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微蓮
摘 要:學習英語的基礎是單詞,在小學英語學習中掌握單詞量的多少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思維導圖的實質是運用圖像輔助學生學習,這樣可以增強學生對學習內容的記憶。充分地利用思維導圖,可以開發(fā)學生的腦力潛能,提升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英語是一門語言課,我們要教給學生的不僅僅是簡單的單詞和短語,還要教會他們正確的思維方式,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更好地去學習英語,提升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詞匯;思維導圖
【中圖分類號】G623.31?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文章編號】1005-8877(2022)19-0019-03
Mind map - a wisdom stone for teaching english words in primary schools
LUO Weilian? (Qingzhi Primary School, Sha County, Sanming City, Fujian Province, China)
【Abstract】The foundation of learning English is words, and the amount of words mastered in primary school English learning is directly related to students'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The essence of mind mapping is to use images to assist students in learning, which can enhance students' memory of learning content. Making full use of mind maps can develop students' brain potential and enhance students' creative thinking. English is a language course, we need to teach students not only simple words and phrases, but also the correct way of thinking, so that students can learn English better in the future, enhance their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initiative.
【Keywords】Primary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Vocabulary; Mind map
英語作為國際上普遍認可的一種通用交流用語,多年來一直備受學校、家長的重視。學習英語如果僅僅靠記憶單詞和語法,學生會覺得學習很無聊、很單調。這樣很大程度上會讓小學生產生排斥的心理,得不到很好的學習效果。想要更好地學習好英語吧,不僅要學習單詞、語法,更要掌握好學習這門課程的思維方式。思維導圖是一種優(yōu)秀的新型輔助工具,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讓學生在學習英語過程中更加投入,這樣可以非常好地提高教學效果。在筆者的教學工作中,當筆者接觸到“思維導圖”這種工具以后,果斷地將其運用到教學中去,特別是英語單詞的教學,在過去兩年的時間里教師開展了思維導圖的研究課題,在小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將重心放在單詞的運用上,發(fā)現思維導圖確實是英語學習的一個智慧石。
1.思維導圖的概述
思維導圖是在20世紀70年代由英國心理學家、數學家東尼博贊所創(chuàng)造的。思維導圖是一個發(fā)散型的網狀結構,在已有導圖的基礎上持續(xù)增添、補充新的分支,這對于學生將新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知識相結合是很實用的,可以形成新的知識網絡——知識、概念和知識之間的聯系,運用獨特而有效的方法來控制大腦皮層的全部技能——詞匯、圖形、數字、邏輯、節(jié)奏、色彩和空間感。思維導圖的基礎來源于對人腦的模擬,其整個圖像類似于人腦的結構,能夠發(fā)揮人腦的所有功能。思維導圖是一種視覺思維工具,它可以直觀地用圖片、顏色和關鍵字呈現大腦的思維過程,通過運用圖片、顏色及關鍵詞,將枯燥的知識轉化為生動、易于記憶的圖片,從中心點出發(fā),將各分支行的信息進行邏輯聯系,在顏色和關鍵字(如關鍵字、圖像和顏色)之間創(chuàng)建記憶鏈接。
2.問題提出與現狀分析
(1)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
