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的良好學習品質是指幼兒在學習時的態(tài)度、習慣、行為規(guī)范、學習方法等,是幼兒在早期形成學習思想和未來發(fā)展的基本素質,主要有專注性、探究性、主動性、創(chuàng)造性以及認識事物、解決問題的思考能力。通過繪本閱讀,將文字與圖畫相結合,把藝術和文學相融合,開辟一個適合幼兒閱讀的新視角,幫助幼兒在閱讀中提高對自然界客觀事物和社會真善美的認知、想象、辨析和表達能力,為確立良好的學習品質奠定基礎。本文將從繪本閱讀對幼兒學習品質發(fā)展的策略方面進行討論,研究這一獨特的學習方式帶來的價值,并分析它存在的合理性以及發(fā)展意義。
幼兒是孩童時期最稚嫩的存在,他們在學習和認知方面的能力比較薄弱。繪本閱讀正是抓住了這一點,將圖片與文字結合起來,豐富閱讀的樂趣,簡化閱讀的難度,便于幼兒可以更好地理解閱讀的內容,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發(fā)展。
一、繪本閱讀對幼兒學習品質提升具有積極意義
繪本閱讀通過文字和圖片結合的方式,將原本篇幅大、字數(shù)多、道理難的故事縮減并簡化,變成篇幅小、字數(shù)少、道理簡單并且還配上生動圖畫的故事,更符合幼兒的閱讀需求。正因為這樣,繪本成為幼兒人生早期閱讀的書籍,是幼兒認識自然、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窗口”,更是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絕佳平臺。
畢竟對幼兒來說,培養(yǎng)一個好的學習習慣和學習興趣是非常重要的,幼兒對圖像的興趣非常敏感,大多會利用圖像來提高自身的認知能力。而繪本教育的應用不僅能有效帶動幼兒的閱讀興趣,還能讓幼兒主動去探索以及反復觀察繪本當中的內容,對幼兒想象力和表達能力的激發(fā)也是非常有效的。因此教師要利用繪本的優(yōu)勢,以繪本為核心,引導幼兒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幼兒的學習品質,讓幼兒在興趣教育的引導下投入到繪本的閱讀和學習中。
(一)繪本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學習的主動性
傳統(tǒng)的閱讀由純文字閱讀組成,成年人閱讀時間過長會產生疲倦性,感覺文字變得枯燥無味,更不要說還處于懵懂階段的幼兒?;谟變旱闹庇^形象的年齡特點,他們更喜歡聆聽成人講述書籍中的故事。繪本圖畫與文字結合,畫面生動,情節(jié)簡單易懂,讓幼兒一接觸就喜歡上,“手不釋卷”,對幼兒閱讀不僅推動了量的激增,而且引發(fā)了質的飛躍。教師在引導幼兒閱讀的同時進行繪本閱讀的浸潤式指導,可以讓幼兒養(yǎng)成熱愛閱讀、自主閱讀、主動思考的習慣,享受閱讀帶來的快樂,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
(二)繪本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思辨能力
幼兒處于孩童時期,知識儲備量極其有限,做不到對每一個知識點都有敏感的反饋,為了方便他們更好地開展閱讀,提供繪本開展閱讀是極佳的媒介。繪本閱讀通過將文字與圖片相結合,從而形成一種新的閱讀方式。很多內容他們很可能在聽完過后就遺忘了,但是繪本閱讀通過繪本閱讀中的圖片表達也可以更形象地解決他們內心對文字的困惑,通過閱讀讓幼兒對形形色色的故事留下印象,認識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初步判定善惡美丑,提高幼兒的思考辨別能力,還能從繪本閱讀中了解自己身處的環(huán)境,并在閱讀中表達自己的情感。
(三)繪本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幼兒的表達能力
幼兒在閱讀繪本中表現(xiàn)出興趣和快樂,很多繪本都蘊藏著一個個淺顯的“道理”,用這樣寓教于樂的閱讀方式,比直接講道理生動有趣得多。教師在繪本閱讀的基礎上展開語言活動,利用情景劇的等方式,讓幼兒對繪本內容進行扮演,通過豐富具有趣味性的語言活動來調動幼兒的興趣,強化幼兒對繪本的理解,使幼兒的表現(xiàn)力得到顯著提升,也讓原本語言表達能力尚弱的幼兒提高了想象力,可以更好地學習如何去表達,將自己對故事內容的理解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表現(xiàn),鍛煉幼兒的思考能力也增強了語言表達能力。
二、開展繪本閱讀,必須把握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原則
把繪本作為幼兒園教學的重要內容,是當前和今后課堂活動的基礎和前提。有效的繪本選擇將是提升幼兒學習素質的前提。繪本內容不僅要具有生動性,可以有效地調動幼兒的參與興趣和閱讀興趣;而且要有入門的科學性和延展性,提高幼兒的探究體驗;還要具有正確的品德導向,讓幼兒從小感受良好的價值觀。
