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全球化看“時代新人”必備的三大素質

    2022-04-16 21:48:44楊顯平
    關鍵詞:時代新人全球化資本

    楊顯平

    (深圳技師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廣東 深圳 518116)

    我國正處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這必定會賦予這一時代更加重大的使命和擔當,正是這些使命和擔當使得這一代人表現(xiàn)出自己時代獨有的特征和規(guī)定性。也因為此,2018年,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教育大會上指出,“培養(yǎng)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問題 ”[1]。2019年,他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要以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為著眼點”[2]。這既是黨和國家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究竟應該“培養(yǎng)什么人”的戰(zhàn)略回答,又是黨和國家對身處新時代的我們提出的新使命、新任務和新要求。然而,到底什么樣的人才能堪稱“時代新人”,“時代新人”需要具備哪些素質,學界對這些問題雖有諸多研究,但卻少有從全球化這一視角來探討。為此,本文認為從全球化的背景來探討“時代新人”應具備哪些素質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1 全球化發(fā)展大勢要求“時代新人”具備世界性的戰(zhàn)略眼光

    雖然今天世界范圍內呈現(xiàn)出諸多的所謂“去”全球化現(xiàn)象,如民粹主義、單邊主義、貿易保護主義等,但一個不爭的事實卻是“全球化不再是抽象概念,而是一個鐵的事實”[3]。所謂“鐵的事實”,也就意味著,對任何國家或個人來說,不論是否愿意,贊成亦或反對,全球化都將以一種客觀必然的方式在行進著,它不會因為任何國家或個人的主觀意愿而隨意發(fā)生改變和轉移,它是當今時代發(fā)展不可逆轉的大勢。任何試圖阻擋這一發(fā)展大勢的行為,都只能是可笑的螳臂擋車、蚍蜉撼樹。正如習近平總書記在馬克思誕辰200周年大會上所強調的:“今天,人類交往的世界性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深入、更廣泛,各國相互聯(lián)系和彼此依存比過去任何時候都更頻繁、更緊密。一體化的世界就在那兒,誰拒絕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會拒絕他?!盵4]

    首先,全球化最根本的推動力量是資本,資本的增殖本性是全球化發(fā)展最根本的原動力。正是在資本增殖本性的訴求下,作為人格化的資本,西方發(fā)達國家的資本家們當初才會想方設法地在世界各地樂此不疲地奔走,到處開發(fā)和建立各種生產基地和銷售市場,從而“使一切國家的生產和消費都成為世界性的了”[5]。這也就說明,雖然從表面上看來,當初主宰和積極推動全球化的是西方發(fā)達國家的某些資本家,但實際上真正主宰和積極推動全球化的卻是他們手中的資本。資本家不過是他們手中資本的人格化,是他們手中資本的傀儡和木偶,資本的動機和靈魂才是他們當初奔走世界各地真正的動機和靈魂。因此,主宰和積極推動全球化的深層力量是資本,甚至在起源的意義上可以說,資本才是全球化的“始作俑者”,全球化的發(fā)展真正起推動作用的是資本。正是資本使得世界范圍內的一切國家、民族、地域、血緣、宗教、文化、語言等的狹隘界限變得不再可能,正是它使得整個人類社會發(fā)展愈來愈呈現(xiàn)出普遍的世界性和全球性特征。資本自我增殖本性的客觀訴求是全球化發(fā)展背后真正的推動力量,是全球化成為一種不以任何國家或個人的主觀意愿為轉移的發(fā)展大勢最本己的推動者。全球化,作為一種客觀歷史進程,對任何國家或個人來說,都是必然的、不可隨意阻擋的。隨著全球化發(fā)展大勢的深入推進,世界范圍內的任何安于現(xiàn)狀、停滯不前的閉關自守狀態(tài)都必將或早或晚地被打破,任何國家的存在和發(fā)展都必將超出自我地域的狹隘限制而逐漸成為世界性的,整個人類社會也必將愈來愈呈現(xiàn)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相互聯(lián)系和彼此融合態(tài)勢。

