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璦,顧 寧(通信作者)
(1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 江蘇 南京 210023)
(2 南京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南京中醫(yī)院心血管科 江蘇 南京 210022)
近年來,我國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MI)的住院率及病死率總體呈上升趨勢,嚴重危害居民身體健康。AMI 后心室重構(Ventricular remodeling, VR)是指AMI 后心室持續(xù)發(fā)生的大小、形態(tài)、結構和功能的改變過程,可表現為左心室擴大、左心室射血分數(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 LVEF)降低和/或局部室壁活動異常,是決定AMI 后心衰(heart failure, HF)發(fā)生和遠期預后的主要因素。而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renin-angiotensin-aldosterone system, RAAS)的病理性激活對AMI 后VR 具有重要的促進作用。本文就RAAS 影響AMI 后VR 的致病機理及相關干預藥物研究新進展進行綜述。
RAAS 是一個通過調節(jié)血壓、水、電解質平衡從而維持人體內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的復雜系統,其有經典和非經典兩條途徑。經典途徑中,腎小球旁器細胞分泌腎素,使肝臟產生的血管緊張素原轉化成血管緊張素Ⅰ(angiotensin Ⅰ,AngⅠ),在血管緊張素酶(angiotensinase,ACE)的作用下,Ang Ⅰ轉變?yōu)檠芫o張素Ⅱ(angiotensinⅡ,Ang Ⅱ),從而激動介導心血管作用的血管緊張素受體1(angiotensin II receptor type 1, AT1),即為我們所熟知的ACE-Ang Ⅱ-AT1 受體軸,致水鈉潴留、炎癥和纖維化。而Ang Ⅱ的另一受體AT2 在預防缺血后心臟重構中的保護作用已被證實,對冠狀動脈結扎大鼠給予AT2激動劑C21 可顯著改善MI 后左室功能恢復。非經典途徑由多種多肽、酶、受體組成,其中ACE2、Ang1-7、Mas受體構成ACE2-Ang(1-7)-Mas 受體軸,是ACE-Ang Ⅱ-AT1 受體軸的反向調節(jié)軸。ACE2mRNA 水平在MI 時升高,而缺失可進一步加重心臟損傷。
RAAS 有循環(huán)RAAS 和局部組織RAAS 之分。AMI 后,由于心肌缺血缺氧,心排血量降低致腎血流量減少,激活循環(huán)RAAS,通過經典途徑,Ang Ⅱ生成增加。Ang Ⅱ可引起心肌細胞肥大、凋亡、間質纖維化,這是Ang Ⅱ引起VR 的主要機制。同時,其促進醛固酮(aldosterone,ALD)的分泌,血漿中ALD 含量明顯升高。ALD 可以上調血清Ⅲ型前膠原氨基端肽(PIIINP)水平,促進心肌肥大、成纖維細胞增殖以及膠原的產生,使心肌重構。RAAS 除存在于循環(huán)系統外,也廣泛存在于腦、腎、肺、心肌等局部組織中,通過自分泌或旁分泌,調節(jié)細胞中的Ang Ⅱ濃度。組織中約90%以上的Ang Ⅱ在局部合成,而非在血液中攝取。心肌急性缺血壞死后,心臟局部RAAS 通過從循環(huán)中吸收腎素和血管緊張素原,并與自身合成的ACE 進行反應,從而生成Ang Ⅱ。Ang Ⅱ既能獨立誘導VR 的發(fā)生發(fā)展,又能通過與AT1 結合,激活磷脂酶C 與ERK1/2 路徑,促進其他細胞因子的生成,誘導心肌纖維化。