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巍巍
[摘 要]感官知覺課程是培智學校國家義務教育課程標準中規(guī)定的康復課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單純的感官知覺訓練只針對某一領域,或是視覺,或是聽覺,內容單調、枯燥,自閉癥兒童不感興趣,教師事倍功半,很是苦惱。在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課中運用主題式教學,很適合自閉癥兒童的身心發(fā)展特點,能發(fā)展他們的多種潛能,滿足他們不同的學習需要,深受他們的喜愛。
[關鍵詞]自閉癥;感官知覺;主題式教學
自閉癥兒童因其特殊的身心發(fā)展特點,如果沿襲傳統(tǒng)的單純的感官知覺訓練,效果不佳。如果采用主題式教學,可以很好地改變教學效果,提高自閉癥兒童的適應性。
一、主題式教學模式在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課中應用的意義
主題式教學是指提供一個良好的學習情境,學生在具有高度動機的環(huán)境中接觸和此主題相關的各種領域的學習內容,教師可以橫向編選和該主題相關的教學材料,有時更可直接打破學科之間的限制,在教學中整合不同領域的內容和策略。它不再以某一領域的內容為主線,而是把同一個主題相關的內容抽取出來組為一個主題,相關內容作為主題單元,在幾周時間或一段時間內進行集中學習。簡言之,主題式教學就是將教學內容統(tǒng)籌規(guī)劃,將相近的內容放到一起設計成一個個主題,再按照每個主題內容選取相關材料組織教學活動。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指出,康復課程要根據培智學校學生的特殊需要,在制定、實施活動時,要以學生為主,突出學生為本的理念,為學生通過感知、體驗、參與等多種方式進行學習文化知識創(chuàng)造條件。主題的運用在生活中處處存在,因此應重視創(chuàng)設生活化情景,突出主題,使學生在真實的情景中感知豐富的刺激和各種體驗,通過有效參與發(fā)展語言運用能力。要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通過豐富、情景化、個性化的學習主題活動,促使學生積極參與、主動體驗、快樂發(fā)展。這就要求我們在感官知覺的教學模式上要有所突破,不能沿襲傳統(tǒng)的模式。相比傳統(tǒng)的感官知覺教學,主題式教學在感官知覺中應用的教學效果十分明顯。主題式教學的服務對象是學生,實現方式是活動,是通過某一主題進行內容輻射,實現教學內容的科學化、系統(tǒng)化,通過這種教學方式使新舊知識間產生關聯(lián)性和延續(xù)性,以學生為中心也便于其更好地學習和進步。除此之外,主題式教學對于提升學生的專注力,增強學習興趣,提高創(chuàng)新能力,培養(yǎng)發(fā)散思維也有很大幫助。
二、目前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課教學的現狀
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教學存在的問題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首先,兒童學習內容比較瑣碎,缺乏聯(lián)系性。自閉癥兒童不善歸納和總結,不能將知識進行系統(tǒng)串聯(lián),在學習時容易丟三落四,出現盲區(qū);其次,兒童不能將感官知覺課堂上所學知識活學活用。兒童感官知覺課堂學習缺少情景化的創(chuàng)設,課程內容之間缺乏聯(lián)系性,致使兒童學習時容易游離于課程之外,不能很好地吸收所學內容,自然導致不能很好地將所學內容與生活實際相聯(lián)系,不能在生活中進行泛化和應用。再次,兒童學習積極性差。以上問題和自閉癥兒童的認知特點碎片化,視覺優(yōu)先缺乏感覺統(tǒng)合能力是分不開的,因而他們不能將相關聯(lián)的事情放到一起去思考,也不能將事情的前因后果有效地聯(lián)系到一起,產生認知和學習困難?;诖耍瑐鹘y(tǒng)感官知覺教學模式已不能調動自閉癥兒童主動探究的興趣,效果低下,急需改變。
三、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課中開展主題式教學的理論依據
培智學校義務教育康復訓練課程標準中提到康復訓練課程的性質,其中有一點“綜合性”,強調課程要多學科融合,要根據學生需求制定有針對性的學習計劃。教學建議中的第一條也提到教師要把握課程的性質和理念,盡可能結合日常生活和學習情境開展有意義的功能康復活動,而不是機械地使用課程內容進行訓練,更不應該在隔離式場所對單一目標進行反復訓練,主題式教學從定義看正好能滿足這一點。
四、在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課中實施主題式教學的注意事項
(一)從生活中來,到生活中去
