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為了有效防范軌道交通建設、道路施工、大型拆遷、老舊小區(qū)改造、桿線整治、美麗鄉(xiāng)村、拆違拆臨等市政施工項目對于管線等通信基礎設施造成的損害,本文分析提出了對應的外聯、巡護及搶修等預防性保護措施與障礙管理策略,以期對降低相關障礙對于通信業(yè)務的影響,保護客戶感知。
關鍵詞:市政施工;通信基礎設施;保護措施;障礙管理
一、引言
以北方某省市級通信運營商全年網絡運行情況為例,平均每月發(fā)生3-5起城域網線路故障,含1-2起觸發(fā)10個以上邏輯站退服、OLT退服等影響用戶感知的網絡事故。經統計,其中市政施工等人為外力原因占80%以上,為障礙主要原因;排除隱蔽蓄意破壞、突擊市容整治等無法通過預防的障礙原因,其中約80%的障礙可以通過外聯、監(jiān)護等護線手段提前預防。
歸口管理部門應對各區(qū)域市政改造類項目實施名單制管理,并制定外聯、巡視監(jiān)護的標準化動作規(guī)范,各級維護單位按照標準要求執(zhí)行外聯、巡護工作。
二、名單制項目臺賬的制定
各級維護單位收集轄區(qū)范圍內各類市政施工項目計劃,建立項目臺賬暨“市政改造類項目實施調度表”,臺賬項目根據各區(qū)域掌握的情況進行動態(tài)調整?!笆姓脑祛愴椖繉嵤┱{度表”建議表頭如表1所示。
各級維護單位每月須前將最新“市政改造類項目實施調度表”上報至歸口管理部門備案。
三、外聯管理
(一)外聯計劃
各級維護單位根據項目臺賬制定外聯工作計劃,并按照計劃對市政施工管理部門(含區(qū)主管單位、街道及鄉(xiāng)鎮(zhèn)辦事處、項目部等)開展外聯工作。建立名單制市政施工項目定期溝通機制,大型道路市政施工項目每月至少執(zhí)行二次外聯走訪,其它類型項目每月至少執(zhí)行一次外聯走訪。
(二)外聯標準動作
各級維護單位執(zhí)行外聯時,應與主管部門、施工單位進行資料交底,詳細說明我方產權設施的分布狀況,必要時打開井蓋現場確認;交底資料應包含我方管線埋深、走向等關鍵信息。向施工方說明網絡重要性(如承載有黨政軍、銀行等重要業(yè)務)、提出保護要求,并依據相關法律法規(guī),告知施工方須履行的管線看護責任。必要時可通過正式函件,向相關承建單位及項目主管部門告知有關事宜,簽訂護線協議書。一旦發(fā)生對方責任事故,及時依據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法等法律法規(guī)開展通信追償并提出修復要求,確保我方管道、桿路等通信基礎設施資產完好可用。
上述交底資料、來往函件、護線協議書等文件資料應及時上報市級歸口管理部門歸檔。每次執(zhí)行外聯時,應到訪項目負責人或是施工負責人,記錄相關外聯圖片和說明。
(三)遷改與就地保護
各級維護單位應及時與市政管理單位共同確定老舊小區(qū)改造、桿線整治、美麗鄉(xiāng)村區(qū)域內線纜的遷移、整治、保護方案。對于有計劃新建橋架、管道的區(qū)域,應提前與施工單位聯系掌握建設方案和完成時間,施工期間定期查看現場,確認地下管孔、跨路橫穿、人井、引上的數量及位置是否滿足需求,施工進展、施工工藝質量是否存在問題。發(fā)現問題后,及時向相關部門反映問題并提出整改建議。已經具備線纜遷改條件的項目,應聯合其他通信運營商,共同與相關部門協商確定線纜遷改時間;特殊場景、特殊情況單獨協商確定。如遇客觀困難在時限內不能完成線纜遷改,須及時與政府牽頭單位溝通協商延長時限,同時組織調度力量加快處理。
(四)應急預案
