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良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人們開始更加重視學生的素質教育,將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yǎng)作為現(xiàn)階段教育的重要目標。而美術作為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強化學生藝術表現(xiàn)能力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素質教育落實的中堅力量。而為了進一步推動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許多學校開始組織開展美術社團的教學活動,學生結合自身的興趣愛好,自主選擇參加,使美術學科的培養(yǎng)引導過程變得更具有針對性,進一步凸顯了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性。然而,現(xiàn)階段小學美術社團活動存在活動內容單一、活動過程趣味性不強等問題,難以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對課后推動學生美術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難以達到預期目標。
繪本作為孩子非常喜歡的一種圖書類型,在全世界范圍內,都凸顯了非常強大的影響力,許多國家甚至將繪本讀物作為學校的重要教學資源。自從近代我國將繪本讀物引入教育領域中,對于我國教學產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特別是對小學美術學科而言,通過結合繪本這一讀物形式,對美術教學帶來了創(chuàng)新的力量,許多學校開始嘗試將繪本融入美術學科的教學中,但如何將繪本讀物與小學美術社團活動進行有效結合,仍舊處于初步的探索階段,造成繪本讀物與美術社團活動融合不夠成熟,與活動環(huán)節(jié)結合不夠順利。
一、繪本故事與小學美術社團融合的價值
過去,小學美術社團主要作為專業(yè)美術課堂教學的延伸補充,在社團活動中更多地引導學生通過臨摹、手工裁剪等方式,對課本中教學的知識技巧進行再一次的鞏固復習。但是臨摹創(chuàng)作的對象大多是單一固定的主題或者圖畫,因此很難有效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導致學生只是機械地完成相應的活動任務來滿足社團活動對于其提出的具體要求,并沒有真正地引發(fā)學生的內動力,使學生愿意積極主動地進行思考、創(chuàng)作、表達,對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難以起到真正的推動作用。而繪本與美術社團常用的教育資源,最主要的區(qū)別在于繪本賦予了圖畫內容一定的故事情節(jié),雖然過去美術圖畫教學具有一定的內涵和意義,但對于小學階段的學生來說,想要理解其中包含的情感內涵,具有一定的挑戰(zhàn)性,而繪本有效地解決了小學階段學生認知受到限制的困難,通過通俗易懂的故事情節(jié)以及生動有趣的圖畫呈現(xiàn),能有效地吸引學生的學習注意力,并通過形象的圖畫搭配、簡單的文字輕松解決小學階段學生很難理解畫面含義的問題,激發(fā)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熱情。并且,繪本中的內容并沒有受到美術教學大綱的限制,因此,包含的圖畫種類豐富,有效地拓展了美術表達的主題,契合了小學生天馬行空想象力的特點,因此,在小學美術社團中融入繪本,可以進一步拓展社團活動內容的深度,并且使社團活動更契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認知發(fā)展規(guī)律,對提高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有著非常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以及時間價值。
二、繪本故事在小學美術社團中的應用策略
(一)創(chuàng)設活動情境,引發(fā)表現(xiàn)欲望
在許多小學美術社團活動的開展過程中,教師由于忽略了情境對于學生美術表達欲望的重要影響,因此,活動情境的創(chuàng)設過程往往過于敷衍,只是單純?yōu)閷W生展示一些經典的美術作品,為學生進行相應的講解,隨后就讓學生進行模仿、表現(xiàn)、思考。這樣的活動開展過程很難讓學生提起創(chuàng)新表現(xiàn)的欲望,并且限定的主題也導致了學生作品出現(xiàn)千篇一律的問題,因此,想要有效改變這一現(xiàn)狀,教師可以結合繪本中豐富、有趣、生動的插圖,進一步契合小學階段學生的興趣特點,通過豐富有趣的繪本圖案,讓學生更容易產生探索熱情。因此,在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豐富、有趣的繪本故事來為學生創(chuàng)設相應的活動情境,結合小學階段學生實際的心理需求,使社團活動過程更加生動、精彩,使創(chuàng)設的活動情境能更切合學生的興趣特點,調動學生的參與熱情,有效凝聚學生的注意力。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開展小學美術社團活動時,可以為學生引入《昆蟲記》相關的繪本故事資源,通過引導學生分小組進行繪本讀物的閱讀,隨后,在小組中討論、交流繪本讀物的內容、特點以及繪本的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結合繪本讀物的閱讀、觀賞、討論過程,加深對昆蟲的認識和理解。隨后,教師可以為學生創(chuàng)設與學生實際生活聯(lián)系較高的教學情境,要選擇自己生活中最喜歡的或者是見過最漂亮的昆蟲,選擇繪本故事中的某一情景進行圖畫的創(chuàng)作。