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偉,潘 婉△,楊 錢,郭 瑯,鄭永強,寧望成,崔騰斌
1.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三峽大學第二人民醫(yī)院心內(nèi)科,湖北宜昌 443000;2.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三峽大學第二人民醫(yī)院神經(jīng)內(nèi)科,湖北宜昌 443000;3.三峽大學附屬仁和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湖北宜昌 443000;4.新疆生產(chǎn)建設兵團第二師庫爾勒醫(yī)院心血管內(nèi)科,新疆庫爾勒 841000
慢性心力衰竭(CHF)是常見的心血管疾病并發(fā)癥,CHF患者因多種原因引起心肌損傷,心肌收縮力減弱,無法維持正常心排血量,臨床表現(xiàn)為乏力、呼吸困難、體液潴留等[1]。近年來,CHF發(fā)病率逐年增加,雖然臨床對CHF的診斷和治療已有較大進展,但死亡率仍很高,患者5年病死率達40%~50%[2]。因此,及早評估CHF患者的預后及轉(zhuǎn)歸情況,及時采取相應治療措施,對改善CHF患者預后有重要意義。長鏈非編碼RNA(lncRNA)是長度超過200個核苷酸、無蛋白質(zhì)編碼功能的RNA,可多水平調(diào)控基因表達[3]。研究發(fā)現(xiàn),lncRNA肺腺癌轉(zhuǎn)錄子1(MALAT1)與多種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先天性心臟病、心肌缺血/再灌注(I/R)損傷等有關,可能成為心血管疾病的生物標志物[4]。lncRNA同時還可調(diào)節(jié)微小RNA(miRNA)表達。相關研究顯示,lncRNA MALAT1在I/R損傷中表達水平上升,敲低lncRNA MALAT1水平可提高微小RNA-203(miR-203)水平,lncRNA MALAT1可能通過負調(diào)節(jié)miR-203表達在I/R過程中參與心肌細胞炎癥和心肌損傷。目前,有關lncRNA MALAT1、miR-203與CHF關系的報道較少,本研究旨在探討lncRNA MALAT1、miR-203在CHF患者中的表達及臨床意義,以期為改善CHF患者預后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1.1一般資料 選取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人民醫(yī)院/三峽大學第二人民醫(yī)院(下稱本院)2018年5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68例CHF患者作為CHF組。CHF組中男36例,女32例;年齡45~70歲,平均(57.62±8.73)歲;缺血性心臟病22例,擴張型心肌病13例,瓣膜性心肌病19例,原發(fā)性高血壓14例;根據(jù)紐約心臟病協(xié)會(NYHA)心功能分級:Ⅱ級26例,Ⅲ級23例,Ⅳ級19例。納入標準:(1)符合《中國心力衰竭診斷和治療指南2018》的相關診斷標準[5];(2)病程>6個月,且經(jīng)治療后病情穩(wěn)定;(3)超聲心動圖顯示,左室射血分數(shù)(LVEF)<50%。排除標準:(1)合并血液疾病者;(2)合并免疫系統(tǒng)疾病者;(3)合并惡性腫瘤者;(4)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另選取本院同期體檢健康者70例作為對照組,其中,男35例,女35例;年齡47~71歲,平均(58.47±9.51)歲;心臟結構、心電圖及心功能指標均無異常。兩組年齡、性別等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所有研究對象及家屬知情同意并簽訂知情同意書。本研究符合《赫爾辛基宣言》。
1.2方法
1.2.1樣品采集及保存 CHF患者于入院次日清晨采集空腹肘靜脈血5 mL,對照組于體檢當天采集肘靜脈血5 mL,均經(jīng)3 500 r/min離心10 min,收集上層血清,于-20 ℃保存。
1.2.2實時熒光定量PCR(RT-qPCR)法檢測兩組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 采用TRIzol試劑[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提取兩組血清樣本中的總RNA,檢測其純度、完整度均滿足要求后,使用RNA逆轉(zhuǎn)錄試劑盒(日本TaKaRa公司)將血清總RNA逆轉(zhuǎn)錄為cDNA,并以所得cDNA為模板,進行RT-qPCR反應。采用2-ΔΔCt法計算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lncRNA MALAT1、miR-203及相應內(nèi)參GAPDH、U6的引物序列見表1。
1.3隨訪觀察 對所有CHF患者進行1年隨訪,記錄CHF患者預后情況,將因心力衰竭死亡或再次入院定義為不良預后,患者發(fā)生不良預后或隨訪結束為隨訪終點,隨訪截至2021年3月。68例CHF患者隨訪1年,共26例發(fā)生不良預后。根據(jù)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均值將患者分為lncRNA MALAT1高表達組(≥均值)、lncRNA MALAT1低表達組(<均值)及miR-203高表達組(≥均值)、miR-203低表達組(<均值)。
表1 lncRNA MALAT1、miR-203及內(nèi)參GAPDH、U6的引物序列
2.1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兩組體質(zhì)量指數(shù)、飲酒史及吸煙史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CHF組LVEDD高于對照組,LVEF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基線資料比較
2.2兩組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比較 CHF組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高于對照組,miR-203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比較
