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煜峰
摘要:課堂管理是教師為了有效利用時間、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減少不良行為而采取的各種活動和措施。在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協(xié)調、控制課堂中各種教學因素及其關系,使之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以保證教學活動的順利進行。有效的課堂管理可以大大提升培智課堂教育教學質量。
關鍵詞:培智課堂管理實施路徑
“我建議老師用糖果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我覺得還是不要用好,學生的注意力會被這些食物干擾……”
錄播教室里,教學研討活動在如火如荼地進行著。老師們圍繞著怎樣提升培智課堂管理的有效性展開了討論。
一、培智教學課堂管理的重要性
培智教育是為廣大智力障礙兒童提供特殊需要的教育。在培智教育中,智力障礙學生的認知、思維和適應等能力普遍較低,部分學生還伴有其他障礙問題或疾病,具有多重障礙。智力障礙學生因其生理、心理特點而具有共性,即注意力品質低下、自控能力弱、不良行為習慣多。培智課堂教學中,學生們經常狀況百出:或傻笑哭鬧,或毫無征兆地攻擊同學,或四下亂跑……給課堂管理帶來很大的麻煩。如果教師缺乏有效的管理手段,教學活動很難開展,教師的課堂掌控面臨非常大的挑戰(zhàn)。
“課堂管理是指教師為了有效利用時間、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減少不良行為而采取的各種活動和措施?!睂τ谂嘀菍W校的教師來說,只有控制好教學中的各種因素,教學活動才能順利進行。
二、培智教學課堂管理實施路徑的嘗試
(一)語言提示
在培智課堂教學中,語言管理是最簡便常用的手段。以筆者的教學為例,課伊始,筆者先對學生提出上課要求。
師:“同學們,有誰知道上課的時候我們應該怎么做呢?”
生:“小腿并并攏,小手放放好?!?/p>
師:“嗯!那我要看看誰坐得最好,老師要給他畫一個大大的棒棒糖!”
教學過程中,培智學生的注意力是非常容易分散的,集中時間短暫,這就需要教師多次提醒和警示。
“噓,老師看看哪位同學坐得最端正!”
“舉手發(fā)言的孩子最講紀律,老師請舉手的孩子來回答?!?/p>
……
(二)動作示范
在培智課堂教學中,教師應隨時觀察學生的情緒和精神狀態(tài),恰當?shù)赜枰哉{控。教師的動作示范與引領是非常好的管理方法。比如課伊始的師生問好環(huán)節(jié)是整節(jié)課的第一次課堂管理,孩子們有的歪歪扭扭地起立,有的撅著屁股趴在課桌上,還有的干脆就不理老師?!袄蠋熀谩比齻€字就像嘴里的面包渣,吐不出來,咽不下去。如果忽視了本環(huán)節(jié),整節(jié)課的教學就很難提起精氣神。筆者認為,教師首先應筆直地站立在講臺前,聲音洪亮地喊:“上課!”同時雙手抬起,示意學生起立;如果學生起立不整齊,那就再來第二次,直至學生能較規(guī)范地行禮問好為止。
在學生注意力分散的時候,筆者最常采用的方法是用有節(jié)律的拍手動作“啪、啪啪、啪啪啪”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過來;然后把食指豎在嘴前,用“噓——”示意學生安靜;再把雙臂交疊起來,示意學生坐端正。
(三)活動提趣
英國教育學家約翰·洛克曾說過:“教師的技巧在于集中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在學生出現(xiàn)情緒障礙或行為問題時,結合學生身心特點做一些有趣的放松活動是非常有效的。
1.唱兒歌
兒歌因其鮮明的節(jié)奏和充滿童趣的歌詞受到廣大孩童的喜愛,培智兒童也不例外。教師可以選取內容朗朗上口、節(jié)奏歡快鮮明的兒歌,配以簡單的身體動作與學生互動。比如手指歌《五只猴子》:
