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誠
摘 要:作文屬于小學生語文學習階段難點最多的部分,當代小學生普遍存在寫作內(nèi)容缺乏真情實感,如果小學語文教師沒有采取有效的作文教學方法,將嚴重影響語文成績的提高。針對此類教學現(xiàn)狀,將會從小學語文閱讀的特點、閱讀方法以及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重要性等方面進行闡述。
關鍵詞:小學語文;作文教學;課外閱讀
對于小學生而言,單憑課堂上對教材中文章進行學習時的閱讀量,根本無法滿足學生的需求,因此增加了小學生對作文進行創(chuàng)作的難度。許多語文教師發(fā)現(xiàn)大部分小學生寫作文時詞匯量少,而且找不到寫作的源泉,作文內(nèi)容蒼白。在這一過程中語文教師也有針對性地對此現(xiàn)象實施了細致的分析,一致認識這一狀況是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課外閱讀量嚴重不足導致的,因此,許多語文教師都在探討怎樣才能更科學地增加課外閱讀量的問題。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特點
(一)方式多元性
小學時期是學生成長發(fā)育的重要時期,也是啟蒙教育的重要時期。隨著年級的不斷升高,教學方式也要做出調整。低年級的小學生,受各種原因的限制,認識的漢字相對較少,理解能力較弱,并且對學習缺乏自主性。對于該階段的學生,教師和家長可以采用故事的形式,讓他們完成課外閱讀,或者由教師和家長向他們講解,并針對內(nèi)容、道理向他們講解。高年級的小學生積累的知識增多,認識的漢字不斷增加,理解能力也不斷提升。對于這些學生,教師可以設置閱讀時間,給予他們充足的閱讀時間,并鼓勵他們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教師、家長可以與學生一起閱讀,以學生為主體,教師和家長適當?shù)貙ζ溥M行引導,在不斷地指導中使其能夠依靠自己的理解領悟書籍中體現(xiàn)的道理,最終運用到作文寫作中。
(二)內(nèi)容趣味性
小學生好奇心強、自主能力弱,因此,在選擇課外閱讀材料時,內(nèi)容要喜聞樂見且具有趣味性,這些內(nèi)容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其能夠集中注意力認真地閱讀。同時,喜聞樂見的內(nèi)容可以加深學生的印象,提升閱讀效果。這樣,學生就會把閱讀中積累的語言有效地運用到寫作中。小學階段的學生,可以選擇圖文結合的書籍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促進他們閱讀,并且隨著年級的升高,可以向他們推薦一些經(jīng)典書籍以及文藝作品,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愛好。
二、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方法指導
要想利用課外閱讀提升小學生寫作的效率和寫作的質量,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能夠讓學生真正做到學有所得。首先,在課外閱讀活動中,語文教育工作者必須引導小學生掌握正確的課外閱讀方法。課外閱讀方法的掌握,能夠提升學生課外閱讀的效率。例如,在展開閱讀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對閱讀素材的背景知識、文章作者進行相關了解,這能夠加深學生閱讀的深度。例如,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有效的引導,教會學生哪些段落適合粗讀,哪些段落適合精讀。在課外閱讀教學活動中要學會精讀和粗讀有效結合,從而提高課外閱讀的效率。
(一)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思維
在課外閱讀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掌握高效的閱讀思維。筆者以問題閱讀法為例,展開論述。在閱讀到人教版三年級《聽聽,秋天的聲音》這一閱讀素材時,教師可先對素材進行了解,然后提出幾個與文章主旨緊密結合的問題:秋天的聲音有哪些、秋天為什么會有聲音等。讓學生通過閱讀解答這些問題。對學生而言,這樣的閱讀活動是有任務的,所以其在閱讀中會時時刻刻關注這幾個問題,從而能夠增強閱讀的有效性。
(二)摘錄積累
語文教師應該在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學會如何把自己遇到的比較喜愛的語句摘錄下來并且將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收集到一起,方便查閱與賞析。這樣做的目的不僅可以加深小學生對閱讀內(nèi)容的印象,還能夠對詞匯進行有效的積累,經(jīng)過長期的沉淀可以使小學生作文質量不斷提升。如語文教師可以讓每一位學生都在閱讀前準備一個用來進行摘錄的筆記本,這種筆記本要小一點的,可以方便隨身攜帶,在閱讀時拿出來摘錄喜歡的句子與詞匯,在閑暇時方便拿出來翻閱。
(三)閱讀分享