2.3不同心功能分級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比較 心功能分級Ⅲ級、Ⅳ級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高于Ⅱ級患者(P<0.05),miR-203水平低于Ⅱ級患者(P<0.05);心功能分級Ⅳ級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高于Ⅲ級患者(P<0.05),miR-203水平低于Ⅲ級患者(P<0.05)。見表4。
表4 不同心功能分級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比較
2.4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與LVEF、LVEDD的相關性 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與LVEF呈負相關(P<0.001),與LVEDD正相關(P<0.001);血清miR-203水平與LVEF呈正相關(P<0.001),與LVEDD負相關(P<0.001)。見表5。
表5 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與LVEF、LVEDD相關性分析
2.5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與CHF患者預后的關系 lncRNA MALAT1高表達組(lncRNA MALAT1水平≥1.84,34例)不良預后發(fā)生率高于lncRNA MALAT1低表達組(lncRNA MALAT1水平<1.84,34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miR-203低表達組(miR-203水平<0.65,34例)不良預后發(fā)生率高于miR-203高表達組(miR-203水平≥0.65,34例),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6。
表6 血清lncRNA MALAT1、miR-203水平與CHF患者預后的關系[n(%)]
CHF在全球范圍內(nèi)發(fā)病率和病死率均較高,且隨著人口老齡化,CHF發(fā)病率不斷上升。多數(shù)進行性心臟病患者如心肌病、高血壓心臟病、冠心病等,均可能會發(fā)展成CHF,并最終因CHF死亡[6]。CHF發(fā)病機制較為復雜,早期臨床癥狀不明顯,該疾病在治療過程中需采取簡單、有效的措施,防止病情惡化,進而減少患者的住院率和病死率[1],但針對CHF仍缺乏有效的診斷及預后評估標志物。
有研究顯示,lncRNA異常表達與心血管疾病有關,lncRNA已成為治療心血管疾病的潛在靶點[7]。韓虎魁等[8]研究發(fā)現(xiàn),lncRNA miR155HG在CHF患者中呈高表達,其水平可反映患者心力衰竭程度。lncRNA MALAT1可調(diào)節(jié)基因表達的剪接,控制表觀遺傳,其在腫瘤細胞的增殖、凋亡、遷移、侵襲和轉(zhuǎn)移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此外,有研究發(fā)現(xiàn),lncRNA MALAT1在糖尿病大鼠心肌細胞中表達升高,敲低lncRNA MALAT1有助于減少糖尿病大鼠的心肌細胞死亡,改善其心臟功能[9]。在心肌細胞損傷過程中,lncRNA MALAT1表達水平上調(diào),抑制其表達能減少脂多糖誘導的心肌細胞凋亡及細胞損傷[10]。陸強等[11]研究發(fā)現(xiàn),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呈高表達,其水平升高是冠心病的獨立危險因素,可作為預測冠心病預后的標志物。本研究結果發(fā)現(xiàn),CHF組血清lncRNA MALAT1水平高于對照組,其水平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加而不斷上升,并與LVEF呈負相關,與LVEDD呈正相關,提示lncRNA MALAT1水平與CHF患者疾病嚴重程度有關,其可能通過影響心肌細胞損傷參與CHF進展。
miR-203位于人染色體14q32-33處,與多種疾病有關,其在不同疾病中發(fā)揮不同作用。有研究發(fā)現(xiàn),過表達miR-203可增加Bcl-2表達,減少Bax表達,降低caspase-3、caspase-9的裂解,改善心肌梗死后大鼠的心臟功能,減少梗死面積,并減弱梗死誘導的細胞凋亡[12]。另有研究表明,miR-203上調(diào)可減輕糖尿病性心肌病(DCM)小鼠的心肌肥大、心肌纖維化及心肌細胞凋亡的程度,降低心肌組織的氧化應激水平,改善小鼠的心臟功能障礙,發(fā)揮心臟保護性調(diào)節(jié)劑的作用[13]。miR-203還可通過影響細胞凋亡阻止脂多糖引起的心臟損傷,可能成為治療心臟病的潛在靶點[14]。本研究結果顯示,CHF組血清miR-203水平低于對照組,隨著心功能分級的增加miR-203水平下降,其與LVEF呈正相關,與LVEDD呈負相關,提示miR-203水平能夠間接反映CHF患者疾病嚴重程度,miR-203可能通過參與心肌細胞損傷過程在CHF疾病進展中發(fā)揮作用。
lncRNA MALAT1可負調(diào)控miR-203表達,從而影響I/R過程中的心肌細胞炎癥和心肌損傷[5]。ZHU等[15]研究顯示,冠心病患者血清lncRA MALAT1與miR-203呈負相關,患者經(jīng)藥物洗脫支架-經(jīng)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DES-PCI)后,2年內(nèi)再狹窄患者lncRNA MALAT1水平高于未再狹窄患者,lncRNA MALAT1及其靶標miRNA可能有助于控制DES-PCI后冠心病患者的再狹窄風險。本研究結果顯示,lncRNA MALAT1高表達組不良預后發(fā)生率高于lncRNA MALAT1低表達組,miR-203低表達組不良預后發(fā)生率高于miR-203高表達組,提示lncRNA MALAT1及miR-203水平與CHF患者預后有關,可能成為預測CHF患者再住院、死亡情況的標志物。
綜上所述,CHF患者血清lncRNA MALAT1呈高表達,miR-203呈低表達,二者均與患者心功能及不良預后有關,可能成為CHF患者預后評估的潛在標志物。但本研究未對lncRNA MALAT1與miR-203的關系進行研究,今后將進行動物實驗或細胞實驗深入探討二者的關系及相關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