Ang Ⅱ還可刺激內皮素、腫瘤壞死因子、白介素等激素及細胞因子的釋放,這些活性物質增加可促進心肌細胞肥厚和間質細胞增殖,共同參與左心室重構過程。有研究發(fā)現,AMI后心功能越差,B型利鈉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 BNP)循環(huán)水平越高,因為BNP 能發(fā)揮強大的抗心肌肥大與抗心肌纖維化效應,其升高可拮抗被激活的交感及RAAS 系統的活性。越來越多的證據擴大了RAAS 的組成,進一步揭示了這個信號傳導系統的復雜性,其與AMI 后VR 的關系也仍需不斷探索。
ACEI 通過抑制ACE 減少循環(huán)中特別是局部組織中Ang Ⅱ的生成,阻止Ang Ⅱ、NA 和ALD 的促生長作用,從而抑制VR。研究證實,ACEI 可有效預防MI 后的心室擴張并維持左室功能,且有長期的生存優(yōu)勢,故中外指南建議所有AMI 患者都應盡早口服ACEI 以降低VR 引起的HF 和死亡風險,并長期維持。不同藥物因化學結構的不同存在藥理作用及藥動學差異,但臨床指南尚缺乏對ACEI 類藥物選擇應用的詳細說明,目前國內常用藥包括有貝那普利(第2 代)和培哚普利(第3 代)等。貝那普利通過拮抗ACE 的生成,抑制Ang Ⅰ轉化為AngⅡ,繼而緩解血管阻力、糾正ALD異常表達、降低血壓、減輕心臟負荷,以延緩VR,改善心功能。研究顯示貝那普利治療老年AMI 患者的近期臨床療效顯著,能夠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調節(jié)血清NGF 及ESM-1 水平,緩解血管內皮功能損傷。培哚普利能長效阻斷Ang Ⅱ的過量生成,對內皮祖細胞動員起到促進效應,以改善VR,提升左室收縮功能,利于患者預后。
ACEI 不能完全抑制RAAS,因為Ang Ⅱ可以通過其他非ACE 途徑產生,而ARB 可通過阻斷ACE 和非ACE 途徑拮抗AT1 受體,劑量依賴性地降低左心室充盈壓,能阻斷Ang Ⅱ的致心肌肥厚,且對緩激肽無明顯不良影響,不易引起咳嗽和血管神經性水腫。所以對于不能耐受ACEI 的患者,可用ARB 作為替代治療。基于以上理論認識,ACEI 聯合ARB 似乎可以更有效地抑制RAAS,但是臨床研究結果卻大相徑庭,故國內外指南均不推薦ACEI 和ARB聯用。值得注意的是,ACEI/ARB 使用時應按指南要求滴定到最大耐受劑量。
近年來ARNI 已被多個權威指南推薦用于治療射血分數減少的HF,2021 年最新版《ESC 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診療指南》重磅發(fā)布,ARNI 推薦為心衰治療一線用藥。然而,特別針對ARNI 在AMI 后VR 領域的干預,目前國際上尚未有明確的共識或指南。沙庫巴曲纈沙坦(LCZ696)是首個ARNI 類藥物,由腦啡肽酶抑制劑沙庫巴曲和ARBs 纈沙坦以1:1 摩爾比例結合而成。沙庫巴曲代謝產物LBQ657 抑制腦啡肽酶,增強利鈉肽系統,同時,纈沙坦抑制RASS,阻斷AT1 受體,共同發(fā)揮排鈉利尿、擴血管和護心等作用。既往研究顯示,LCZ696 可通過多種機制途徑改善AMI 后VR:(1)降低室性快速型心律失常的誘發(fā)率,可改善MI 后心功能損害及電生理重構;(2)抑制TGF-β 1/pSmad 3信號通路,可降低MI 大鼠心肌纖維化程度,改善心臟功能,且這一效應優(yōu)于纈沙坦;(3)通過調節(jié)Sirt3/MnSOD 通路,從而改善心肌氧化應激和壓力超負荷引起的心臟病理性重構。LCZ696 更多的藥理學機制有待被挖掘,從而可最大化發(fā)揮其臨床作用。
