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成杰
摘 要:關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是當前教學改革的重點內容所在,通過革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方法來大力發(fā)展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yǎng)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還有利于促使學生在未來的道路上走得更加順暢。鑒于此,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被提出,而文章也將針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具體實施展開深入研究,旨在為小學語文教學工作者的工作實踐提供參考性意見,從而助力小學生高效學習、健康成長。
關鍵詞:小學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群文閱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8918(2022)06-0030-04
群文閱讀是近年來語文教學改革所提出的一種全新閱讀教學模式,其要求教師和學生圍繞某一主題選擇一組文章進行閱讀探討,最后收獲更多的知識、技能與感悟,其屬于一種實踐性較強的閱讀教學模式,對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意義重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需要對群文閱讀加以高度重視,并積極革新教學理念與教學手段來對其加以踐行,從而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大幅度提升學習質量與全面發(fā)展核心素養(yǎng)。
一、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的意義主要可以體現(xiàn)在以下三個方面:首先就是可以促使小學生增加閱讀量。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往往專注于一篇課文的精講上,導致學生的閱讀視野受限,不僅難以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同時也限制了學生閱讀水平的提升。但是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不僅可以接觸到教材內的課文,同時也可以接觸到教材外的文章,同時能夠在教師的引導下以及在同學之間的探討中快速把握同一個主題下多篇文章的內涵,這對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拓展學生的閱讀量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其次就是可以促使小學生提升閱讀速度。在傳統(tǒng)的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更加重視的是學生閱讀技巧的培養(yǎng),即在閱讀教學中通過字詞句的講解非常細致地教授學生字詞句的用法、情感體現(xiàn)以及中心思想等。而這也就在很大程度上忽略了學生閱讀速度的培養(yǎng),導致大部分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都非常緩慢,并無法良好適應信息傳播速度如此快速的時代環(huán)境。但是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便可以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因為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學生需要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多篇文章的閱讀,可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速度,同時也可有效提升學生的信息獲取能力。最后就是可以促使小學生提升閱讀積極性。在傳統(tǒng)的小學閱讀教學中,教師通常是單一地進行一篇課文的講解,使得課堂非常枯燥,學生也沒有學習興趣,顯然這對閱讀教學質量的提升是較為不利的。但是通過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的實施,教師結合某一主題進行多篇課文的對比學習和綜合學習,并且讓學生自由地進行探究討論。如此,教學課堂將變得更加豐富多彩、生動形象,能夠充分激發(fā)學生的閱讀積極性,并促使學生獲得高質量閱讀學習效果。
二、 基于學生學科核心素養(yǎng)培養(yǎng)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策略
(一)利用群文閱讀提升學生理解能力
眾所周知,群文閱讀教學的重點并不在于閱讀的數(shù)量,而是在于閱讀的質量。如果在群文閱讀教學中僅僅關注其閱讀的數(shù)量而不善于理解和積累,那么這樣的閱讀教學便屬于無效的閱讀教學,對學生閱讀能力和學習質量的提升并無幫助。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需要高度重視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通過對比探討多篇文章的表達方式、思想內涵來提升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從而在此基礎上促使學生閱讀學習質量的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教學為例,該單元共收錄有四篇課文,分別是《白鷺》《落花生》《桂花雨》和《珍珠鳥》。這四篇課文都是通過動物或植物的描寫來表達思想情感的,其中《白鷺》一文通過對白鷺外觀的細致描寫展現(xiàn)出了白鷺的美,同時旨在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和對大自然的愛;《落花生》一文通過對花生生長過程、外貌以及作用的描寫來告知學生一個道理,即“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講體面而對別人沒有好處的人,需要養(yǎng)成不求虛名、默默奉獻的品格”;《桂花雨》一文通過回憶小時候家鄉(xiāng)搖落桂花時候的情境,表現(xiàn)了作者對家鄉(xiāng)、對童年滿滿的懷念;《珍珠鳥》一文通過描寫作者與珍珠鳥之間的一些情感,表達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景象,同時也表達了自然生命的真諦所在。而為促使學生更加深入地去理解這些課文,以及幫助學生提升閱讀理解能力。教師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的時候首先可以通過對比這四篇文章的描寫方式和表現(xiàn)手法來促使學生大體理解文意;其次,教師可以通過讓學生自主閱讀、自主討論來找出每篇文章中能夠表現(xiàn)出文章中心思想的字詞句或段落;最后,教師可以結合學生找出來的字詞句或段落來引導學生進行深層次的對比理解學習,從而有效掌握每篇文章的主旨內涵,以及有效掌握每篇文章表現(xiàn)手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如此,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結合多篇文章的對比、綜合學習,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提升,幫助學生獲得高質量的閱讀學習效果。