對于影響線路安全,且暫不具備遷移、整治、保護條件的市政改造類項目,各級維護單位應提前摸清可用倒代資源,制定應急搶通方案并上報歸口管理部門備案。
四、巡護管理
(一)巡護計劃
原則上,所有影響中繼光纜、OLT/基站上聯主干光纜、重點客戶接入光纜的施工項目現場,均須安排人員執(zhí)行巡護;“市政改造類項目實施調度表”中上報的道路施工項目在施工期間均需要安排人員執(zhí)行巡護。
各級維護單位制定每月巡線計劃,季度內應完成所有中繼以上級別光纜線路巡檢。對于發(fā)現存在外力施工隱患的區(qū)域,納入項目臺賬“市政改造類項目實施調度表”管理。納入巡線計劃的中繼以上級別光纜,各級維護單位至少應掌握表2表頭所示有關信息。
(二)巡護標準動作
現場巡護人員需穿戴統一定制的監(jiān)護背心,熟悉光纜路由走向、埋深及相關人員的聯系方式,隨時掌握施工人員調整動向和施工方案、進度、工期;距光纜兩側6米以內的施工應采取隨工方式巡護,6米以外的可采用流動式巡護,原則上每一臺施工機械安排一名盯防人員;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對線纜采取必要的防護措施:施工交越處設置宣傳警示牌,在光纜兩側各3米(據現場情況調整)外設置警示帶、彩旗、明顯標示等醒目標識物。
現場巡護人員在崗時間內須留存現場照片(帶時間及經緯度水印)和文字說明;須配合歸口管理部門完成視頻點名、線路巡護軌跡上傳等檢查動作。
三、管線障礙管理
(一)障礙調度秩序
搶修人員抵達光纜障礙點之前,以光纜兩端落地位置所屬維護單位為第一主調局,光纜過路區(qū)域所屬維護單位為第一輔調局;搶修人員抵達光纜障礙點之后,以光纜障礙點位置所屬維護單位為第二主調局,受影響業(yè)務的落地位置所屬維護單位、替代路由沿線維護單位為第二輔調局。各單位分工界面如下:
1.搶修人員抵達光纜障礙點之前
第一主調局接到障礙工單后,負責第一時間執(zhí)行OTDR/光功率測試并向調度部門通報測試結果,協助定位光纜障礙點并判斷障礙點的維護責任歸屬;第一輔調局應積極響應調度,根據第一主調局提供的線索快速查找光纜障礙點并向調度部門通報有關進展。
2.搶修人員抵達光纜障礙點之后
第二主調局負責第一時間向調度部門通報斷纜現場實情,協助制定最快搶通方案并反饋預計處理時間,牽頭執(zhí)行搶通方案;第二輔調局應積極響應調度,配合執(zhí)行搶通方案并部署替代路由安全巡視。
3.搶通善后
第二主調局負責搶通業(yè)務的恢復確認,同時確保障礙點光纜路由安全;第一主調局、第二輔調局應積極響應調度,配合開展搶通業(yè)務的路由復原調整。第一主調局同時負責事后光纜備纖的接續(xù)質量測驗工作。
(二)障礙過程管控
1.光纜障礙處理過程中嚴禁發(fā)生推諉扯皮、敷衍怠慢。違反調度秩序導致的故障超時及用戶投訴考核由責任單位承擔,其中主調局承擔主要責任、相關輔調局承擔次要責任。障礙超時責任考核項如下:超出業(yè)務搶通時限(據實核減不可抗力原因造成的業(yè)務搶通時限),30分鐘內扣減KPI;在此基礎上,每超出30分鐘(不足30分鐘按30分鐘計算)加扣減KPI。
2.管道、桿路在責任事故中損毀后,未能及時妥善修復或未能取得可作為相應替代路由的實物賠補,造成功能性或結構性線路隱患的,視情況每處扣減KPI;搶修后未能妥善處理現場隱患,造成傷人事故的,視情況每處扣減KPI。
3.責任事故造成OLT以上設備退服的,須提供翔實的障礙報告;報告中應包括翔實的整改計劃、落實情況說明。未及時提供報告或報告不詳實的,每次扣減KPI。
4.編造虛假障礙原因對抗調查、隱瞞重大線路隱患的,每次扣減KPI。
(三)障礙預防管控
