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漢榮 黃隆基
作為藝術類高中學校,我校響應現代化教學的國家號召,積極開展網絡學習空間的探索與應用。攝影等特色專業(yè)的教學效益,推動家校聯合的人才培養(yǎng)模式。本文將基于藝術資源學習平臺建設的教學成效,展現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為教學改革帶來的效益與反思。
一、學校藝術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開展的前提條件
1.開放性的現代化教學理念。在信息技術高速發(fā)展的現代化教育環(huán)境下推行混合式教學的先進理念,需要讓全體師生在傳統教育教學理念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與突破,經過這幾年的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與應用,全國范圍內的大部分高中學校已經充分理解了網絡學習空間的理念與目的,同時伴生而來的混合式教學理念也逐漸被廣大師生所認知,但廣大師生還需要在思想上打破傳統課堂教學與傳統網絡線上教學的單一性與局限性觀念。
2.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師生的新要求。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推廣,要求藝術類高中學校具備將藝術作品進行數字化管理的基礎信息化能力,也要求師生具備現代化信息技術的初步認知,掌握將個人的藝術資源作品進行數據化、結構化、集約化的基本操作能力。同時,對于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設計與實現,要求提供便捷式的用戶交互界面,旨在不增加師生的教育與學習的壓力,構建更易用的網絡學習空間。
二、混合式教學推廣所遇問題及解決方式
1.藝術資源學習平臺開發(fā)與運營有阻力。我們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建設學校藝術資源學習平臺,在教學與實踐中探索學?;旌鲜浇虒W人才培養(yǎng)的模式。但是,在建設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過程中,遇到了各種各樣平臺構建上的技術阻力,包括平臺云計算難題、移動互聯網的交互實現難題、藝術作品的非結構化資源存儲難題、平臺無法滿足師生實際應用需求、缺乏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專業(yè)運營與日常維護能力等。
2.藝術資源學習平臺不易推廣。在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推廣過程中,大部分師生起初都抱有抵觸心理,誤解高信息技術的學習平臺會增加教師工作量和學生學習壓力。同時,師生對平臺的基本操作使用不熟悉,對平臺功能的交互體驗存在不好印象,平臺不夠重視對用戶體驗反饋意見的采集。
3.混合式教學的應用模式單一。傳統網絡教學平臺的單一性和局限性,束縛了師生的線上教學只能通過錄播、直播,學生翻閱教學視頻等單一模式,缺乏藝術類教學互動、藝術多維鑒賞、切換教學模式等多樣化輔助課堂教學的能力。
4.混合式教學模式探索與優(yōu)化。應對上述的實際問題,經過實踐與探索,設計出兩套解決方案。其一是基于傳統線上教學平臺,在進行師生教學資源需求的調查與反饋前提下,采購更豐富的藝術教學網絡資源,充盈學校當前線上藝術教學的數字化資源。該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技術可行性很高,技術難度小,但需要逐年耗資去擴充線上教學資源,以保障與時俱進。
其二是建設一套滿足現代化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需求的網絡學習空間,實現將學校積累下來的線下優(yōu)質教學資源和優(yōu)秀藝術作品進行數字化和可視化,構建線上個性化優(yōu)質教學資源與線下傳統課堂教學相結合、線上藝術類作品展覽與線下家校藝術活動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提升高中美術教學的效益,展現現代化教學的成果與價值。方案二的優(yōu)點在于充分利用學?,F有資源,結合多種模式的線上教學的方式,反哺與優(yōu)化線下傳統教學。
三、構建藝術資源學習空間
基于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混合式教學實踐與研究,以高中學校美術特色教學為核心,探索學?;旌鲜浇虒W實踐,通過不斷地實踐與優(yōu)化,總結出了圖1所示的混合式教學模式架構。
1.藝術類混合式教學體系建設。構建藝術類混合式教學體系的理論模型,需要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高中學校的混合式教學研究現狀以及藝術類特色教學需求進行深入研究,結合文獻研究、專家訪談、用戶問卷調查等方式,利用數據分析法和資源標簽管理的理念,構建符合藝術類特色高中學校需求的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型。利用先進的互聯網技術與信息化技術,對學校的各類藝術教學資源進行數字化和結構化處理,實現將藝術特色的高中美術教學資源進行平臺級的賦能,構建線上線下的教學模型,并將各個教學模型利用實驗課程的方式進行可行性驗證,檢驗藝術資源學習平臺對高中學校混合式教學的效益與價值。
2.藝術類網絡學習空間建設?;趶V大師生的實際需求調研以及藝術類混合式教學模型,充分考慮師生的易用性和便捷性需求,設計出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詳細功能,滿足學校師生與教學資源管理需求,構建包括美術、視頻、音頻等優(yōu)秀作品的資源存儲、線上閱覽、點評互動以及作品鑒賞展覽等個性化功能,為師生提供藝術特色的即時互動空間、作品交流學習空間和個性化教學任務互動空間,還為師生與家長提供精品課程在線學習和藝術競賽活動線上報名與參與,促進家校聯合培養(yǎng)的實現。同時,基于學校對積累的大量優(yōu)秀藝術資源管理需求,平臺還為學校藝術資源管理提供了校園藝術資源庫,用于管理學校優(yōu)秀作品、競賽資源和精品課程等。
藝術特色的混合式教學體系建設與藝術類網絡學習空間構建,為藝術特色高中學校提供了藝術類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的理論基礎與技術支撐,實踐與研究出了線上個性化優(yōu)質教學資源與線下傳統教學相結合、線上藝術類作品展覽與線下家校藝術活動相結合的藝術特色混合式教學模式。
四、基于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混合式教學成效
經過為期一年的藝術資源學習平臺在日常教學活動中的推廣、用戶反饋信息采集和學生藝術專業(yè)課程成績的動態(tài)變化,歸納如下:
1.師生積極反饋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功能優(yōu)化?;旌鲜浇虒W實踐的一年來,師生積極反饋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功能缺點和優(yōu)化建議,為課題實踐與研究提供了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實踐方案,優(yōu)化功能包括:新增教學任務管理模塊,將藝術特色學生的日常學習任務進行智能化管理和教學任務信息的集約化管理;為繪畫作業(yè)提供線上提交、審批與在線互動點評功能,減輕美術教師批改作業(yè)的難度,促進師生的美術專業(yè)素養(yǎng)互動交流與經驗分享。
2.藝術資源學習平臺自2021年4月份上線運行以來,廣大師生持續(xù)不斷地提供平臺使用意見與反饋建議,積極參與平臺核心功能的優(yōu)化迭代,充分考慮師生最真切的用戶需求。其中學生反饋的高質量優(yōu)化建議高達35條,教師反饋的高質量優(yōu)化建議高達27條。在用戶信息反饋與采集的過程中,不但有助于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迭代,更有利于提升全體師生的藝術素養(yǎng)和信息化技術的平均水平。
3.學生藝術專業(yè)課程成績與知識點掌握程度反饋。經過一年的實踐與推廣,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教學成果逐漸擴大,不僅提升了全體教師的信息化技術水平,提升了全體師生的藝術特色教與學的主觀能動性、積極性。同時,利用數據分析法對全校學生的藝術專業(yè)素質和藝術專業(yè)成績進行了數據對比,得出了藝術資源學習平臺的建設、混合式教學模式的推廣,有助于提升高中美術教學的綜合效益,美術生的藝術專業(yè)成績也得到了顯著的提升。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技術中心2020年度教育信息化應用融合創(chuàng)新專項課題“基于網絡學習空間的藝術類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及個性化培養(yǎng)的實踐與研究”(課題立項號20JX07030)成果】
責任編輯 龍建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