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琴
新課標中明確指出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需要關注對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而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著密切關聯(lián),可借助于閱讀活動來積累寫作中所需要的素材。為此需要教師采用多種靈活辦法將閱讀與寫作教學進行重新梳理,創(chuàng)設出適合小學生的閱讀寫作教學情境。
小學階段的語文教學主要關注的是對學生綜合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對于小學生的未來發(fā)展具有重要作用。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占據較大比例,同時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具有基礎性作用。為此,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期間,也需要關注對學生閱讀及寫作能力的提升。尤其是在新課改環(huán)境下,閱讀寫作的一體化教學逐漸成為發(fā)展趨勢。這就需要教師對以往教學模式進行改革,采用更為創(chuàng)新的教學方法為學生營造出良好的課堂教學氛圍,進而達到提升閱讀與寫作水平的效果。通過一體化教學的開展,能夠協(xié)同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寫作能力,對學生的未來發(fā)展也具有深遠意義。
一、閱讀與寫作的關聯(lián)性
第一,閱讀能夠為寫作提供重要基礎。在閱讀活動中,學生能夠掌握到更多的詞匯以及經典范文,可積累更多新穎的語言表達方式??蓪⒋朔N行為理解為是語言輸入的過程,只有完成好此環(huán)節(jié)才能夠為后續(xù)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閱讀是寫作的重要前提與基礎。基于此規(guī)律,若是學生并沒有扎實的閱讀基礎,則其寫出來的文章也會呈現(xiàn)出口語化或過于啰唆等問題。針對此情況,教師需要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加強對學生的閱讀訓練,促使其能夠在閱讀中積累更多的寫作素材,在寫作期間才能夠做到表達清晰。第二,寫作屬于閱讀的延伸。寫作與閱讀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若只有閱讀沒有寫,學生僅僅是積累了知識,缺少對于知識的應用,此種情況對于語言知識能力的提升并沒有積極作用,反而可能會給人帶來一定錯覺。閱讀大量書籍會變得知識淵博,而在此種情況下寫作能力也便自然形成。若沒有具體應用環(huán)節(jié),則較難說明是否具體掌握了相應內容。在應用期間,學生可將閱讀中所獲取到的內容徹底消化,轉變成為自身的東西。為此,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充分認識到寫作對于閱讀的延伸作用,只有如此才能夠在閱讀中發(fā)揮寫作的作用,而在寫作中也能夠發(fā)揮出閱讀的作用。
二、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常見問題
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下,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也得到了基礎知識以及教學環(huán)境上的改善。此種改變促使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升,但依然存在著諸多問題需要解決。首先,在閱讀方面,有部分學生在閱讀活動中無法精準地完成信息整合與分析,也不能夠實現(xiàn)語文素材的持續(xù)積累。而出現(xiàn)此情況的主要原因是,教師在閱讀教學期間并沒有提出明確的目標,多數教師將文章的主旨分析作為核心內容,缺乏對學生情感體驗的關注,也由此降低了學生對文章作者情感的認同性。也有部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并沒有充分顯示出主導作用,閱讀環(huán)節(jié)完全依賴多媒體技術,學生在課件瀏覽中無法實現(xiàn)深入閱讀,也不能發(fā)揮出閱讀訓練的顯著效果。其次,在寫作方面,有部分小學生在面對教師所留下的寫作任務時,都會出現(xiàn)頭腦空白或無法調動所積累的閱讀素材的情況,進而沒有辦法對文章結構進行梳理并作出有效安排。也有部分學生存在著應付教師的態(tài)度,出現(xiàn)相互抄襲或記流水賬等情況。出現(xiàn)以上這些問題的原因主要是,學生日常積累明顯不足,也就是學生并沒有豐富的素材,為此在寫作期間便會出現(xiàn)詞匯匱乏與表達不合理等情況。若想要促使小學生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教師必須要做到閱讀與寫作之間的有效結合,只有如此才能夠發(fā)揮出閱讀與寫作之間的相互作用。
三、一體化教學策略在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中的應用