    其次,隨著諸多發(fā)展中國家特別是一些新興國家的崛起和加入,全球化在今天世界范圍內的程度和內涵,相較于原初,已經發(fā)生了很大幅度的變化。它不再是原初西方發(fā)達國家某些資本家手中資本可以完全控制和主宰的了,而開始代表著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心聲和意志,成為今天世界上越來越多國家和個人愿意采取的互聯(lián)互通、互利互惠的有效途徑和方式。根據(jù)恩格斯的“歷史合力論”,人類歷史從來不是可以由某些個人的主觀意志任意決定的,而是由處在該歷史進程中的所有人的主觀意志所形成的合力決定的。雖然處在歷史進程中的每個人的主觀意志都可以參與對人類歷史的建構,但真正對人類歷史建構能夠起方向性決定作用的卻是該歷史進程中所有人的主觀意志所形成的合力。由此也就說明,雖然從起源來說,西方發(fā)達國家某些資本家手中的資本是全球化的“始作俑者”,但經過一百多年的發(fā)展,當今時代的全球化早已走出了原初狹隘的單向性,成了今天世界上大多數(shù)國家和個人的共同心聲和意志。所以,全球化這一歷史發(fā)展的客觀進程今天根本就不可能因為某些個別國家或個人的“去”全球化行為而發(fā)生任何實質性的改變。

    再者,那些所謂的“去”全球化的國家或個人其實也并非真的想要徹底、完全地“去”全球化,而只是想要“去”全球化給他們利益帶去的某些損傷和侵害。換句話說,全球化對任何國家和個人來說,都是一把雙刃劍。它在給這些國家和個人帶去福利和實惠的同時,也滋生了壓力和某些他們認為的“不可承受之重”。所以,伴隨著全球化發(fā)展進程,總是會不時地出現(xiàn)這樣的狀況:某些國家或個人,一邊在享受著全球化給他們帶去的實惠,一邊卻又在高喊著要“去”全球化。比如,目前“去”全球化呼聲喊得最響亮的美國,就是這樣的。難道美國真的不想要全球化嗎?如果是這樣,那特朗普和拜登為什么會頻頻地給除中國外的很多國家領導人打電話,企圖構建抹黑和圍堵中國的國際聯(lián)盟體呢?可見,像美國這樣的國家或個人,實際上一刻也沒有放棄過全球化,他們并不是真的不想要全球化,而只是不想要能讓中國等他們認為的競爭對手從中也可以獲利的全球化。也就是說,他們所謂的“去”全球化,其實質并不是真的不想要全球化,而只是不想要具有互惠性質的全球化,不想要可以讓中國這樣的發(fā)展中國家也可以得到實惠的全球化。所以,作為一種具有雙重性質的世界歷史發(fā)展大勢,世界上既不會存在絕對徹底地“贊成”全球化的國家或個人,也不會存在絕對徹底地“去”全球化的國家或個人。面對當今時代各種“贊成”或“去”全球化的行為,我們需要做的,重點不是停留在他們“贊成”或“去”的抽象態(tài)度上,而是冷靜深入地去分析他們“贊成”或“去”的內容究竟具體指的是什么。

    綜上可知,全球化是一種客觀歷史發(fā)展大勢,不以任何國家或個人的主觀意愿為轉移?;趯@一發(fā)展情勢的清醒認識和準確判斷,習近平總書記在不同場合多次堅定不移地指出“開放帶來進步,封閉必然落后”[6]“中國開放的大門不會關閉,只會越開越大”[7]。未來的中國仍然會堅定不移地擁抱和支持全球化,會將自己的發(fā)展與世界各國的發(fā)展愈來愈深度密切地聯(lián)系和融合在一起。所以,身處新時代的我們,要想緊跟這個時代發(fā)展的步伐,不辜負這個時代,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作出自己的貢獻,就必須自覺培養(yǎng)世界性眼光,積極鍛造世界性格局,在中國與世界的關系視界中,既以世界性的眼光去思考中國問題,又以堅定的中國立場去把握世界情勢,從而將自己的發(fā)展有效地融入國家和世界的發(fā)展大局,在國家和世界的發(fā)展大局中,去確證和肯定自己的存在,去展現(xiàn)和發(fā)揮自己的才能,去揮灑和詮釋自己的年華。