語文教師應該在作文教學中教會小學生分享,并且使其在分享過程中體會到快樂。語文教師可以讓小學生在閱讀后,將自己喜歡的語句與詞匯進行摘錄后與同學分享,這種分享還可以延伸至文章。學生在分享中得到快樂,感受語言帶來的魅力,從而愛上閱讀。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在分享中踴躍討論,從而提升小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以及交際能力。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專門留出一些時間,讓學生將在這一時間段內(nèi)閱讀到比較精彩的內(nèi)容分享給其他同學,在分享時一定要說出為什么喜歡,最喜歡哪個部分,在分享的同時,回味自己喜愛的內(nèi)容同時也可再次加深閱讀內(nèi)容的印象。
三、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作文教學中的重要性
(一)通過課外閱讀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激發(fā)學生對語文學習的熱情
知識之島越大,好奇的海岸線越長,教師應該鼓勵小學生使用有聲讀物、學習機器人等進行知識擴充、閱讀課外讀物。教師也可以在課堂上騰出十分鐘時間,每天通過PPT的形式給學生繪聲繪色地講述一篇名人故事,既增加了學生的閱讀興趣,又積累了寫作素材,久而久之對小學生寫作興趣的提升是很有幫助的。
例如,學生在學習《司馬光》這篇課文后,因為是文言文,雖然教師講解得很透徹,但是學生只知道這是講一個叫司馬光的小孩砸缸救友的故事,對于文章所要贊頌的品質和表達的思想并不理解。這時,教師可以鼓勵學生在課外多找找白話文的《司馬光》及相似的文章,多閱讀多對比,提高小學生閱讀文言文的興趣。
當然,教師應該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年齡特點來推薦合適的書籍,并重點突出和學習相關的課外閱讀書目。另外,還應鼓勵家長參與到支持學生課外閱讀的活動中,充分利用家庭環(huán)境幫助學生構建良好的家庭書屋,鼓勵父母和孩子一同進行閱讀,并能積極進行相關的閱讀交流體會。
(二)利用課外閱讀積累寫作詞匯
小學生由于社會閱歷不足,掌握的詞匯量較少,導致寫作水平較低。到了小學中段,隨著作文教學要求的逐步提高,學生寫作素材的儲備與技巧逐漸出現(xiàn)力不從心的情況,作文質量往往達不到理想的效果,長此以往,學習的寫作成就感無法得到滿足。進行過大量課外閱讀的學生在遣詞造句等方面往往沒有太大的壓力,也較容易寫出質量不錯的作文。例如,在學習《蝙蝠和雷達》這篇課文之后的作文教學中,推薦學生課外閱讀《十萬個為什么》,其中包含了大量與科技相關的詞匯,讓學生通過閱讀增長科技方面的知識,感受科技的力量,進而轉化為寫作的素材。由此可見,在作文教學中選擇合理的課外讀物,加強對相關領域詞匯的積累,能有效補充學生知識體系上的缺漏,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從整體上得到提升,體現(xiàn)課外閱讀的價值。
(三)課外閱讀有利于學生積累語文寫作素材
寫作需要一定素材的積累,小學生的年齡小,生活經(jīng)歷相對較少,對其的感悟也并不深刻,所寫文章沒有深度屬于正?,F(xiàn)象。幫助學生快速積累寫作素材的有效途徑就是加強課外閱讀。教師需要在教學前分析寫作材料,將寫作材料的核心主旨進行細致的分析,不能忽視寫作素材對學生作文質量的決定作用。
例如,在學習《春天來了》之后的相關主題作文教學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關于春天的寫作練習,通常情況下學生在看到春天聯(lián)想到的都是柳樹發(fā)芽、萬物復蘇、春雨潤物等千篇一律的內(nèi)容,毫無新意,無法對提高寫作水平起到實際作用。這種情況下,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閱讀一些和春天相關的散文和詩歌,從他人的視角體會春天是什么樣的,從而幫助學生對春天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從而增加寫作素材、豐富寫作語言。教師需要引導學生了解其他作者的寫作手法,將其轉化為自己的內(nèi)容,并運用到寫作中。鼓勵學生進行創(chuàng)新寫作,打破常規(guī)的寫作模式,敢于將自己課外閱讀中積累的素材寫進文章中,這樣才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使文章逐漸出現(xiàn)深度。
學生具備良好的課外閱讀基礎,可以進行海量閱讀,如《成語故事》《睡前故事》《十萬個為什么》等書籍,小學生會更加喜歡閱讀這些書籍,更愿意深入了解書中的情節(jié),逐漸培養(yǎng)了學生的課外閱讀習慣和學習方式。學生喜歡課外閱讀,他們就會從閱讀中摘抄、記住、積累相關語句、典故、勵志等內(nèi)容,并把這些運用到寫作中。所以說,小學生的寫作素材主要靠課外閱讀積累。
(四)有效拓寬學生的知識面
在小學階段,依靠日復一日閱讀的積累,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才能有話可說,揮灑自如。學生讀完書籍內(nèi)容后,教師要求學生按照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語言表達所讀內(nèi)容。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要多觀察、多思考、多運用創(chuàng)新思維。課外閱讀能把小學生帶入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學生在課外閱讀中不僅能感受到知識帶來的樂趣,還能提高學生不斷學習的動力。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多利用一些激勵性的方法給學生的閱讀創(chuàng)造機會。如在學生閱讀完一本書以后,要求學生能夠用自己的語言描述閱讀內(nèi)容,或者定期組織學生針對一本書的閱讀寫讀后感,這樣就會在長期的練習中,讓學生的讀寫能力得到培養(yǎng),或者在學校定期舉辦一些閱讀比賽、故事大賽、演講比賽等,這樣拓寬了小學生的知識面,對學生積極地參與課外閱讀中起到促進了作用。
