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佳鳳
摘要:幼兒綜合素養(yǎng)提升主要依靠生活,感知、認識、建構都源于生活。所以,教師需要結合生活,讓幼兒慢慢了解世界,認識世界、并逐漸完善認知能力。因此,將生活與學習相融合,是幼兒教育需要實踐與研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關鍵詞:“慧玩”;生活教育;幼兒園
幼兒教育課程改革進程的加快、“慧玩”教育思想的提出,為教師的幼兒教育活動提供了新思路,期望教師可以通過創(chuàng)建趣味性的游戲活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fā)展?!吧罱逃笔翘招兄壬逃枷氲幕谶@一教育思想中明確指出了教育與現(xiàn)實生活的相關性,認為生活的內(nèi)容決定了教育的內(nèi)容,而教育活動又能促進生活的改進。因此,在打造幼兒園“慧玩”課程時,教師也應積極立足陶行知生活教育理念,主動從生活中尋找教育元素,改變傳統(tǒng)活動形式,讓幼兒在玩中促進智力的開發(fā)和品德素養(yǎng)的養(yǎng)成以及實踐能力的發(fā)展。
1? ? 選擇生活內(nèi)容,構筑生活活動
陶行知先生曾經(jīng)提出“用生活來教育”“教育要通過生活才能發(fā)出力量而成為真正的教育”,強調(diào)了生活的教育價值。但是,縱觀當前的幼兒教育活動,不難看出,由于一些教師選擇的生活教育內(nèi)容不恰當,致使幼兒難以通過生活元素認識世界,強化素養(yǎng)。因此,為了讓幼兒在玩中獲得知識,教師就要把握生活契機,對生活內(nèi)容進行細心篩選,從而打造富有生活氣息的幼兒學習活動。
1.1把握契機,凝練生活問題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也是“星星之火”,能夠點燃幼兒學習的欲望。然而,在幼兒教育過程中,倘若教師直接為幼兒引入學習主題,勢必會為幼兒帶來壓迫感,讓幼兒猶如提線木偶,只是按照教師的指令參與學習活動,長此以往,幼兒會逐漸喪失學習興趣。為了激發(fā)幼兒對所學內(nèi)容的興趣,全面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教師不妨抓住一日活動這個契機,挖掘幼兒感興趣的內(nèi)容,凝練出生活化的問題,使幼兒基于自己的好奇心,主動走入學習活動。這樣,在實際參與活動時,幼兒也會主動發(fā)散自己的思維,尋找解決問題的思路,從而不斷強化在活動中的參與感。
例如,在開展晨間活動時,教師可以基于幼兒爭論的過程凝練生活化的問題,并以此為契機組織幼兒參與學習活動。在晨間活動中,為了鍛煉幼兒的下肢力量,強化幼兒的彈跳能力,教師會組織幼兒玩蹦蹦床。在玩的過程中,一名幼兒跑到教師身邊,說:“老師,我家的床也能把我彈起來。”教師微笑著對幼兒說:“哇!你家也有蹦蹦床?!痹诼牭浇處熀瓦@名幼兒的對話后,許多幼兒也爭先恐后地描述自己家的蹦蹦床,如有的幼兒說:“我家也有蹦蹦床,我家的沙發(fā)能把我彈起來?!庇械挠變赫f:“我家的沙發(fā)也能?!倍械挠變簞t說:“我家沒有能彈起來的床,也沒有能彈起來的沙發(fā),但是我有一個帶彈簧的小玩具,只要按下開關,小人就會彈出去很遠,那個彈簧就和蹦蹦床上的彈簧一樣。”聽了這位幼兒的描述,其他幼兒將目光看向蹦蹦床,發(fā)現(xiàn)蹦蹦床的確由許多彈簧組成。這時,教師再對幼兒提出“你們家的床或沙發(fā)里也裝了彈簧嗎”的問題,引發(fā)幼兒思考。當幼兒產(chǎn)生爭辯時,教師再提議:“那么我們一起研究一下這個問題吧,看看如果沒有彈簧,床、沙發(fā)是否會有彈性?”讓幼兒主動地參與學習活動。