    2 全球化發(fā)展進程要求“時代新人”具備發(fā)展性的成長思維

    誠如上文所說,當今時代的發(fā)展大勢仍是全球化和世界化,而主導和推動這個大勢進程的本質性力量仍是資本,是資本為了盡可能多和快地增殖自身價值而驅使人們不斷地縮短和減少各種時空界限的全球化和世界化??梢哉f,資本這個概念早已本質性地孕育著全球化和世界化的發(fā)展大勢,因為任何時間和空間的界限對資本來說都不過體現(xiàn)為必須突破的限制。只要全球化發(fā)展大勢背后的主導因素是資本,那么,開放性和發(fā)展性就必定會是今天這個時代的本質訴求,是今天這個時代根本異質于過去一切時代的最為獨特的存在方式。馬克思把這樣的時代稱為“資產階級時代”。在他看來,這樣一個“由資本為其奠定世俗基礎并為其制訂根本方向的”[8]時代,它的最大特征就是永恒存在的變動性和永遠的不確定性。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整個社會必然會愈來愈呈現(xiàn)出這樣兩種發(fā)展趨向。

    一是神圣價值的廢黜和社會價值的多樣化。德國哲學家馬克斯·韋伯將這樣的發(fā)展趨向稱為“祛魅”進程。他認為,從傳統(tǒng)社會向現(xiàn)代社會的變遷,最根本的表現(xiàn)形式就是“諸神的爭斗”和“沖突”,就是整個社會的“祛魅”和不斷地合理化、世俗化。而所以會呈現(xiàn)這樣的發(fā)展趨向,在另一個德國哲學家卡爾·馬克思看來,最根本的原因就在于,今天這個時代最本質的規(guī)定性是資本。他說:在這個時代,資本是“支配一切的經濟權力”[9],一切都必須按照資本最快最大地增殖自身價值的邏輯來思考和行為,因為“資本只有一種生活本能,這就是增殖自身,獲取剩余價值”[10]。換言之,在這個時代,資本成了主導整個社會的至上法則。甚至可以說,整個社會所有人,不論是否愿意,都不得不面對并接受資本的“改造”,否則,等待他的就只能是無情的滅亡,因為資本存在的終極目的就是要“按照自己的面貌為自己創(chuàng)造出一個世界”[11]。這必然意味著,過去一直被人們尊崇和膜拜的一切神圣都將面臨資本的考驗和檢視,并不得不在資本面前證明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以致于人們今天會對這樣的一些社會現(xiàn)象并不感到陌生:“最后到了這樣一個時期,人們一向認為不能出讓的一切東西,這時都成了交換和買賣的對象,都能出讓了。這個時期,甚至像德行、愛情、信仰、知識和良心等最后也成了買賣的對象,而在以前,這些東西是只傳授不交換,只贈送不出賣,只取得不收買的?!盵12]這說明,在這個以資本為最本質規(guī)定性的時代,一切神圣的東西都不可避免地受到資本的侵蝕和“褻瀆”,整個社會也將不可避免地變得越來越世俗化和多樣化,因此,“祛魅”和開放是這個時代的重要發(fā)展趨向。

