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躍賢
摘要: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深化,初中音樂教學被逐步重視起來,通過變革、優(yōu)化課堂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有效性,可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愛好,更好的釋放內(nèi)心情緒,緩解學習壓力,增強審美情趣,培養(yǎng)藝術情操。下面本文將具體分析在初中音樂課堂教學中,如何提升教學有效性,使學生真正感受到音樂課程學習的樂趣。
關鍵詞: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興趣愛好;教學方法
引言:如今,培養(yǎng)學生多種興趣愛好,促進全面發(fā)展已成為一項重要的教學目標。初中音樂雖然不是主科目,但卻能愉悅學生身心,釋放身心壓力,有效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愛好,提升藝術素養(yǎng),增強對生活的熱愛,對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增強文化藝術內(nèi)涵有著積極影響。為此,需要在教學中,進一步優(yōu)化教學方法,提升教學有效性,幫助學生實現(xiàn)更高質(zhì)量的發(fā)展。
一、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提升音樂素養(yǎng)
音樂教材中的知識非常有限,需要在課堂教學中,利用多種途徑、手段將學生音樂視野拓寬,從而激發(fā)學生音樂興趣,調(diào)動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課堂學習氛圍。同時,在教學中,要讓音樂知識講解與音樂作品的鑒賞同步進行,增強學習體驗,減輕理論知識學習的枯燥感,使學生得到更深入的藝術熏陶[1]。例如,在學習《孟姜女哭長城》這首歌曲時,教學重點除了讓學生會唱,還要讓學生了解長城的歷史、關于長城的傳說以及歌曲所傳達出的價值觀、情感觀??梢酝ㄟ^多媒體播放長城的圖片、視頻資料,讓學生走入到真實的情景之中,感悟到長城的壯美,快速進入到歌曲學習的情景之中,深刻體會本首歌曲的情感基調(diào)。先從音樂技能知識講起,播放歌曲,讓學生對歌曲的曲式結(jié)構(gòu)深入體會,感受“魚咬尾”的演奏技巧,傾聽的同時,提示學生注意旋律音階的特點,隨著伴奏輕輕哼唱,感受“五聲音階”的特點。隨后,讓學生說一說這首歌總體的演奏特點,傾聽以及跟唱后有哪些感悟,從而深入學習到本首歌曲蘊含的一些音樂知識;然后,滲透歌曲情感與價值觀,通過有感情的演唱、動畫配音欣賞、故事表演等多種方式,引導學生深入體會歌曲中蘊含的豐富情感,體會底層勞動人民的悲苦生活,從而借古思今,更加珍惜當下的生活,要愛惜底層勞動人民的勞動果實。通過這種方式,既豐富了教學內(nèi)容,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同時升華了歌曲學習的主題,有效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2]。
二、構(gòu)建樂器化音樂課堂,激發(fā)音樂興趣
音樂課堂教學中,必然離不開各種音樂樂器的學習與使用,能夠與歌曲旋律、歌詞等相互配合,提升歌曲的立體度。為此,音樂課上,除了講解各種音樂知識外,還要為學生提供更多音樂樂器學習與體驗的機會,通過樂器的演奏,感知音樂獨特的韻律美、節(jié)奏美等,這對于培養(yǎng)音樂興趣愛好有顯著作用。需要注意的是,音樂課堂中,樂器的準備要與所學歌曲相匹配,并且要符合學生年齡、身心特點,以更好的提升教學效果[3]。例如,在欣賞小提琴協(xié)奏曲《梁?!窌r,先將“梁山伯與祝英臺”的故事引入,以此為背景進行音樂欣賞,激發(fā)學生好奇心,提高音樂鑒賞的興趣。然后在這一故事情景中,與學生共同欣賞這首音樂,將人物、情感融入到整首音樂的旋律中,隨著音樂旋律的變動,情感也在起伏變化,更能讓學生產(chǎn)生共鳴,增強對音樂“美”的感受,真正的享受音樂。在學生欣賞與感受一遍音樂后,讓學生們說一說自己的這一作品的理解,可以從音樂技巧、旋律、樂器、創(chuàng)作背景、風格等多方面闡述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師再結(jié)合學生的表達,對音樂的樂器演奏、音樂風格、情感等深入剖析,讓學生從情感層面、知識層面全方位認識、學習這一經(jīng)典作品。最后,如果有條件,可以為學生們準備一些小提琴,讓會演奏的學生現(xiàn)場演奏,教師進行配合,進一步加深課堂學習體驗,使學生能夠充分認識到樂曲對于音樂的作用、價值,充分激發(fā)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4]。
三、開展實踐活動,提升音樂實踐能力
如今,音樂課堂教學形式多種多樣,已不再局限于課堂中,而是越來越多的走出課堂,與學生共同探尋更加廣闊的音樂天地,這對于提升音樂的感受,增強音樂知識理解都有積極作用,同時還能提升學生實踐能力,鍛煉交際、組織能力等。比如,組織開展“文藝匯演”活動,不僅能夠豐富學生課間生活,還能對所學音樂知識進行考查,讓對音樂有著濃厚興趣的學生有更多展示自己的機會??梢越M織幾個班級共同參與,也可以僅在班級內(nèi)進行,學生可以依據(jù)自己所長,隨意選擇表演類型,可以是唱歌、可以演奏樂曲還可以跳舞等等。還可以讓有著相同興趣愛好的學生組成一個“樂隊”,共同探尋音樂的樂趣,體會音樂的無窮魅力,進一步增強學生間的交流與互動,增進彼此了解,進一步豐富音樂實踐活動形式[5]。同時,還可以豐富課堂實踐活動,進一步活躍課堂氛圍,例如,欣賞《敢問路在何方》這首歌曲時,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西游記”劇目的“角色扮演”游戲,對班級進行簡單布置,每組四人,分別扮演西游記中的師徒四人,再由幾名同學依次扮演取經(jīng)路上的妖魔,臺詞與肢體動作可以隨意發(fā)揮,通過這種表演的形式,深刻體會歌曲所蘊含的不畏艱險、積極向上的精神,讓昂揚向上的歌曲基調(diào)深深激勵著自己,增強課堂學習體驗。
結(jié)束語:
總之,素質(zhì)教育的發(fā)展之下,初中音樂將受到更多關注度,會不斷嘗試、采用更多優(yōu)秀的教學形式與方法,進一步提升教學有效性,從而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音樂興趣愛好,提升藝術素養(yǎng)。需要在教學中,進一步豐富教學內(nèi)容,拓寬音樂視野,靈活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同時關注樂器在課堂教學中的使用,更好的調(diào)動學生情緒,激發(fā)音樂興趣,還要注重音樂實活動的開展,豐富課堂內(nèi)、外各種音樂學習方式,提升學生音樂素養(yǎng),促進全面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張利娟. 淺談如何提高初中音樂合唱教學的有效性策略[J]. 環(huán)球慈善, 2020(9):1.
[2]劉娜. 淺談新課程背景下農(nóng)村初中音樂欣賞有效性教學[J]. 讀與寫(上,下旬), 2020, 017(003):247.
[3]陳百元. 淺談提高初中音樂教學有效性的方法途徑[J]. 成功:上, 2021(6):1.
[4]左雄. 談初中音樂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策略[J]. 愛情婚姻家庭:教育科研, 2021(8):1.
[5]葉國偉. 探究新課程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音樂欣賞教學的有效性[J]. 今天,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