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崇志 唐植 趙松
摘?? 要|目的:本研究主要著眼于醫(yī)學生的不同主動性人格、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的方式之間的相關關系。方法: 選取醫(yī)學專業(yè)的本科生 300 名,運用主動性人格問卷、情緒自評量表(PANAS)中文版、無聊應對策略問卷等量表,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剔除無效問卷,最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結果:醫(yī)學生主動性人格 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相關關系。高主動性人格的人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正相關關系;低主動性人格的人 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負相關關系。醫(yī)學生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具有相關關系。積極情緒與無聊應對的方 式具有正相關關系;消極情緒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負相關關系。結論:醫(yī)學生的不同主動性人格、正負性 情緒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相關關系。
關鍵詞|主動性人格;正負性情緒;無聊應對
1??? 引言
在現代社會,隨著對積極心理學研究的不斷深入,促使對積極的心理品質的研究成了現今探究的 新的趨勢。20 世紀 90 年代,貝特曼和克蘭特(Bateman and Crant,1993)提出了主動性人格的概念
(Proactive Personality)。主動性人格是指人能夠克服情境因素,擅長把握機會,努力尋求新的途徑, 克服困難,敢于前行,積極改變客觀環(huán)境的行為傾向,是具有穩(wěn)定性的影響個體行為的人格。他們的 觀點是高主動性人格的人對于所處的客觀情境能夠勇于行動,懂得方向比努力更重要,敢于冒險,不 怕犯錯,戰(zhàn)勝依賴;而低主動性人格的人表現不同,他們容易迷失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沉溺于悲觀 的想法,看不到光明的前景[7]。當今學術界把正負性情緒分為兩種:積極情緒和消極情緒。積極情緒 是指正性的、向上的,能夠體現快樂色彩的情緒,比如喜悅、激情、感恩、熱情等,消極情緒則是負性的、悲觀的情緒,更多地體現不滿的色彩,包含憂慮、無助感、痛苦、失望等狀態(tài)[9]。而無聊應對指個體 保持樂觀向上的信念面對客觀環(huán)境和外界變化的生活體驗,當一個人感到百無聊賴時,它能使個體擺 脫這種狀態(tài),形成良性驅動[4]。而現今大多的研究都集中于應對壓力等消極情緒,對于無聊狀態(tài)的應 對的相關研究很少,同時也缺乏實證研究。本文著重于對不同主動性人格正負性情緒對無聊應對的影 響做出進一步的探討。
第一,近年來,心理學家們認為不同的個體在選擇行為來改變自身狀態(tài)時有著一定的個人偏好,能夠對此種現象進行描述和定性的最佳的心理原因就是主動性人格。但是很少有人從無聊應對的角度進行研究,我們相信主動性人格的穩(wěn)定和獨特性,可以成為應對無聊狀態(tài)的一個因素。
第二,隨著對無聊狀態(tài)研究的不斷發(fā)展,關于正負性情緒與人格的研究已經有了很多的成果,但很少將它與主動性人格這一新的獨特人格結合研究,而把關注點較多放在情緒這一單獨因素的影響上。本課題察覺到了主動性人格新的研究視角,以積極心理學為研究基礎,去關注它與情緒對無聊應對的共同影響。
第三,目前中國學術界對應對已經進行了很多的調查和探討,但是較少有人涉及應對無聊這一研究領域,把握這一研究方向對我們有效地應對客觀環(huán)境,從而做出適應性的行為,有著深刻的意義,所以有必要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通過對不同主動性人格的個體其無聊應對的差異,正負性情緒對無聊應對的影響以及不同主動性人格的個體正負性情緒下無聊應對的影響三方面的研究成果,對不同主動性人格、正負性情緒及無聊應對三者之間的相關關系進行探究,并對這一研究方向進行了展望。
2??? 對象與方法
2.1 研究對象
通過分層隨機抽樣的方法,在醫(yī)學專業(yè)的本科生中發(fā)放問卷300 份進行問卷調查,有效回收280 份(男97,女 183)。納入標準:本科生,臨床醫(yī)學、護理學、中醫(yī)學、中藥學、生物醫(yī)學工程學;排除標準: 專科學生和應用心理學專業(yè)學生。被試平均年齡 20 歲,身體健康。
2.2 研究工具
(1)主動性人格問卷
考慮到主動性人格問卷的本土化問題,本研究采用的是由陳美君和凌文栓(2009)編制的主動性人格問卷,該問卷的編制過程以大學生為研究對象,該問卷具有清晰的三維結構,即積極性、堅切性與變革性。三個因子與總分的相關系數分別為 0.839、0.794、0.794,表明該問卷具有非常好的內容效度。各維度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均高于 0.700,總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系數是 0.853,說明該問卷的內部一致性信度良好。該問卷采用六級評分,完全符合為 6 分;比較符合為 5 分;有點符合為 4 分;有點不符合為 3 分;比較不符合為 2 分;完全不符合為 1 分。
(2)情緒自評量表(PANAS)中文版
本研究采用的是沃特森和特勒根(Watson and Tellegen,1988)編制的情緒自評量表(PANAS)的中文版,經張衛(wèi)東等人驗證該量表具有跨文化一致性。問卷采用5 分等級評分(1. 非常輕微或沒有;2. 有一點;3. 中度;4. 比較強;5. 極強)。該量表有著比較好的信度和效度。
(3)無聊應對策略問卷
本研究采用的是由黃時華、麥舒婷、陳文非編制的大學生課堂無聊應對策略問卷,研究結果表明, 大學生課堂無聊應對方式問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該問卷一共包括 18 道題。其中認知指向、行為指向、認知回避和行為回避這 4 個維度的 Cronbachs α 系數分別為 0.80、0.70、0.54 和 0.70。該問卷以 81 名大學生為被試,間隔 4 周后進行重測,計算兩次測查的 Pearson 相關系數。結果表明 4 個維度的重測信度分別為 0.90、0.76、0.82 和 0. 85,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以作為本土化的測量工具。