(一)用繪本閱讀提高學習品質,要注重生動性
很多人都以為幼兒還小,沒有自己的觀念,這種想法是錯誤的。實際上幼兒本身已經具備自我意識,他們知道自己對哪種書籍更感興趣,這也是為何相比純文字的書籍,幼兒更喜歡繪本閱讀的原因。盡管很可能大部分情況下他們并不能完全了解書里面的內容到底是在說什么,理解的深層次含義也是一星半點,但絲毫不影響他們自我的選擇權。幼兒的想法與成人是有區(qū)別的,他們更注重映入眼簾的吸引力,密密麻麻的文字沒有這種效果,生動有趣的圖片正是吸引他們的因素。繪本和純文字閱讀相比,更加生動形象,也更加充滿樂趣,要有針對性地對繪本閱讀的書籍進行選擇,對年齡偏小的幼兒在選擇繪本閱讀時可以選擇圖片大且多,單幅圖中文字較少或幾乎沒有的繪本,更加重視他們的直觀感受,思考只作為一點輔助就好,教師進行簡單指導,用語言簡要將故事講解概括出來。對年齡段較大的幼兒可以選擇圖片有關聯(lián),多幅圖片連續(xù)文字略多一些的繪本進行閱讀,注重文字敘述的故事要有生動性,豐富和充滿趣味的故事可以更好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便于進行理解和學習。
(二)用繪本閱讀提高學習品質,要注重探究性
選出好繪本,有利于激發(fā)幼兒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對幼兒進行繪本閱讀教學活動,針對不同學習品質的培養(yǎng)有著不同的操作方法,不同的繪本培養(yǎng)幼兒學習品質的側重點也是不同的。同時成人陪伴開展親子閱讀、師幼共讀,促進親子親密的同時也提升幼兒的閱讀能力和水平,這正是開展繪本閱讀的一大優(yōu)點所在。例如,有趣的交通工具系列繪本:《推土機和它的伙伴們》《出發(fā)嘍,行駛吧!》《失火了,消防車出動!》《汽車圖鑒》《機場的汽車》等,用將繁復的交通工具簡易化,變成幼兒易懂的各種交通工具工作中狀態(tài)的畫面,讓他們通過“車子工作中”的閱讀體驗,享受書中的樂趣,與工作中的車子一起開心感受書中的車子的秘密。更特別的是,作者在書中獨具匠心地加入了小朋友和小動物,淡化了機械車輛冰冷的感覺,讓幼兒在愉快的閱讀經驗中學習。
(三)用繪本閱讀提高學習品質,要注重通俗性
通俗性的關鍵是許多淺顯的道理讓幼兒簡單的思維能理解,能引導自己去思考,去尋找書中的故事。在這個基礎上開展的幼兒自主閱讀,有助于培養(yǎng)他們的主動性,通過對繪本的閱讀,更有利于提升幼兒自我學習的能力。例如,閱讀繪本《我的情緒小怪獸》,可以更注重幼兒心理彈性的培養(yǎng)。在《我的情緒小怪獸》中,情緒是一只有著各種顏色的小怪獸,它的顏色代表著不同的含義——喜怒哀樂、嫉妒、慚愧、內疚以及自豪等。教師或家長在陪幼兒閱讀這本書的時候,每讀到一種小怪物,就可以跟幼兒一起討論可以用什么詞來形容這種情緒,以便更好地豐富幼兒的詞匯量。在日常生活中,幼兒一旦產生情緒了,教師就可以問:“哎呀,是什么小怪獸跑出來了呀?”這種幽默的交流方式,可以幫助幼兒從情緒腦連接到理性腦去思考問題,將幼兒從情緒中轉變出來,讓他們可以更輕松地管理自己的情緒,更有利于心理彈性的培養(yǎng)。
三、改進繪本閱讀方式,不斷提升幼兒學習品質實效
繪本不盡相同,采取的閱讀方式也不能千篇一律。我們可以從繪本解讀的多元化和繪本閱讀方式的多樣化兩個方面著手,探索以其為抓手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最佳閱讀方式。
(一)針對年齡特點,實行階梯閱讀
幼兒本身的知識儲備、社會閱歷和認知能力的特點導致了幼兒在閱讀繪本的過程中無法保證每一篇文章或者是每一個圖片都可以有效地了解其中的含義,這就給繪本的選擇提供了思考。在教學實踐過程中,不同幼兒所呈現(xiàn)出的特點也是不同的,為了提高繪本閱讀活動的綜合效果,也為了讓繪本閱讀教學更有效地開展,在為幼兒進行繪本閱讀選擇的時候,務必結合時代特點、幼兒年齡特點和興趣特點進行選擇。不同年齡段幼兒對事物的了解程度是不同的,可能年齡偏小的幼兒只對直觀的事物感興趣,而年齡偏大一些的幼兒就具備了一定的思考能力,他們可以結合圖片去嘗試理解文字所表達的含義。因此,我們可以應用各類“階梯式”繪本幫助幼兒從“親子閱讀”過渡到“獨立閱讀”。我們可以從圖畫多,畫面大的繪本入手,和幼兒開展不同形式的多層次閱讀,隨著認知能力的增強,讀物中的圖畫漸漸減少,文字慢慢增加,詞匯的總量和難度、句子的長度、內容的深度等也逐漸改變,以此提高幼兒的閱讀興趣,形成良好閱讀習慣,也提升幼兒的學習品質。
(二)組織互換交流,實現(xiàn)合作共享
