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鴻文,王繼鑫,閆燊燊,王玉杰,劉 強,王文光
(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新疆烏魯木齊 830054)
隨著前列腺癌篩查手段的不斷普及,我國確診前列腺癌人數(shù)逐年上升。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是治療前列腺癌最有效的手段之一,目前已廣泛應用于二、三級醫(yī)療機構。前列腺癌根治術傳統(tǒng)側韌帶處理多使用一次性血管夾(Hem-o-lock),近年來,我科采用Hemk-lock 夾聯(lián)合腔鏡直線型切割閉合器(Endo GIA)處理側韌帶,臨床效果滿意。
1.1 一般資料選取2017 年1 月1 日-2020 年10 月31 日于新疆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泌尿外科行前列腺癌根治術并且有登記隨訪信息的臨床資料,排除術前有盆底疼痛、營養(yǎng)狀況差及術中行側韌帶筋膜內切除等情況,本研究納入資料156 例。根據(jù)術中側韌帶處理方式不同,觀察組為Hem-o-lock 聯(lián)合Endo GIA組(48 例),對照組為單用Hem-o-lock 組(108 例)。收集年齡、體質指數(shù)、行前列腺穿刺術到根治術的時間、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煙史、腹盆腔手術史、術前前列腺特異性抗原(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術前前列腺癌危險度、術后Gleason 評分及病理分期等基線資料(表1)。療效評價包括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后盆底疼痛及尿控情況,盆底疼痛癥狀采用數(shù)字疼痛評分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評價[1-4](圖1,系筆者總結文獻而來)。該尿控評估采用尿墊試驗,每日使用1 片及以上尿墊定義為尿失禁。
圖1 數(shù)字疼痛評分量表評價疼痛程度的賦值
1.2 手術方法手術均采用腹膜外途徑腹腔鏡下前列腺根治術。常規(guī)做雙側盆腔淋巴結清掃(歐洲泌尿外科協(xié)會標準),DVC 結扎,離斷膀胱頸口,結扎輸精管,游離精囊。在狄氏筋膜前方分離前列腺后方間隙,一直游離至前列腺尖部,僅剩兩側韌帶,如遇狄氏筋膜間隙粘連嚴重者,打開狄氏筋膜,在其下方層面分離,防止損傷直腸。對照組僅使用Hem-o-lock 結扎側韌帶,觀察組使用Endo GIA(4.5 cm 長白釘)夾閉切割近膀胱頸處側韌帶,左右各切割一次,剩余近前列腺尖部側韌帶使用Hem-o-lock 夾閉后離斷。常規(guī)取尿道及膀胱頸活檢標本送檢,連續(xù)吻合尿道和膀胱頸口。
1.3 統(tǒng)計學方法定量數(shù)據(jù):服從正態(tài)者用均數(shù)±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不服從正態(tài)者用中位數(shù)及四分位數(shù)間距表示,采用Wilcoxon秩和檢驗。分類數(shù)據(jù)用例(%)表示,用皮爾森卡方或Fisher's確切概率法檢驗。所有數(shù)據(jù)以α=0.05 為標準,統(tǒng)計軟件為SPSS26.0。
2.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比較兩組資料中,年齡、體質指數(shù)、行前列腺穿刺術到根治術的時間、高血壓病史、糖尿病病史、吸煙史、腹盆腔手術史、術前PSA、術前前列腺癌危險度、術后Gleason 評分及病理分期等基線資料對比,其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表2)。
表1 兩組患者一般情況及基線資料比較
表2 兩組患者腫瘤基線資料比較 [例(%)]
2.2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觀察組的手術時間及術中出血量比對照組少,術后3 個月盆底疼痛的檢出率比對照組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而兩組術后盆底疼痛程度、尿失禁的檢出率及術后6 個月盆底疼痛的檢出率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就盆底疼痛而言,術后3 個月時觀察組81.82%(9/11)程度為輕度,對照組85.11%(40/47)為輕度。術后6 個月觀察組的4 例和對照組的13 例患者有輕度疼痛。