(一)培養(yǎng)學生閱讀寫作興趣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對閱讀寫作的興趣,是學生養(yǎng)成良好閱讀寫作習慣的前提。在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小學生的心理特征,設計出具有可行性的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方案,促使學習可積極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例如,教師可應用現(xiàn)代化信息技術,實現(xiàn)一體化教學。通過網絡搜集各種符合小學生需要的閱讀材料,指導學生進行閱讀或借鑒學習,實現(xiàn)對小學生閱讀興趣與積極性的開發(fā),在此基礎上有效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能力,鼓勵學生對經典范文進行模仿或結合內容延伸創(chuàng)作。
此種教學方式能夠有效避免學生失去興趣等問題,進而確保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實現(xiàn)。
(二)合理應用角色扮演強化教學效率
在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期間,應用角色扮演,可創(chuàng)新課堂教學方式,進而提升學生的參與興趣。以《落花生》這一課講解為例,可通過角色扮演實現(xiàn)互動教學,促進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的實現(xiàn)。教師可在課堂教學之前準備好一些花生殼,將其放置在課堂中較為明顯的位置。首先帶領學生進行全篇文章的閱讀,并輔助其熟悉課本中的內容。然后選擇一定數量的學生扮演課文中的各個角色。學生在角色扮演期間,更能夠投入文章情境中。在完成教學活動后,教師可為學生預留出描寫身邊食物或農作物的題目,將閱讀培養(yǎng)進行延伸,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
(三)利用多媒體促進閱讀寫作一體化實現(xiàn)
在現(xiàn)代信息技術的不斷普及下,小學語文閱讀寫作教學也得到了基礎知識以及教學環(huán)境上的改善。在各類信息化技術的支持下,教師可積極應用多媒體技術輔助完成一體化教學。以《山中訪友》一文為例,可通過多媒體對文章進行展現(xiàn)。此文章是一篇較為優(yōu)美的散文,作者走進山林,探訪其山中的好友,觀察到樹林、小鳥以及山泉,表達出作者對于自然的熱愛之情。教師預先帶領學生進行全文的朗誦,指導學生了解課文的大意,然后要求學生自行閱讀并在閱讀中尋找作者共拜訪了哪些山中老友,同時感受大自然。在閱讀活動結束后,播放在教學前所選擇的山林景色視頻。通過此種活動促使學生更為生動地了解作者所要表達的內容及情感。在課堂結束之前,教師需要結合課堂內容,提煉出全新的題目,要求學生進行仿寫或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
(四)以教材為基礎創(chuàng)建閱讀寫作情景
小學語文教材中的課文,比較適合小學生的年齡及心理特征。教師可結合課文進行指導,引導學生在閱讀中積累寫作素材,并講解寫作手法以及相應技巧。學生通過大量閱讀與理解可逐漸提升自身寫作水平。在《拉薩的天空》一文教學中,文章中存在著諸多優(yōu)美的句子,例如,在拉薩人們說話的聲音能碰到藍天,伸出手能摸到藍天。教師可引導學生對這些優(yōu)美的句子進行記錄或借鑒,在后期的寫作中可以運用,或在此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除此之外,教師還需要關注課外閱讀在一體化教學中的作用。雖然現(xiàn)在有不少學生在課堂或在家中都有閱讀的習慣,但依然有多數學生僅僅是瀏覽而沒有進行深度思考,在寫作中依然存在著詞匯匱乏等情況。有部分學生日常所讀的書籍較少,且在閱讀之后并沒有對經典內容進行記錄,對于自身寫作能力的提升沒有幫助。在閱讀活動中,需要學生帶著思考讀書,并借鑒其精華為自己日后寫作所用。為此,教師應該靈活地應用教材,指導學生學會更多的閱讀方法以及寫作技巧。在課外閱讀活動中,教師可指導學生進行讀書筆記或批注,在后期寫作中可以借鑒或避免出現(xiàn)相應問題。
總之,語言是文化的基礎,而小學語文閱讀寫作能力的提升,對于學生的交際能力也具有重要影響。在語文教學中,閱讀與寫作占據較大比例,同時對于學生學習其他學科也具有基礎性作用。小學語文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關注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閱讀與寫作之間存在著相輔相成的關系,閱讀可理解為寫作的前提和基礎,而寫作則是閱讀的延伸與應用。只有明確這種關系才能夠采用更為靈活的方式開展閱讀與寫作一體化教學。
參考文獻:
[1]汪小林.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的教學策略研究[J].百科論壇電子雜志,2019,3(18):747-748.
[2]王有梅.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閱讀一體化教學策略研究[C].2019年廣西寫作學會教學研究專業(yè)委員會年會論文匯編,2019.
[3]陳金有.小學高年級語文寫作閱讀一體化教學策略探討[J].新課程研究,2019,2(4):59-60.
[4]陳志強.淺談小學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研究[J].軟件(教育現(xiàn)代化),2019,7(2):3.
[5]宋蕾.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究[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9,13(8):110.
[6]戴艷艷.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究[J].教育界,2019,6(20):65-66.
[7]陳洪波.小學語文教學中閱讀寫作一體化教學策略探析[J].電子樂園,2018,8(7):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