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開興 李春麗
這幾年中高考改革、招生政策調(diào)整、五項管理、“雙減”政策都在全方位、系統(tǒng)地落實著“立德樹人、五育并舉”的教育總方針。然后,長期以來,地理教學在中、高考評價的大環(huán)境下普遍存在重智育、輕德育的問題。教師作為學校教育的主體,國家教育方針最終的執(zhí)行者,除了需要教會學生“做學問”,更需要教會學生“立德”“做人”。所以,如何在各學科課堂教學中融入德育教育,充分發(fā)揮學科的全面育人功能,落實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wù),是需要所有老師必須加以重視,并不斷在今后課堂教學中加以實踐探究的新課題。
初中是學生形成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及其重要的階段,地理教學具有極強的德育教育價值,因此在初中地理課堂中融入德育相關(guān)教育非常重要。首先,筆者根據(jù)初中地理《義務(wù)教育階段課程標準》與2017年底教育部印發(fā)的《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施手冊》把課本教材不同章節(jié)主題與適合滲透的德育教育內(nèi)容進行梳理匹配,形成一個《初中地理教學與德育融合匹配表》(見表1,附文后),以便指導后期備課,開展教學。
對照初中地理教學與德育融合匹配表,以商務(wù)星球版初中地理教材中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第一課時為例,筆者設(shè)計了教學與德育深度融合的課堂教學,該課時的教學設(shè)計表(見表2)附文后。
1.不斷更新課堂教學理念
教師需不斷學習國家關(guān)于教育的最新方針及要求,突破一段時間以來形成的固化經(jīng)驗。思想上的改變是實踐行動的前提。當下,各科教師需要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從落實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和素質(zhì)教育觀的角度,主動探究效能性、科學性、系統(tǒng)性更加完善的德育融合教育模式。
2.梳理形成學科教學與德育融合匹配表
各學科可以結(jié)合課標與《中小學德育工作指南實施手冊》梳理出學科教學與德育融合匹配表,便于教學中全面、系統(tǒng)地進行教學與德育的融合。
3.德育教育以“潤物細無聲”的方式展開效果最佳
說教式地講大道理往往教學效果較差,德育教育一定要與課堂教學內(nèi)容高度融合,讓德育教育在“無聲、無痕”中完成,切忌未引起學生情感共鳴就進行德育主旨的升華,不能無病呻吟。
4.厚積薄發(fā),用心備好每一堂課
德育教育借助課堂落實,也屬于課堂教學的范疇。所以更需要大家精細備課,如精選素材、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知識點整合、充分進行學情分析等,多鼓勵大家課堂上采用項目式學習、情景化教學、深度學習??傊?,在備課時,不論是素材,還是教學方法,或是組織形式,都需要平時多學多積累,厚積薄發(fā)。用心才能備好每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