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遠峰, 張啟國
(1.費縣上冶果樹園藝站, 山東費縣 273401; 2.費縣自然資源和規(guī)劃局上冶所, 山東費縣 273401)
無公害葡萄是在生產(chǎn)過程中對產(chǎn)地環(huán)境進行嚴格的選擇,按照規(guī)定的生產(chǎn)技術操作規(guī)程進行栽培管理,其生長環(huán)境、生產(chǎn)過程、包裝、貯存、運輸中等過程中對有害物質的含量嚴格控制在規(guī)定的范圍之內,經(jīng)考查測試評定,達到環(huán)境質量、生產(chǎn)技術和產(chǎn)品質量檢驗標準的葡萄。目前中國市場上銷售的葡萄大部分不是無公害的,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增強,越來越注重葡萄果品的質量和安全,無公害食品提上了生產(chǎn)日程。生產(chǎn)中無公害葡萄優(yōu)質栽培技術的改進提高了品質和效益,應積極推廣。
為避免有害物質對園區(qū)周圍環(huán)境、空氣、土壤和水源的污染,園地應選擇在周邊無工礦企業(yè)、公路車站和碼頭等交通要道的區(qū)域。還應確保土壤透氣性良好,地下水位在1 m以下,交通便利,灌排水方便等條件。
根據(jù)園地立地條件合理規(guī)劃小區(qū)的形狀及方向,與地形地勢相適應,與道路排灌系統(tǒng)及防護林相結合。道路修筑按葡萄園面積大小而定,設計大中小三級路面。采用肥水一體化節(jié)水灌溉設備,排水系統(tǒng)和筑路等高線結合設計,做到排水暢、道路平。
防護林帶與主風方向垂直,用喬木灌木混栽稀疏林帶為宜。葡萄行向,棚架以南北向或與風向垂直為宜,使葡萄枝蔓順風延伸生長。籬架以南北行向或順風行向為宜。山地丘陵的行向應與等高線一致[1]。
株行距依當?shù)亓⒌貤l件、架式和管理方式等而定,株距0.5~4.0 m,行距1.7~8.0 m。
清除全園植被,深翻土地,整地消毒。按行距挖80 cm見方的定植溝,每666.7 m2施入腐熟好的羊糞8 m3,與表土混合后回填于溝內。至略低地面,灌水沉實,待土壤不粘后植苗。
根據(jù)建園目的,選擇所需成熟期的品種,按照NY 469-2001 的規(guī)定選擇無公害脫毒葡萄苗木建園。鮮食葡萄選用外觀美、果粒大、口味好、含糖高、耐貯運和效益高的品種,目前適合費縣栽培的品種有巨峰、藤稔、陽光玫瑰、玉波二號、夏黑、摩爾多瓦、金手指和美人指等。
晚秋或早春定植,將苗根剪留15 cm,自根苗根頸和地面平,嫁接苗接口高出地面10 cm,栽后及時澆透水。埋土防寒區(qū)根據(jù)立地條件和氣候特點確定斜栽方向和角度。晚秋定植當年冬前埋土堆,早春去土撫平蓋地膜。
春季當苗木新梢長至5 cm時,根據(jù)整形需要每株留1~2個健壯新梢,待長至20 cm左右時將新梢綁縛到預先插好的支柱上防風吹折。
每年秋季果實采收后,沿葡萄行的定植溝兩側向外逐年輪換挖深寬各50 cm的溝。疏松根系土壤,促進根系發(fā)育。每年早春葡萄行內蓋地膜或除草布,行間生草或種綠肥(圖1)。
圖1 葡萄行內覆蓋地膜行間自然生草
