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明金 喻林
摘要:構建高效課堂是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要求,是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競爭力發(fā)展的重要途徑,能夠有效滿足學生發(fā)展的需求,也是教師一直追求的教學目標,同時,高效課堂的構建也是積極響應“雙減”政策的重要體現。
關鍵詞:“雙減”政策;小學語文;高效課堂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1轉變教學方式,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要注重提高自身的教學能力和教學水平,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教師要先轉變教育教學理念,找到高效的教學方式,積極學習先進的現代化教學手段,創(chuàng)新教學環(huán)節(jié),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例如,在教授《松鼠》這一課時,本節(jié)內容主要是讓學生了解松鼠的外形特點、行為特征和生活習性等,并提煉和梳理與松鼠相關的信息是本節(jié)課的教學難點。為了激發(fā)學生的課堂興趣,教師可以在教學方式上創(chuàng)新,積極利用信息資源,給學生準備《動物世界》中關于松鼠的視頻資料,并作為課堂導入讓學生進行觀看。學生在視頻當中對松鼠的外形以及行為特征進行仔細的觀察,并結合文章中的描述,在提煉和梳理與松鼠相關的信息時,準確地把握了松鼠的特征,同時,對本節(jié)課的內容印象更加深刻。運用信息資源,一方面,是教師在教學中不斷創(chuàng)新和探索的重要體現,有效提高了教師的備課效率,有助于提升教師的教學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能夠有效豐富課堂的形式,使學生集中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的課堂學習效率。同時,利用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對知識的理解更為深入、印象更加深刻。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改變教學方式,這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策略。
2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教師在課堂當中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和交流,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有效集中學生課堂的注意力,這樣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進而有助于實現高效課堂的構建。所以,教師注重與學生的互動是構建高效課堂的重要途徑。例如,在教授《落花生》這一課時,筆者為了改變以往沉悶的課堂氛圍,在備課時精心設計了與學生進行互動和交流的環(huán)節(jié)。首先,在課程導入環(huán)節(jié)運用了談話法,教師可以和學生一起探討文章中的“落花生”是什么,“這‘落花生’其實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花生,那你們知道它為什么又叫‘落花生’嗎?誰來說一說?”在談話中引發(fā)了學生積極的思考,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自由發(fā)言,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氛圍。其次,教師可以利用課件給學生展示‘落花生’的由來,讓學生通過課件內容了解到在花生為什么被稱為“落花生”的原因。教師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課件與學生進行互動,激發(fā)了學生的課堂學習興趣。再次,教師可以通過提問學生與學生進行有效互動?!斑@篇文章的作者許地山先生有個筆名叫‘落華生’,那你們知道他為什么取這個筆名嗎?”有的學生通過閱讀課外資料回答出了問題。教師可以在與學生進行互動的過程當中,有效地活躍了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課堂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所以,在小學語文教學當中,教師進行課堂互動是構建高效課堂的有效舉措。
3運用分層教學的模式
運用分層式的教學模式,在對學生的具體教學中發(fā)現基礎較好的學生往往能夠快速的理解教學內容并跟上教學部分,但是學習較差的學生往往因為基礎薄弱理解能力差而需要教師反復的講解和學生不斷地練習才可以掌握基礎知識。因此我在工作中就會將層次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根據他們的學習情況為他們布置不同的作業(yè),基礎薄弱的學生的作業(yè)偏向基礎鞏固,基礎扎實的學生的作業(yè)則更具有創(chuàng)新性。此外外還應當積極與家長進行交流在與家長的溝通交流上,能夠更加的及時有效反映出學生的狀態(tài)。根據學生的表現盡量采用方便快捷的方式例如線上聊天,在給家長不增加過多負擔的前提下向家長溝通和了解學生們的情況,并與家長達成促進學生進步的家校聯動的共識。
4作業(yè)設計的優(yōu)化
在小學語文課堂中實施增效減負的意思是將傳統(tǒng)繁復的作業(yè)形式盡可能的進行創(chuàng)新優(yōu)化,在增加趣味性的同時保證學生不會增加太多負擔又能夠達到鞏固課堂知識的目的。在這樣的前提下,應當根據學生的課堂學習效果布置課后作業(yè),還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就完成一部分的作業(yè),例如在學習字詞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在課堂上進行簡單的書寫,根據大家的掌握情況,減少作業(yè),這樣就能減少學生的課業(yè)負擔。在學生完成作業(yè)的時候教師要針對學生的情況對學生進行一定的指導,要關注學生的理解方式和理解效果。在課后作業(yè)的完成中,教師也要引導學生,在家長的輔導下完成作業(yè)。教師要盡量精簡學生的課后作業(yè),增加針對性,減少不必要作業(yè)。
5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構建高效課堂,是教師堅持以人為本發(fā)展理念的重要體現,也是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的重要體現,有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yǎng),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為學生今后的學習和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金梅芳.“雙減”背景下的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改革[J].新課程,2022,(01):93.
[2]洪小潔.“雙減”政策下提高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效的探索[J].求知導刊,2021,(52):2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