近年相繼開展的多項臨床研究,結論各異。張娟等的一項Meta 分析顯示,與對照組相比,LCZ696 能進一步提高LVEF,降低左室舒張期末內徑,從而改善心功能,且無明顯不良反應。然而,Kieran 等的一項研究顯示,在MI 后晚期無癥狀左室收縮功能障礙(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dysfunction, LVSD)患者中,應用LCZ696 治療較纈沙坦組無明顯逆轉重構作用。PARADISE-MI 大型研究目前正在進行中,此研究旨在評估與雷米普利相比,LCZ696 在AMI 后LVSD 患者中的療效以及在降低心血管(cardiovascular, CV)死亡、HF 住院或門診HF 等復合終點方面是否占有優(yōu)勢。該研究成果倍受業(yè)界關注,期待其為AMI 后VR 的有效干預提供更為強有力的證據。
MRA 的使用除了發(fā)揮保鉀利尿護腎的作用外,還可致細胞外基質的膠原沉淀及NA 減少、內皮功能障礙的改善等,從而有效抑制心肌纖維化,改善VR。長期使用ACEI/ARB,會出現“醛固酮逃逸現象”,因此,在ACEI/ARB 的基礎上聯用MRA,有助于扭轉ALD 的不利影響。我國急性ST 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ion myocardial infarction, STEMI)指南建議:STEMI 后已接受ACEI 和/或β 受體阻滯劑治療,但仍存在LVEF ≤40%、出現HF 癥狀或合并糖尿病的患者,應盡早給予MRA 治療。常用藥物有螺內酯和依普利酮。戴士鵬等的實驗研究表明,對行急診介入治療的AMI 患者早期應用螺內酯,短期內可降低血漿ALD、P ⅢNP 水平,減少BNP 和(或)pro-BNP 升高的發(fā)生率。其中,BNP 和pro-BNP 是AMI 伴左室功能不全患者短期和長期預后的一個主要預測因子。P ⅢNP 升高意味著膠原合成代謝的增強,是VR 的可靠指標。早在2003 年的EPHESUS 試驗中,依普利酮就被證實可在常規(guī)治療的基礎上,降低AMI 合并左心室功能不全和HF 患者的發(fā)病率和病死率,改善住院率和生存率。
非奈利酮是一種新型非甾體類選擇性MRA,研究顯示其能夠防止鹽皮質激素受體過度激活帶來的諸多損害。在嚙齒動物模型中,與依普利酮相比,非奈利酮表現出更強的抗炎和抗纖維化作用。近日,Ⅲ期CV 結局研究FIGARO-DKD公布結果,非奈利酮與對照組相比顯著降低了首次發(fā)生,CV 死亡或非致命性CV 事件(AMI、卒中、HF 住院)的復合風險。目前,非奈利酮正在接受美國、歐盟、中國監(jiān)管機構的審查,上市為期不遠。雖然該研究針對的是2 型糖尿病合并慢性腎臟疾病患者,不過,其機制和改善CV 預后作用的進展成果,為其在AMI 后VR 方面的應用前景帶來曙光,亟待更多臨床試驗的投入。
腎素抑制劑的代表藥為阿利吉侖,理論上認為該藥可從源頭阻斷RAAS 級聯的啟動,抑制因服用ACEI/ARB出現的血漿腎素活性及下游成分的代償性升高,從而防止RAAS 的再激活。但ASPIRE 試驗示,針對AMI 后LVSD的患者,在標準治療基礎上加用阿利吉侖并未改善其VR,還會增加低血壓、高血鉀及腎功能損害等不良事件的發(fā)生率。當前,國內外指南均未對腎素抑制劑有明確的使用建議。
RAAS,尤其心臟局部RAAS,在AMI 后VR 中起決定性作用。目前ACEI/ARB、ARNI 及MRA 作為針對AMI 后VR的常用RAAS 抑制劑在臨床得到應用,新近的研發(fā)藥物如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劑、ACE2 激動劑、AT2 R 激動劑等及影響因素如基因多態(tài)性、維生素D、雌激素等仍在研究論證中。由于RAAS 信號通路錯綜復雜,病理生理條件下的調節(jié)機制仍有待闡明,故期盼進一步的研究來詮釋新的分子機制,探研新的干預靶點,從不同環(huán)節(jié)直接抑制或反向調節(jié),或間接影響,從而為有效防治AMI 后VR 的發(fā)生發(fā)展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