在問卷調查中,認為學生不愿意主動學詞匯的教師占比高達88%,這表明學生學習詞匯不積極,對詞匯學習不感興趣,學習的主動程度不足。因此,教師應該根據兒童的特點引導學生選擇適合個體特點的方式,提升學習興趣和主動性。
(2)詞匯運用于情境的機會欠缺
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教授的詞匯基本來源于教材,通常采用的教學流程是講解含義一領讀詞匯—聽寫詞匯,學生記憶詞匯通常也是采用機械、重復的方法,這樣的方式也將導致學習效率低下。然而,英語詞匯學習的目的是運用,這需要教學注重加強應用,在運用中加深詞義理解,掌握詞匯的意義、用法和功能。
(3)教師的教法單一、枯燥
在詞匯教學中,教師遇到的困難主要有課堂時間有限、學生接受能力較弱等。在小學通常每周有兩到三節(jié)課,有限的教學時間傾向于促使教師使用傳統(tǒng)的教學方法,這將降低一些低接受度學生的興趣,造成惡性循環(huán)。因此,小學英語教師需要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采取易于學生接受的教學方法。
3.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單詞教學中的優(yōu)勢
(1)思維導圖可以提高學生記憶的效率
聽、說、讀、寫是英語學習的四個方面,任何一個方面都是不可缺少的。詞匯的學習是一門基礎學習,學生必須掌握大量的詞匯后才能更好地學習英語,才能為將來打下基礎,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英語是一門新的語言、入門比較難,如果沒有好的方法,僅靠死記硬背,會浪費學生大量的時間,所以我們要找到好的教學方式和方法。通過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找到新、舊單詞之間的聯系,既做到復習舊單詞,又可以學到新單詞,在學習單詞的過程中利用思維導圖可以找到新單詞相對應的單詞,這樣學生學起單詞來就可以比較快地記住了,提高學習效率。
(2)思維導圖可以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
在過去的英語學習中,我們知道大部分學生都是機械地背單詞,效率比較低。學生只知道背單詞,不知道舉一反三,甚至有的學生都不知道怎么讀,只是機械地把單詞的每個字母背下來,進行記憶。雖然能背住一些單詞,但是時間一長,學生很容易忘記。而如果利用思維導圖的方式和方法,在學生的大腦里可以圍繞一個中心詞呈現出一幅圖畫,根據中心詞可以聯想到相關聯的單詞,如同義詞、反義詞等。采用這樣的方式進行學習,學生不僅能記住新單詞,還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習效率。
(3)思維導圖可以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英語學習是一門語言的學習,而詞匯的教學更是英語的基礎,我們只有打好詞匯的基礎,將來才能更好地學習。反之,如果詞匯掌握得不夠,那么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影響,如果長期受影響,將大大降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就會產生厭學情緒。然而思維導圖的方式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這樣大大提高了學習的學習興趣、增強了自信心,為將來的學習打下基礎。
4.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運用思維導圖的方法
(1)思維導圖在課前預習時的運用
在正式開始學習英語新課文之前,教師一般提前讓學生進行預習,使學生熟悉課文中的生詞,以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更快、更好地掌握課文的內涵。我們可從以下幾方面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單詞預習:第一,利用關鍵詞來畫思維導圖。在外研社新標準版本三年級起點的三年級上冊的單詞學習中是以顏色、數字、身體部位、家庭名稱、服裝等為主題,因此我們可以利用思維導圖把這些關系理順清楚,并且分類舉例,當我們寫出一個關鍵詞,每一個學生都會想出不同的相關詞,由一個關鍵詞聯想更多的相關詞,通過對新的知識點的預習,即可以讓學生自己動腦動手,舉一反三。這樣既是對舊知識點的鞏固復習,讓學生自己找到相關的單詞,也加深了對需要學習的詞匯的理解,從而提高學習效率。第二,利用詞性來畫思維導圖。教師在指導學生預習的時候,可以利用單詞的詞性來畫思維導圖。例如,在外研社新標準版本三年級起點的教學中,教師在預習時可以利用單詞的詞性來畫思維導圖,可以按照名詞、動詞、形容詞等進行分類教學,可以利用單詞的近義詞或反義詞等方式進行分類,還可以利用詞根、詞綴等,根據不同的分類來畫思維導圖。
(2)思維導圖在課堂教授新課時的應用
單詞的學習是學習英語的重點,而小學階段是學生學習英語的啟蒙時期,教師通過思維導圖的圖像記憶的方式來給學生授課,充分利用學生的思維特點和對圖像和顏色會更加容易記憶的特點,加深學生對單詞的記憶程度。例如,在外研社新標準版本三年級起點的教學中,教師在教授“服裝”這一課時,展示了實物衣服,讓學生看見是什么顏色,所以在繪制思維導圖時將單詞的字體也涂成相應的顏色。比如,教師拿出黃色大衣,就用黃色寫出大衣的單詞;教師拿出黑色毛衣,就用黑色寫出毛衣的單詞;教師拿出藍色T恤衫,就用藍色寫出T恤衫的單詞,以此類推。這樣可以幫助學生加強記憶單詞。
