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訓吉
摘 要:目前,隨著新教學目標的優(yōu)化和發(fā)展,高中物理學教學模式面臨著巨大挑戰(zhàn),它不僅強調了基礎知識的重要性,而且對問題類型和問題解決思路的創(chuàng)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這就要求教育從業(yè)者需要改變以往的物理教學理念,重視物理解題策略的訓練方法,有效的提高學生的解題能力。從實踐的角度來看,教師通過物理實驗提高學生動手操作能力,讓學生充分參與到課堂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實驗引導學生梳理解題思路,減少學生面對困難產(chǎn)生的恐懼感,提高學生在物理考試中的適應能力和應變能力。
關鍵詞:高中;物理;解題;策略;訓練;方法;研究;
引言
樹立良好的解題思維并熟練掌握解題技巧是提高物理成績的重要途徑之一。所以,教師需要將物理學的基本理論有效的聯(lián)系起來,用技術總結各種理論,針對不同問題制定相應的解決策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解題思路,通過針對性訓練熟幫助學生練掌握解題技巧,讓學生始終保持良好的學習狀態(tài),培學生遇到問題知難而上的學習習慣,鼓勵學生在學習中遇到問題積極尋找解題方法,切實提高學習能力。
一、高中物理學生的學習現(xiàn)狀
現(xiàn)階段,高中生在學習物理知識過程中,知識點掌握程度只停留在記憶層面,由于物理知識有較強邏輯性,學習難度較大,致使學生不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去尋找解題方法?;谖锢碚n堂,教師的板書式授課方式,學生處于被動式學狀態(tài),學習積極性低,并沒有建立自主學習意識,當遇到相關物理問題時,缺乏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造成這些現(xiàn)象的原因是學生沒有充分理解學習物理知識的意義和樂趣。長期以往,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比較低,學習效率低,學習成績不理想,進入惡性循環(huán)的狀態(tài),這對提高物理成績產(chǎn)生了非常不利的影響。
二、高中物理問題解決策略的有效訓練方法
1、豐富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知識潛移默化的影響與著人類的生活與學習,很多課堂上的知識可以在生活案例中得到驗證。因此,教師可以通過物理實驗、物理反應等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課堂知識,通過理論與實踐的有效融合,要求學生要有一定的思維深度,從根本上提高自身對物理學習的興趣,端正學習態(tài)度以及積極面對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通過豐富教學課堂讓學生充分參與課堂,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同時幫助學生樹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堅定學習的信念。
2、養(yǎng)成積極解決問題的學習習慣,靈活掌握物理問題解題技能。在實際問題解決過程中,涉及審題、分析和解答等環(huán)節(jié)。首先學生需要認真審題,學生必須理解主題中描述的物理場景,建立物理模型,把抽象的問題具體化。其次是分析問題,找出問題隱含的條件,明確考察的知識點,分析知識點的解決方向,制定解決問題的方案。分析問題后,學生需要結合相應的物理公式和計算方法思考物理問題的形成過程,從而提高解決物理問題的準確性,通過驗證的方式,確保答案的準確性。通過分析一系列解決問題的步驟,學生可以逐步體會學習物理的樂趣,掌握物理知識的內涵,切實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3、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理論知識的可理解性。物理知識邏輯性強,理論知識抽象,對于大多數(shù)學生來說存在一定難度。教師課堂改變以往的教學課堂,采用多元化教學模式,合理利用物理圖形,達到簡化文本知識的表達意圖。圖形處理方法不僅可以簡化語言,而且可以直接觀察物理量的變化過程,節(jié)省學生的思考時間,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效率。因此,高中生可以科學地運用數(shù)與形的結合方式,來清晰地處理物理問題。
4、合理利用等效替代法。學生必須積極加強自己對等價替代方法的運用,確保自己能夠充分理解相關知識,替換原有的復雜物理知識,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如果學生沒有完全掌握相關知識,他們會使用熟悉的知識來增強其解決物理問題的能力,讓其感受到知識帶來的樂趣。
5、樹立正確的解題思維。學好物理知識需要有強大的知識背景和正確的解題思維。由于理論知識的邏輯性和抽象性,教師需要通過物理公式、恒等式等方法,幫助學生樹立解題思維。按照新教學目標的改革的要求,教師不僅要引導學生掌握課堂知識,更重要的是提高學生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利用理論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的能力,這是新教學目標的發(fā)展趨勢。然而,考生的考試成績并不理想,主要原因是學生沒有樹立正確的解題思路,也沒有熟練掌握解題技巧導致的。因此,教師需要的不僅僅是鼓勵學生帶著問題去思考,根據(jù)已掌握的知識積極尋找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教師也要拓寬解題思路和解題方法,切實提高學生思維能力和解題能力。
結語
為了適應新教學目標的要求,教師需要不斷豐富教學課堂,提高學生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熟練掌握解題技巧,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不斷拓寬解題思路,建立完善的物理學解題訓練體系,切實增強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亮。數(shù)學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年。
[2]杜玉祥。數(shù)學微分研究[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2003年.
[3]黃哲。小學數(shù)學教學法[M]。上海:上海飛宇出版社,2010年。
[4]李應奇、張曉霞、金成良。小學數(shù)學案例研究[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
[5] 徐偉達。《高中物理教學中問題解決策略形成方法分析》[J]科學周刊,2016(19):89-90
[6] 姜偉。高中物理問題解決策略訓練方法研究[J]中國課余教育,2016(13):92
[7] 王曉榮。談高中物理問題解決策略訓練方法[J]池子(初、中),2015(14):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