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彩霞
(臨汾市堯都區(qū)中醫(yī)院皮膚科 山西 臨汾 041000)
銀屑病屬于臨床常見慢性炎癥性皮膚病,該病癥狀進展易受到患者周圍環(huán)境中病原菌滯留情況、免疫力低下甚至多基因遺傳影響,多數患者體表炎性病變易反復發(fā)作,治療時間較長,快則半月,慢則數月甚至數年。臨床發(fā)現,經過治療其中仍有部分銀屑病患者會因皮損遺留、消退速度較慢而復發(fā),日久患者氣血耗損,同時擴大皮損范圍,生活、社交質量均受到嚴重影響?;颊邔ζp快速痊愈的期望越來越高,而患者病情日久或病情反復發(fā)作,耗傷氣血,人體恢復需要過程,單純用中藥內服的方法短期內奏效不明顯或較慢,應結合有效措施促進經脈暢通。研究指出,梅花針扣刺可深入病所起到疏通經脈、消退炎癥的作用。臨床借助梅花針扣刺的方法,能暢通局部氣血,消退炎癥;且梅花針扣刺操作簡單,費用低廉,與中藥內服起到異曲同工的作用。本研究選取2020 年8 月—2021 年3 月在臨汾市堯都區(qū)中醫(yī)院進行治療的76 例銀屑病患者,就梅花針扣刺聯(lián)合中藥內服治療銀屑病的效果進行分析后,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選取2020 年8 月—2021 年3 月在臨汾市堯都區(qū)中醫(yī)院進行治療的76 例銀屑病患者,依據其入院時間,將2020 年8 月—11 月入院的38 例患者納入對照組,將2020 年12 月—2021 年3 月入院的38 例患者納入觀察組。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皮膚病學》中尋常型銀屑病靜止期診斷標準,體格檢查可見紅色斑塊,斑塊表面覆蓋銀白色磷屑,刮除呈層狀;②中醫(yī)辨證分型符合《中醫(y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血瘀證辨證分型標準;③此研究在本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通過后開展,76 例入組對象及家屬已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①入組前3 個月內接受過糖皮質激素、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治療者;②合并局部肌膚破潰者;③合并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凝血障礙性疾病、嚴重肝腎功能不全者;④臨床資料不全、無法配合銀屑病治療者。對照組男22 例,女16 例;年齡21 ~54 歲,平均年齡(39.02±7.25)歲;觀察組男25 例,女13 例;年齡20 ~54 歲,平均年齡(38.69±7.41)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要求。
對照組單純應用中藥內服,口服治療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原則,主藥方取用桃紅四物湯對癥加減,配合化痰散結類藥物。(1)基礎藥方:雞血藤15 g、桃仁9 g、紅花9 g、川芎9 g、赤芍6 g、當歸12 g、三棱、莪術各6 g、丹參15 g、白花蛇舌草15 g、三七粉4 g。對癥加減:脾虛者加白術、茯苓各10 g;偏濕重者加以薏苡仁30 g;偏氣滯者加木香、陳皮各6 g;偏氣虛者加黨參12 g、黃芪10 g;皮損瘙癢者加烏蛇6 g、白鮮皮15 g。(2)用法:將以上藥物加水500 mL 煎煮30 min 后取汁200 mL 完成首煎,接著加水300 mL 文火煎煮20 min,取汁100 mL,兩煎合一作為藥劑于早晚飯后分溫服。