由于之前學生已經通過小組的閱讀討論,對繪本故事情節(jié)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和掌握,并且選擇的創(chuàng)作對象是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實際經驗得出的,學生往往會較為積極主動地參與到圖畫的創(chuàng)作過程中,結合自己對繪本故事的理解進行創(chuàng)新性的創(chuàng)作。不僅有效地提高了學生參與社團活動的熱情和深度,還結合繪本故事內容豐富多元的特性,學生的創(chuàng)作作品通過結合自身對繪本故事的理解、思考,呈現(xiàn)出個性迥異、風格不同的內容,過去社團活動學生作品千篇一律的現(xiàn)狀,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圖像識讀能力、美術表現(xiàn)能力以及創(chuàng)意實踐能力,推動了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高效發(fā)展。
(二)拓展知識技能,深化核心素養(yǎng)
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中,許多美術教師為了兼顧所有學生的成長發(fā)展,往往統(tǒng)籌化地進行教學內容的設計,雖然契合了絕大多數(shù)學生的學習需求,但對班級中一些優(yōu)等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限制了他們思維知識能力的拓展發(fā)散。而小學美術社團作為美術課堂教學的有效補充拓展,在社團活動中,教師通過結合繪本讀物這一學生較為喜愛的美術載體,結合教學中重點的能力技巧進行繪本故事的選擇,又在社團活動中有效地幫助學生拓展延伸自身的核心素養(yǎng),使學生的知識水平在社團活動中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并且,由于美術學科許多知識內容具有較強的抽象性,對于學生的理解、掌握帶來了一定的挑戰(zhàn),而在美術社團活動中,通過生動形象的繪本故事,能有效地將繪本讀物中包含的知識內容進行展示,幫助學生理解一些抽象難懂的知識技巧,獲得較為良好的學習體驗,培養(yǎng)學生對美術學科的學習自信心。
例如,教師在為學生開展透視這一小學重要的美術教學版塊內容時,雖然課堂教學中教師針對透視的特點以及特征進行了詳細的講解,但受到課堂教學時間,教師統(tǒng)籌性的教學內容設計的影響,學生很難完全地理解、掌握透視這一美術技法。因此在小學美術社團活動中,教師可以對透視這一板塊內容進行有效的延伸補充,引入一些運用了透視表現(xiàn)手法的繪本故事。比如《畫向遠方的畫》一書中就通過一個繪畫比賽的故事情節(jié),講述了畫家比一比誰畫得最遠,通過生動有趣的繪本故事情節(jié),能幫助學生很容易理解,怎樣才能畫得又遠又清晰。而通過繪本故事中幾種不同透視畫法的對比,學生很容易感受到不同的視點能夠產生不同的透視視覺效果、結合繪本故事中簡單直白,并且生動有趣的圖文結合,讓學生很容易理解如何把握視點,體會從不同角度觀看同一物體帶來的視覺效果。并且由于繪本故事提供了一個非常有趣的故事情節(jié),能引發(fā)學生主動地進行思考探究,這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當中結合繪本故事內容進行討論、交流,嘗試在小組中歸納、總結出透視的特點、特征以及進行透視表現(xiàn)的要點。在這一過程中,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的文化理解能力、圖像識讀能力以及美術表現(xiàn)能力。
(三)拓展美術資源,拓寬美術視野
繪本故事相較于其他美術教學資源載體而言,內容更豐富,畫面更有趣,并且隨著近年來繪本讀物中引入了越來越多世界知名插畫家的作品,故事的美術表現(xiàn)內涵也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能夠為參與美術社團活動的學生帶來良好的審美體驗。除此之外,繪本故事中包含的美術表現(xiàn)技法也是豐富多彩,不僅包含了鉛筆畫、水彩畫等不同的表現(xiàn)形式,還包括了電腦制作以及照片拼貼等新奇的美術表現(xiàn)手法,正是這些豐富多彩的繪本故事內容以及美術展示手法,進一步提升了繪本在小學美術社團中的應用價值,也提高小學階段學生美術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途徑。因此,教師通過在社團活動中引入繪本故事,能有效地拓展社團活動的資源,拓寬學生的美術學習視野。
例如,教師在社團活動中可以為學生引入《小黑魚》這一繪本故事,作者運用了水彩拓印的美術表現(xiàn)手法,并在畫面中摻雜了一些裂縫,從而展現(xiàn)出了豐富多樣的視覺效果,并且美術畫面表現(xiàn)更加的自由,學生通過閱讀繪本故事,能感受到靈活多變的美術表現(xiàn)手法。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為學生引入《口袋里的雪花》《一只特立獨行的豬》等,使用了不同表現(xiàn)手法的繪本讀物,通過在社團活動中引導學生閱讀,欣賞不同種類、不同表現(xiàn)形式的繪本故事,能幫助學生在社團活動中感受,幫助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發(fā)現(xiàn),幫助學生在社團活動中分析總結,在社團活動中,學習探索與實踐,將繪本中的表現(xiàn)技法與自身的美術認知相結合。并借由這一過程,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審美、判斷能力,提升其圖像識讀、美術表現(xiàn)、創(chuàng)意實踐和文化理解的核心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