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保障體系的不斷完善,逐漸興起一種新型養(yǎng)老模式——“候鳥式”養(yǎng)老。當下,生態(tài)養(yǎng)老、森林康養(yǎng)等養(yǎng)老模式比較流行,西雙版納風景秀麗,素有“植物王國”“動物王國”等美稱,海拔較低,不會影響老年人的心肺功能,是天然的氧吧,所以很多人開始選擇去西雙版納生活。西雙版納民宿接待的群體主要是“候鳥老人”或者進行親子游、家庭游的游客,能滿足不同年齡層次人們的居住需求。因此,以西雙版納三生·源民宿設計為例,遵循以人為本的理念,對該民宿的空間布局進行設計,以打造出集娛樂、居住、休閑、交互體驗于一體的民宿。
關鍵詞:西雙版納;民宿;“候鳥老人”
一、民宿的興起與發(fā)展
有關民宿的起源說法不一,但普遍認為英國是民宿的起源地。當時,英國中部與西南部都是人口較稀疏的農家,為了增加收入,出現了民宿的雛形,但民宿的數量并不多,采用的是B&B(Bed and Breakfast)經營方法,翻譯過來就是床和早餐,也就是家庭旅館。臺灣是中國最早發(fā)展民宿的地區(qū)之一,其民宿的發(fā)展具有很長的歷史。最初,民宿并不提供餐飲及游玩服務,只有基本的住宿功能。為了解決游客住房緊張的問題,有空房屋的人家會掛起民宿的招牌,以容納找不到旅館的客人,從而賺取一些費用。之后,民宿得到快速發(fā)展,規(guī)模和服務發(fā)展得也較為完善和成熟,在一些民宿主人的悉心經營下,來民宿住宿的游客在游玩之余,還能充分體驗當地的人文文化和民俗風情。2012年以后,人們的旅游度假需求增長迅速,大眾出游變得比較普遍,對客棧、民宿等個性化主題酒店的需求不斷增加。在發(fā)展初期,民宿經營多是自發(fā)形成的,以鄉(xiāng)村農家樂為主,只提供簡單的餐飲娛樂活動與住宿服務。目前,我國民宿行業(yè)的發(fā)展已有一定的規(guī)模,旅游城市多會打造很多民宿,且大多是當地人利用閑置資源去經營民宿,一般房屋建筑高度不超過4層或者面積不超過800平方米。同時,在設計民宿的過程中,還會與當地自然景觀和風土人情相結合,為游客提供配套服務,使游客充分地體驗民俗文化。
二、西雙版納三生·源民宿規(guī)劃設計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社會保障體系越來越完善,交通非常便利,興起了一種新型養(yǎng)老人群——“候鳥老人”。我國北方地區(qū)冬季寒冷,且冬季較長,氣溫較低,氣候條件比較差,對于老年人或者有疾病的人群來說不適宜生活和居住。而南方的一些城市氣候較暖,有不少北方地區(qū)的老年人在冬季時會選擇前往南方地區(qū)過冬,到春夏之際再回到原來的城市,還有一部分人會選擇在過冬的城市買房,但更多老年人會選擇住在酒店、民宿或旅館。因此,針對“候鳥老人”這個群體,也產生了相應的服務業(yè)?!昂蝤B老人”以往的目標城市是海南,但隨著海南房價飛漲,衣、食、住、行等費用不斷提高,居住成本增加,他們開始將目光轉向與海南氣候相似、居住成本相對較低的云南。在云南,麗江、西雙版納成為“候鳥老人”的首選。目前,短視頻非常流行,西雙版納當地大眾和旅居的博主發(fā)布的各種旅行游記或介紹當地文化、民俗的視頻,對西雙版納具有很好的推廣和宣傳作用。西雙版納依山傍水、風景秀麗,是天然的氧吧,生態(tài)養(yǎng)老、森林康養(yǎng)、換水療法也廣受人們的歡迎,無不讓人心生向往。換一個生活節(jié)奏緩慢、自然生態(tài)好的環(huán)境,能讓人們的身心得到很大的舒緩和放松,而西雙版納的整體環(huán)境就很符合老年人的養(yǎng)老需求,加之云南省大力支持養(yǎng)老服務市場開發(fā),所以很多人開始選擇去西雙版納生活或旅游。