2.3 研究程序
本研究主要采用問卷調查法。學生在調查者的指導下填寫問卷,要求他們如實反映自己的情況。調查者收集問卷,剔除無效問卷,并作統(tǒng)計分析。
2.4 施測過程
在實施調查之前,首先要先征求被試的同意和支持,與被試進行充分的溝通,然后說明自愿填寫以及保密的原則,利用被調查對象的自習課時間進行施測,當場收回問卷,保證數據的有效性和真實性。
2.5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 Excel 及 SPSS23.0 對數據進行 t 檢驗、方差分析和相關分析等。
3??? 結果
3.1 醫(yī)學生無聊應對與性別的獨立樣本 T 檢驗
由表1 可知,醫(yī)學生的無聊應對在性別上沒有顯著性差異。說明醫(yī)學專業(yè)大學生對無聊應對的方式基本相同,并沒有顯著的不同。
3.2 醫(yī)學生主動性人格、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的相關分析
由表2 可知,主動性人格(M=66.02±15.716) 與無聊應對(M=55.69±8.237) 呈顯著性相關,R(280)=0.500,p<0.01。
由表3 可知,正負性情緒(M=45.94±11.352) 與無聊應對(M=55.69±8.237) 呈顯著性相關,R(280)=0.281,p<0.01。
3.3 醫(yī)學生主動性人格、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的方差分析
由表4 可知,主動性人格 × 正負性情緒 × 無聊應對之間存在顯著差異[F=243.099,p<0.001, η2 =0.466],隨后進一步的分析發(fā)現,主動性人格與無聊應對之間存在顯著差異[F=160.992, p<0.001,η2 =0.366],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之間存在顯著差 異[F=171.860,p<0.001, η2 =0.381]。
4??? 討論
4.1 醫(yī)學生主動性人格與無聊應對具有相關關系
從分析結果可知,高主動性人格的人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正相關關系。他們能夠勇于行動, 積極主動地去面對所處的環(huán)境;而低主動性人格的人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負相關關系,他們容易迷失在不切實際的幻想中,沉溺于悲觀的想法??梢姡鲃有匀烁竦母叩蛯︶t(yī)學生無聊應對方式的影響很大。要培養(yǎng)高主動性的學生就要培育學生敢于冒險,不怕犯錯,戰(zhàn)勝依賴,樂于追求更高的人生價值的品質。這與之前眾多學者的研究具有相似的地方。王玉佩等人也在此基礎上做出了進一步的探討,所得結果顯示高主動性人格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無聊應對的積極性。本研究進一步驗證了他們的結論。
4.2 醫(yī)學生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具有相關關系
從分析結果可知,積極情緒與無聊應對具有正相關關系,擁有正性情緒的個體,在面對無聊狀態(tài) 時能夠積極面對現實,對于所處的客觀情境更積極地追尋創(chuàng)新與改變,努力塑造自己,敢于前行,拒 絕沉溺無聊狀態(tài),能夠把握機會,尋求突破,能夠更勇敢的面對生活中的負性事件,及時調整自己的 心態(tài),更迅速地從困境中走出來;而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具有負相關關系,擁有負性情緒的個體更愿 意順其自然,過于依賴外界,面對客觀環(huán)境更加忍耐,以消極的態(tài)度應對,難以主動尋求改變,在遇 到負性生活事件時往往消極悲觀,容易沉溺于無聊狀態(tài)中,無所事事,甚至悲觀厭世,產生不良的想 法或行為。
4.3 醫(yī)學生主動性人格、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的相關分析
從分析數據可知,不同主動性人格和正負性情緒對無聊應對具有顯著的交互作用。不同的主動性人格的人,正負性情緒不同,相對所呈現的無聊應對方式也就不同。外向愛交際、開放探求、積極樂觀、具有較強責任感等人格的人,正性情緒強時,在應對無聊狀態(tài)時所采取的方式也更加積極;外向愛交際、開放探求、樂于助人、責任意識強等人格的人,負性情緒強時,在應對無聊狀態(tài)時所采取的方式相對較為積極;內向含蓄、自閉封鎖、自私多疑、自律性差、容易消極悲觀的人,正性情緒強時,在應對無聊狀態(tài)時所采取的方式較為被動;內向含蓄、自閉封鎖、自私多疑、自律性差、容易消極悲觀的人,負性情緒強時,在應對無聊狀態(tài)時所采取的方式更加被動。
4.4 相關額外變量
此次調查將 300 名醫(yī)學專業(yè)的大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發(fā)放紙質版問卷 300 份,回收紙質版有效問卷
280 份(有效率 93.34%)。運用主動性人格問卷、情緒自評量表(PANAS)中文版、無聊應對策略問卷等量表,采用問卷調查的方法進行數據收集,剔除無效問卷,最后進行統(tǒng)計分析。調查過程中涉及各個專業(yè)、多個年級的學生在理解能力、個體狀態(tài)、感受性等諸多方面存在個體差異等,可能會影響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分析。
此外,本次調查所用問卷題目數量較多,可能會出現習慣誤差、疲勞誤差等效應,會影響到調查結果的統(tǒng)計與分析。
5 結論
(1)醫(yī)學生的無聊應對的方式在性別上沒有顯著性差異;
(2)??? 醫(yī)學生主動性人格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相關關系。高主動性人格的人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正相關關系,低主動性人格的人與無聊應對的方式具有負相關關系;
(3)??? 醫(yī)學生正負性情緒與無聊應對具有相關關系。積極情緒與無聊應對具有正相關關系,消極情緒與無聊應對具有負相關關系。
