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微習慣在中職生日常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中的應用

      2022-04-29 00:44:03張蓉
      新教育·科研 2022年2期
      關鍵詞:日常行為中職生

      張蓉

      【摘要】學業(yè)不佳的中職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的日常行為,這些必將成為其成長與今后就業(yè)的阻礙。通過行動研究,讓經(jīng)典生活化,寓教育于生活,幫助中職生從培養(yǎng)微習慣開始,在實踐中反復嘗試與驗證,不斷養(yǎng)成良好的日常行為習慣,使學生一天天快樂、健康、智慧起來,從而不斷提升自我效能感,增強自信心,從容面對未來職業(yè)的挑戰(zhàn)。

      【關鍵詞】微習慣;中職生;日常行為

      中職學校開設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課程教學,讓學生從經(jīng)典學習中不斷汲取成長正能量,但學貴力行,如何將書本所學,課堂習得落實到每日的生活、學習中,將經(jīng)典內化為信念,外付諸行動,微習慣無疑是一個很好的方法。

      一、學貴力行,將經(jīng)典生活化

      在傳統(tǒng)文化課堂上,學生桌椅正、身正、書正、聲正、心正地誦讀經(jīng)典,橫平豎直、一筆一畫地書寫經(jīng)典,也理解并能講述“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親所好,力為具”等經(jīng)典名句的深意,但知易行難。學生學了就忘,混日子的有之,常立目標又半途而廢的有之,如何破解從知到行的難題?筆者經(jīng)過兩年的教學實踐體會到:只有將經(jīng)典生活化,經(jīng)典才有生命力;只有尊重學生獨特的個性發(fā)展,讓學生自主參與學習、實踐,從點滴日常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中,獲得快樂、健康與智慧,寓教育于生活,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教育才能在學生心中扎下根。

      二、開啟微習慣,教學做合一

      微習慣就是堅持每天做微不足道的積極行為,它是一種簡單到不可能失敗的自我管理法則。具體到中職生日常行為習慣養(yǎng)成,就是引導學生結合傳統(tǒng)文化課程所學,結合自身實際,找出自己迫切想改變的行為,將其具體為每天極易完成的微習慣,然后付諸行動。

      習慣一旦養(yǎng)成,會通過“復利”而產(chǎn)生驚人的成果,就算是一個微小的行動,長期積累到某個階段,會產(chǎn)生“爆發(fā)性”的效果。比如堅持每天練十個字,半年后,你將發(fā)現(xiàn)你的字變得漂亮、工整很多;若堅持每天讀兩頁書,一年后,你會發(fā)現(xiàn)數(shù)本好書已藏心中,言談舉止都會改變。鈴木一朗曾說:“獲得驚人成績唯一的途徑,就是重復一個小步驟?!?/p>

      對于中考失利、自評較低、行動力弱的中職生來說,微習慣有著十分顯著的優(yōu)點:一是小目標,每天都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內輕松完成任務打卡,易激發(fā)學生的成就感,避免挫敗感;二是小改變,每天進步一點點,學生不僅可以享受過程,還可以師生分享彼此的變化,形成正能量的互相激蕩;三是自主性,由學生自主設定微習慣內容,自主決定每天的完成時間,這種掌控感在給學生帶來滿足的同時,也極大地促進習慣的養(yǎng)成;四是超越性,學生在實踐中常常體會到“微量開始,超額完成”的快樂,從而不斷增強自信心,享受超越自我的美好;五是拓展性,將教與學落實到師生行動中,改變于日常行為習慣上,實現(xiàn)課堂教學的延伸,幫助學生知行合一。微習慣以一種走心的陪伴模式,讓教學從課堂走進學生生活的方方面面。

      三、巧妙設步驟,增強獲得感

      1.明確目標:遇到更好的自己

      通過中職生日常行為習慣調查,了解到困擾他們的不良行為主要有:玩手機到凌晨、不吃早餐、常喝飲料不喝水、吃垃圾食品、不善與人溝通交流、不運動等。對此,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的道理,讓學生懂得只要方向正確,每天改善一點點,不斷努力,就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2.制定計劃:適合的才是最好的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通過班級大討論,每個同學制定出1-3項微習慣,選出自己最想改善的,每天可以易如反掌完成的項目。于是,學生寫下了“喝五杯水”“按時吃飯”“給自己一個微笑”“晚上12點前入睡”“跑步兩公里”“給家人發(fā)條微信”等項目。對此,教師只贊許和建議,不干預,充分信任、尊重并支持學生的選擇。

      3.挖掘價值:有價值更持久

      好的習慣是源于生活觀念,而并非周圍人的壓力與期待。教師可與學生一起挖掘出每個微習慣的內在價值,通過價值大討論,學生最終將微習慣的價值歸納為快樂、健康、智慧三類。例如,某同學將微習慣設定為:要快樂—對他人說謝謝,日行一善;要健康—按時吃早餐、水果;要智慧—讀一遍《弟子規(guī)》。另一名同學的微習慣是:要快樂—每天向家長報平安或發(fā)視頻;要健康—跑步400米;要智慧—讀十頁書等。這樣,只要每天完成一個微習慣,學生就有相應的獲得感,價值感也油然而生。

      4.納入日程:促進習慣養(yǎng)成

      行貴有恒,只有持續(xù)做,才能感受到美好的改變。學生可將微習慣寫在自己隨時可以看到的地方,如,床頭、鏡子旁或設為手機屏保。為避免遺漏,鼓勵學生在手機上設置任務提醒,記錄與追蹤完成情況,并在每天睡前進行核查。