三生·源民宿此前為主題餐廳,業(yè)主希望重新對該空間進行改造設計,原本的建筑面積較為適宜,周邊環(huán)境較好,所以準備改造為適合經營的民宿。在設計三生·源民宿的過程中,主要結合周邊環(huán)境和當地特色,以傣族風情為特色進行規(guī)劃?!兜赖陆洝分杏涊d:“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贝鲎鍎?chuàng)世史詩《巴塔麻嘎捧尚羅》中認為水是萬物之源,傣族人民惜水戀水。西方國家對待家庭崇尚獨立,中國人對待家庭崇尚扶持,而家庭最幸福的莫過于三代同堂、其樂融融,“三生”暗喻祖孫三代,所以民宿取名為三生·源。在進行民宿設計的過程中,需要考慮的不僅僅是業(yè)主的需求,還要考慮消費者的心理。
三生·源民宿位于景洪市濱江大道龍舟廣場15棟。在民宿設計過程中,民宿建筑外觀應與周邊環(huán)境相協(xié)調,與當地建筑相融合。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居住著多個少數民族,主要居住群體為傣族。傣族建筑有干欄式建筑、地面建筑等,其中干欄式建筑遍布西雙版納的各個村落,是西雙版納最主要的建筑形式。因此,三生·源民宿主要參考干欄式建筑進行改造。
西雙版納為熱帶雨林氣候,地面潮濕,為了預防野獸,演變出了獨特的干欄式建筑——竹樓,其居住空間高離地面,能有效地防潮防水。干欄式建筑主要有兩大特點。第一,樓高多為兩層,一樓沒有圍墻,用于飼養(yǎng)牛、羊等家畜,二樓為臥室。第二,干欄式建筑分為官家竹樓和百姓竹樓,官家竹樓建筑樓層高且空間寬敞,為正方形,屋頂是三角錐形狀。而百姓竹樓與官家竹樓大體相同,但空間比較狹小,屋頂用的是茅草。
在三生·源民宿設計中,主要運用傳統(tǒng)建筑元素進行設計,建筑分為三棟,主體建筑面積約為800平方米,另外還有兩棟獨棟建筑,分別為80平方米,與主體建筑形成了鮮明對比。獨棟建筑相當于百姓竹樓,主體建筑相當于官家竹樓。同時,主體建筑分為四層,西雙版納雨季降雨量大,因此為了隔絕潮濕空氣,客房均設計在二層以上。
一層為公共區(qū)域,設計有餐廳、廚房、茶室、前臺、棋牌室、倉庫、洗衣房、清吧。除了廚房、棋牌室、洗衣房、倉庫、清吧等區(qū)域因為噪音、油煙、安全等問題而設立圍墻之外,其他區(qū)域皆無隔擋,盡量與傳統(tǒng)的干欄式建筑相仿。一層廚房區(qū)域規(guī)劃了大約74平方米,設計了面積較大的儲存區(qū)和操作區(qū)。西雙版納的平均氣溫高,如果食物得不到妥善儲存,則很容易造成浪費。西雙版納很多超市的產品還是比較完善的,有半成品菜,游客可以在超市采購各類食材,有專門幫忙加工的檔口,非常方便。但如果游客長期居住的話,則生活成本就比較高,更多的人還是會選擇在民宿自己做飯,在這種情況下,就會對食物儲存產生較大的需求,因此民宿可以將儲存設備,比如冰箱、收納盒,以月租形式租給有需要的游客,從而降低游客的生活成本。當然,該民宿也參考了很多養(yǎng)老莊園和酒店的經驗,比如針對入住的情況,旺季時候可以考慮給游客按照一天三餐,價格為25—30元的標準準備簡易的自助餐,餐品以清淡為主,葷素搭配,營養(yǎng)均衡。游客既可以按月付餐費,也可以單日結算,需提前告知民宿經營者,使經營者根據用餐人數進行少量多次的準備。很多地方的素食餐廳也在做這種經營模式,干凈衛(wèi)生,比較受歡迎。西雙版納當地人有喝茶的習慣,且具有獨特的煮茶方式,考慮到大多數民宿接待的可能是退休人員,這個年齡階段的人大多具有喝茶的習慣,所以在民宿空間規(guī)劃中設計了可供游客喝茶的區(qū)域,游客可以自己煮茶。此外,為了滿足游客的娛樂需求,還設計了棋牌室。