    二是進步和發(fā)展的絕對強制。所謂絕對強制,也就是指進步和發(fā)展的無條件性、必須如此性。這同樣是由資本的本性和使命決定的。不斷地增殖,不斷地產生高于自身價值以上的價值,不斷地實現(xiàn)自身價值最快最大地增殖,這是資本存在的根本價值和意義,是資本的本性和使命。資本要想完成這一本性和使命,就必定會瘋狂地要求無限制地提高勞動生產力,因為資本只有吮吸活的勞動才有可能實現(xiàn)自身價值的增值?,F(xiàn)代自然科學和管理科學的飛速發(fā)展以及技術的不斷革新正是為了不斷地提高勞動生產力,從而實現(xiàn)資本這一無限制地最大最快地吮吸活的勞動的欲望。其結果是,在現(xiàn)代社會的資本“座架”下,穩(wěn)定只能意味著死亡,只有不斷地進步和發(fā)展才能生存下去。作為資本價值增值“必要條件”的活的勞動生產力,我們每個人,不論是否愿意,都必定會在資本“座架”的促逼下強制著自己不斷地進步和發(fā)展。為此,海德格爾將這樣的時代稱為“進步強制”的時代。他說:“我們實際上究竟看到了什么呢?是什么通過規(guī)定了整個大地的現(xiàn)實而統(tǒng)治著當今呢?”[13]也正因為這種進步和發(fā)展的需求不是按照我們人的意愿,而只是按照資本的意愿而展開的,所以有學者認為,雖然現(xiàn)代世界完成了作為“技術的現(xiàn)代性”,但作為“人類自我解放的現(xiàn)代性”卻遠遠沒有開始。在現(xiàn)代世界的這種資本邏輯促逼下,作為資本增殖自身價值不可或缺的生產要素和工具,我們每個人只有強制自己不斷地進步和發(fā)展,不斷地讓自己的素質和能力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能夠創(chuàng)造最大化的價值增長,才可能很好地持存下去,哪怕這種持存是以透支生命和損壞身體健康為代價。因此,守舊、僵化、固定不變的傳統(tǒng)生存方式已經不能適應今天這個時代的發(fā)展需要,開放和發(fā)展是這個時代的本質訴求。在這個時代,“穩(wěn)定只能意味著熵,意味著緩慢的死亡,而我們的進步感和成長感是我們確信自己活著的惟一方式”[14]。固守或渴求長期不變的穩(wěn)定,只會讓一個人愈來愈跟不上這個時代發(fā)展的步伐,最后也必定會被這個時代所遺棄,因為這個時代需要的是具有開放思維的人,是能夠適應各種變化的人,是面向未來能夠不斷尋求發(fā)展和進步的人。誠如美國學者馬歇爾·伯曼所說:“無論哪個階級的人們,若要在現(xiàn)代社會中生存下去,他們的性格就必須要接受這個社會的可變和開放的形式。現(xiàn)代的男女們必須要學會渴望變化:不僅要在自己的個人和社會生活中不拒絕變化,而且要積極地要求變化,主動地找出變化并將變化進行到底。他們必須學會不去懷念存在于真正的或幻想出來的過去之中的‘固定的凍結實了的關系’,而必須學會喜歡變動,學會依靠更新而繁榮,學會在他們的生活狀況和他們的相互關系中期待未來的發(fā)展。”[15]

    面對這樣一個充滿不確定和進步強制的時代,身處新時代的我們,應該怎么辦?對此,習近平總書記從人的本質出發(fā)為我們深刻指明了未來發(fā)展的方向。他說:“人,本質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動的、全面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單向度’的人。”[16]努力讓自己成為有文化、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全面發(fā)展的人,既是我們所以為人的本質規(guī)定,更是我們能夠與時代同向同行不被時代無情拋棄的根本保證。因此,在思想和行為上積極適應和習慣無時不有、無處不在的各種變化和不確定,自覺培養(yǎng)發(fā)展性的成長思維,時刻葆有風險憂患意識和歷史機遇意識,以辯證發(fā)展的方式去認識和把握這個“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時代,以開放寬容的理性去審視和應對這個時代的價值多元和觀念差異,進而努力在這個動蕩不安的時代把握自己的人生航向,謀求自己在這個時代的良好存在和發(fā)展,讓自己成長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是新時代給我們提出的新任務、新使命和新要求。