      5.回報獎勵:強化成就感

      鼓勵學生進行自我激勵,如每周或每月完成所有微習慣,給自己一個獎勵。讓學生在開始設立微習慣時就規(guī)劃好獎勵內容,比如一件心儀許久的小禮物,一次短途旅行,一餐美食等。每一次激勵也是對完成微習慣的強化,激發(fā)學生更努力地養(yǎng)成好習慣,更快樂地享受好習慣。

      在開展微習慣活動時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重在全員參與,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二是先嘗試再記錄;三是重鼓勵不指責。

      四、運用班級群,打卡天天見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每個班級都有自己的微信群或QQ群,讓學生每天曬出自己的微習慣打卡記錄,用文字、語音、圖片、視頻多種方式記錄成長與變化,不僅可以實現(xiàn)激蕩效應,還起到互相提醒與監(jiān)督的效果。

      1.師生齊心,見證成長

      師者,為人師表。教師作為微習慣的發(fā)起人與見證者,可率先將自己的微習慣發(fā)到班群中分享,幫助學生在模仿學習中確立適合自己的微習慣項目。陪伴是最長情的告白,教師每天與學生一起打卡,不僅可以實現(xiàn)師生課內外成長互動,促進教學相長,也能更好地帶動學生積極改變。

      2.記錄追蹤,及時鼓勵

      在班級中設一名微習慣打卡記錄員,負責統(tǒng)計同學們的打卡進度,每周、每半月、每月、每學期依次公布打卡進度。讓學生在小驚喜中,堅定地將微習慣進行到底。

      3.聆聽心聲,不斷改進

      筆者在學生日常行為微習慣打卡調查問卷中看到:95%以上的學生在打卡一周后,自動將打卡內容調整地更具體且合理,微習慣不再是籠統(tǒng)的“多喝水”“早睡早起”,而是具體的“每天喝五杯溫水”“晚上11點之前睡覺”等。

      4.反思收獲,促進成長

      當微習慣打卡到一個月左右,可以讓學生反觀一下自己打卡前后的變化,寫一寫自己的收獲。筆者經(jīng)調查看到,98%的學生認為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充實而有意義,如不會再一刷小視頻數(shù)小時,一打游戲就忘乎所以。好的生活習慣正在慢慢養(yǎng)成,如關心自己的身體與健康,增加與父母的聯(lián)系,變得更加自律、自信,慢慢愛上閱讀,課余生活也變得地更愉快。

      5.家校互動,持續(xù)成長

      定期將學生用以記錄成長與變化的文字、語音、圖片、視頻等轉發(fā)到家長群,不僅讓家長真切地感受到“只要心中充滿愛,哪個孩子不可愛”,也倡導家長及時給孩子鼓勵與支持。提倡將假期中的微習慣打卡演繹為“孝心作業(yè)”,讓孩子通過對父母說一句感謝的話、談一次心、洗一次腳、做一頓飯菜、承包一項家務勞動等,來展現(xiàn)自己的孝心?!靶⑿拇蚩ā卑鸭彝プ鳛榈滦薪逃摹盎亍保`行“弟子規(guī)”,讓盡孝在身邊,力行在心間。

      五、結論

      明朝王陽明先生指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眰鹘y(tǒng)文化課程的教學,是幫助學生明理,唯有身體力行并不斷完善自我才能獲得真知。學生只有在實實在在的變化與師生互動中,才真正“親其師,信其道”。在日常行為習慣養(yǎng)成中,教師充分運用小目標、小改變,讓學生在自主、超越、可拓展的微習慣實踐中,不斷收獲成功的喜悅。

      【參考文獻】

      [1]斯蒂芬·蓋斯(Stephen Guise).微習慣[M].桂君,譯.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6:12-13.

      [2]古川武士.堅持,一種可以養(yǎng)成的習慣[M].陳美瑛,譯.北京:北京聯(lián)合出版公司 后浪出版公司,2016:7

      [3]肖忠勇.談農(nóng)村中職生微習慣的培養(yǎng)[J].當代家庭教育,2019(29).

      【基金項目】本文為海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guī)劃課題2019年度“中職中華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課程建構與實踐研究”部分研究成果,課題立項編號:QJY20191053。

      猜你喜歡
      日常行為中職生
      我的一天 My day
      日常行為干預模式在糖尿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研究
      3-6歲幼兒日常行為禮儀養(yǎng)成教育現(xiàn)狀與對策研究——以南充市西充縣東風路幼兒園為例
      智能家居中的居民日常行為識別綜述
      農(nóng)村幼兒日常行為習慣的培養(yǎng)
      中職生逆反心理的成因與對策
      中職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團體輔導的運用
      職業(yè)(2016年11期)2016-11-23 21:10:07
      基于中職學生職業(yè)生涯規(guī)劃的研究及對策建議
      商情(2016年39期)2016-11-21 09:42:13
      如何在語文課上提高中職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基于人才培養(yǎng)的中職生日常管理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5期)2016-10-08 10:18:35
      池州市| 上饶市| 阿拉善左旗| 沾益县| 封丘县| 仁布县| 达州市| 周口市| 滕州市| 余干县| 收藏| 琼海市| 邢台县| 德清县| 洛南县| 通渭县| 林甸县| 蓝田县| 临洮县| 大悟县| 许昌县| 潞西市| 永康市| 蒲城县| 东丽区| 苍山县| 敦化市| 益阳市| 兴和县| 绥江县| 河源市| 元谋县| 承德县| 渭源县| 华安县| 壶关县| 来宾市| 神农架林区| 南投市| 珠海市| 广灵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