二層設計了無邊清池與觀江亭,主要目的有四個:第一,傣族人民惜水戀水,水與建筑相結合,可以形成一個觀景區(qū);第二,建筑無法做到面面俱到,考慮到西雙版納天氣炎熱,所以建筑的東面與西面不設窗戶、陽臺,或少設窗戶、陽臺;第三,無邊清池從二層流淌下的水可對一樓形成水簾,真正做到建筑與水融為一體;第四,在觀江亭上設置制作土陶的圓桌,以供孩子與大人進行互動,并在靠近馬路的一邊設置了燒制土陶的窯,游客既可將做好的作品帶走,也可以將其放在走廊的玻璃柜中作為擺件,并換取一些等值、感興趣的玩具或者紀念品。
三層設計了咖啡廳與花房。云南的咖啡豆也遠近聞名,因此三生·源民宿在花房旁設計了咖啡吧臺,以讓消費者品嘗云南小粒咖啡。西雙版納為熱帶雨林氣候,生長著許多獨有的植物,設計花房能讓消費者更好地觀賞游玩。
四層沒有設計過多的公共區(qū)域,并且為每個套房設計了獨立陽臺,除了標間之外,其他兩間套房的陽臺都正對瀾滄江,屬于江景房?;诶夏耆说纳砗托袨樘卣?,客房都設計了無障礙設施,從床邊到衛(wèi)生間都有設置,以方便老年人的生活起居。傣族傳統(tǒng)建筑竹樓的樓梯都在外側,因此在設計三生·源民宿時,在建筑的外部設計了觀光樓梯,并用各種植物纏繞樓梯,使樓梯成為建筑的一道風景線。此外,民宿接待的多為結伴出行的游客,因此盡可能多地設計了多元化的公共空間,以讓游客走出房間,增進彼此之間的交流。
此外,在庭院設計上,也充分地考慮到了當地人的文化習俗。傣族是個愛水、戀水、惜水、敬水的民族,建立村寨時會選擇有山、有水、有林、有田且交通便利的地方。傣族人民的建寨習慣到現在為止都依然不過時。同時,西雙版納的夏日十分炎熱,若無樹木遮擋,會導致房屋等設施加速老化,在炎熱的夏天,人們也喜歡在樹下乘涼,家里有田及在家門前工作也是人們心中的夢想。因此,遵從傣族人民的建寨習慣,庭院中大部分面積都種上了不同種類的樹木,并劃分出兒童娛樂區(qū)、農樂體驗區(qū)、燒烤體驗區(qū)。
首先,主體建筑的二樓有水從清池流下來,形成水簾,會有些許水濺到人們的身上。在潑水節(jié),傣族人民會互相潑水,寓意給對方送祝福。兩棟獨棟建筑下也設有水池,仿佛立在水中一般,與水中的倒影形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其次,庭院中劃分了一塊區(qū)域作為農樂體驗區(qū),客人可以選擇性地體驗該項目。最后,該民宿主要接待人群為“候鳥老人”及親子游的人群,所以所種的植物不僅要無毒無害、有效凈化空氣,而且還要具有觀賞性,比如椰樹、棕櫚樹、旅人蕉、黃蘭花、鐵力木、三角梅、神秘果、雞蛋花、虎皮蘭、吊蘭、紫薇、荷花、白蘭花、丁香等。
三、三生·源民宿項目的可行性
隨著社會保障制度的完善,老年人在物質生活得到滿足后,開始轉向追求精神層面的滿足。越來越多的老年人選擇旅游,欣賞祖國的大好河山,或因不適應原居住地的氣候而選擇“候鳥式”旅居。2008—2017年,老年人口數量呈逐年增長態(tài)勢,通過大量研究發(fā)現,擁有舒適自然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的城市,是老年人旅居的首選,加上云南省全面放開養(yǎng)老服務市場政策的實施,昆明、大理、西雙版納等大力發(fā)展旅游業(yè)的城市逐漸開始探索旅居養(yǎng)老基地,致力于打造“七彩云南,養(yǎng)老福地”。西雙版納民族特色突出,全年又只有兩季,即雨季與旱季,雨季為4月至10月,冬季最低溫為11℃,最高溫為23℃,符合老年人旅居的基本需求。西雙版納因四季區(qū)別不明顯,所以即使是冬季,也依然艷陽高照,鳥語花香。
