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啟濤 張自力 孫小萌 朱倩
摘要:為了使水墨在招貼設計中更好地發(fā)展,分析了傳統(tǒng)與現代水墨的表現手法,通過鑒賞當下優(yōu)秀招貼設計中的水墨應用,總結經驗,以求水墨更好地發(fā)展。得到現代審美下招貼設計中水墨的正確應用。可為今后的“水墨風”招貼設計發(fā)展提供參考。
關鍵詞:水墨元素;水墨畫;招貼設計;平面設計;現代審美;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一、傳統(tǒng)水墨的表現手法
(一)水墨的肌理
不同的繪畫材料和工具產生不同的肌理。由于水墨這種畫材自身的局限性,在很多情況下,它無法準確地再現或是模仿物體的肌理。而這種“局限”,恰恰造就了水墨獨特的表達方式:追求筆墨自身。我們將表達的方式巧妙地轉化為畫材自身的肌理之上,僅僅以毛筆、墨、水、宣紙,就可以變幻出世間萬物,描繪出腦中所想、心中感悟。在運筆行墨過程中,利用水與墨的配比和用筆時不同的力度、方向、角度,讓畫面呈現出干、濕、濃、淡和一筆多變的筆墨變化,進而展現出的相應的肌理變化,這就是水墨的肌理。
(二)水墨的意境
傳統(tǒng)水墨畫,著重的是個人的感悟與情感的表達,是在自然基礎上能夠帶給觀者的強烈藝術感染力與想象空間,即意境的表達。水墨以全新的視角表現人與人、人與自然、自然本身之間的關系,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集中體現,顯人性、重人倫,筆墨間蘊含著的哲學思想與文化內涵足以令觀者心向往之。
而說到水墨的意境,不得不提到留白。這種故意留出的空白,比復雜的描繪來得生動的多。比如馬遠的《寒江獨釣圖》,畫面中沒有描繪出一滴水,卻憑借留白令人觀覺滿幅皆水。正所謂“此處無物勝有物”,適當的留白可以使畫面構圖協調,減少構圖太滿給人的壓抑感,更能給人以無盡的想象空間。這種方法不光在應用繪畫之中,在設計、文學、攝影等領域都有所展現。外國人經常稱贊的“東方韻味”,正是來源于這種含蓄而又給人無窮回味的極致表達。
二、現代審美條件下下水墨的表現手法
(一)中西方繪畫理念的結合
東西方的文化差異導致了繪畫理念的差異。在傳統(tǒng)藝術方面,我們常說“中國寫意,西方寫實”。這應該是最為直觀的感受。中國文化偏感性、重人倫,受道家“天人合一”的觀念影響,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在繪畫上表現為將所感所悟表達于客觀事物之上;西方文化則偏理性、重客觀,受自然科學的影響,重視對事物的客觀認識,在繪畫上表現為真實的摹寫自然。因此,在呈現出的作品中,中西繪畫就分別給人以抽象、具象之感。
如今我們普遍接受西式藝術教育,素描、速寫、水粉等已經成為繪畫的基礎。我們重視造型能力、研究明暗關系、透視法,從各個渠道了解不同的藝術形式和理念,欣賞不同風格的作品。于是,在當代環(huán)境下水墨又有了全新的時代特征。我們通過結合西方的藝術理念,進而拓寬表現手法。其實,無論是采用中、西或是兩者結合的藝術形式還是表達技巧,說到底,都是為了更好地展現作者的自我訴求。
(二)傳統(tǒng)與當代的結合
