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靜
隨著市場經濟的逐步發(fā)展,企業(yè)規(guī)模也在不斷地擴大,在規(guī)模擴大的同時也有一系列問題隨之而生,使公司陷入了困境。例如:資產負債率高、償債能力差、負債過多,以及出現了債務糾紛,經營狀況不盡人意,這都制約了企業(yè)的良性發(fā)展。面對這一系列的問題,企業(yè)試圖通過重組來擺脫困境,進而改變現有的財務狀況和績效,使得企業(yè)更好的發(fā)展起來,而且隨著我國會計準則的不斷完善,進而促使更多企業(yè)選擇重組。進行重組重組的方式有很多種(收購兼并、資產剝離、置換、債務重組等),但因各個公司面臨的問題有所不同,所以采取相應的方式來擺脫當前的困境。但重組是否真的能使企業(yè)改善現狀,可以通過企業(yè)的各項績效進行分析,不斷探究,本文對龐大集團的財務績效分析進行分析,把重組前后的財務指標做對比,總結重組對其部分財務指標的影響效果,并對日后的發(fā)展趨勢進行預測。在不斷探究中總結企業(yè)所面臨的問題,通過這些出現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確保企業(yè)進行可持續(xù)發(fā)展。
重組有廣義和狹義兩種定義,前者指的是某些要素的重新組合和配置,后者是指利用資產重組、產權重組、債務重組,來優(yōu)化企業(yè)結構和資源分配,進而達到一定的保本目的。
績效分析是人類績效技術模型的第一步。我們通常使用償債能力、盈利能力、營運能力和發(fā)展能力這四大類,對企業(yè)進行績效分析。通過分析得出的數據,可以一定程度上看出企業(yè)在成本控制上的效果、資金運用和調配的效果。
在2017 年5 月4 日,龐大集團向冀東豐借款1700萬元,進行借款的主要目的是確保自身經營鏈條能夠順利運轉下去,并且能夠用于日常進貨等,但是由于自身經營不規(guī)范,導致企業(yè)的資金后期依舊出現了問題,無法按照約定好的時間進行債務清償。從2015 年到2017年,總的來說,龐大集團銷售凈利率是呈上升趨勢的,但2018 年的銷售凈利率卻為1.41%,出現大幅度下降。龐大集團2018 年的銷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不是太理想。
龐大集團雖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的發(fā)展態(tài)勢,但由于2018 年度公司出現巨額虧損,導致嚴重的資金不足等現象,公司經營不能正常運行,通過變賣大量網點,暫時解決資金鏈斷裂問題。在2010 年時,龐大集團網點的數量,曾最多達到1439 家。而現如今,龐大集團的網點數量卻呈急劇下降的趨勢,截至2019 年12 月31 日,龐大集團在中國共擁有402 家經營網點。
隨著網點和門店的日漸減少,公司不得不采取相應的方式進行店面的整合,停運大部分之前迅速開張的店面,但是依舊無法回籠資金,以至于最后其債權人冀東豐不得不通過法律途徑進行申請,要求對其展開進一步合理的重組。
龐大集團無力償還債務,因此被對方向法院起訴。在普通人看來,龐大集團似乎已經沒有退路,但對龐慶華來說,這是一個“巨大的好處”。2019 年6 月龐慶華在接受采訪時表示,與外界認為龐大集團面臨的危機不同,他認為通過這次重組,可以有效的解決龐大集團所面臨的金融問題,并可以有效的化解這次危機和風險,但這次重組其中其實另有玄機。