在幼兒教育中,教師主動抓住一日活動中的細節(jié),為幼兒凝練生活化的探究性問題,不僅能培養(yǎng)幼兒發(fā)現(xiàn)問題的良好習慣,還能夠激發(fā)幼兒學習的欲望,促使幼兒在后續(xù)的活動中積極地進行探究和思考,不斷獲取知識。
1.2基于傳統(tǒng)節(jié)日,營造生活氛圍
節(jié)日是生活中的重要日子,也是特色文化的標志,能夠反映一個民族的風俗習慣。對于幼兒來說,他們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生活經(jīng)驗,懂得了節(jié)日的特殊意義。因此,在開展教學活動時,教師可以借助節(jié)日的契機,為幼兒創(chuàng)建相應的學習活動,這不僅能使幼兒對節(jié)日習俗提高認識,強化幼兒的民族意識,還能拉近學習與現(xiàn)實生活的距離,以便幼兒在未來的生活中可以有效應用掌握的知識,更好地彰顯生活教育的價值。
比如,重陽節(jié)是人們登高望遠、祭拜先祖的日子,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尊老愛幼的美好品德。因此,教師可以借助重陽節(jié)對幼兒進行感恩教育,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先為幼兒設計如下問題:“你們知道農(nóng)歷九月初九是什么日子嗎?在這一天有什么習俗?”以便通過幼兒的回答了解他們積累了多少與重陽節(jié)有關的知識。緊接著,教師對幼兒進行引導,“在我國,重陽節(jié)還叫‘敬老節(jié),你們知道為什么要敬老嗎?”讓幼兒思考“敬老”的含義。在幼兒給出各種回答后,教師進行總結:“在古代要敬老,現(xiàn)在也是一樣的,因為老年人在年輕的時候為國家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每個人都在自己的崗位上推動著國家進步,現(xiàn)在他們退休了,行動不方便了,我們應該主動幫助他們?!苯處熯€可以組織幼兒到敬老院開展實踐活動,使幼兒深刻感知敬老的內(nèi)涵,自主形成敬老的良好品質,并在生活中尊敬自己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類似的節(jié)日還有很多,教師要善于結合節(jié)日特點和幼兒的興趣愛好,為幼兒組織豐富多彩的節(jié)日活動,使其在活動中體驗節(jié)日的意義。
節(jié)日活動能夠讓幼兒基于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體驗節(jié)日的含義,使幼兒在主動參與集體活動的過程中完成對節(jié)日內(nèi)涵的深刻感知,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人格品質。
2? ? 促進空間交織,豐富活動形式
在“社會即學?!苯逃枷氲闹笇?,教師應拓展幼兒參與活動的場所,豐富幼兒學習的場地,不能將幼兒固定在幼兒園內(nèi),而是要解放幼兒的學習空間,讓幼兒走入社會、走入自然,在親身感知中獲得成長。所以,為了更好地推進“慧玩”課程,教師有必要打破社會與幼兒園之間的隔閡,主動將社會元素引入幼兒園,開放幼兒的活動場所。此外,教師也可以將田園風情、自然環(huán)境、社會資源等引入幼兒園,在幼兒園中營造社會情境,促進幼兒更好地發(fā)展。
2.1讓學習走入生活,拓展活動空間