    3 全球化發(fā)展問題要求“時代新人”具備批判性的主體人格

    全球化發(fā)展到今天,雖然情勢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但它的性質并未發(fā)生根本性的改變,今天的全球化并未改變國際資本努力追逐自我價值最大化增殖的性質。推動這一全球化的主體仍舊并非人本身,而是資本,全球化不過給資本瘋狂追逐自我價值增值提供了越來越廣闊的空間。因此,資本雖然帶來了全球化的偉大成果,但同時也使得這一背景下的人遭遇到前所未有的生存困境。這種生存困境,盧卡奇在《歷史與階級意識》中將其描述為“人的異化是我們時代的關鍵問題”[17],馬克思在《1857—1858年經濟學手稿》中將其界定為“個人現(xiàn)在受抽象統(tǒng)治”[18],海德格爾在《關于人道主義的書信》中將其詮釋為“無家可歸狀態(tài)變成了世界命運”[19]。所有這些論述都表明,在全球化背景下,人雖然擺脫了上帝、神、佛等各種超驗的“神圣形象”對自己的統(tǒng)治,但資本邏輯的發(fā)展和擴張卻在消解掉這些“神圣形象”的同時,將人重新置于新的各種“非神圣形象”諸如商品、貨幣、資本等世俗物質產品的統(tǒng)治之下。

    這也就意味著,以資本為主導原則的現(xiàn)代社會,并未給人帶來真正的自由和獨立,而只是以另一種形式實現(xiàn)了對人更加隱蔽的統(tǒng)治。所以說這種統(tǒng)治形式更加隱蔽,是因為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統(tǒng)治,超越了傳統(tǒng)社會人或神對人的直接統(tǒng)治方式,采取了頗具隱蔽性的世俗物的統(tǒng)治方式。如果說傳統(tǒng)社會人的不自由和不獨立集中體現(xiàn)為人或神對人的統(tǒng)治,那么,現(xiàn)代社會人的不自由和不獨立則集中體現(xiàn)為世俗物對人的統(tǒng)治。也正因為此,在現(xiàn)代社會中,人總是容易產生這樣一種幻覺,仿佛自己是自由的和獨立的。殊不知,這樣的獨立和自由,實際上卻受著一種更加深刻、更加全面、更加普遍的統(tǒng)治。因此,現(xiàn)代社會雖然通過宗教批判和啟蒙運動將人從人或神對人的統(tǒng)治中解放了出來,但它卻并未確立人的主體性和獨立性,讓人真正擺脫枷鎖,走出奴役,而是讓人陷入世俗物的鐵籠,成了世俗物的囚徒。

    在此背景下,作為世俗物在現(xiàn)代社會最抽象的極致表現(xiàn)形式,資本就像一束“普照的光”,它將人的一切都置于它的控制和奴役之下。不論是人的思想,還是人的行為,不論是人贊成,還是人反對,都必須嚴格遵循資本的邏輯,無條件地接受資本的審判和考驗,并在這種審判和考驗中確證和審視自己存在的價值和意義。資本取代傳統(tǒng)社會的“神圣形象”,成了今天人們頭上頂禮膜拜的新的“非神圣形象”。充斥在現(xiàn)代社會中的各種拜金現(xiàn)象可以充分說明這一點。對此,著名哲學家科西克的認識無疑是深刻的。他說:“到了十九世紀,至上的實在不再以超驗的上帝的身份在天國實行統(tǒng)治;而是下降到地上,以超驗的‘經濟’(即拜物教化的人類物質產品)的身份實行統(tǒng)治。”[20]可見,現(xiàn)代社會,對人來說,并不是真正的屬人的發(fā)展史,而只是資本的發(fā)展史,是資本不斷奴役和控制人的歷史。這意味著,一度從黑暗的中世紀神學中掙脫出來的人,并未獲得真正的解放,成為自由獨立的人,而是成了資本奴役和控制的對象,成了資本發(fā)展自身和增殖自身的工具和手段。對資本在現(xiàn)代社會的這種強大的奴役和控制力量,馬克思曾用過一個非常形象的比喻加以鞭撻。在他看來,資本在現(xiàn)代社會對人的奴役和控制,雖然未用赫斐斯塔司的楔子,但它對人奴役和控制的牢固程度卻遠勝過赫斐斯塔司的楔子。為此,馬克思對現(xiàn)代社會給予了強烈譴責和批判,認為它雖然帶來了生產力的極大解放,但卻不僅沒有實現(xiàn)人的真正自由,反而將人置于更加不自由的境地。可見,走出資本奴役的生存困境是今天人們普遍面對的一個重大課題。