實際上,龐大集團的這次重組是“自導自演”的。北京翼東豐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把龐大集團訴諸公堂,但實際上該公司是龐大集團的子公司,且龐大集團擁有該公司99%的股權,換句話說,就是這個龐大集團向自己借錢,然后說無法償還這筆錢,于是申請“破產和重組”,選擇破產對龐大集團來說是自愿的,申請破產和重組對于龐大集團可能是無奈的舉動。 2018 年,陷入債務危機和資金鏈緊張的龐大集團,試圖通過出售4S店來挽救自己,但沒有一家立即生效。2018 年5 月,龐大集團出售了5 家優(yōu)質的4S 店;7 月,出售5 家4S 店;8 月,轉讓其9 家4S 店。在此期間,龐大集團出售了大量的4S 店,共取得收入約26 億元。但這一系列舉措并沒有使龐大集團擺脫債務危機,在巨大的債務壓力下龐大集團最終選擇重組,試圖去改變當前所面臨的問題。
重組使龐大集團產生了債務重組收入,從而實現了扭虧為盈。2019 年公司的非經常性損益對當年利潤的影響約為43.5 億元,公司部分品牌的毛利逐漸恢復正常。但由于2018 年是資金的快速回報,以低價出售車輛沖回利潤的方式,未能達到制造商的指標,導致當年的毛利潤異常低,從而對2019 年的經營狀況也產生了一定的影響。所以公司在2019 年的資金短缺導致車輛購買不足,售出車輛數量減少導致營業(yè)收入、成本、稅金和附加費大幅下降等問題還尚未解決。
表一龐大集團重組前后償債能力情況
如上表所示,龐大集團的償債能力在重組后流動比率和速動比率有所改善。2016 年到2017 年流動比率維持在1 左右,由于2018 年龐大集團出現困難該比率出現明顯下降,隨時會面臨風險。2019 年重組后該比率又大幅上升,但龐大集團的流動比率始終未超過2,表明龐大集團的資產流動性較差,需要進一步提高。此外,速動比率在重組后也有了明顯的提高,也將近接近恰當比率。從總體上來講,龐大集團的速動和流動比率在重組后逐漸上升,在某種程度上,這也進一步表明龐大集團短期償債能力提高了,導致債權人所承擔的債務保障程度也提高了。
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在重組前一直維持在75%以上,而同行卻基本不到70%,而龐大集團一直以來采用買地建店的發(fā)展模式,從而導致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較高。在重組之后,龐大集團的資產負債率大幅度降低,減輕了企業(yè)的壓力。其次,龐大集團的權益乘數重組前一直維持在5 左右,相當于同行業(yè)的兩倍,但在重組之后,接近同行業(yè)水平。
通過上述分析,我們可以看出重組對于龐大集團產生了一定的積極影響,根據重整計劃顯示:重整投資人將提供資金,用來支付重整費用、清償債務及補充公司流動資金,共約7 億元。重整完成后,為進一步補充公司的流動資金,投資人將引入中國民生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為龐大集團提供不超過10 億元的債務融資。重組使龐大集團償債能力增加,資產負債率降低,但這僅僅是第一步,要想繼續(xù)保持增長的趨勢,就要從長遠來看,保持持續(xù)性的發(fā)展。
表二龐大集團重組前后盈利能力情況
龐大集團的營業(yè)利潤在2018 年突然變?yōu)樨摂担饕且驗?018 年度公司為快速回籠資金,以低價出售車輛和店鋪,從而導致當年毛利異常低,并且深陷債務困境,收入發(fā)生嚴重下滑。直至2019 年下半年,龐大集團重組完畢,主營業(yè)務也得到了改善,部分品牌毛利逐步回歸正常,其營業(yè)凈利率也在2020 年達到了2.09%,從這可以看出,龐大集團的凈利潤有了明顯的改善。
龐大集團的總資產凈利率在2019 年有了明顯的提升,說明重組對龐大集團來說有著積極的影響,但這種影響是否能持續(xù)下去,就需要看龐大集團日后能否產生正的現金流增長。事實上以汽車銷售服務為主業(yè)的龐大集團想要將基本局面徹底扭轉、逐步恢復盈利能力并重回良性發(fā)展軌道還是有一定的壓力的。龐大集團同樣在行業(yè)的競爭壓力下面臨著這種困境,如若扭轉這一局面,有必要從提升銷量出發(fā),改善企業(yè)經營結構,不斷為提升競爭力創(chuàng)造條件。
