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偉宏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由于小學生在寫作時,讀書少,寫作經驗不足,所以寫起作文來,一般都會遇到種種困難。長期以來,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費時費力,收效甚微,因此如何調動小學生的寫作積極性,培養(yǎng)小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是老師和家長經常探討的問題?,F(xiàn)就結合我的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作文教學體會。我認為與以下三點有關:一是要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二是學生對日常生活這本教科書的仔細觀察與體會:三是老師的指導。要提高小學生的作文水平首先學生要對習作有興趣,有期待,寫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事和景物,寫自己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感想,那就有得可寫。可一旦離開了生活實踐的積累、思維成果的積累、語言文字的積累,那寫作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了。當然有了這些還需要老師的指導和引路。
一、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
激發(fā)寫作興趣是提高小學生寫作能力的前提。愛因斯坦說過:“興趣和愛好是最大的動力?!迸d趣是最好的老師,最好的老師是最善于培養(yǎng)學生興趣的人。
興趣是一種特殊的意識傾向,是動機產生的重要的主觀原因。小學生普遍感到寫作困難,甚至有的學生談“文”色變,產生厭學情緒。學生厭惡寫作,最根本的原因是不知道寫什么,如何寫。如果老師不及時引導學生,那么作文教學將會遇到很大的阻力。針對這種情況,教師和家長共同應清除學生寫作文時的畏難情緒,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性活動,以生動活潑的形式去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教師和家長要引導學生樂于寫,勤于寫,寫自己的生活,寫自己身邊熟悉的人、物,寫自己最深、最真的感受,讓他們用自己的筆來描繪這精彩的世界,以此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因此根據(jù)小學生的心理特點,我從他們感興趣的事做起。比如在寫《一次有意義的活動》這篇作文之前,我有目的地組織學生參加各種有趣的活動。如:舉行跳繩和拔河比賽等。寫作時,先在班上進行口頭訓練,鼓勵學生人人參與,把活動過程中的所見、所聞、所感、所思讓他們無拘無束,暢所欲言的講出來,以此消除對寫作的神秘感和畏懼心理。在此基礎上進行書面訓練,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了作文,寫作興趣隨之而來。
所以在實踐性活動中應以活動本身的生動活潑的形式去激發(fā)學生的興趣。活動為學生提供信息,學生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就掌握了寫作材料的過程。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學生發(fā)揮主動性越投入,占有的材料就越多,對客觀事物才能有比較全面的認識,也才有可能寫的具體。
二、對日常生活這本教科書的仔細觀察與體會
文學創(chuàng)作材料來源與生活,不管什么人寫文章都離不開生活這塊沃土,尤其是小學生學習作文,更是與生活有十分密切的直接聯(lián)系。因為小學生寫作文都是寫自己生活中所看到的、聽到、做過和想到的。教師可誘導學生的思維,激發(fā)學生寫作欲望。比如,春天悄悄的來臨了,我讓同學們先觀察周圍的景物有什么變化,再讓學生自由的說一說,還組織學生去觀察學校梨樹、桃樹等有什么變化,梨花、桃花開的怎么樣,學生會被春天的景物所吸引而陶醉,在作文課上讓學生談談對春天的認識,學生的興致很高,暢所欲言,最后讓學生把這有趣的光彩奪目的春天寫下來。于是一篇篇真實、有童心、語言優(yōu)美流暢、充滿兒童情趣的好作文就從他們筆下產生了。記得夏日的一天下午,正上語文課,突然外面狂風大作,天昏地暗,電閃雷鳴。教室里有些騷動,我知道這是天氣突變的原因,我聽見有的學生在喊“要下雨了!”教室里的小腦袋紛紛向窗外看,我并沒有阻止他們,而是讓他們盡情欣賞雨景。雨停后,我讓學生把剛才觀察的景物寫下來。不多久他們就寫完了,而且非常精彩。這正如葉圣陶先生所說:“要寫出誠實的自己的話,空口懸念是沒有用的,應該去尋找它的源頭?!睂ふ疑畹脑搭^,不僅是自己的事,還需要不失時機的引導開發(fā)。
三、老師的指導
學生作文交上來后,我對每個學生的作文都進行認真地批改。在給學生批改作文時,我常用一些激勵性的評語,把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挖掘出來。如別致的題目,好的開頭和結尾,一個精彩的詞句等,都給予肯定的贊揚,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對寫作的信心。對于作文中存在的問題,如錯別字、用詞不當、句子不完整等等,用上固定的修改符號給學生標出來,讓學生自己修改,培養(yǎng)學生自己修改作文的能力。批改過程中,認真推薦出本班的“代表作”以供其他學生學習和借鑒。批改結束,及時講評。講評分為簡評和詳評兩種。簡評部分學生作文中的閃光點,給予表揚鼓勵,委婉地指出作文中的不足之處,并提出修改方案。詳評班里的“代表作”,我引導學生討論,說說這篇文章好在哪里,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修改?讓學生充分發(fā)表意見,互相啟發(fā),達到取長補短、以優(yōu)帶差、共同提高的目的。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讓學生喜歡作文,才能寫出好作文。習作,是心靈的碰撞是積累,需要學生用心閱讀打開心靈之門:習作,是生活的一部分,需要學生去用心體會感悟:習作,是一門藝術,需要我們潛移默化地引導。作為老師的我們,給學生一個展示的舞臺,一陣鼓勵的掌聲,一份善意的肯定,都能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練筆。努力做到讓我們的學生有一顆熱愛語文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