(3)思維導圖在單詞復習時的運用
大家都知道遺忘曲線,根據我們人類大腦遺忘新事物的規(guī)律,教師可以加以利用遺忘的規(guī)律,從而提高學生的記憶能力,進而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教師教學詞匯也要遵守遺忘規(guī)律,如果教師教完單詞以后不及時復習、不遵守遺忘規(guī)律,學生就會很容易忘記,但是復習不是僅僅一味簡單地書寫背誦,而是要把單詞結合在一起,思維導圖就可以很好地遵循這一規(guī)律,通過新、舊知識相結合而形成一個體系,把平時學過的單詞變成一個知識框架。這樣的方式改變以往機械記憶的模式,開啟新的思維模式,進而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質量,幫助學生有效地復習、鞏固。由于思維導圖本身是一個發(fā)散型的網狀結構,在已有導圖的基礎上持續(xù)增添、補充新的分支,這對于學生將新學到的知識與原有知識相結合是很實用的。在英語詞匯教學上,我們每次一旦學完一個模塊的單詞后,就可以引導學生利用已經學過的單詞充分利用思維導圖進行分類整理,形成一張完整的“單元詞匯思維導圖”,此時教師需進行復核,看學生整理得是否完善,要指出不完善的地方,避免學生遺漏知識點。在每個單元學習完成后都進行此過程,然后保存整理后的思維導圖。在學期末進行復習的時候將全部積累的思維導圖拿出來,把過去積累的每個單元的思維導圖整合為新的“學期思維導圖”,并指導學生用醒目的顏色重點標記高頻詞匯、難點詞匯。這樣,學生在復習的時候可以根據思維導圖的思路去梳理知識,從而避免條理性的缺失,這樣復習的效率會進一步提升,復習的過程也變得不那么枯燥,對于提升學生的期末成績是非常有幫助的。
5.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應用思維導圖的意義
(1)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習英語的過程中小學階段的關鍵是夯實基礎,需要運用一些適宜的語言學習方法,如果學生從這時候就開始抵觸英語學習,對學生將來的發(fā)展是十分不利的。思維導圖的引入迎合了小學生對圖形和顏色更為敏感的特點,在學習、記憶英語單詞的過程中加入一些他們感興趣的內容,它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這不是單一形式地死記硬背單詞,而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詞匯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今后的學習中可以更好地去學習英語,提升學習興趣和主動性。特別是引入思維導圖之后,能夠在此基礎上衍生一些小游戲,從而活躍了課堂氣氛。對于詞匯的分類、整理、預習、復習等工作,可以幫助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這不但對學習英語詞匯有好處,對于提高其他學科的學習也有幫助。
(2)幫助學生掌握學習策略,形成優(yōu)秀的思維模式
思維導圖最顯著的優(yōu)勢就是建立不同知識內容之間的關聯,甚至建立知識內容和其他內容之間的關聯。如果學生將學習內容和他們在學習過程中感興趣的內容之間建立某種聯系,就相當于給自己的“單詞記憶”貼上了獨特的標簽,當需要提取某一段記憶的時候,只需要找到相應的標簽就可以了,這種記憶方式是世界上許多記憶大師都在使用的方法。最終,將與知識點建立聯系。此種學習策略的進一步形成,會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軌跡化”,讓學生的大腦可以按照“熟悉的模式”反復運轉,學習的有效性顯著提高。而這種學習策略已逐漸形成習慣時,學生的思維模式也會發(fā)生改變,學生會不自主地按照這種成熟的模式去思考問題,這對學生的進一步發(fā)展有積極的影響。
(3)鼓勵發(fā)散思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
思維導圖實質上是對人類發(fā)散思維的圖形化,長期運用思維導圖來輔助學習,能夠幫助學生養(yǎng)成從多個角度去思考問題的習慣。在遇到其他問題的時候學生的腦海中就會出現一張熟悉的網,他們會沿著這張網發(fā)散出無數的分支,去考量多種可能,而思維的分散性、多角度思維是創(chuàng)新發(fā)展的基礎,也是促進學生創(chuàng)新性思維的途徑之一。
6.結語
綜上所述,思維導圖是一種以圖形的方式展現人類放射性思維的輔助工具,將思維模式融入小學英語課程中,可采用思維導圖具象化地向學生展示知識結構,利用圖像的層級關系及顏色差別,將重心放在單詞的運用上面,發(fā)現思維導圖確實是英語學習的一個有效途徑。掌握好學習這門課程的思維方式能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樂趣,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這樣可以非常好地提高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劉曉慶.思維導圖在小學英語詞匯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長春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