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凡
中圖分類號:A 文獻標識碼:A
師之重--- 生命之重、圣學之重、天下之重。三句話道出“老師”的重要性,教師是一個神圣而令人驕傲的職業(yè),小到影響到一個人的命運,大到影響一個國家的命運。所以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感到自豪的同時也深感責任重大。這幾天一直在看電視劇《功勛》,里面的英雄人物也深深的震撼著我。像研究氫彈的余敏,在60年代新中國建設初期,氫彈的爆炸成功,讓多少國人為之振奮,在世界面前我們挺直了腰桿,攢足了底氣。英雄張富清抗美援朝拿了三個一等功,后來帶領農民修路致富。一生都在奉獻自己的一切,無怨無悔。這些國之棟梁,這些英雄人物為祖國的發(fā)展與建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中國正因為有這些“功勛”才能如此的繁榮富強,我們才能有今天的幸福生活。追溯他們的成長之路一定少不了“老師”的培養(yǎng),正所謂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孰繼孰開,師也。承前啟后,繼往開來,孟夫子繼往圣,開來學,萬世典范也。我們作為教師的責任之重大,關乎著國家命運,也正所謂---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匹夫能責,在于務學,務學者,務經務師,然經師易遇人師難遇,所以為人師者,人之貴人也,天下之貴人也。所以老師,關乎人之生命,關乎圣學之傳承,關乎天下之太平,成人子弟則天下至德,反正,誤人子弟則天下大失也,不可不重視而慎行。所以千萬不能“輕教”而誤人子弟,也是誤國、誤家。當你站在三尺講臺上,生命之重、圣學之重、天下之重,我們肩負著不平凡的使命。所有“教師”這個詞在我心里很重。
師之責---其中的傳道之責,我們老師的要傳授給學生知識,能力。還要讓學生懂得的真,善,美。要培養(yǎng)有良知的,有正義的人,我們知道人之初,性本善,因有良知也。所以師者,順人善性,揚其善而抑其惡,是為傳道。師者,傳播正道也,所以作為教師首先要是一個正直、善良的傳道者,像電影《無問西東》里的說的要從心里給出—真心、正義、無畏、同情。做一個德馨兼?zhèn)涞膸熣?,以身作則,為學生樹立一個好的典范。作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師,我可以問心無愧的說—我對于教育事業(yè)我有一顆真心,熱愛教育事業(yè)并為此一直努力和奮斗著。
師之慎---師者,君子也,莫以利而教,莫以教謀利,茍以利教,茍以謀利,則失道亦。然師亦為人,人必計利,而教育之業(yè),乃久利大利之業(yè),所以師者,應以天下之久利大利而利。大利則大善,必有大慶。讀到這段,我豁然開朗,心里泛起絲絲暖意,以前總感到困惑的和迷茫的問題,仿佛有了答案。似乎找到了來時的路。是的,師者,君子也,莫以利而教,莫以教謀利。因為有時候努力教書只是想立竿見影的提高成績,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綜合素質的培養(yǎng),會讓我感到很迷茫,找不到方向,忘記了初心,我們反反復復讓學生刷題,形式簡單而粗暴,尤其在中考備考的時候,常常感到很無奈,,想想這樣的努力,到底是為了學生成長還是為了我們自己的工作業(yè)績。我們到底為了什么?這個問題我一直在尋找答案。還好,除了備考期間,平時的課堂教學我沒有放棄過對學生的綜合能力的培養(yǎng)。但也有的老師,在數學課上省去探究,思考的過程,直接給學生的公式和結論,一個學期的新課,一個月就上完,后面三個月就是機械性的瘋狂的刷題,工作業(yè)績漂亮也沒有用,學生這樣的高分也是低能。這樣的老師就是真正的茍以利教,茍以謀利,則失道亦。當一名老師,要經常反思,教書是為了什么?為什么而教?相信會有自己的答案。
師之法---鼓勵之法:氣為人之能,有能而后能行,能行而后能果。所以善為師者,鼓其氣,勵其行。鼓者,使其動也。勵者,勸其力也。動而力,力而動,愈動而愈力,愈力而愈動,周而復始,良性循焉。學習的過程中,一定是少不了鼓勵的,它是我們教育的法寶和秘訣。我也是一個“鼓勵”受益者,現在能成為一名數學老師,和老師的“鼓勵”是分不開的,從怕數學,到喜歡數學,直到當上一名數學老師,都是老師一句句夸出來的,我懂得鼓勵的意義和溫暖,所以當老師以后,我也鼓勵著我的學生,幾乎每一節(jié)課都有掌聲、肯定和鼓勵。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原來我們班有個叫周童的孩子,就因為去了他媽媽打工的飯店吃了一碗面,他當時在飯店的桌子上寫作業(yè),我夸贊了他媽媽的廚藝。還夸贊了周童在學校的表現,母子兩彼此著溫暖的相視一笑,在這笑容里,我看到了幸福和驕傲和彼此的愛。就因為不經意的兩句夸贊。從此以后周童的眼里我看到信任和感激,從此班上又多了一個努力學習的背影,學習成績從中上水平一躍成為年級第一。最后周童中考取得了年級第二優(yōu)異的成績。
師之法---誘導之法:人之創(chuàng)造,與生俱來,善為師者,循循然善誘人。誘者,導也;導者,致其自達創(chuàng)造也。創(chuàng)造生其成就,成就生其信心,信心生其動力,動力生其創(chuàng)造,創(chuàng)造復生其成就。周而復始,良性循焉。讀到這一段,我也是深有感悟的。我特別喜歡去研究課堂教學方法,什么的學生,什么樣的課堂適合什么樣的教學方法,怎么可以很好的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積極性。怎樣引導學生去學習,讓我們的課堂有“生命”。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讓學生學會學習,成為學習的主人。就是誘者,導也;導者,致其自達創(chuàng)造也。這就是我研究“有效課堂”學習模式的初衷,我會一直為之努力和奮斗。特別喜歡一段話與大家共勉:教師應該通過自己的“講”,讓學生在有溫度、廣度和深度的課堂的浸染中日漸茁壯,讓學生在一塊石頭里看到風景,在一粒沙子里發(fā)現靈魂,但也要通過自己的“不講”,給學生增加更多的自主思考、實踐和體驗的機會,讓學生在廣闊的精神空間中自由馳騁,在思想的恣肆狂濤中體驗生命頓悟的喜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