五只猴子蕩秋千,
看見鱷魚被水淹。
鱷魚來了,鱷魚來了
啊嗚
……
這首暗藏數(shù)理關系的兒歌充分利用學生的手指,通過略帶緊張感的情節(jié),為學生營造了一個生動的情境。同時,這首兒歌身體活動幅度小,學生在座位上即可完成。如果教師對課堂掌控能力不夠自信的話,這首兒歌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2.做游戲
研究證明,智障生的注意力集中時長為5-15分鐘,而《培智學校課程設置實驗方案》明確建議培智課堂教學時長為35分鐘,部分學校設置40分鐘的教學時長,這對教師和學生無疑是一種考驗。
心理學實驗證明孩子游戲中的注意力品質更高。筆者認為,課堂游戲宜小不宜大,大型游戲會讓學生感到身體疲乏,組織起來耗時耗力,不利于接下來的教學活動。而小游戲不僅能放松身心,而且便于組織。比如“開火車”“請你跟我這樣做”這些傳統(tǒng)小游戲都是適宜的選擇。
(四)講故事
生動有趣的故事能幫助教師在課堂上營造出迷人的情境,深深地吸引住學生。在一節(jié)語言訓練課上,教師針對氣息訓練用故事預設情境:“同學們,今天是我們班××的生日,老師為他準備了一個禮物,你們想看嗎?”接著在《生日快樂》的歌聲中,教師拿出插著蠟燭的蛋糕,結合故事情境引領學生吹蠟燭、吹氣球等,進行氣息控制訓練。課尾,孩子們分享了蛋糕??菰锏臍庀⒂柧氉兊蒙鷦佑腥?,學生不僅坐得住,而且學得興高采烈。
(五)趣味互動
并不是所有的教學都能讓學生充滿興趣。興致索然的孩子要么無精打采地趴在課桌上,要么動來動去坐不住,這就需要通過多向互動讓課堂活躍起來。突出“趣”字,根據(jù)學生的心智特點、興趣愛好進行互動。比如低段語文的字詞教學是比較枯燥的,教師教學時可以引入學生喜愛的動畫,采用競賽的形式開展教學:教師把字詞卡片藏起來,模仿《巴拉巴拉小魔仙》里的情節(jié)大喊“巴拉巴拉變”,同時快速出示卡片讓學生認讀。認對的卡片送給學生,認錯的卡片歸教師。如果是學生贏了,教師會故作沮喪雙手握拳舉起:“哼!我不認輸!我一定會贏的!”這樣的互動不僅讓學生感到樂不可支,而且通過正向的語言暗示激發(fā)了他們求勝的欲望。
(六)物質獎勵
教學中很多老師經常用物質獎勵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種方法效果立竿見影,但是使用不當會適得其反。一次推門聽課中筆者發(fā)現(xiàn),課伊始,老師拿出小零食道:“誰上課時表現(xiàn)好,小零食就獎勵給誰。”學生一聽情緒高漲,之后的注意力就一直被小零食吸引著,甚至會跑過去偷拿。獲得小零食后更是愛不釋手,給課堂管理帶來不小的干擾。筆者認為,適當?shù)奈镔|獎勵對于智障生是有一定吸引力的,我們可以在課堂上先口頭許諾,課下再予以兌現(xiàn)。如:“同學們,今天的拋球練習誰完成得好,下課后老師會獎勵一顆甜甜的糖果,大家要努力哦!”
(七)適度懲戒
2020年底,教育部頒發(fā)《中小學教育懲戒規(guī)則(試行)》條例,并宣布從2021年3月1日起實行。條例中明確規(guī)定教師可以依據(jù)條例“罰之有度”地制止和消除學生的不當行為。這契合了特殊教育領域中行為分析法的“強化”內涵:愉快的結果強化行為,不愉快的結果抑制行為。懲戒就是要對學生的不當行為施以不愉快的結果,以抑制其不當行為的一種教育方式。但是結合實際工作來看,目前大家對此持觀望態(tài)度,建議謹慎使用。
培智教學的課堂管理十分復雜,教師切忌放棄管理職責,對課堂不聞不問;或者過度敏感,動輒訓斥,導致課堂管理失策失控。我們應緊密結合學生、教材、資源,進行整合利用,實施路徑要因地制宜、因人而異、靈活多變,努力打造和諧的課堂。
參考文獻:
張磊,趙亞霞,彭瑤.有效的課堂管理[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
責任編輯: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