由于汽車經銷商的重資產特質,使高融資需求變成了業(yè)務常態(tài)。為了能夠有足夠的資金進行日常的經營和進貨,汽車經銷商就通過抵押車輛生產合格證的方式去銀行融資,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資金加快車輛的流轉、提高資金利用率、提升運營效率對經銷商的經營至關重要。所以行業(yè)內通常用資產周轉率來衡量企業(yè)的資產管理能力,以應收賬款周轉率來衡量企業(yè)的資產管理質量。
表三龐大集團重組前后營運能力情況
如上表所示龐大集團的應收賬款周轉率、流動資產周轉率和總資產周轉率在重組后有明顯的上升趨勢,這說明重組對龐大集團產生了積極影響,表明龐大集團的市場環(huán)境日益明朗,前景看好。
表四龐大集團重組前后發(fā)展能力情況
雖然龐大集團為維持正常的經營做出了很多努力,例如:征得金融機構的理解支持,也通過減員增效、出售資產等方式降低成本。但是違約警告給龐大集團帶來了持續(xù)的負面影響,而且由于2018 年度整體資金較為緊縮等一系列問題,使2019 年度龐大集團融資困難、資金緊張的問題不但并未緩解,反而影響了其正常的運營效益。企業(yè)的發(fā)展能力沒有達到行業(yè)的平均水平,發(fā)展能力不足則會限制龐大集團的資本規(guī)模的擴張,無法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影響企業(yè)的盈利情況及市場競爭力。但總的來說龐大集團的主營業(yè)務收入、凈利潤增長率逐漸由負變?yōu)檎傎Y產增長率有了明顯的回調,由此可以初步判斷,未來龐大集團的營業(yè)業(yè)績可能會逐步上升。
首先,制定切實可行的重組計劃。主要指的是,在重組項目展開之前,率先從客觀角度出發(fā),針對當前企業(yè)重組大環(huán)境進行詳細的評估和判斷,同時進一步采用風險評估方法等進行重組對象的盡職調查,在重組之前將風險降到最低。重組計劃需要從客觀角度展開,盡可能從企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角度出發(fā)進行計劃,避免后期企業(yè)重組展開中出現突發(fā)情況,降低了企業(yè)重組的風險系數。
其次,按照重組的規(guī)劃和項目要求,按部就班展開每一步重組的計劃,尤其是對重組過程中涉及到的類似財務、資金、風險、融資等內容相關的事項,需要成立專門專業(yè)的調查小組深入到重組項目進行確認。負責重組的工作人員需要就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進行確認,確保重組過程中安全,有利于今后企業(yè)重組后的可持續(xù)發(fā)展。
本文通過對龐大集團的重組和績效進行分析,可以看出企業(yè)重組的動機和重組對企業(yè)財務指標產生的一系列的影響,盡管重組對龐大集團來說是一劑良藥,但龐大集團是否能夠發(fā)展下去,還有很多因素的影響,當然也和企業(yè)自身的發(fā)展能力息息相關。
2020 年1 月份爆發(fā)新冠疫情,現階段新冠疫情已全球肆虐。從國際形勢來看,新冠疫情全球蔓延所帶來的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對于汽車企業(yè)的產銷和出口將帶來更多的不確定性。從國內市場看,2020 年新冠疫情對國內宏觀經濟產生了較為嚴重的沖擊,雖然目前我國疫情得到了有限的控制,但受境外因素的影響,國內還是保持著不松懈的狀態(tài)。如果經濟增速持續(xù)降低、居民可支配收入增長持續(xù)放緩,將直接導致消費低迷,尤其會給非生活必需品的乘用車銷售帶來較大沖擊,這對企業(yè)來說也是莫大的挑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