按照NY/T496-2010和葡萄需肥規(guī)律,確定施肥量、施肥時間和施肥次數(shù)。以有機肥為主、化肥為輔的原則,采果后施基肥,結合土壤管理,在施肥溝內按照每666.7 m2土地施入充分腐熟的羊糞5 m3,加40 kg硫酸鉀復合肥和20 kg鈣鎂磷肥。每年地下追肥3次。第1次在發(fā)芽前施氮肥催芽,第2次于花前施氮磷鉀復合肥穩(wěn)果,第3次在果實膨大期施高氮高鉀硫酸鉀型復合肥壯果。
施葉面肥每年3~5次。第1次在葉幕形成期噴0.3%尿素壯葉。第2次為花前噴施0.3%硼肥提高坐果率。第3次在果實膨大期噴鈣、鎂、錳、鋅肥促果。以后每隔10 d噴1次0.3%的磷酸二氫鉀至果實著色轉變期,壯果和提高果實品質[2]。
葡萄在防寒出土上架后、施肥后和采收后3次灌透地水。以后視天氣、土壤、新梢生長情況等,在花前和花后用節(jié)水灌溉設備各酌情澆水1次,果實膨大期保持水分充足,近成熟期適度控水有利提高果實品質。雨季水多病害流行期,及時排水防澇,保證葡萄正常生長發(fā)育。
葡萄架式可分為籬架和棚架。樹形分為多種,如龍干形、扇形、H形等。樹形和架式就組成了多種架形,如單臂籬架、V形籬架、龍干形棚架、H形棚架、新形籬架等。
棚架多用龍干形整枝,籬架用多主蔓扇形整枝。架高1.8~2.5 m,每隔4~5 m設立柱,柱高2.2~3.0 m,主柱用鋼絲連結、繃緊,并相連固定。棚架架面用鐵絲拉成網(wǎng)狀,成為枝蔓和果實的承載面。龍干形每株留1~2 個4~6 m主蔓,在龍干上相隔30 cm左右著生1 個結果枝組,每枝組著生1~2 個短結果母枝。扇形是由多主蔓和眾多結果枝組在架面上呈合理的扇形分布。
上架引綁。葡萄枝蔓防寒出土后要上架引綁,調整枝蔓角度和在架面上的合理分布促其合理生長發(fā)育。
抹芽與定枝。枝蔓萌芽后5 d左右抹去無用芽、副芽和主蔓基部的萌蘗。再10 d左右抹去多余芽和位置不當?shù)难康?,保留主蔓缺位的芽?/p>
新梢長至15 cm左右,根據(jù)架面花穗質量和枝條著生的位置確定留枝數(shù)量,使架面上的相鄰新梢相距15~20 cm。
新梢摘心。當主蔓新梢長到8~10片葉時反復摘心,在花序上的新梢留4~6片葉摘心,待頂芽萌發(fā)后留1~2片葉反復摘心,其余葉腋萌發(fā)的新梢留1~2片葉絕后摘心防日灼病發(fā)生。
花果管理。當花序發(fā)育到5~8 cm時疏花,長勢強的結果留2個花序,中庸的留1個花序,弱的不留花序。剪除花序基部小穗,始花期掐掉穗尖3~4 cm(陽光玫瑰例外)。
疏果整穗,當果粒黃豆大小時疏除小僵果、畸形果、病蟲果和多余果,每穗保留50~80粒,使果粒均勻果穗松緊適度。
花序的花全開后3 d內用25 mg/kg赤霉素+2 mg/kg氯吡脲+200 mg/kg鏈霉素處理使有核品種無核化,相隔12 d用25 mg/kg赤霉素+2 mg/kg氯吡脲處理果穗促果粒膨大,生產(chǎn)出無核粒大的優(yōu)質葡萄。
果穗套袋宜在花后30~40 d晴天的上午 8~10時和下午4 時以后進行。套袋能減少農(nóng)藥用量、鳥類和病蟲危害,延遲采收、促進葡萄優(yōu)質高效[2]。
清園。清理葡萄老蔓上的老翹皮,深埋,清掃殘枝落葉等,除病菌滅蟲卵。
冬剪。在12月中旬至1月下旬進行,最好年前完成,埋土防寒品種在防寒前完成。為防剪口抽干,要在留芽上5 cm破上芽短截。采用長中短梢剪留相結合修剪法和靈活運用單枝和雙枝更新法,對枝蔓進行芽截。結果枝缺位時將下部結果蔓延長修剪彌補其缺失。
