮想的花衣裳,跟著音樂跳起了嫻熟的舞步,開心和陶醉掛在她們臉上。
也許離開樂陵的時間太長了,對元寶湖還停留在剛參加工作時候的印象,如今看來,我才發(fā)現(xiàn)元寶湖與以前大不一樣了,綠綠的湖水變得更加清澈明亮了。高高的柳樹和鑲嵌時鐘的觀景塔就像是元寶湖的守護者,守護著這里的每一寸土地,湖上重新修復(fù)的石拱橋,讓它看起來更加壯觀了。
溫暖的陽光從柳樹間隙穿過,落在地上形成斑駁的樹影,閑庭信步之余看到湖對面有一位悠閑自得的老人在垂釣,我便加快速度走過去,只見皮膚黝黑的老大爺,手里拿著魚竿,目不轉(zhuǎn)睛地盯著魚漂,一旦發(fā)現(xiàn)有魚咬鉤就馬上起竿,整個過程非常嫻熟。再看看老大爺身旁的白色塑料桶,里面已經(jīng)有兩三條小魚了。
同老大爺閑聊,才知道老大爺就住在元寶湖附近,退休后閑來無事,就經(jīng)常到元寶湖溜圈兒,后來就站在湖邊看別人釣魚,有時一看就是一下午。感受釣魚人“等得、冷得、熱得、餓得”時間久了,老大爺說他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也愛上釣魚了。
樂陵的春天不只是“綠色”的,紅色更符合她的氣質(zhì)。如果您來到魯西北這座以“金絲小棗”聞名于世的小城,“紅色冀魯邊”是必不可少的打卡地。在觀景臺,你會發(fā)現(xiàn),盡收眼底的冀魯邊濕地公園,更像是一幅別具一格的“水墨畫”。
走進濕地公園大門,一片生機勃勃的綠意伴隨著舒爽的清風(fēng)映入眼簾。一座座涼亭和頗有古韻的觀景臺,再加上跨水而建的石橋,一片片水域泛著波光,一派古香古色在紅色土地上熠熠生輝。
在千年棗林里,各種野菜趁著好天氣鉚足了勁兒地鉆出地面,薺菜在所有野菜中可算頭茬,別看是路邊隨處都能生長的小野菜,營養(yǎng)價值卻一點兒也不低,味道也鮮甜沒雜味。初春是薺菜最鮮嫩的時候,這時總能在棗林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在挖薺菜,挖好的薺菜回家清洗干凈,過水后切碎,與剁好的肉泥調(diào)成餃子餡兒,下鍋煮熟,咬上一口,味道清香怡人,濃濃的春天味兒就在口中迸發(fā)。
恰逢周末,踏春賞花曬太陽。歸來途中,湖畔垂柳撩人,微風(fēng)蕩漾,感觸頗深,隨記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