(二)利用群文閱讀強化學生思維能力
良好的思維能力是學生高效學習的基礎所在,在任何學科的學習當中,良好的思維能力都是至關重要的。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群文閱讀的開展過程中需要高度重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從而通過強化學生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來提升學生的閱讀學習質量以及助力學生在今后的學習過程中不斷提升語文綜合素養(yǎng)。具體而言,在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通過課堂的翻轉以及教學主體的翻轉來促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閱讀思考當中,從而讓學生通過自主思考和集體討論來獲得閱讀上的獨到見解,從而不斷促進自身思維能力的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六年級上冊第二單元的教學為例,該單元收錄的課文有《七律·長征》《狼牙山五壯士》《開國大典》幾篇課文,旨在培養(yǎng)學生的愛國情懷。在這一單元的教學過程中,為促使學生思維能力得到提升,教師便可以在課堂上踐行小組合作學習的翻轉教學,將教學主體由教師轉變成學生,讓學生在成為課堂主人的基礎上自主進行思考與研究。首先,教師需要將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即依據(jù)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性格特點等將學生分為3~5人的學習小組。然后,教師需要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針對這幾篇文章的思想內涵與寫作手法進行探討,同時讓學生在此基礎上進行深入思考,思考當前時代背景下作為小學生應該如何表達自己的愛國情懷。最后,教師需要組織學生進行小組與小組之間的探討,讓學生契合自身小組的觀點進行闡述與分析,從而在組與組之間的碰撞中不斷深化理解。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學生通過小組內的探討可以充分明確該單元文章所表達的強烈的愛國主義精神,以及通過小組與小組之間的辯論可以探尋到全新時代下作為小學生可以通過積聚自身能力來為以后的奉獻祖國做好準備,以及通過做好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來表達自身的愛國情懷。如此,通過群文閱讀和課堂翻轉,學生真正成為課堂主人,并且在對比學習、綜合學習以及探究學習的過程中其思維能力與愛國精神均獲得了顯著的提升。
(三)利用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寫作能力
閱讀與寫作之間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閱讀是寫作的基礎,而寫作是閱讀的強化,二者相輔相成不斷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提升。為此,在群文閱讀的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針對學生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引起高度重視,即通過群文閱讀的對比與感悟來強化學生對寫作手法的認知和強化學生對情感表達的理解,從而讓學生學會以更好的技巧與方式去表達情感。與此同時,也在提升學生寫作能力的基礎上促使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的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語文五年級下冊第一單元的習作教學為例,該單元的習作主題為《那一刻,我長大了》。為促使學生寫出更高質量的作文,表達出更加真摯的情感,教師可以充分利用本單元的多篇課文來對學生進行引導,引導學生在進行群文閱讀的基礎上學習多位作者是如何進行表達的。在本單元中,教材所收錄的課文包括有《古詩三首》《冬陽·童年·駱駝隊》和《祖父的園子》,其中《古詩三首》描寫了田園風光,而后兩篇文章則通過小時候故事的回憶描寫了對童年及童年事物的懷念,充分表達了長大之后的一些情愫。為此,在引導學生進行習作練習的時候,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借鑒這些文章的表達手法,即通過某一個事物的描寫來寄托自身的一些思想情感,同時伴隨著描寫細節(jié)的深入來促使自身所表達的情感更為細膩。除此之外,教師還可以適當?shù)囊龑W生進行想象與拓展,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融入更多的親身經(jīng)歷。如此,學生所寫出的作文質量將更上一層樓,不但技巧技法到位,同時情感充沛細膩,進而學生的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將得以顯著提升。
(四)利用群文閱讀拓展學生閱讀范圍
閱讀教學作為語文教學的重點內容所在,其所培養(yǎng)的不僅僅是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學生的思維能力、寫作能力等多方面的能力。而高質量的閱讀教學不應該局限于教材上的幾篇課文,還需要積極進行拓展,通過引導學生進行拓展閱讀來豐富學生的閱讀視野與閱讀積累,從而全面提升學生的思維能力與寫作能力。為此,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積極借助群文閱讀教學來科學、有效地拓展學生的閱讀范圍,從而促使學生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得以有效提升。
