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建玲
內容摘要: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中的重中之重,然而,在小學作文教學中,很多老師對作文教學不知所措,學生對習作也往往有“狼來了”的感覺。因此,作文教學往往是蜻蜓點水或放羊式作文,以至于學生的習作水平很難提高。可見探究作文教學新路子在語文教學中顯的尤為重要。作文教學應倡導簡簡單單,扎扎實實,消除教師、學生與作文教學之間的鴻溝。
關鍵詞:生活化???到位???指導???評價???融合
“作文課真難教,真不知道怎么上才好?”我經常聽到許多語文老師上作文課時這樣抱怨著。的確,作文教學中許多老師教的很累,但效果不盡人意。學生對習作也一次次望而生畏,他們只求形式,胡編亂造、虛情假意,甚至于動筆卻發(fā)現無東西可寫。其實,我們不妨靜下心來想想,作文教學并非復雜無度,作文并非難教難學,只要我們走出誤區(qū),攀登高峰遠眺,就不難發(fā)現“柳暗花明又一村”。
一、作文的生活化是習作成功的鋪路石
我們都清楚生活是創(chuàng)作的源泉,生活越豐富,作文內容就越充實。因此,我們教學時要注重聯(lián)系生活實際,多記錄平時生活的點點滴滴,做到作文內容的生活化、日?;?。?葉圣陶先生曾說,“作文是生活的需要”,那么作文作為一種自然的生命流動,就不應搞得那么復雜。但對于大多數的學生來說,作文是一份特殊的作業(yè)和負擔,就像一座座大山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這樣的心理,只能導致作文從生活中隔離出來,因此,在作文教學中,作文活動形式更應當日?;?。
(1)片斷練習的日?;?。很多學生常常“人在此山中”卻“不識廬山真面目”。盡管生活豐富多彩,精彩紛呈,但學生只有經過,卻沒有感受,因此,教師應引領學生關注生活,細心捕捉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及時與學生交流感觸與發(fā)現,讓學生養(yǎng)成細心觀察和勤于思考的習慣。學校舉行各種活動,如美食節(jié)、足球賽、六一義賣……我們要指導學生圍繞這一個個活動,進行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練筆,從活動準備到活動結束,凡是跟活動有關的見聞、感想、故事都可列入練筆的范圍,不斷進行這樣的片斷練習。久而久之,學生就能善于捕捉到生活中的“珍珠”,寫作文時只要用一根精巧的線便能串成精美的“鏈子”了。
(2)創(chuàng)設情境,愉悅作文。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讓學生進行體驗習作,以觀察為基礎,以激發(fā)興趣、扎實訓練為核心,把學生獨立的個性融于語言文字之中,是進行作文指導的好途徑。創(chuàng)設的情境內容根據作文訓練的目的要求,針對學生作文中存在的問題,選擇創(chuàng)新性的能促進學生創(chuàng)造性發(fā)展的內容,情境內容生動有趣,才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激發(fā)他們的情感和思維,使其身臨其境地觀察、體驗,從而獲得豐富的、真實的情感,達到熟悉和把握習作對象的目的。創(chuàng)設的情境內容,再現了豐富多彩的生活,為學生提供了精彩的寫作材料。
二、課堂指導的到位是習作成功的階梯
學生的習作需要教,這是我們老師存在的意義和價值,如果作文練習不指導,放任自流,那么我們老師需不需要也就無所謂了。而教好作文的關健是指導要到位。要重視習作指導,讓指導切切實實成為習作的階梯。
(1)指導中滲透寫作的具體技法。寫作技法都是學生習作所必需的。如:怎樣審題,如何選材;怎么記事、寫人、狀物和寫景;如何處理詳略、開頭、結尾、謀篇布局等。它可以是具體指導學生掌握書面語言表達的一般規(guī)律,它可以讓學生模仿,學會舉一反三。新課程標準中所倡導的“淡化寫作技巧”,但這并不意味著放棄讓學生有章有法的練習。我們應當在作文教學中滲透寫作技法,提高寫作實效。如:寫身邊的一個人這篇作文,首先老師表演了一個愛看報紙的人,然后問學生這個人有什么特點。學生很容易看出來,老師追問你怎么看出來這個人愛看報紙呢?最后,在師生的交流中讓學生了解從動作、神情、語言方面去寫,這個人愛看報紙的特點就躍然紙上了。
(2)寫作思路的點撥。傳統(tǒng)的習作教學對習作思路指導相對不足,必然會讓學生對作文產生畏難。幫學生理清寫作思路,其中最重要的方面在于點撥,理清思路并非是講解作文的模式,而應當指導學生觀察生活、體悟生活,更要指導如何思考生活。許多時候學生習作并不是沒有生活習作素材,常常是一時思路阻塞或短路引起而無從下筆。有的學生有寫作素材,就是不知道怎么去說,三言兩語就沒得寫了,語言干巴巴。這也是最為老師們和同學犯愁的一件事情。比如,學校舉行了一場足球賽,之后讓學生們寫這件事,按理說,應該會寫,但還是寫不出來。這時,我們就應該對這部分學生進行指導。如:你認為這場球賽最精彩的鏡頭是什么?在場的觀眾是怎樣的表現?你的感覺又怎樣呢?……通過老師的點撥,學生就知道這篇文章該怎么寫了。
作文教學簡單一些,再簡單一些,尊重學生,讓學生做作文訓練的主人,增強作文訓練的實效,學生才能自如作文,寫作之難也就會迎刃而解,作文水平才會不斷提高。
參考文獻:
(1)《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發(fā)行
(2)《小學語文教學論》崔巒主編,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3)《簡簡單單教作文》凌軍《師到教研》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