參考文獻
[1]Wilt J,Noftle E E,Fleeson W,et al.The dynamic role of personality states in mediat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positive affect[J].Journal of Personality,2012,80(5):1205-1236.
[2]German D,Latkin C A.Boredom,depressive symptoms,and HIV risk behaviors among urban injection drug users[J].Aids & Behavior,2012,16(8):2244.
[3]Nett U E,Goetz T,Hall N C.Coping with boredom in school:An experience sampling perspective[J].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2011,36(1):49-59.
[4]任波,高健,宋金鳳,等.大學生課外體育鍛煉現狀及對無聊狀態(tài)的影響[J].吉林體育學院學報, 2014,30(3):79-86.
[5]譚佳,蘇文平.大學生主動性人格和職業(yè)決策困難的關系[J].廣西民族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16(2):54-57.
[6]商佳音,甘怡群.主動性人格對大學畢業(yè)生職業(yè)決策自我效能的影響[J].北京大學學報(自然科?? 學版),2009,45(3):548-554.
[7]徐晶穎.正負情緒下主動性人格對風險決策的影響研究綜述[J].企業(yè)導報,2015(1):166-167.
[8]黃時華,鐘泳如,李玉杰.初中生課堂無聊應對策略問卷的編制[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 2016,24(6):878-884.
[9]王滔.大學生人格特征與情緒應對策略的關系[J].中國健康心理學雜志,2014(11):1736-1740.
[10]黃時華,麥舒婷,陳文非.大學生課堂無聊應對策略問卷的結構框架及信效度分析[J].心理技 術與應用,2017,5(8):455-462.
[11]王玉佩.大學生正念與無聊傾向關系研究[J].知識經濟,2014(24):36.
[12]陳瓏,于永菊,彭李.軍校醫(yī)學生心理彈性與其人格、認知偏向、正負性情緒的關系[J].第三軍醫(yī)大學學報,2013,35(16):1731-1734.
[13]許娟,張翠霞,鄧學紅.醫(yī)學生社會支持無聊傾向性與心理健康的相關性[J].中國學校衛(wèi)生, 2014,35(1):100-102.
Effects of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Medical Students With Different Active Personality on Boredom Coping
Wang Chongzhi? Tang Zhi???? Zhao Song
School of Education, SooChow University, Suzhou
Abstract: Objective: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different proactive personal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and boring coping styles of medical students. Method: A total of 300 college students from Chengde Medical College were selected to use the active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PANAS), the Chinese version of the emotional self rating scale (PANAS) and the boredom coping strategy questionnaire. The questionnaire was used to collect the data and eliminate the invalid questionnaire. Finall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arried out. Results: Medical students initiative personality is related to the way of coping with boredom. People with high initiative personality have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way of boredom coping; people with low initiative personality have negative correlation with the way of boring coping.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of medical students are related to boredom. There is a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positive emotions and boredom coping styles, and negative emotions are negatively correlated with boredom coping styles. Conclusion: Medical students different proactive personality, positive and negative emotions are related to the way of boredom coping. Key words: Proactive personality; Positive negative emotion; Boring co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