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志洋
(北京懷柔醫(yī)院,北京 10140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肺氣腫表型發(fā)病機制復雜,此類患者的肺組織過度膨脹、充氣,且肺彈性下降,常出現(xiàn)呼吸性肺泡破壞,若得不到及時有效治療,可能會加重呼吸困難癥狀,不利于預后[1]。因此,對COPD肺氣腫表型患者實施有效治療措施十分必要。目前,臨床治療COPD以綜合措施為主,包括氧療、無創(chuàng)通氣等非藥物措施及祛痰、抗感染等藥物措施,雖然可控制患者癥狀,但治療效果仍未達預期[2]。氣道黏液高分泌、氧化應激是COPD肺氣腫發(fā)生及發(fā)展關鍵因素,在病情穩(wěn)定期注重祛痰、抗氧化治療對延緩病情具有積極意義[3]。羧甲司坦可有效稀釋炎癥導致的分泌物,近年多用于COPD治療中[4]。從中醫(yī)角度分析,COPD病因主要是外感風寒,治療關鍵在于生痰化飲[5]。肺力咳膠囊是一種中成藥,具有止咳平喘、降氣祛痰等功效,適用于呼吸系統(tǒng)疾病治療中[6]。目前關于羧甲司坦聯(lián)合肺力咳膠囊治療COPD肺氣腫表型效果研究較少,本研究主要研究二者聯(lián)合用于COPD肺氣腫表型中的價值。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前瞻選取2019年1月—2020年12月本院接收的86例COPD肺氣腫表型患者為研究對象,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批號:20181220),且患者及家屬簽訂知情同意書;86例患者中男50例,女36例;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59.21±3.27)歲;COPD病程:<5年28例、5~10年44例、>10年14例;入院時肺功能分級[7]:Ⅱ級40例、Ⅲ級46例。
1.2 入選標準
1.2.1 納入標準 ①COPD符合2018年診療指南[8]中穩(wěn)定期相關診斷標準,且經(jīng)臨床表現(xiàn)、胸部CT等檢查確診為肺氣腫表型:患者以咳嗽、胸悶、活動后氣喘為主,伴胸廓畸形;②患者獲得至少3個月隨訪結(jié)果;③患者依從性好,精神正常,可獨立完成相關問卷調(diào)查;④肝腎功能均正常。
1.2.2 排除標準①急性加重期COPD患者;②合并其他肺部疾??;③合并惡性腫瘤者;④對本次使用研究藥物過敏者;⑤合并心臟瓣膜疾病;⑥伴自身免疫性疾病者。
1.3 分組 根據(jù)門診單雙號分組,單號患者納入對照組(43例),雙號患者納入觀察組(43例);對照組中男24例,女19例;年齡48~72歲,平均年齡(59.11±3.24)歲;COPD病程:<5年13例、5~10年24例、>10年6例;入院時肺功能分級:Ⅱ級19例、Ⅲ級24例;觀察組中男26例,女17例;年齡48~73歲,平均年齡(59.30±3.22)歲;COPD病程:<5年15例、5~10年20例、>10年8例;入院時肺功能分級:Ⅱ級21例、Ⅲ級22例。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P>0.05),有可比性。
1.4 方法 兩組患者均接受常規(guī)治療措施,如鎮(zhèn)咳、補液、化痰、支氣管擴張等藥物干預,及氧療、無創(chuàng)通氣等非藥物干預手段等。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者口服羧甲司坦片治療,0.5 g/次,3次/d,治療3個月;觀察組患者口服羧甲司坦聯(lián)合肺力咳膠囊治療,其中羧甲司坦用藥方式同對照組,肺力咳膠囊用藥方式為口服,3~4粒/次,3次/d,治療3個月。
1.5 評價指標 于治療前、治療3個月,比較兩組患者下述指標。
1.5.1 綜合癥狀 采用COPD患者自我評估測試問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9]評估患者綜合癥狀情況,該問卷共包括8個問題,每個問題0~5分,總分0~40分,總分越低,癥狀越輕。
1.5.2 肺功能 采用德國耶格提供的MS-IOS型肺功能儀對患者進行肺功能檢查,檢查前叮囑患者穿舒適衣服,避免衣物過緊,指導患者垂直站立,測量身高、體重、吸煙指數(shù)等生理參數(shù),系統(tǒng)可根據(jù)各項參數(shù)值算出各種預計參數(shù);指導患者平穩(wěn)呼吸后快速、用力、深長吸氣及呼氣,測得1秒用力呼氣容積(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xiàn)EV1)、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xiàn)VC)等參數(shù)值。
1.5.3 血清學指標 采集患者空腹外周肘靜脈血3 ml,采用美國貝克曼公司提供的TG-16W型離心機以3 000 r/min速率離心10 min,離心半徑10 cm,取血清,置于冰凍環(huán)境下保存;通過美國R&D提供的試劑盒,規(guī)范采用酶聯(lián)免疫吸附法測定血清脂聯(lián)素(adiponectin,APN)、白細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等水平。
1.5.4 不良反應 記錄并比較兩組頭暈、惡心、腹瀉、皮疹等發(fā)生情況(均根據(jù)患者用藥后臨床表現(xiàn)判斷)。
1.6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4.0統(tǒng)計學軟件,計數(shù)資料以%表示,組間比采用χ2檢驗;期望值<5,采用連續(xù)校正卡方檢驗;等級資料采用秩和檢驗;計量資料均經(jīng)Shapiro-Wilk正態(tài)性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采用±s表示,組間比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組內(nèi)比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偏態(tài)分布計量資料用中分位數(shù)間距[M(P25~P75)]表示,組間比采用Mann-WhitneyU檢驗,組內(nèi)比采用Wilcoxon符號秩檢驗;檢驗水準α=0.05。
2.1 兩組治療前后綜合癥狀比較 治療前,兩組CAT評分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兩組CAT評分均較治療前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CAT評分比較[M(P25~P75)]
2.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比較 兩組治療前肺功能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兩組FEV1和FVC水平均較治療前升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L
表2 兩組治療前后肺功能指標比較(±s)L
與治療前同組比較,*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5
?
