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海梅 唐永
摘要:本文簡要地界定了主要概念,分析了核心素養(yǎng)下SOLO分類理論在中學化學概念教學中應用的必要性。以“氧化還原反應”為例,依據(jù)SOLO分類理論合理地劃分學習階段,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和學習任務,從而培養(yǎng)學生逐級進階的化學思維水平,在此基礎上提出了在中學化學概念教學中運用SOLO分類理論的策略。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SOLO分類理論氧化還原反應
一、概念框架
(一)核心素養(yǎng)
“核心素養(yǎng)”指學生應具備的適應終身發(fā)展和社會發(fā)展需要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新課標提出的高中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包括“宏觀辨識與微觀探析”“變化觀念與平衡思想”“證據(jù)推理與模型認知”“科學探究與創(chuàng)新意識”和“科學態(tài)度與社會責任”五個方面。闡明了當前我國對化學教育工作者提出的基本要求,闡述了學生學習化學知識對于個人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意義。要求教師能夠從學習者的真實情況出發(fā),重新設計完整的教學活動,在教學中結合真實體驗,注重培養(yǎng)學生多方面的能力,并使其能將所學知識用于解決現(xiàn)實問題,為學生個人發(fā)展和社會和諧發(fā)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SOLO分類理論
“SOLO分類理論”是指可觀察的學習結果結構(Structure of the Observed Learning Outcome),SOLO分類理論是比格斯教授和他的團隊第一次定義并使用的一種將量的評測和質的考查相結合的評價理論,是用來區(qū)分問題解決能力的方法。根據(jù)表現(xiàn)不同,由低層次到高層次、由具體到抽象,共分為五個水平:前結構水平(P)、單點結構水平(U)、多點結構水平(M)、關聯(lián)結構水平(R)和拓展結構水平(E)。不同水平的表現(xiàn)如表1中所示。
二、化學教學應用SOLO理論的必要性
(一)滲透課標理念,提升核心素養(yǎng)
在化學教學中,教師應對學生不同時期的學習及時地做好過程性評價,再參照SOLO理論的特點來區(qū)分學生的化學思維水平,依據(jù)學生的真實水平來因材施教、分層次教學,從而使教學過程更順利,學習效果更明顯。同時,基于新課程新教材的教學理念,曾經(jīng)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已不再適用,作為主體的學生主動地吸收知識,學生不僅提升了學習興趣和熱情,也塑造了更高水平的化學思維。
(二)尊重學生主體,引領課堂教學
隨著近十幾年科技的飛速發(fā)展,國家需要越來越多的化學人才,同時對人才的要求也隨之提高。如今,國家的高速發(fā)展提高了對學生化學學科素養(yǎng)方面的要求,更加關注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同時注重對學生社會責任感的培養(yǎng),以便更好地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奠定基礎。在真實的化學教學中,知識點復雜、分散,大多數(shù)學生很難在課堂學習中構建比較系統(tǒng)的知識框架體系,從而出現(xiàn)學生認為單元測評容易,而綜合考查難的現(xiàn)象。因此,將SOLO分類理論運用到化學課堂教學中,能夠減少學生化學學習的阻礙,讓學生對概念有比較清晰的認識,能夠區(qū)分知識點的異同,建構知識之間的橋梁;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的思維水平和學習效果,積極主動地調整教學方式、優(yōu)化教學策略、提高教學效率,從而在職業(yè)上得到進步,對職業(yè)有較高的期望。
三、SOLO分類理論在氧化還原概念教學中的應用
“氧化還原反應”作為中學化學教材中的核心概念,地位十分重要;同時學習好氧化還原理論,可以為后續(xù)學習金屬元素(如鈉)、非金屬元素(如氮)等元素化合物知識、化學反應與能量、電化學等知識打下堅實的基礎,前后銜接,從而使學習變得暢通。同時在新課標的指導下,氧化還原反應知識也是培養(yǎng)學生化學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重要載體。然而,由于初高中教材對于氧化還原反應的定義不同、學生的認知能力和水平不同以及高中知識內容難度的加大,學生在學習“氧化還原反應”這個重要概念時往往會出現(xiàn)一些阻礙。氧化還原知識的學習分成不同時段,逐級加深。從初中化學中的得氧失氧,到高中化學教材中呈現(xiàn)的化合價變化、電子轉移或電子對偏移,再到電化學中原電池、電解池的主動或被動的氧化還原等,我們可以將SOLO分類理論運用到中學化學氧化還原反應知識的教學中,建立起由淺入深、由現(xiàn)象到本質的科學知識教學過程,有機地銜接初高中化學知識,讓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得到提升,化學思維水平呈現(xiàn)進階的趨勢。
(一)利用SOLO分類理論確定核心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
基于SOLO分類理論,結合新課標、教材和教學研究,對學生學習氧化還原反應核心概念時思維結構水平進行分類(見表2)。
(二)利用SOLO分類理論確定教學目標與學習任務
由于初高中的化學在知識內容和結構上存在很大差異,同時不同階段的學生在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學習方式等方面也出現(xiàn)很大差異,所以化學教學存在一定的難度,特別是在核心概念的教學上,存在著分層、脫節(jié)現(xiàn)象;或是受到前概念的影響,導致學生后期的概念學習始終很模糊。因此,應用SOLO分類理論,對不同階段的學習進行劃分,按照目標不同的要求進行分層教學,對于整個中學化學概念教學有著現(xiàn)實意義。表3呈現(xiàn)出中學氧化還原反應教學中不同階段SOLO結構水平與學習任務的對應關系。
四、中學化學概念教學中運用SOLO分類理論的策略
通過真實的課堂教學,發(fā)現(xiàn)結合SOLO分類理論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置課堂問題,可以有效地改善課堂。對于處于前結構水平的學生,教師應該從生活情境創(chuàng)設入手,結合生活類似經(jīng)驗引出相應的化學知識。對于處于單點結構水平的學生,教師應設置單一問題,使學生通過簡單回顧基礎知識便能作答,維持其化學學習興趣。由于多點結構水平的學生雖然有多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但是存在缺少對問題邏輯結構的分析以及知識點零散的現(xiàn)象,所以教師在設置問題時應相應地提高難度、拓寬范圍和降低問題靈活度,同時也要促進學生在已有的知識中搭建整體的知識框架,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使他們能運用所掌握的知識和技能建構起問題間的聯(lián)系,從而創(chuàng)造性地解決問題。對于處于關聯(lián)結構水平或抽象拓展結構水平的學生,教師應進行啟發(fā)式教學,精心設置有探究價值的問題來引起學生的探究欲望,提供充分的探究時間和空間讓學生自主探究或小組合作,最后在教師的幫助下排除錯誤的答案,得出正確的結論。
SOLO分類理論展現(xiàn)的一種可視的結果,能有效地運用于化學教學中。在真實的教學情境中,學生通過氧化還原理論學習表現(xiàn)展現(xiàn)出不同的認知水平,教師根據(jù)學生不同的認知水平去分析學生的化學思維層次,進而調整相應的教學方式進行分層教學,根據(jù)不同的課時任務和教學目標來靈活地運用教學策略。通過學習,學生解決了在化學概念學習中的難題,逐漸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同時也使教師的觀察能力和分析能力得到提高,從而有助于教師提高教學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2017年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2]李惠.中學化學“氧化還原反應”學習進階的研究[D].南京:南京師范大學,2017.
[3]曹滿莉.中學化學“氧化還原反應”學習進階中教學時機的把握[J].化學教與學,2019(9):1318.
責任編輯:唐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