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霏霏
[摘 ? ? ? ? ? 要] ?高校組織員屬于專職黨務工作者,在黨委領導下負責高校的黨員發(fā)展、教育和管理等工作。新的歷史時期,高校黨建工作是學校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組織員是高校做好黨建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對高校人才培養(yǎng)的質量具有重要影響。目前,我國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始終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對高?;鶎狱h組織建設和黨員隊伍的發(fā)展會產生一定的制約。通過分析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并針對這些問題提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法,從而進一步推動組織員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有效提升高校黨建工作質量。
[關 ? ?鍵 ? 詞] ?新時代;高校組織員;突出問題;對策
[中圖分類號] ?G645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22)28-0085-03
高校組織員作為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力量,在高校基層組織建設、黨建育人、黨員素質提升工作中彰顯著自身的功能價值。然而,我國部分高校對組織員隊伍的建設并不重視,沒有健全的組織員隊伍建設制度,沒有合理的隊伍配置,對于組織員隊伍職責的劃分也并不清晰,部分問題已經成為影響高校基層黨組織建設的阻礙因素。新的歷史時期,隨著環(huán)境的改變、要求的提高,高校黨建工作面臨新變化、新考驗,也給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提出了新要求、新任務。因此,高校要加強組織員隊伍建設,不斷推動組織員隊伍的高質量發(fā)展,開創(chuàng)高校黨建工作新局面。
一、新時代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突出問題分析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新的歷史時期對黨的建設提出了新的要求。各地各高校認真貫徹黨中央的要求,建立健全組織員工作機制,配齊配強組織員,注重充分發(fā)揮組織員的作用,不斷探索組織員隊伍建設的新路徑。但在隊伍建設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一)組織員隊伍制度不完善
當前,部分高校在組織員隊伍建設過程中未能充分結合本校黨建工作和思政工作的實際情況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導致組織員隊伍無法發(fā)揮應有的作用,限制了高?;鶎狱h組織建設的發(fā)展。新時代高校組織員隊伍制度體系包括選拔任用、日常管理、教育培訓、考核獎懲等。部分高校在選拔組織員過程中,難以準確考察組織員的責任心、職業(yè)道德、組織紀律性等重要因素,人員綜合素質參差不齊。日常管理不到位,對組織員的工作不能及時開展監(jiān)督和指導,無法充分掌握實際工作開展中遇到的問題和積累的經驗。教育培訓不到位、不及時,導致新選任的組織員難以迅速適應新崗位,工作成效受影響。高校有關部門并沒有制訂一套比較完善的培訓制度與培訓計劃,大多情況下僅是開展一些比較單一的理論培訓,不利于組織員自身綜合素質的提升和組織工作的創(chuàng)新性開展。部分高校缺乏科學的考核評價制度。除了完成事務性的工作外,組織員的許多工作內容往往難以量化考核。比如對大學生思想的教育引導,工作成效需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顯現。對組織員的考核缺乏相應的激勵措施,導致其工作投入與回報不對等,降低組織員的工作積極性,從而影響組織員隊伍的穩(wěn)定性。
(二)組織員隊伍配置不科學
新的歷史時期黨中央已經明確要不斷加強高校的組織員隊伍配備,增加組織員的數量和提升素質,培養(yǎng)作風優(yōu)良的組織員。《普通高等學校學生黨建工作標準》明確要求,確保學生黨建工作力量配置,要嚴格按照學校中師生人數比例配備專職組織員,高校每個院(系)至少配備1~2名專職組織員。根據高校的實際工作情況,也可以從優(yōu)秀的輔導員當中進行嚴格的選聘,在符合組織員標準的情況下可以招為兼職組織員,并且安排適當的工作量。但是,部分高校的領導出于多種原因的考慮,并沒有真正落實上級有關要求,壓縮組織員編制,導致隊伍縮水。現有的組織員工作量人為增加,加之工資和福利待遇等配套政策沒有跟上,專職組織員隊伍不夠穩(wěn)定。許多從業(yè)人員依然是由黨、團組織書記、輔導員和其他行政人員兼任,人員流動性較大,這樣一來,必然導致隊伍配置不合理,從而影響組織員工作水平和工作質量的有效提升。