治療期間不可配合其他藥物進行治療,忌食辛辣、肥膩、生冷之品。4 周為1 個療程。觀察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lián)合梅花針局部扣刺進行治療。具體操作方法:(1)常規(guī)消毒患處皮膚后,操作者右手握針柄,使用無名指及小指固定針柄末端于小魚際處,同時使用拇指及中指夾持針柄,食指需置于針柄中段上方,保持針尖與患側肌膚平面垂直,在保持手肘、手臂不動的基礎上利用腕關節(jié)的靈活彈性對對病變部位進行反復叩打,以局部出現輕微點狀出血或局部肌膚轉為潮紅為度。(2)根據患者耐受程度,每日或隔日1次,10~15次為1個療程,療程間休息5 ~10 日??筛鶕颊吣褪芮闆r于叩打后封貼傷濕止痛膏或止痛膠布,將叩刺頻次調整至5 日1 次。
(1)根據銀屑病皮損面積及嚴重程度指數(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 PASI)評分標準,對76 例患者治療前及治療1 個療程后的銀屑病體表癥狀改善情況進行評估。PASI 皮損面積評估根據皮損部位[頭部(h)、上肢(u)、軀干(t)、下肢(i)]及程度的不同而占據不同的百分比,皮損嚴重程度根據以下3 項臨床表現嚴重程度進行評估:紅斑、浸潤、磷屑,每項臨床表現根據嚴重程度由輕至重依次計0 ~4 分。計算皮損嚴重程度得分后根據皮損部位所占比重計算不同部位的PASI評分,h、u、t、i 的PASI 評分總和即為最終PASI 得分。(2)分別于治療前后,收集患者空腹外周靜脈血3 mL,離心提取上清后使用Rayto 雷杜RT-6000 型酶標分析儀檢測其血清γ-干擾素(γ-IFN)、白介素-10(IL-10)、腫瘤壞死因子(TNF-α)水平,以評估其血清炎癥-免疫相關細胞因子水平改善情況。
治療前,兩組PASI 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0.05);治療1 個療程后,觀察組的PASI 評分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1。
表1 兩組銀屑病患者治療前后PASI 評分比較(±s,分)
與治療前相比,兩組治療1 個療程后的血清IL-10、TNF-α 水平均降低,且觀察組治療1 個療程后IL-10、TNF-α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見表2。
表2 兩組炎癥相關細胞因子水平改善情況(±s, ng/L)
患者張某,女,27 歲,臨汾市大寧縣人,2016 年4 月5 日來我院就診。患者22 年銀屑病病史。病情反復發(fā)作,冬重夏輕,多地口服及外用藥物治療,病情時輕時重。??茩z查:四肢及背部散在暗紅色肥厚性斑塊,上覆較厚銀白色鱗屑,部分皮損干燥皸裂。頭部彌漫性紅斑塊,上覆厚實銀白色鱗屑,呈束狀發(fā),無毛發(fā)折斷脫落。舌質暗,苔白水滑,脈細澀。實驗室檢查均正常。西醫(yī)診斷銀屑?。o止期);中醫(yī)診斷為白疕(血瘀證)。治則:養(yǎng)血活血化瘀,軟堅散結。方藥:雞血藤15 g、桃仁9 g、紅花9 g、川芎9 g、赤芍6 g、當歸12 g、三棱、莪術各6 g、丹參15 g、白花蛇舌草15 g、三七粉4 g、白芍30 g、薏苡仁15 g、黨參12 g、白術、云苓12 g、甘草6 g。日1 劑口服,忌食辛辣腥發(fā)之品,并外涂潤膚霜。2016 年4 月25 日查體:雙上肢、頭部皮疹已基本消退;背部皮疹顏色淡紅;雙下肢大腿斑塊皮疹明顯變薄,色淡紅,小腿皮膚粗糙、肥厚;周身無瘙癢。無新出皮疹。余未訴不適。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細。病情穩(wěn)定,繼續(xù)以上方為基礎加減,并背部及小腿皮損處給予梅花針扣刺,隔日一次。2016 年5 月7 日查體:雙下肢大腿及背部斑塊皮疹已消退,小腿肥厚粗糙皮疹明顯好轉,色淡暗。余未訴不適。舌質淡紅,苔白,脈沉細。皮損痊愈停中藥及梅花針扣刺治療。1 月后回訪,皮損痊愈皮損處留褐色色素沉著斑,無復發(fā)。