表3 兩組患者臨床療效比較 [例(%)]
腹腔鏡下前列腺癌根治術已趨于成熟,隨著技術不斷改善,臨床醫(yī)生也更加追求高效和微創(chuàng)。同時,人們對美好生活的追求也對術后康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在傳統(tǒng)前列腺側韌帶處理技巧上加用Endo GIA 后,發(fā)現(xiàn)其具有較多優(yōu)點,本文通過分析總結,使更多讀者了解此方法的優(yōu)勢。
前列腺癌確診患者基本是中老年人,年齡大往往伴隨著較多的基礎疾病,文獻報道,高齡、高血壓、糖尿病、肥胖及吸煙等都與盆底疼痛有關聯(lián)[4-9]。本研究單因素分析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以上因素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具有可比性。評估患者盆底疼痛,我們使用了NRS,該方法最早于1995 年由SERLIN 等提出[1],通過NRS 評估4 個腫瘤中心不同語言文化背景癌痛患者的主觀感受,最后得出該方法有很高的可信度,Cronbach's 系數(shù)>0.80。后來該方法廣泛應用于內外科等領域,成為臨床上常用的疼痛評估方法之一,因此,該方法是可靠的評估患者盆底疼痛的方法。
通過組對比我們發(fā)現(xiàn)觀察組相對于對照組處理側韌帶的手術時間明顯縮短、術中出血量具有顯著差異,術后3 個月盆底疼痛的檢出率明顯下降。原因分析如下:①Endo GIA 是夾閉切割一體化的器械,應用范圍廣,使用方便。Hem-o-lock 需要多次多處夾閉組織,一個部位需用一對夾子夾閉后再用組織剪離斷,加上更換器械操作,大大延長了手術時間,有時候還有夾子滑動脫落、離斷的組織較多等情況造成術中出血增多。通過統(tǒng)計,觀察組使用Hem-o-lock 夾子(13.27±5.02)個,對 照 組(22.69±5.39)個,P<0.001。Endo-GIA 可明顯減少Hemo-lock 夾的使用,縮短手術時長,減少術中出血。②因為角度問題,Hem-o-lock 夾的方向斜向下方,這樣增加誤傷直腸或前列腺兩側多余血管神經(jīng)的概率,這些神經(jīng)的損傷從而引起了術后盆底疼痛,而Endo GIA 切割方向與前列腺平行,減少了切割范圍從而避免了這些神經(jīng)的損傷。本研究兩組術后尿失禁的檢出率無統(tǒng)計學差異,提示兩組側韌帶處理方式對于術后尿失禁影響較小,影響尿控的因素主要包括功能尿道長度的縮短、尿道外括約肌和膀胱括約肌的破壞等[10]。
我們認為,側韌帶處理中理想方式是全程使用Endo GIA,不使用Hem-o-lock,然而,解剖原因造成了目前只能做到盡可能減少Hem-o-lock 的使用數(shù)量。解剖上,前列腺底及膀胱頸部側韌帶沿著前列腺后方組織平行于前列腺走行,可以用Endo GIA 一次性切割閉合。而前列腺尖部側韌帶傾斜向上,加上該部位旁邊操作空間小,限制了Endo GIA 在此處操作,因此此處側韌帶處理只能使用Hem-o-lock。
我們總結了以下Endo GIA 使用經(jīng)驗:使用Endo GIA 前,要仔細游離前列腺后間隙一直到前列腺尖部,并且把直腸壓向下方,充分暴露視野。要選擇腔鏡下可旋轉彎曲的Endo GIA,在處理側韌帶時將其槍頭向上翹15~20 °,這樣可以盡可能平行于直腸,減少直腸損傷的可能性。另外,Endo GIA 切割閉合后,閉合部位有可能會有滲血,這時可以用彎鉗將出血部位夾持后單極電凝止血,因為吻合釘子是金屬材質,使得止血范圍覆蓋周圍組織,增加了止血效果與效率。
本文也有一定不足之處,因添加了Endo GIA 這個器械,給患者增加了一定程度的住院費用;研究納入的患者年齡較大,前列腺癌危險度分期高?;颊呔佣啵傲邢侔┣谐绞讲捎媒钅ね馇谐?,不考慮性功能的保留或喪失,因此療效評價不包括性功能的情況。
終上所述,采用Hemo-lock 聯(lián)合Endo GIA 處理前列腺側韌帶具有明顯優(yōu)勢與應用空間,能夠給患者帶來真實收益,是一種可選擇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