不同的幼兒,呈現(xiàn)出的閱讀興趣也是不一樣的,他們所擁有的繪本閱讀的風格也是不一樣的,但是,閱讀風格的單一會導致幼兒接觸到的知識不夠全面,無法更好地去認識世界。因此,引導幼兒與同伴共讀繪本,可以幫助他們了解到更多的東西,接觸到他們以前從未接觸過的故事,拓展對繪本中的相關內容的理解,在閱讀的同時學習交往,也可以更好地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的提升。幼兒之間的交流是與生俱來的,他們的交流是很密切的,在不知不覺的共讀中幼兒可以完成對同一事物的交流,在不斷分享中收獲,取長補短優(yōu)勢互補,完善幼兒的學習品質。除此以外,幼兒園也可以組織不同班級的幼兒在一起閱讀,或者在自己的班級里分成不同的小組,組織小組與小組之間的閱讀,進行繪本閱讀的交流和分享,不同小組中幼兒的閱讀風格也是不同的,因此他們會有更多的比較與了解,更多的閱讀角度與思考。通過對他人閱讀的感受結合自己閱讀的收獲進行比較,幼兒在學會觀察的同時進行反思與解釋,思考同伴閱讀的書籍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提高幼兒的觀察和思考能力、推理和問題解決能力。
(三)深化情境展現(xiàn),增進閱讀理解。
教師也可以適當?shù)貙L本進行加工,一方面便于教師的情境塑造,另一方面也可以提高語言活動的可操作性,在繪本加工上教師主要可以采用三個策略:首先,教師可以削枝強干,明確繪本當中的行文主線和主要的教育意義,在保證繪本整體基調的情況下盡可能地減少不必要的細節(jié),減少情境營造所需要花費的時間,同時有效地突出核心價值。其次,教師可以調整順序,先易后難,慢慢地提高幼兒對繪本內容的了解。最后,教師可以在繪本內容的基礎上引入生活內容,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構建情境,另一方面,也可以讓語言活動的開展更加順暢。例如,繪本《胡椒生長在哪里》是一本知識型繪本,幼兒在閱讀和理解的過程中往往會面臨較多的困境,這時,教師可以通過生活化情境構建的策略,強化幼兒的理解。教師可以在語言活動的導入過程中播放一些情境短片,讓幼兒觀察胡椒的生長方式,然后再開展繪本閱讀,提高幼兒參與繪本閱讀的興趣和效果。同時,在選擇繪本之后教師還需對繪本進行有效分析,考慮如何有效構建游戲情境。
(四)開展游戲活動,活躍繪本氛圍
游戲是幼兒教育中常見的一種教育手段,因為游戲的趣味性相對較強,且對幼兒的身體素養(yǎng)提升和知識認知能力的提升以及對繪本知識的認知效果提高都可以起到較高的幫助,教師在語言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可以通過游戲的方式再現(xiàn)情境開展語言活動。例如,《爸爸的手影戲》這篇繪本以手影作為主題,因此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展開手影游戲,讓幼兒模仿繪本中的手影,并且讓幼兒自己去創(chuàng)造屬于自己的手影,在調動起課堂氛圍的同時,也能有效提高幼兒的想象力和表現(xiàn)力??梢姡糜螒騺韺肜L本內容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讓幼兒從快樂中學到知識,還能促進幼兒合作能力、表現(xiàn)能力、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的發(fā)展,幼兒的學習品質也能在繪本閱讀活動中獲得提高。教師要注意的是,游戲形式要不斷做出優(yōu)化和改良,防止過于枯燥的游戲形式導致幼兒的學習興趣降低。教師可以給予幼兒更多的自主空間和探索空間,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分析,探究和討論,得出最終的結論,明確游戲開展的規(guī)則以及游戲開展的方式。例如,在游戲活動開展之前,教師可以給幼兒一定的時間,讓他們充分進行繪本閱讀,分析故事情節(jié)以及各個人物的人物特點,在此之后讓幼兒自主劃分小組、自主去選定角色并且分析如何表演,通過這種方式來有效地提升幼兒的認知能力和協(xié)調能力問題、探究能力問題、發(fā)現(xiàn)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語言活動的綜合教育效益的同時也助推了幼兒學習品質的發(fā)展。
綜上所述,繪本閱讀是促進幼兒學習品質發(fā)展的動力。合理地運用繪本閱讀不僅對幼兒養(yǎng)成良好學習習慣有幫助,還可以滿足幼兒的好奇心,豐富幼兒的創(chuàng)造性,增強幼兒的思辨能力,為幼兒身心健康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家長和教師要合理運用好繪本故事書,讓每一個幼兒都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品質,健康、快樂、茁壯地成長。
注:本文為廈門市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2020年度立項課題“基于繪本閱讀提升幼兒學習品質的實踐研究”(課題批準號:20096)的研究成果。
(左毓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