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蔣宇利
(作者系江蘇省人民醫(yī)院主任藥師)
茶可提神醒腦、減脂刮油、促進消化,穩(wěn)定血壓、血糖和血脂等,是公認的健康飲品。然而,過量飲茶也會引起身體不適和一些副作用。
不當飲茶出現的不良反應主要有:興奮造成睡眠障礙;利尿引起過度脫水和電解質失衡,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喝水不解渴;茶葉中的多酚類成分可與鈣、鐵、鋅等礦物質形成難溶物,影響吸收;茶中的生物堿類還可能與一些口服藥物有配伍禁忌,比如可影響喹諾酮類抗菌藥、甲狀腺素等藥物的代謝。
還有一個常見的副作用,就是飲茶過量會“醉”!
酒喝多了會醉,茶喝多了也會醉嗎?答案:是。
醉茶的表現主要是頭暈、惡心和乏力,很像暈車。有的人還會頭痛、心律紊亂、手震顫、四肢無力或站立不穩(wěn)、驚厥抽搐等。
“醉”用于茶,看似是“過量”,本質是“中毒”。
茶葉中的生物堿含量約為2%~5%,其中95% 以上為咖啡因(或稱咖啡堿),它是引起醉茶的主要成分??Х纫虼嬖谟谏习俜N植物中,茶、咖啡和巧克力中都有,而茶葉中的咖啡因含量最高。
絕大多數人每天會從不同途徑攝入咖啡因??Х纫蛏倭繑z入是食品,攝入多到一定劑量則是藥品,超過某一劑量就成“毒品”了。咖啡因是中樞神經興奮劑,作用于大腦皮層。它能夠暫時驅走睡意,消除疲勞感。直觀的反應就是精神振奮,不犯困,有助于提高瞬時爆發(fā)力和耐力。但咖啡因并不能提升人體潛力,只不過是提前預支了活力,暫時掩蓋疲勞。一旦咖啡因供應中斷,疲勞將反撲,這就是戒斷反應。所以長期喝茶的人一旦沒有茶葉,只喝白開水,便會無精打采。
茶中的咖啡因和其他生物堿還有利尿作用,也可導致人體內鈉、鉀、鎂等離子隨小便流失。若不及時通過飲食補充這些無機鹽,可造成人體電解質平衡紊亂,從而引起心悸、惡心干嘔和眩暈等。
空腹喝茶會導致體內血糖快速降低,更容易醉茶。若長期喝茶過量,還可能引起神經衰弱、缺氧性頭痛、習慣性失眠等癥狀。
世界上多數國家設定成年人每天咖啡因的攝入量不超過0.4 克,單次攝入量不超過0.2 克。茶葉中所含咖啡因以2%~5% 估算,成年人一天最大的飲茶量為8—20 克。
同時,還要看是什么茶。紅茶中的咖啡因要比綠茶高約50%,烏龍茶介于二者之間。再就是新茶中的咖啡因含量比陳茶高,通俗地說,茶葉越嫩,所含的咖啡因也越多。
因為個體差異,每個人可耐受的茶量也有高低,醉茶的癥狀也因人而異。平時不怎么喝茶的人,突然飲茶過濃過多,很容易醉茶,身體虛弱時喝大量的茶更容易醉茶。
不可否認,醉茶的人,多是平時愛喝茶的人,遇到好茶舍不得丟口。
有些人本身就不適合喝茶,比如患有神經衰弱、失眠、甲狀腺機能亢進、結核病、心臟病、胃腸潰瘍病的人,這些人喝茶不止是醉茶,還會引起更嚴重的副作用。患有心律失常、心臟雜音等疾病人群和高血壓患者,應嚴格控制飲茶量。
發(fā)生醉茶時,往往血糖下降。無論有沒有糖尿病,一旦出現醉茶現象,均可及時補充糖分來緩解不適,如吃一塊糖、一些餅干,或喝一碗米湯等。
還有種情況容易醉茶,就是悶泡時間過長的茶,溶出的咖啡因過濃。這種茶湯苦味過重,可以稀釋一下再慢飲。咖啡因是苦的,當你感覺茶湯很苦時,就是茶太濃了,要少喝點。理想的口感應該是像綠豆湯那樣淡淡的苦味。
茶是好飲品,但不能“醉茶”,甚至丟掉健康。
茶如人生,宜淡不宜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