在以往的教育中,將幼兒固定在幼兒園進行教育,無疑是為自由的鳥兒拴上了繩子,是讓鳥兒無法自由飛翔的做法。依據(jù)陶行知先生提出的“社會即學?!崩碚摚梢猿珜Ы處熦S富幼兒的學習場所,組織幼兒到社會中學習。在融入陶行知生活理念、促進幼兒園“慧玩”課程生成的過程中,教師應當主動帶領幼兒參與社會實踐活動,拓展幼兒參與活動的空間,使幼兒在融入自然、融入社會的過程中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以“萌娃入警營,安全伴我行”活動為例,為了讓幼兒認識更多的交通標志,使幼兒自覺遵守交通規(guī)則,教師可以組織幼兒到交警支隊開展學習活動,拓展幼兒的學習空間。在組織幼兒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前,教師要先與交警部門相關負責人溝通,協(xié)商活動細節(jié),并做好安全保障工作,避免幼兒在外出學習中遇到危險。在幼兒園,教師也要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簡單地為幼兒介紹一些交通規(guī)則,為幼兒后續(xù)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做好鋪墊。然后教師帶領幼兒進入交警支隊,請相關負責人為幼兒介紹一些常見交通標志的含義,并引導幼兒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和交通指揮手勢,使幼兒懂得手勢的含義。之后,教師、交警與幼兒一起玩“交通安全伴我行”游戲,加深幼兒對交通標志、交通規(guī)則和交通指揮手勢的印象。
可見,教師組織幼兒到交警支隊參觀學習,能夠有效豐富幼兒的學習場所,讓幼兒在專業(yè)人員的指導下,加深對交通規(guī)則的認識。
2.2讓生活走入游戲,增添生活色彩
“社會即學校”的教育思想不單單倡導教師帶領幼兒到社會中開展學習活動,也倡導教師在幼兒園為幼兒創(chuàng)建社會化的生活情境,強化幼兒的應用意識,讓其將掌握的知識應用于現(xiàn)實生活。因此,在實際開展教育活動時,教師不妨根據(jù)生活素材,為幼兒創(chuàng)建與現(xiàn)實社會密切相關的游戲環(huán)境,促使幼兒在玩樂中提前適應社會生活。
例如,在娃娃家的角色游戲活動中,教師便可以通過生活情境的搭建幫助幼兒積累應對生活問題的經(jīng)驗,使幼兒在以后的生活中可以應對一些生活問題。在活動中,教師先帶領幼兒參觀胖胖娃娃家、瘦瘦娃娃家等游戲區(qū)域,并為幼兒介紹娃娃家包含的游戲材料。之后,教師詢問幼兒“在玩娃娃家游戲時,你最想扮演什么角色呢?你都想做些什么呢?”調(diào)動幼兒的游戲經(jīng)驗,并通過幼兒的回答指導幼兒扮演相應的角色。緊接著,教師引導幼兒思考:娃娃家里已經(jīng)住滿了小主人,還有一些小朋友也想要去娃娃家,怎么辦呢?引導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提出“可以來做客”的建議。圍繞幼兒提出的建議,教師組織幼兒開展角色扮演的游戲活動,使幼兒在招待“客人”的過程中學習待客之道。
不難看出,教師將生活元素引入游戲活動,創(chuàng)建帶有生活特色的學習情境,既能讓幼兒感到親切、有趣,也能讓幼兒獲得知識、強化能力,從而有效實現(xiàn)“慧玩”課程的優(yōu)勢。
3? ? 凸顯幼兒本位,注重幼兒實踐
生活教育理念中不僅指出了幼兒應該學習什么,也指出了幼兒應該怎么學。因此,在生活教育理念下創(chuàng)建“慧玩”課程時,教師應突出幼兒在活動中的主體地位,鼓勵幼兒自主進行嘗試、體驗,以便幼兒基于親身感知加深對知識的印象。同時,在幼兒參與實踐時,教師也要考慮現(xiàn)階段幼兒的學習特性、學習規(guī)律,主動為幼兒創(chuàng)建合作平臺,加快幼兒進行實踐、感知的進度。
3.1教師積極鼓勵,幼兒自主體驗
陶行知先生曾表示:自動是自覺的行動,而不是自發(fā)的行動。自覺的行動,需要適當?shù)呐囵B(yǎng)才可以實現(xiàn)。在這一理論中強調(diào)了教師的存在價值。眾所周知,教師在幼兒的心目中占據(jù)重要位置,教師的話語能夠激發(fā)幼兒的學習熱情。因此,在“慧玩”課程中,教師應當發(fā)揮自身價值,用積極的話語對幼兒進行鼓勵,引導幼兒主動開展自主體驗活動,以便幼兒基于親身感知強化對知識的理解。