中醫(yī)學文獻中指出,銀屑病與“白疕”“干廯”等病癥機理相似,屬于內外因素協(xié)同作用所致。中醫(yī)認為,銀屑病多因七情內傷,氣機壅滯,郁久化火,毒熱蘊伏營血;或因飲食失節(jié),脾胃失和,郁滯蘊熱,復感風熱毒邪,以致經脈阻滯,氣血凝結,肌膚失養(yǎng)而發(fā)病。瘀血會使銀屑病患者長期處于一種因瘀而熱、因熱而燥、因熱而瘀的不良循環(huán)中,導致銀屑病遷延難愈,反復發(fā)作后加重。
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經中藥內服聯(lián)合梅花針扣刺治療后,患者血清炎癥反應顯著減輕,其PASI 評分為(4.26±0.19 分)低于對照組(5.36±0.13 分)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與李燕妮等研究結果相似。提示該聯(lián)合療法可加快減輕銀屑病患者癥狀,促進其血清炎性細胞活性得到有效抑制。中藥內服方中雞血藤活血養(yǎng)血通絡為君藥,其被認為是祛瘀生新的良藥,其所含雞血藤總黃酮可促進血虛者造血功能恢復,所含醇提物在抑制免疫細胞誘導的炎性反應方面有顯著作用,將此藥內服可阻斷缺血性刺激誘導細胞過度表達而致VEGF 生成的過程,延緩銀屑病炎癥組織微血管新生;聯(lián)合方中的紅花、川芎、桃仁等活血藥物可進一步活化血液中抗炎細胞因子,加速有害物質代謝、凋亡,進而抑制INF-γ、TNF-α 等炎性因子活性。方中白芍屬于解表祛風、活血理氣良藥,該藥應用于皮膚深層組織可從多個途徑調節(jié)機體免疫系統(tǒng)功能,阻斷炎癥反應相關遞質合成轉化,繼而阻止炎性細胞浸潤。方中赤芍、當歸養(yǎng)血活血兼涼血;丹參、三七粉活血通絡;三棱、莪術化瘀軟堅;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全方共奏活血通絡、益氣養(yǎng)血、軟堅散結之功。《靈樞·九針十二原》則說“宛陳則除之。”解決辦法就是“通其經脈,調其血氣”。在白芍調節(jié)免疫、凈化血液環(huán)境的同時配合方藥中通絡、益氣藥物強化氣血調和作用,加以局部梅花針扣刺的方法疏通經絡中壅滯的氣血,協(xié)調虛實,調整紊亂的臟腑功能,從而達到積極的治療作用。
在中藥內服活血化瘀的基礎上聯(lián)合梅花針扣刺,可通過針刺促使針感經皮膚組織深入對應部位臟腑、筋肉,從而遁行局部瘀阻經脈,疏通經絡中壅滯的氣血,促使中藥成分直達各處病灶,協(xié)調虛實。本文結果顯示,觀察組皮損癥狀改善情況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0.05);中期病癥復發(fā)控制效果良好。提示中藥內服聯(lián)合梅花針扣刺治療銀屑病的效果顯著。中藥內服方中多味藥可發(fā)揮活血通絡之效,加以梅花針扣刺對病灶進行疏通,利用針感對筋肉、臟腑組織經絡氣血進行調節(jié),可彌補長期中藥調理所致氣血損耗,維持氣血循環(huán)穩(wěn)定性,加速有害物質排泄,促使外部寒毒侵襲、內熱旺盛等銀屑病病機得以化除,為皮損部位組織新生營造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確保新生組織經血氧傳輸通路獲得充足的養(yǎng)分支持,由此促進皮損癥狀得以迅速緩解。
綜上所述,采用中藥內服聯(lián)合梅花針扣刺對銀屑病患者進行治療可取得較理想的效果,患者皮損癥狀得以顯著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