冬季防寒。根據(jù)品種特性、立地條件和年最低氣溫,決定冬季防寒方式和方法。埋土厚度為歷年最大凍土層。埋土前澆透地水,土壤不粘后進行。當日平均氣溫低于10 ℃時第1次埋土,當日平均氣溫低于5 ℃時第2次埋土,每次埋土厚度各占總埋土厚度的一半。每次埋土后澆透地水1次。翌年春天當日平均氣溫高于10 ℃時(當?shù)芈兜匦邮蓟ㄆ?,埋土防寒葡萄進行出土上架[1]。
春季防寒。近年來倒春寒發(fā)生頻繁,萌芽前后低溫突襲,為確保葡萄正常生長發(fā)育。根據(jù)品種特性和低溫預報等,寒流來襲前樹下灌水,樹上噴防凍劑、植物生長調節(jié)劑、葉面肥和清水,增強樹體抗逆性和改善田間小氣候。
露地無公害葡萄病蟲害防治按照GB4285-89農(nóng)藥安全使用標準和GB/T8321.10-2018農(nóng)藥合理使用準則進行病蟲害防治。預防為主,綜合防治,以植物檢疫、農(nóng)業(yè)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最大限度減少農(nóng)藥污染。注重各物候期不同病蟲害變化,重點防治主要病蟲害,兼防次要病蟲害。目前葡萄主要病害有霜霉病、灰霉病、穗軸褐腐病、黑痘病、炭疽病、白腐病。主要害蟲有透翅蛾、葉蟬、金龜子、吸果夜蛾類[3]。
選用無檢疫對象和無公害的脫毒嫁接葡萄品種苗建園。
選用抗病性強的品種,休眠期清理病蟲害侵染源和繁殖場所,清掃落葉和雜草、刮除病蟲老翹皮。注重科學施肥、及時灌排水、合理修剪和果穗套袋。
培育和釋放捕食螨瓢蟲、天敵蜘蛛和昆蟲病源線蟲等害蟲天敵防治害蟲,用天然植物殺蟲劑,除蟲菌、大蒜素、魚藤酮乳油等生物農(nóng)藥防治葡萄病害。
人工清除透翅蛾、小木蠢蛾等幼蟲,用黃板、黑光燈、糖醋液誘殺和果實套袋等手段減少蛾類昆蟲對葡萄的危害。
按照無公害農(nóng)產(chǎn)品農(nóng)藥安全使用標準,做到科學治早治小、交替和對癥用藥,嚴格控制農(nóng)藥的安全間隔期。
早春傷流前、萌芽前全園各噴3~5°Be石硫合劑?;ㄆ趪?0%嘧霉胺900倍液防灰霉病。幼果期噴75%百菌清800倍液防黑痘病。果實硬核至成熟期混噴50%異菌脲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80%烯酰嗎啉3 0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1 000倍液兼治葡萄炭疽病、白腐病和霜霉病。從5月下旬開始全園噴布1∶0.6∶200的波爾多液,同上述殺菌劑交替輪換使用,保持相鄰兩次用藥間隔15 d[4]。
果實采收時根據(jù)成熟度、市場要求和氣候天氣,在農(nóng)藥安全間隔期后的晴天晨露已干至落日前進行,所用器具全面消毒,采收過程避免果皮擦傷和果粉抹掉。
包裝按大小著色程度等進行分級后裝入果箱,貼上無公害食品標簽待售。
葡萄應貯藏在0~5 ℃溫度,相對濕度80%~90%的冷庫中,分級堆放,高度適宜,保證氣流暢通。
縮短運輸時間,減少損失,防止運輸過程中的擠壓、拋、碰、撞等二次損傷。
種植無公害葡萄盡量不用化肥,多施有機肥料,不斷改進栽培技術,改善品質,促進葡萄更加優(yōu)質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