四、結語
中國老齡化問題嚴重,養(yǎng)老產業(yè)不完善?!昂蝤B式”旅居注重的是生活方式和生活品質,例如交通便利、服務設施完善等,而家庭游比較注重孩子的興趣。但很多旅游企業(yè)、酒店、民宿并沒有意識到二者之間的差異,沒有增加相應的配套設施,導致旅居服務設施不完善,未給游客帶來較好的體驗。西雙版納的氣候、環(huán)境、人文都符合“候鳥式”旅居和家庭游的需求,但作為著名的旅游勝地,其旅游產品仍存在同質化問題,民宿之間也存在不良競爭。因此,民宿經營者要與時俱進,精益求精,深入了解受眾群體的潛在需求,提供優(yōu)質的服務,打造具有特色的民宿。同時,還要基于游客對居住舒適感的要求,對民宿布局、室內家具、公共空間等進行設計,以最大限度地提升游客的體驗感。總體而言,三生·源民宿既為游客提供了多元化、合理化、人性化、完善化的體驗和居住環(huán)境,也為其他民宿設計提供了參考與借鑒。
參考文獻:
[1]章藝,吳健芬.旅游民宿基本要求與評價[J].標準生活,2019(8):46-49.
[2]畢凱.傣族民居建筑的哲學意蘊[D].昆明:云南大學,2013.
[3]劉軍利.東南亞風格裝飾元素在陳設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昆明:昆明理工大學,2014.
[4]鐘振亞.基于老年人生理與行為特征的無障礙家居設計研究[D].南京:南京林業(yè)大學,2016.
[5]杜雙琪.云南省發(fā)展“旅居養(yǎng)老”模式的可行性[D].昆明:云南大學,2018.
[6]耿慧,周培驥,趙螢輝.大健康戰(zhàn)略背景下云南養(yǎng)老服務產業(yè)發(fā)展路徑研究[J].西安交通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5):82-88,133.
[7]崔斌.基于消費者需求分析的精品家庭旅館服務提升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學,2014.
[8]王丹.旅游目的地老年旅游服務質量評價研究:以西雙版納為例[D].鄭州:鄭州大學,2018.
[9]西雙版納州民委.巴塔麻嘎捧尚羅[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9.
[10]云南省建筑工程設計院.傣族文化與版納傣居[J].長江建設,1998(20):40-42.
[11]李振升.新工法在傣族干欄式民居建筑中的利用[J].三明學院學報,2019(3):84-89.
[12]倪向麗,呂宛青,汪熠杰.基于商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理論的西雙版納全域旅游發(fā)展思路重構[J].廣西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9(1):117-123.
作者簡介:
史培培,碩士,麗江文化旅游學院講師。研究方向:美術學、藝術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