2.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學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血清APN和IL-17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3個月,兩組APN和IL-17水平均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APN和IL-17水平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血清APN和IL-17水平比較(±s)
與治療前同組比較,*P<0.05;與治療后對照組比較,△P<0.05
?
2.4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治療期間,觀察組患者有2例出現(xiàn)惡心,1例腹瀉,1例頭暈,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9.30%(4/43);對照組患者中,1例出現(xiàn)腹瀉,1例惡心,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為4.65%(2/43);兩組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氣道炎癥反應、氧化與抗氧化失衡等均是COPD肺氣腫表型發(fā)病重要因素,穩(wěn)定期患者仍存在咳嗽、胸悶等癥狀,動則氣喘,呼吸困難程度加重,肺功能進行性下降,降低患者生存質(zhì)量[10]。氧療、支氣管擴張劑、抗炎等是常規(guī)綜合治療常用措施,雖然可改善患者呼吸困難癥狀,但經(jīng)研究發(fā)現(xiàn),其治療總有效率仍未達到臨床預期[11]。在此基礎上,仍需尋求其他安全有效的藥物治療方案。
COPD肺氣腫表型患者肺功能下降與氣道黏液高分泌及氧化應激反應等存在密切聯(lián)系。從此方面入手尋求有效藥物進行治療可能有一定獲益。羧甲司坦是常見的一種祛痰藥物,具有祛痰、抗氧化等作用,作為羥自由基有效清除劑,能夠誘導IL-8釋放,降低外周血白細胞IL-8合成,減輕炎癥反應,且可在一定程度上緩解自由基對肺造成的損傷[12]。羧甲司坦應用于慢性支氣管炎、COPD等患者中,可降低痰液黏稠性,且該藥物口服后吸收較快,安全性高[13]。研究報道,羧甲司坦應用于COPD患者中,可改善患者癥狀,抑制炎癥反應,提高抗氧化能力[14]。隨著中醫(yī)不斷發(fā)展,中成藥不斷被用于COPD治療中。中醫(yī)認為,COPD屬于“痰飲”“咳嗽”等范疇,痰瘀、臟虛是主要病機,治療需以鎮(zhèn)咳化痰為主[15]。肺力咳是由黃芩、前胡、百部等制成的中成藥,可止咳平喘、順氣祛痰[16]。但目前關于肺力咳與羧甲司坦聯(lián)合治療COPD肺氣腫表型的價值鮮見報道,仍需證實。
APN是反映COPD患者炎癥狀況的新型指標,可介導IL-8、腫瘤壞死因子等炎性因子在氣道表達,參與氣道炎癥損傷[17]。IL-17作為一種炎性因子,也參與COPD氣道慢性炎癥反應,通過COPD氧化-抗氧化失衡過程促進肺氣腫發(fā)生及發(fā)展[18]。本研究結(jié)果顯示,治療3個月,觀察組血清APN和IL-17水平低于對照組,CAT評分低于對照組,且觀察組FEV1和FVC水平高于對照組,說明肺力咳與羧甲司坦聯(lián)合治療COPD肺氣腫表型患者,更利于改善患者綜合癥狀,減輕炎癥反應,提高肺功能。分析原因可能為,羧甲司坦可促進低黏度唾液黏蛋白分泌,降低痰液黏滯性,有助于痰液咳出,同時可通過黏蛋白中雙硫鏈互換作用,促進黏液彈性恢復正常,進而提高黏膜纖毛清除率,減輕患者咳嗽、呼吸困難等癥狀,提高肺功能[19]。同時羧甲司坦還可實現(xiàn)抗炎目的。此外,肺力咳膠囊藥物配方具有通氣祛痰、止咳平喘等作用,可抗菌、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增強肺功能[20]。研究表明,肺力咳中含有黃酮類化合物及生物堿等成分,不僅可抗菌、抑制炎癥反應,還可降低呼吸中樞興奮性,抑制咳嗽反射,進而改善患者癥狀及肺功能[21]。本研究還發(fā)現(xiàn),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fā)生率無顯著差異,說明聯(lián)合用藥不會增加不良反應風險,但因受觀察時間、研究納入、排除標準限制等,本研究結(jié)果仍有局限,關于藥物安全性還需今后進一步研究證實。
綜上所述,肺力咳膠囊聯(lián)合羧甲司坦治療COPD肺氣腫表型患者,可改善患者綜合癥狀,減輕炎癥反應,提高患者肺功能,應用價值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