    那么,應該如何走出這一困境呢?這用吉登斯的話說,也就是駕馭資本這頭“猛獸”何以可能呢?在《現(xiàn)代性的后果》一書中,吉登斯這樣問道:“我們,作為整體的人類,究竟在什么程度上能夠駕馭那頭猛獸?或者至少,能夠引導它,從而降低現(xiàn)代性的危險并增大它所能給予我們的機會?現(xiàn)在我們怎么會生活在一個如此失去了控制的世界上,它幾乎與啟蒙思想家們的期望南轅北轍?”[21]

    對此問題,馬克思的現(xiàn)代性批判思想無疑給予了我們很重要的啟示。在他看來,只有將資本重新置于“人的有意識有計劃的控制之下”[22],變資本的獨立性和主體性為人的獨立性和主體性,人才可能在享有資本這頭“猛獸”所帶來的“偉大的文明作用”的同時,不被這頭“猛獸”所奴役和控制,實現(xiàn)人的真正自由和獨立。換言之,人只有“馴服”資本,“復歸”人的主體性和獨立性,人才能在享受資本積極作用的同時,能夠自覺消解或規(guī)避資本的負面效應,切實讓資本為人服務,而不是人為資本服務。可見,駕馭資本這頭“猛獸”,至關重要的一點就在于,重新確立人的獨立性和主體性。然而,要確立人的獨立性和主體性,單靠個人的力量是實現(xiàn)不了的,必須依靠集體的力量,也就是聯(lián)合起來的個人。為此,馬克思認為,超越資本主義階段的未來社會將是這樣一個“自由人的聯(lián)合體”。他說:到那時,“一直統(tǒng)治著歷史的客觀的異己的力量,現(xiàn)在處于人們自己的控制之下了。只是從這時起,人們才完全自覺地自己創(chuàng)造自己的歷史;只是從這時起,由人們使之起作用的社會原因才大部分并且越來越多地達到他們所預期的結果。這是人類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的飛躍?!盵23]

    由此可見,面對當今資本主導的全球化,作為未來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作為馬克思主義理論指導下成長起來的新一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接班人,身處新時代的我們,必須順應這一時代訴求,自覺培養(yǎng)主體性人格,積極提升主體性意識,努力鍛造主體性自我。這既是走出資本困境的時代需要,又是探索和創(chuàng)新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踐的現(xiàn)實訴求,更是馬克思主義理論本身對時代新人成長和發(fā)展的內在要求。為此,習近平總書記多次語重心長地誡勉青年學子,要“勇做走在時代前列的奮進者、開拓者、奉獻者,讓青春在為祖國、為人民、為民族的奉獻中煥發(fā)出絢麗光彩”[24]!

    猜你喜歡
    時代新人全球化資本
    新舊全球化
    英語文摘(2019年6期)2019-09-18 01:49:16
    全球化減速:全球化已失去動力 精讀
    英語文摘(2019年5期)2019-07-13 05:50:24
    資本策局變
    商周刊(2018年18期)2018-09-21 09:14:42
    時代新人的成長環(huán)境
    高等教育要培養(yǎng)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如何讓十九大精神浸潤學子心平
    人民論壇(2018年4期)2018-03-26 08:22:56
    全球化陷阱
    商周刊(2017年8期)2017-08-22 12:10:06
    第一資本觀
    商周刊(2017年25期)2017-04-25 08:12:18
    立德樹人與初中地理課堂的親密接觸
    文理導航(2017年4期)2017-03-29 15:04:23
    VR 資本之路
    微山县| 大名县| 广昌县| 富顺县| 江达县| 孟连| 安顺市| 石河子市| 阿拉善盟| 望江县| 呼玛县| 舞阳县| 黄骅市| 东至县| 深水埗区| 兴安盟| 翼城县| 隆化县| 隆尧县| 怀来县| 耿马| 郓城县| 马尔康县| 防城港市| 景洪市| 中山市| 信宜市| 南木林县| 垦利县| 阜宁县| 濮阳市| 荥阳市| 沂水县| 岳阳市| 文登市| 民勤县| 五莲县| 全州县| 和平县| 休宁县| 莲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