由于時代的不斷發(fā)展,水墨畫在傳統(tǒng)題材、技法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顛覆,人們對于水墨的定義開始模糊?,F如今,水墨畫已經逐漸突破了使用媒介的限制,成為了一個更為多變的概念。在數字時代背景下的當代水墨,不但包括了融入各種新觀念、新技法、新材質,還包括了所謂的“觀念性水墨”,用油彩或其他顏料創(chuàng)作的有“水墨風味”的作品、影像、裝置、行為等,這些作品甚至突破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繪畫。當代水墨徹底解放了材料、媒介、畫種、樣式的概念,在各個領域應用廣泛。這種情況下的水墨,除了借鑒傳統(tǒng)表現手法外,更是將水墨作為一種自我表達的媒介??梢哉f,每個人都能以各種手法來創(chuàng)造出水墨新的表達方式。
三、現代審美條件下水墨在招貼設計中的表達
(一)以筆為骨—手繪插畫中水墨線條的應用
早期的影視海報,由于技術的局限性,多以手繪插畫的風格展示。而后隨著技術的發(fā)展更多地應用真人或特效表現,但手繪插畫其獨特的魅力仍極具市場。水墨風的手繪插畫作為中國風的代表自然備受青睞。在現代的語境中,“水墨風”也不僅僅局限于傳統(tǒng)的表現、畫材的應用,它在創(chuàng)作者的筆下有著無數種表達方式。而無論如何變幻,我們仍能從線條的一點一墨中嗅到水墨散發(fā)的獨特風骨。
在早稻野獸的海報設計中,她將傳統(tǒng)水墨與現代的動漫審美結合,保留了中國畫以線條為重要表現的特征,全圖都以線條勾勒,再賦以較傳統(tǒng)更為明亮的色彩,古典又不失活潑。線條在水墨畫中的節(jié)奏感和韻律感,通過運筆時不同的力度、速度中表現出來。在《姜子牙》和《慶余年》中,早稻就通過運用不同的線條筆觸,將“風”“云”這兩種意象完全區(qū)分而來。一方是強風吹拂,意氣瀟灑而又溫柔明亮,充滿希望;一方是風云詭譎,一人立于朝堂的無限爭斗與抱負?;虼肢E豪放,或輕柔細膩,起承轉合間將意境展現的淋漓盡致。當然,水墨的應用并不局限于傳統(tǒng)題材,在《美人魚》這一現代奇幻類的作品中,其特有的線條風格又賦予其別樣的魅力。
(二)以墨為韻—設計造型中的水墨筆觸表現
水墨在設計之中經久不衰的重要原因,除其本身出色的表現力外,還在于其包容性強。這點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氣質”不謀而合,或者說,正是我們海納百川的文化胸襟孕育出了具有同樣特性的水墨。正是這種高兼容性,使得水墨在招貼設計中應用范圍越來越廣。其獨有的筆觸表現再配以其他的“突破性”元素,可以提高畫面整體的趣味性與記憶點,使招貼設計的內容更深入人心。
在靳埭強的“漢字”系列主題海報中,他將“山”“水”“風”“云”分別以象形字的形態(tài)表現出來,同時,從用墨上就做出區(qū)分。通過加以不同量清水引為濃墨、淡墨、干墨、濕墨、焦墨,再輔以不同筆觸將四種意象的“肌理”完美呈現。另外,他將文房四寶自然的與“字畫”相結合,使?jié)h字與現實中立體的筆墨紙硯構成新的意象。擺放位置與結合方式都生動有趣,不顯突兀。這兩種代表著自然景觀與文化之間深刻含義的元素,所傳達的思想內涵,是“筆架(加)山”“靜如紙(止)水”還是“恩重如山”“如魚得水”等,都是見仁見智了
參考文獻
[1]何麗萍,萬昌平.論現代平面設計對中國水墨畫的借鑒[J].包裝世界,2005(6):5-6.
[2]沈桂林.論水墨肌理在畫面中的情感表現[J].美術界,2013(02):77.
作者簡介:
劉啟濤 男 2002.09.22 大連工業(yè)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
張自力 男 2001.04.11 大連工業(yè)大學 環(huán)境設計
孫小萌 女 2000.12.21 大連工業(yè)大學 視覺傳達設計
朱倩? ?女 2001.03.30 大連工業(yè)大學 服裝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