各級維護單位應有計劃地主動開展外聯宣傳,及時掌握轄區(qū)內存在的重大線路隱患;有針對性地采取監(jiān)護/巡護等預防措施,規(guī)避光纜損毀風險。障礙預防考核項如下:
1.巡視發(fā)現漏報歸口管理部門的影響線路安全的重大線路隱患,每處扣減KPI;報送數據(含影響光纜、光交、機房、重點客戶障礙)不詳實,每處扣減KPI。
2.每月缺少一次計劃內外聯扣減KPI;未按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外聯動作,每處扣減KPI;應急搶修預案不詳實,每處扣減KPI。
3.巡護區(qū)域每缺失一次計劃內巡護,扣責任單位KPI;未按標準規(guī)范執(zhí)行巡護動作,每處扣減KPI;重保期間、重要環(huán)路開環(huán)期間未按預案完成關鍵路由光纜線路巡檢,每處巡護軌跡缺失扣減KPI。
4.已經發(fā)生障礙須安排外聯、巡護的但未安排造成的重復障礙,每次扣減KPI。
5.已經安排總包單位巡護的區(qū)域發(fā)生障礙,每次扣減KPI。
6.重保期間發(fā)生的故障、非重保期間我方施工作業(yè)造成的責任性故障,每次扣減KPI。
(四)客戶體驗維護
管線障礙發(fā)生后,各級維護單位應積極采取措施提升市政施工區(qū)域客戶體驗,避免客戶投訴或申告。
1.各級維護單位掌握市政施工計劃后,須及時在施工區(qū)域附近張貼宣傳通告,或通過短信群發(fā)方式,將施工的內容、工期、可能產生的影響告知區(qū)域內的所有用戶,并注明報障熱線電話。對于重點政企用戶,應單獨電話通知。
2.外力施工引起業(yè)務障礙后,搶修同時應立即設置群障,通過群發(fā)短信、張貼告示等方式告知區(qū)域內用戶,說明故障原因、預計修復時間,并留下維修人員聯系方式。對于重點政企用戶,應單獨電話通知。
3.積極采取無線網卡、5G無線路由器等多種手段消除障礙影響,保護客戶業(yè)務感知。
五、結束語
本文面向運營商通信基礎設施的隱患發(fā)現、針對性保護、障礙調度與修復等實際生產場景,從外聯、巡護、搶修等角度切入,制定了詳細的可執(zhí)行措施與管理策略。
當前“十四五”等國家級戰(zhàn)略規(guī)劃正在加速落地,運營商城域網市場的競爭烈度必將進一步加劇,勞動密集型的組織調度方式逐漸不再適應目前的網絡運營形勢,傳統維護領域尤其是通信基礎設施維護專業(yè)的數字化迭代轉型迫在眉睫,這將是通信基礎設施維護領域未來重要的探索方向。
作者單位:劉暢? ? 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濟南市分公司
參? 考? 文? 獻
[1]趙新, 陳顯峰. 地下管線探測技術在地鐵建設中的應用[C]. //中國城市規(guī)劃協會地下管線專業(yè)委員會2011年年會, 中國城市規(guī)劃協會, 2011.
[2]劉世春, 胡慶. 本地網光纜線路維護讀本[M]. 人民郵電出版社, 2006.
[3]張智杰. 國家安全生產監(jiān)督管理規(guī)范 第三冊[M]. 中國民藝出版社, 2007.
[4]未記錄.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管理條例及相關法律文件[M]. 知識產權出版社, 2004.
[5]陳宏, 周亮. 信息化項目的標準化管理初探[J]. 情報探索, 2010(9).
[6]周崇浩. 建設工程安全生產監(jiān)理管理實用手冊[M]. 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