(五)提升學生的情感表達
情感是作文價值的表達,對情感的體現(xiàn)也是寫作的技巧之一。但是小學生的情感經(jīng)歷普遍較少,情感體驗不足,導致文章內(nèi)容往往缺乏真情實感的融入。例如,一提到父愛母愛,大部分學生都會寫一個下雨的晚上,我發(fā)著高燒,媽媽冒雨送我去醫(yī)院的故事。這個故事本身并沒有問題,也能體現(xiàn)母愛的偉大。但是由于大部分學生實際上并沒有這樣的情感經(jīng)歷,也就造成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無法表達真實的情感。增強情感體驗的方式除了親身參與,實際的解決辦法就是課外閱讀。學生寫出上文案例中的故事,也正是因為學生在課外閱讀的過程中閱讀了類似的文章,并從中得到了相應的情感體驗。但是僅僅憑借一篇文章是不足以將情感進行深入體驗的。因此,針對情感體驗要經(jīng)常組織學生課外交談。
例如,每天利用一定的時間組織學生參與到課外閱讀中。通過一段時間的閱讀和積累,教師可以讓學生寫一篇作文。學生看到作文題目的時候,要具備素材的提煉能力。除了學校的教學之外,教師還要注重引導學生在課后多參與課外閱讀。同時,促使學生之間的合作,讓學生在閱讀中互相交流,互相傳看各自的課外讀物,并分享讀后感,共同成長和進步。同學之間就閱讀體會進行交流,能增強學生的情感交流,讓學生獲取更多領域的知識,讓學生全面認識和了解國家大事,了解國內(nèi)外歷史文化等。課外閱讀打開了學生的眼界,也滲透了對學生的家國情懷的培養(yǎng)。
(六)提高文學鑒賞水平培養(yǎng)自學能力
課外閱讀往往是利用學生課后時間進行,這不僅有助于學生合理規(guī)劃課余時間,培養(yǎng)其自學能力,逐步提高寫作水平,同時在長期的課外閱讀過程中學生的文學鑒賞水平也能有效提升。因此,教師在借助課外閱讀開展作文教學時,需要將重心放到自主學習習慣、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上,在教師為學生推薦課外讀物之后,引導學生自主分析問題并結合自身實際情況自主選擇課外讀物,建立課外閱讀的核心系統(tǒng)。在此過程中,教師主要扮演把關人的角色,為學生篩選適合閱讀的優(yōu)質文章,幫助學生高效地提升自學能力與文學鑒賞水平。同時,教師需要引導學生挖掘優(yōu)質文章中的精髓與價值,培養(yǎng)學生發(fā)現(xiàn)重點的能力,提升學生總結分析的能力。
學生通過閱讀這些課外具有教育意義的文章時,比如,《阿凡提的故事》《小兵張嘎》《福爾摩斯探案全集》《做人與做事》《中外藝術家的故事》等課外閱讀書籍,可以讓學生認識不同歷史英雄人物的事跡。接著教師再讓學生合作探討他們的閱讀感受,這樣能夠讓學生逐漸把文章中的英雄人物當成自己的學習榜樣,同時也能夠更好地開發(fā)學生的思維。教師也可以與時俱進地向學生推薦當今社會貼近生活的文章,這樣能夠使學生從中發(fā)現(xiàn)生活的美好。
(七)通過課外閱讀促進學生的思考能力
課外閱讀不僅會讓學生感覺到閱讀帶來的樂趣,也會對學生的思想認識有所提升。很多的課外閱讀不但包含了豐富的語言內(nèi)容,而且情感表達的方式也很豐富。長期的課外閱讀積累,不僅鍛煉了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還豐富了他們的精神世界,使寫作更有深度,更有見解。
例如,學生在課堂學習完《金色的草地》《我愛故鄉(xiāng)的楊梅》這類課文后,可以搜集一些與之相關的詩句、圖片、音樂、歌曲等,在多方面的閱讀后養(yǎng)成獨立思考的能力,發(fā)揮想象力,加深閱讀深度,從而慢慢地思想境界也會有所提升,對學生寫出思想內(nèi)涵深刻的作文有很大的幫助。
以上就是本人對小學語文作文教學活動、開展有效課外閱讀活動的教學建議和措施。綜上所述,在筆者看來,高超的寫作能力和寫作技巧,都是通過不斷地積累和鍛煉而來的。所以,語文教育工作者在語文教學活動中要注重課外閱讀教學活動的發(fā)展,要看到課外閱讀對小學生的寫作活動所帶來的積極價值和效用。
參考文獻:
[1]徐波.探究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J].天天愛科學(教育前沿),2021(4):5-6.
[2]趙冉冉.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與書目選擇分析[J].讀寫算,2020(29):115-116.
[3]馬新明.談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價值及應用[J].中華活頁文選(教師版),2020(9):11-13.
[4]李玉珺.課外閱讀在小學語文寫作教學中的重要性及其應用策略[J].新課程,2019(5):42.
[5]張希明.論課外閱讀對小學語文寫作教學的重要作用[J].新課程,2018(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