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冉冉
摘要:目的:探討對新生兒黃疸患兒實施精細化干預的效果與價值。方法:選取新生兒黃疸患兒30例。隨機均分至兩組并分別實施常規(guī)護理、精細化干預,依次將其命名為對照組、觀察組。對比兩組相關指標差異。結果:與對照組對比,觀察組中新生兒癥狀改善情況顯著更好,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更低,且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更高(P<0.05)。結論:對于新生兒黃疸患兒而言,對其實施精細化干預的效果與價值顯著更高。
關鍵詞:新生兒黃疸;精細化干預;護理不良事件;滿意度
【中圖分類號】? R722.17【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026(2022)14--01
新生兒黃疸一般分為病理性與生理性兩種,后者可隨出生時間的增加自行消失,而前者則大多由于多種誘發(fā)因素引起,發(fā)病機制相對較為復雜[1]?,F(xiàn)階段大多對新生兒黃疸患兒實施藍光照射治療,但在此治療期間還需要配合有效的護理干預。近年來有研究指出,精細化護理能夠依據(jù)新生兒的個體特點開展相關的護理措施,應用效果更好[2]。故而筆者將此護理模式應用于此次研究中,旨在通過差異化干預分析對新生兒黃疸患兒實施精細化干預的效果與價值。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選取本院收治的新生兒黃疸患兒,共計有30例。依據(jù)雙色球法將其隨機均分至對照組[男性8例(53.33%)、女性7例(46.67%),平均胎齡(39.25±1.44)周,平均日齡(6.85±2.27)d]、觀察組[男性7例(46.67%)、女性8例(53.33%),平均胎齡(39.37±1.29)周,平均日齡(6.79±2.12)d]。對組間相關資料實施對比顯示,無顯著差異(P>0.05)。
1.2方法
對照組:常規(guī)護理。
觀察組:精細化干預,具體如下。
(1)環(huán)境介紹及健康宣教:護理人員積極熱情的接待患兒及家屬,并為其介紹住院環(huán)境;對家屬進行與疾病相關的健康宣教,提升其對患兒的護理能力以及對疾病的認知,緩解其心理壓力。
(2)心理干預:患兒出生后往往由于其所處環(huán)境與子宮內不同而缺乏安全感,進而哭鬧,影響光療等治療,對此護理人員可通過模擬子宮內環(huán)境,利用臍帶包裹法以對其進行有效安撫,使其能夠在安靜狀態(tài)下進行相關的治療。或者護理人員可于患兒沐浴后,手涂潤膚油對患兒進行撫觸干預,一方面增強對患兒之間的關系,另一方面,有效的撫觸干預也是一種有效的安撫手段[3]。
(3)水療護理:水療時,注意室溫、水溫,并為患兒做好相關的保護措施,如貼好防水護臍貼,準備好專用型號的游泳圈等,由專門的護理人員協(xié)助患兒伸展四肢,輕柔撫觸身體各部位,水療結束后,做好患兒的保暖與臍部護理。
1.3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新生兒癥狀改善情況與不良事件發(fā)生率及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差異。
1.4統(tǒng)計學處理
利用SPSS18.0統(tǒng)計學軟件,計量資料用(x±s)表示,對比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例(%)表示,對比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新生兒癥狀改善情況比較
見表1。
2.2兩組新生兒護理不良事件發(fā)生率比較
見表2。
2.3兩組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對比
見表3。
3討論
由于新生兒的身心特點,導致其在發(fā)生新生兒黃疸后的治療中,需要護理人員給予更多的照顧。精細化干預是一種近年來較為新型的護理模式,其細化和處理每一個護理環(huán)節(jié),以提高患兒的身心適應能力、舒適度,進而加快癥狀緩解[4]。本研究結果顯示:與對照組相關數(shù)據(jù)實施對比,觀察組中新生兒癥狀改善情況顯著更好,不良事件發(fā)生率顯著更低,且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明顯更高,組間對比差異顯著(P<0.05)。
綜上所述,對于新生兒黃疸患兒而言,對其實施精細化干預的效果與價值顯著更高,其大大改善了患兒癥狀,降低了護理不良事件的發(fā)生風險,提高了家屬對護理的滿意度,值得推廣。
參考文獻:
[1]成彩麗.精細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中國社區(qū)醫(yī)師,2021,37(34):121-122.
[2]張月香,黃家龍.精細化護理干預在新生兒黃疸護理中應用的效果及滿意度分析[J].實用婦科內分泌電子雜志,2020,7(11):193-194.
[3]袁新華.新生兒黃疸治療中應用早期護理的效果及其對產婦不良心理情緒的影響[J].當代護士(上旬刊),2020,27(04):126-128.
[4]賈慧芳.新生兒黃疸護理中精細化護理干預應用的價值分析[J].心血管外科雜志(電子版),2018,7(04):780-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