比如,在“好吃又營養(yǎng)的蔬菜”的游戲活動中,教師便可以用激勵的話語對幼兒進行鼓勵,引導幼兒進行自主體驗。在活動開始前,教師為幼兒準備胡蘿卜、黃瓜、白菜等多種蔬菜,豐富活動素材。在活動中,教師可以先為幼兒設計“你平時喜歡吃什么蔬菜”的問題,了解幼兒的生活經(jīng)驗。隨后,教師展示提前準備好的蔬菜,并對幼兒進行鼓勵,“老師相信你們,一定可以從這些蔬菜里找出你們常吃的蔬菜。”讓幼兒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對教師提供的蔬菜進行識別。之后,教師再次對幼兒進行引導,“你們這么聰明,一定可以看出這些蔬菜有什么特點,還能知道它們是由幾部分組成的……”促使幼兒自主對這些蔬菜進行觀察,以便提高幼兒對蔬菜特點、結構的認識。類似的活動還有很多,我們可以通過類似的方式讓幼兒認識更多物品、了解更多常識等。
教師用語言、物品獎勵等對幼兒的表現(xiàn)進行多元化鼓勵和啟發(fā),能夠激發(fā)幼兒自主探究的動力,讓幼兒在教師的啟發(fā)下,主動對生活中的物品進行觀察、分析,從而積累更多知識,逐步獲得能力的發(fā)展。久而久之,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會越來越濃,參與的主動性也更高,學習的效果也更好。
3.2形成合作平臺,加快實踐進度
在幼兒開展自主實踐學習活動的過程中,教師能夠了解到幼兒存在本身能力不足的問題,這使幼兒學習知識的進度相對緩慢。而合作互動的學習活動能夠讓幼兒之間形成良好的互動關系,讓幼兒利用集體力量,加快觀察、探究的進度。因此,在組織幼兒開展實踐活動時,教師不妨基于對幼兒的了解,為幼兒搭建學習合作小組,以便幼兒在互幫互助中,共同圍繞生活事物開展探究活動,從而切實加強幼兒對知識的理解,促進“慧玩”游戲活動的生成。
例如,在沙水游戲活動中,為了增強幼兒對沙子特性的認識,可以讓幼兒利用沙子完成創(chuàng)造活動。教師為幼兒搭建合作學習小組,在實際組織幼兒參與活動前,教師先基于以往的觀察,對幼兒的學習思維、實踐能力、團隊意識等進行分析,以便采取互補原則,合理分配各小組成員。在做好分組后,教師為幼兒提出“感受沙子的特性,并用沙子完成城堡的搭建”任務,引導幼兒以小組為單位,在沙水區(qū)域開展學習活動。在幼兒完成城堡的搭建后,教師再請小組派代表呈現(xiàn)本組的學習成果,進一步加強幼兒的集體意識。
不難看出,教師先對幼兒的情況進行分析,再基于對幼兒的了解,合理劃分學習小組,能夠讓幼兒依靠小組的力量共同完成學習活動,從而加快學習進度,促進幼兒成長。長此以往,幼兒不僅學到了文化知識,提升了綜合素養(yǎng),還提高了合作能力,增強了團隊意識。
4? ? 結語
總而言之,針對生活教育理念,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钡壤碚?,細化了生活教育理念內(nèi)容,為現(xiàn)階段教師進行教育改革提供了方向。所以,在打造幼兒園“慧玩”課程時,教師應深度學習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念,并尋找游戲化活動與生活教育理念間的銜接點,從而在優(yōu)化傳統(tǒng)游戲材料、游戲場所、游戲形式中,提高游戲活動的教育價值,讓幼兒在游戲中逐步實現(xiàn)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王娟.生活教育理念下園本課程的開發(fā)與實踐[J].生活教育,2020(08):121-123.
[2]巫蓉.全人教育視域下幼兒園園本課程的構建 [J]. 學前教育研究,2019(12):90-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