以部編版小學五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的教學為例,該單元共收錄有《草船借箭》《景陽岡》《猴王出世》以及《寶黛初會》這四篇文章,分別是我國古典四大名著當中的經(jīng)典片段。如此,在該單元的群文閱讀教學中,教師便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進行我國古典四大名著的拓展閱讀。首先,教師可以結合該單元以上四篇課文的實際特點為學生詳細介紹我國的古典四大名著,包括其作者、創(chuàng)作背景、具體內容以及所表達的思想情感等。然后,教師需要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名著片段,并讓學生自由挑選進行閱讀,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大鬧天宮”“三顧茅廬”“宋江三打祝家莊”“黛玉葬花”等經(jīng)典橋段。與此同時,為促使學生有更好的閱讀理解,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進行角色扮演活動,即讓學生通過不同角色的扮演來深入體會每一位角色的心理變化和當時的背景環(huán)境。最后,教師還可以組織學生進行閱讀體會的交流探討,學生可以與教師進行探討同時也可以與同學進行探討,以此來進一步深化學生的閱讀理解。如此,在這樣一個教學過程中,教師通過群文閱讀的拓展延伸,有效地發(fā)展了學生的閱讀范圍,不僅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還有利于強化學生的閱讀積累,這對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意義重大。
(五)開展文化主題綜合活動,增強學生的文化修養(yǎng)
文化修養(yǎng)也是小學語文學科教學重要的目標,是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內容之一。語文本就是一門人文性學科,自帶培養(yǎng)學生文化修養(yǎng)的功能,語文教師應該認清這一點,充分挖掘語文學科這一優(yōu)勢。就此,筆者認為文化主題綜合活動是實現(xiàn)這一目標的最佳措施,結合語文課程內容和小學生實際情況,設計文化主題活動,讓學生在閱讀、寫作、實踐一體化活動中感知文化元素,增強文化修養(yǎng)。
例如,教學了《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這一首古詩后,我們可以“節(jié)日”為主題,引導學生開展文化主體綜合活動。首先請學生4人一個小組進行實踐活動,小組擬定一個節(jié)日,共同從眾多節(jié)日中選擇一個,比如端午節(jié)、重陽節(jié)、中秋節(jié),小組成員商議決定,課后學生先自主搜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相關素材,可以是從圖書閱覽中獲取的信息,也可以是通過觀看網(wǎng)上節(jié)目、影視等獲取的信息,還可以是通過身邊的親朋好友獲取的信息,然后小組進行資料整合,將節(jié)日相關信息有條理和邏輯地分析處理,按照節(jié)日的起源、發(fā)展、習俗、相關古詩詞、當前慶祝方式、節(jié)日相關人物、背后的意義、獲得的啟發(fā)和感受進行邏輯梳理,整理成一份調查報告或者制作一份手抄報,宣傳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通過這樣的方式,既實現(xiàn)了課內外結合,也增加了學生閱讀量,引導學生無意識地積累了更多該節(jié)日相關的古詩詞,拓寬了學生知識面,同時也幫助學生了解了中華民族傳統(tǒng)節(jié)日及其背后的文化意義,達到了培養(yǎng)學生文化修養(yǎng)、提高學生道德品質的教學目的。
三、 核心素養(yǎng)指向下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具體操作方式
的確,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但要真正發(fā)揮群文閱讀這一功能,不斷提升學生語文核心素養(yǎng),我們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可按照如下方式進行操作:
一是一篇帶動多篇。群文閱讀主要以本節(jié)課閱讀文本為基點,是學生需要精讀的內容,然后再帶動其他閱讀文本,達到增加學生閱讀量的目的,其他閱讀文本作為本節(jié)課閱讀文本的補充材料。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應重點對本篇閱讀文本進行深度講解,其他補充文本采取略講的方式,確保閱讀教學既有廣度,又有深度。例如,教學《游子吟》這一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該篇課文為中心,不斷細挖和深究,抓住“母愛”這一核心情感,引入更多母親、母愛相關文本,比如《懷念母親》,以一篇帶動多篇閱讀,幫助學生深刻理解母愛。
二是課內多篇。新編語文教材充分體現(xiàn)了群文閱讀要求,幾乎每一個單元都設計了3~4篇課文,但不是每篇課文都需要深講的,不需要面面俱到,在開展群文閱讀教學時,語文教師對單元內一組課文進行加工和再創(chuàng)造,從多篇課文中擬定出共同主題構建成一組群文,以更適合學生閱讀的方式進行編排,確保學生閱讀這一組課文后能夠獲得更深刻的啟發(fā),積累更多同類素材,實現(xiàn)語言能力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三是課外多篇。閱讀不是停留于課堂幾十分鐘的活動,閱讀需要課內外結合。開展群文閱讀也要注意這一點,我們不僅要引導學生在課堂上讀多篇課文,也要鼓勵學生課后閱讀多篇課文,適當進行課堂延伸和拓展。為此,語文教師要基于群文閱讀議題,引入同議題閱讀文本,給學生推薦同議題閱讀書目,鼓勵學生圍繞議題展開群文閱讀,培養(yǎng)學生課外閱讀習慣,基于課外多篇形式支撐群文閱讀開展。
四、 結語
總而言之,群文閱讀作為素質教學改革下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一種全新、高效教學手段,對學生閱讀學習質量的提升以及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提升意義重大。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在閱讀教學過程中需要對群文閱讀加以高度重視,并積極通過閱讀教學理念與方式的革新來更好地踐行群文閱讀教學策略。如此,在此基礎上大力發(fā)展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思維能力、拓展能力與寫作能力,并大幅度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李曉蘭.基于語文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實踐研究[J].新課程,2021,20(35):33.
[2]封華麗.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J].教師博覽(科研版),2021,12(5):37-38.
[3]孫詠梅.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散文百家,2021,13(8):123-124.
[4]康登花.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析[J].散文百家,2021,20(17):2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