教師要善于發(fā)現學生生活中存在的困難并分析其原因,將學生生活中需要的能力提煉出來作為教學活動,繼而讓學生到生活中去實踐、去檢驗教學效果,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也能幫助學生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一舉兩得,這也是主題式教學的宗旨。
(二)精心準備,激發(fā)學生興趣
在主題教學開始之前,準備活動是必不可少的。這里的準備包括備學生、備資源、備設計、備環(huán)境。
“備學生”是指教學前要充分了解學生的現有能力及進行本主題活動的前備技能有多少,這一點在接下來的課堂教學非常必要且重要。
“備資源”是指準備好主題教學要用的音頻、視頻、圖片及相關教具。教學資源少則達不到預期效果,太多有可能引起學生過多關注而完不成教學任務,所以要出示適當、適量的資源。
“備設計”是指主題教學的流程設計。整個主題應包括哪些單元,每個單元的主線是什么,每個活動要設置哪些練習,都要考慮周全,做到環(huán)環(huán)相扣,交相輝映。
“備環(huán)境”是指教學活動場所環(huán)境的布置,要與教學主題相切合,要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但又不過度分散學生注意力,要把顯性和隱性相結合,做到適時出現。
(三)分層設計,滿足學生需要
主題式教學內容要符合學生的生活經驗、認知基礎和學習方式,同一主題下教學內容的設計要根據學生的特點進行分層,難度適當,拓展適度。
(四)主題鮮明,重點突出
主題式教學內容的選擇應是學生在生活中經常面對、急需解決、能為學生融入社會奠定基礎的部分;同一主題也要根據學生的學習需要分出主次,便于學生掌握。
(五)創(chuàng)設活動,發(fā)揮學生主體作用
自閉癥兒童的特點決定他們只有在活動中才能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才能有效接收各種學習信息。因此,要多創(chuàng)設活動,讓學生動起來。在活動中進行主題教學,不僅能提升學生的動手能力、思維能力及注意力,更能增加學生的自信心和交流能力。
(六)及時泛化,跟蹤追效
自閉癥兒童的學習時常會陷在一個非常具體和特定的形式中,難以適應在變化的環(huán)境中學習。因此,課堂上的學習只有在課后得到有效的泛化之后學生才能真正掌握。教師一定要在主題教學后及時與學生家長取得聯(lián)系,告知課上學習內容和每節(jié)課后需要泛化的內容,確保教學內容切實有效。
(七)小步子,多循環(huán)
自閉癥兒童因感官異常容易分心,注意力時間有限,因此主題教學時要低起點,小步子進行。主題教學內容要有計劃、有重點地進行巡回教學,確保學生真正掌握所學內容。
五、主題式教學在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課中的運用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育家夸美紐斯曾說:“興趣是創(chuàng)造一條歡樂和光明的教學環(huán)境的主要途徑之一?!痹谠O計教學內容時應依據學生的實際狀況和興趣點而設計,這樣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才會更高,學習興趣才會更濃。
(二)轉換教師角色
新課改要求教師要成為學生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合作者和激勵者,要能關注所有學生,尊重學生個性差異,滿足學生個性需求,構建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愛學、樂學,最終養(yǎng)成積極探究、自主學習的能力,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基礎。
(三)確立有效的教學主題
主題是主題式教學的核心,真正有效的主題能對教學起到推動和促進作用。為此,教師確立的主題要貼近學生生活,要能為學生生活服務,是學生生活中需要的知識和技能,這樣的主題才是有效的。
(四)營造相應的教學環(huán)境
教學環(huán)境是學習活動得以順利進行的有力保障。只有學習環(huán)境與所學內容相切合,才能讓學生輕松融入課堂,在學習中更活躍,更好地在課堂上體驗生活中的一些情景,并將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問題提前做好準備,在課下生活中再將所學知識得到更好地泛化。
總之,主題式教學在自閉癥兒童感官知覺學科中有著重要意義,只要教師注意揚長避短,活學活用,主題式教學在后續(xù)的教學中才會有更大的發(fā)展空間,最終提升整體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師范教育司.竇桂梅與主題教學[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2]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培智學校義務教育課程標準(2016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責任編輯 付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