部分高校黨組織對于組織員隊伍建設工作沒有足夠的認識,也沒有將其重要作用發(fā)揮出來,導致部分高校組織員隊伍結構不平衡。一是選拔組織員時只是為了滿足師生配比的要求,沒有明確規(guī)定組織員的學歷要求和經驗技能。二是大量選聘本校畢業(yè)生作為高校組織員,忽略了對其他高校的借鑒交流。三是大量配備兼職組織員,而專職組織員只設立在黨委組織部中,導致專兼職比例不合理。另外,很多高校組織員隊伍的年齡結構不合理,存在平均年齡偏大的問題。在高校中沒有完善、合理的組織員隊伍配置會使整個組織員隊伍發(fā)展緩慢,沒有科學化、穩(wěn)定化的隊伍建設,基層黨組織建設就會缺乏堅實的人才儲備來源。
(三)組織員隊伍能力不足
當前,我國高校組織員隊伍的理論素養(yǎng)、業(yè)務能力和調查研究能力有待提高。組織員承擔著繁重的日常事務性工作,缺乏精力關注理論學習,不能及時掌握當前的發(fā)展形勢和學生的思想動態(tài),難以對學生進行正確的思想引導。工作缺乏理論支撐,也會影響工作的實際效果。部分組織員對黨務工作沒有足夠的經驗。組織員主要來源于校內其他系統的后備干部,由于專業(yè)背景的不同,對黨建工作缺乏全面的掌握,實際工作經驗不足,執(zhí)行能力不強,無法結合現實工作情況創(chuàng)新性地開展工作。另外,一些兼職組織員不僅要承擔教學、科研任務,還要承擔管理工作,工作壓力大,精力比較分散,往往會產生應付的心態(tài),不能履職盡責,影響了組織員隊伍作用的有效發(fā)揮。高校不同院系、不同專業(yè)的文化氛圍、管理方式各有差異,學生的個性特點、思維模式也各有不同。組織員要深入學生中,了解不同專業(yè)學生的學習生活情況、思想狀況,在實際工作中針對黨員發(fā)展、管理和教育中遇到的新問題,不斷總結交流,并找出科學的解決辦法。然而當前高校組織員隊伍以事務性工作為主,對高校黨建工作遇到的問題開展深入調查研究較少,對黨建理論研究能力的培養(yǎng)也比較欠缺,從而限制了組織員隊伍素質的整體提高和專業(yè)化發(fā)展。
(四)組織員隊伍保障不穩(wěn)定
當前,高校組織員隊伍的保障政策沒有落實到位,影響了組織員隊伍建設的進展。部分高校未能給組織員開展工作提供所需的專項經費。組織員在開展具體工作中需要一定的經費支持,經費也是組織員順利開展工作的基礎保障,能夠調動組織員工作的積極性。部分高校沒有專門劃撥組織員工作專項經費,難以保障組織員的合理收入,極大地影響了他們的工作熱情。部分高校未能給組織員的長期發(fā)展提供政策保障,各個地區(qū)、各個高校在組織員享受待遇等方面執(zhí)行程度不同。有的高校對組織員的津貼以及獎勵沒有制定科學的政策,有的高校在制定政策的時候也沒完全按照相關的標準進行。組織員缺乏學習深造、職級晉升方面的保障機制。部分高校沒有針對新聘任的組織員開設崗前培訓,不利于組織員工作的順利開展。部分高校組織員的晉升通道不通暢,未來上升空間較小,不利于自身職業(yè)的長期發(fā)展。
二、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的對策研究
(一)健全組織員隊伍管理制度
高校組織員隊伍是新時代黨組織建設的主力軍,是高校黨建工作的重要力量。高校應當從新時代黨的建設和學校的發(fā)展實際情況出發(fā),結合高校自身的優(yōu)勢去制定更加科學、有效的組織員隊伍建設制度。高校組織員隊伍選拔、任用應由學校黨委或組織人事部門統一負責,一般由學校黨委組織部具體落實。選任過程要加強對人選政治素養(yǎng)、工作實績的全面考察,選任流程要符合學校干部選任制度的要求,各個環(huán)節(jié)要及時向學校黨委上報審批。高校組織員隊伍選拔任用制度還應涉及日常管理、考核獎懲等內容。高校黨委要建立有益于發(fā)展和穩(wěn)定組織員隊伍的制度體系,在人員選聘、培訓、管理、進修、評優(yōu)、晉級等多個方面健全管理制度,用制度管理隊伍,促進各項工作的有效開展,從而不斷提升黨建工作水平。高校黨委要通過加強組織員隊伍管理的探索和實踐,建立健全組織員隊伍的各項管理機制,使組織員明確職責、各司其職、各盡其責,不斷推進組織員隊伍的標準化、規(guī)范化發(fā)展。
(二)選優(yōu)配強高校組織員隊伍
在選配組織員的過程中,需要從配比要求、數量要求、專業(yè)要求等方面進行把控。組織員隊伍在選拔過程中,也要嚴格按照科學的配置原則進行隊伍擴充。從高校組織員隊伍的專兼職結構來看,要堅持專職為主,適量聘任兼職組織員。兼職組織員可以從優(yōu)秀輔導員、管理人員中選聘,使其發(fā)揮自身所長,共同協助組織員開展工作。從高校組織員隊伍的職級設置來看,一般從科級到處級崗位,學校可根據實際情況確定行政級別和專業(yè)技術職稱。從高校組織員隊伍的年齡結構來看,要合理配置老、中、青組織員。適當選任年紀大的教師擔任組織員,他們工作經驗豐富,對學校和學生情況較為熟悉;重點選聘中年組織員,中年組織員是高校組織員隊伍中的骨干力量,承擔著最重要的黨建工作;提前培養(yǎng)青年組織員,青年組織員是高校組織員隊伍持續(xù)發(fā)展的后備力量。