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啟東
微課是依托信息技術形成的一種碎片化、結構化的數字資源。根據現(xiàn)代教育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小學階段的信息技術教學要面向全體學生,為學生適應信息化生活和終身發(fā)展奠定良好的基礎?;诖?,微課以其短小精悍、運用靈活的優(yōu)勢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逐漸受到重視,因此,小學信息技術教師應深入研究實踐,利用微課優(yōu)勢探究教學策略。
一、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運用微課的優(yōu)勢
(一)提高學生信息技術學習興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興趣廣泛的年齡階段,探索新事物的主觀能動性較強。但是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教師往往采用說教式的教育方式,學生很難在課堂中提高學習興趣。如果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利用微課視頻進行教學,恰恰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學生這一心理特點,將信息技術的有關知識點制作成微視頻,打破傳統(tǒng)模式的教學弊端,從各個方面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高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效率。
(二)有助于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小學階段的學生有獲得自主權的意識,教師要充分利用好學生這一年齡特點,借助微視頻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微視頻的一個特點就是短小生動,符合小學階段學生的學習特點,如果教師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過程中采取這種教學模式,利用微視頻突出教學的重點,向學生分享學習資源,讓學生在課余時間進行自主性學習,
就能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二、合理設計微課,做好教學準備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程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微課的應用價值,并利用微課實現(xiàn)課堂結構的優(yōu)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注重微課的設計,保證微課的質量,為課堂教學實踐做好準備。
教師在微課設計中應把握以下幾點:第一,重視情境創(chuàng)設,優(yōu)化微課內容。在微課中教師應整合教材內容,創(chuàng)設情境,將多種元素融入微課之中,吸引學生興趣,提高教學內容的趣味性,讓學生在觀看微課的同時能夠感受到快樂,從而更快地掌握知識點。第二,明確目標,突出課程主題。微課的設計要求針對性強,力求精練,而不是寬泛界限,泛泛而談。例如,在word軟件的教學應用中,教師可以選擇文字編輯這一重點內容進行設計,并針對重點集中講解,突出教學主題與教學目標。第三,合理控制時間,最大限度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教師應根據小學生年齡特點,將微課的時長控制在8分鐘左右,確保微課的吸引力,提高微課使用效果。
三、加強課堂指導,優(yōu)化課堂設計
在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微課應用方案,加強教學指導,促使學生自主學習。
具體來講:第一,教師要利用微課引導差異化教學。學生信息素養(yǎng)不同,對知識的接收能力也不相同,因此,教師要重視分層指導,利用微課優(yōu)勢彌補傳統(tǒng)教學的不足,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夠在微課指導下自主探索和學習,實現(xiàn)自我提升。第二,教師要充分利用微課,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微課對學生的自我構建有著重要意義。教師應利用微課展現(xiàn)教學主題,并引導學生根據微課主動去討論、研究和學習,并通過上機操作鍛煉學生的實踐素養(yǎng),促使學生在自主操作中理解信息技術,提高自主學習效果。第三,教師要利用微課構建虛擬課堂,增加課堂教學互動,拓展教學空間,提升學生的學習素養(yǎng)。
四、做好教學反思,提高教學效果
做好反思是優(yōu)化教學設計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在小學信息技術教學中,教師既要認識到微課的實踐應用價值,也應該認識到在微課教學實踐中存在的問題,并不斷優(yōu)化。首先,教師要認識到微課在提高教學效率中的作用,并利用整合預習內容,將其納入微課中,為學生的自主學習做好準備。其次,微課中的碎片化信息為學生的靈活自主學習提供了條件,同時也影響了學生知識學習的系統(tǒng)性。針對此,教師應在單元總結中做好知識的梳理和整合,并形成微課,以幫助學生學習。最后,教師應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能夠合理運用微課,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良好習慣,提升信息素養(yǎng)。
五、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之中,應用微課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造更加自由的學習環(huán)境,為學生自主探索提供了有利的條件,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教師需要結合實踐不斷反思優(yōu)化,提高微課設計質量,并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
參考文獻:
[1]曹博.基于微課的小學信息技術教學探究[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21(8):193-194.
[2]鄒磊.微課在小學信息技術Scratch教學中的應用[J].科教文匯(上旬刊),2020(11):163-164,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