此外,在配置人員的時候要選擇能適應新時代發(fā)展的人才隊伍,需要對組織員的學歷、專業(yè)背景、工作經驗以及能力進行嚴格把控,綜合組織員的思想理論素養(yǎng)進行選聘,把好組織員隊伍的入口關。高校組織員作為黨建工作中的重要力量,必須是中國共產黨黨員,必須具有堅定的政治立場,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過嚴格的選拔可以挑選出更加適合組織員隊伍的人才,為組織員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加大組織員隊伍培訓力度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需要注重組織員的教育培訓問題。一是提升理論素養(yǎng)水平。邀請專家、學者為組織員隊伍系統講授黨的路線方針、黨的建設理論等內容,強化組織員的政治站位和提高理論水平,引導組織員聚焦黨建與業(yè)務融合發(fā)展。二是培訓黨建工作業(yè)務能力。邀請校內外經驗豐富的黨建骨干,與組織員開展面對面交流,通過經驗分享、交流研討進一步提升組織員的業(yè)務工作能力,有效夯實基層黨建工作基礎。三是培養(yǎng)研究調研能力。重視黨建應用研究,深化對新時代高校黨建工作的規(guī)律性認識、系統性把握、前瞻性思考。引導組織員積極開展實踐調研活動,以務實、管用的研究成果解決好基層黨建難題,提升組織員創(chuàng)新性開展工作的能力。高校組織員隊伍培訓是一項長期工作,需要統籌規(guī)劃,科學、合理制定培訓計劃,安排好新選任組織員崗前培訓、專題培訓、業(yè)務培訓等,堅持連續(xù)性和階段性相結合,確保培訓計劃具有針對性、系統性。培訓方式要適應時代發(fā)展的要求,貼近組織員的工作實際??梢圆扇〖信嘤柡蛡€人自學相結合,也可以互聯網為平臺,創(chuàng)建線上、線下的學習方式,不斷豐富培訓的內容和增強效果,將組織員培訓工作落到實處,切實提高組織員隊伍的整體素質。
(四)完善組織員隊伍發(fā)展保障機制
高校黨委組織部在制定組織員工作任務的同時要規(guī)劃好相應的經費支持。除了組織員自身的薪酬待遇外,黨員隊伍建設、黨建項目研究、黨建品牌活動建設等方面都離不開充足的資金支持。高校應當建立更加完善的組織員考核激勵機制,在合理的激勵機制下,組織員的工作積極性會迅速提升,從而更好地增強隊伍的穩(wěn)定性,激發(fā)隊伍的戰(zhàn)斗力,推動隊伍持續(xù)發(fā)展。組織員不僅是教師,還是組織的管理人員,高校組織員崗位要專職專用,組織員的職務與職級要實現“雙線”晉升。對于組織員的職務職稱要單列計劃,并且要對此單設標準、單獨評審。這樣才能為有意愿長期從事高?;鶎狱h建工作的一線工作者打通上升渠道,開拓發(fā)展空間。高校要更加重視組織員隊伍的建設與發(fā)展,從多個方面和角度搭建良好的發(fā)展平臺,為組織員隊伍提供必要的條件保障,充分調動組織員的工作熱情,吸引更多的優(yōu)秀人才加入組織員隊伍,增強組織員隊伍的活力。
三、結語
組織員制度是我們黨總結自身建設的歷史經驗,為加強黨員隊伍建設所確定的一項行之有效的組織制度。高校組織員要勇于承擔新的歷史使命,落實立德樹人的根本任務,在黨員的發(fā)展、教育和管理工作中貢獻出自己的力量,為新時代社會主義事業(yè)培養(yǎng)可靠的建設者和接班人。高校黨委在組織員隊伍建設過程中要強化主體責任,將組織員隊伍建設列為高校黨建的重點工作,不斷提升組織員的理論水平、業(yè)務能力等綜合素質,積極開展改革與創(chuàng)新,探索組織員隊伍專業(yè)化、職業(yè)化建設的有效途徑,在新時代下不斷推進高校黨組織建設邁向新征程。
參考文獻:
[1]劉謙.對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的思考[J].大慶師范學院學報,2013,33(4):160-162.
[2]李小倩.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現狀和存在問題研究[J].黑河學刊,2010,156(8):59-60,63.
[3]李翠莉,趙文波.做好新時期高校專職組織員工作的認識與思考[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2,29(8):37-39.
[4]于瑮,李海波.論新時代牢牢掌握高校意識形態(tài)工作領導權[J].社會科學家,2018,259(11):150-155.
[5]葉龍祥.淺談加強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8(1):48-51.
[6]藍巧燕.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的現實思考[J].黑河學刊,2015,215(5):56-57,142.
[7]祖勤.加強高校組織員隊伍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淮海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8(2):82-83.
編輯 馬燕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