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華 王元春 龔 菁 張 宇 劉平慶
1.江西省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藥劑科,江西贛州 341000;2.江西省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醫(yī)??疲髭M州 341000;3.江西省贛州市中醫(yī)院藥劑科,江西贛州 341000;4.江西省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感染科,江西贛州 341000
貓爪草味甘、辛,性溫,歸肝經、肺經,具有化痰散結、解毒消腫的功效,有效成分包括貓爪草多糖、氨基酸、黃酮以及揮發(fā)性成分等,目前國內外對貓爪草的運用主要為抗結核、抗腫瘤和增強免疫等方面[1]。貓爪草中多糖的含量在6.70%~12.65%不等[2]。有研究發(fā)現貓爪草多糖不同劑量對小鼠急性化學性肝損傷均有保護作用,并推測保護機制可能與貓爪草多糖的抗氧化作用有關[3],同時其證實貓爪草多糖可延緩D-gal衰老模型小鼠組織及細胞結構及功能衰退,增強衰老小鼠免疫功能并提高抗氧化系統(tǒng)酶活性[4]。另外還有研究證明貓爪草多糖對高濃度刀豆蛋白A 引發(fā)的人肝細胞損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可能促進肝細胞的增殖[5],但是目前并未在臨床得到驗證,且國內外沒有貓爪草臨床中用于護肝、抗肝損的研究資料。為此本研究主要探討貓爪草對肺結核患者肝功能的調控作用。
選取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收治的診斷為肺結核且使用四聯(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乙胺丁醇)抗結核藥物的80 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40 例)與對照組(40 例)。觀察組中,男26 例,女14 例;年齡18~55 歲,平均(34.5±1.8)歲;結核發(fā)病部位:肺部者25 例,合并肺外結核者15 例;結核病程1 個月~2年,平均(5.6±1.3)月。對照組中,男25 例,女15 例;年齡18~55 歲,平均(34.4±1.9)歲;結核發(fā)病部位:肺部者24 例,合并肺外結核者16 例;結核病程1 個月~2年,平均(5.5±1.4)月。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診斷符合《肺結核診斷標準》(WS288-2017)[6]標準者;②年齡18~65 歲;③精神狀況正常者。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史者;②入組前存在肝腎功能不全和(或)心肺功能障礙者;③存在免疫功能不全者;④對擬定使用藥物過敏者。所有患者及家屬均知情同意,并申報贛州市第五人民醫(y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所有入組者均給與四聯結核藥物抗結核治療,具體包括:利福平(開封制藥集團,國藥準字H41021799,批號:20190521)口服10 mg/kg,1 次/d,異煙肼(國藥菏澤制藥,國藥準字H13022207,批號:201903257D)口服5 mg/kg,1 次/d,乙胺丁醇(重慶西南合成制藥,國藥準字H50020500,批號:201903GYT62)15 mg/kg,1 次/d,吡嗪酰胺(江蘇四環(huán)生物制藥,國藥準字H32024174,批號:2019061254)口服5 mg/kg,1 次/d,同時定期監(jiān)測患者肝功能情況,針對肝臟功能保護,對照組服用當飛利肝寧膠囊(四川美大康藥業(yè),生產批號:2018120532,規(guī)格:每粒0.25 g 裝)3 次/d,4 粒/次;觀察組給予貓爪草30 g/次(江西軒豪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批號:201811250,規(guī)格:15 g/袋),1 次/d,開水沖服,兩組連續(xù)治療14 d 為1 個觀察周期,其抗結核治療期間均進行持續(xù)的保肝護肝治療,并對所有入組者通過門診隨訪半年。
比較兩組治療后肝功能相關指標及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變化情況,統(tǒng)計兩組治療期間肝功能異常首發(fā)時間和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比較兩組抗結核治療臨床效果。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主要檢測透明質酸(hyaluronic acid,HA)和Ⅲ型前膠原(type Ⅲprocollagen,PCⅢ),均使用固相放射免疫法進行,試劑盒由上海信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HA 正常值為:23.1~70.1 ng/ml,PCⅢ正常值為:<120 μg/L;肝功能檢測指標[7]有谷丙轉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雙抗體夾心法,正常值0~50 U/L,谷草轉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雙抗體夾心法,正常值0~40 U/L,總膽紅素(total bilirubin,TBil),酶循環(huán)法,正常值為3.4~17.1 μmol/L,其試劑盒由上海透景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肝損害是以肝功能指標中ALT>50 U/L或AST>40 U/L 為標準。以上所有臨床檢驗均嚴格按照說明書進行操作。痰菌轉陰為痰培養(yǎng)陰性,胸片吸收好轉為復查胸部X 線片,其結果較上次檢測時肺部結核病灶吸收超過50%[8]。
采用SPSS 20.0 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治療前兩組肝功能指標中ALT、AST 及TBil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肝功能指標中ALT、AST 及TBil 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肝功能指標中ALT、AST 及TBi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相關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功能相關指標的比較(±s)
注 ALT:谷丙轉氨酶;AST:谷草轉氨酶;TBil:總膽紅素
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值P 值85.51±2.80 85.62±2.91 0.157 0.876 37.91±1.11 65.32±3.52 47.234<0.001 100.072 28.246<0.001<0.001 89.82±5.81 89.91±5.92 0.076 0.939 38.83±1.51 65.62±3.82 41.489<0.001 53.841 22.073<0.001<0.001 45.52±3.92 45.61±4.02 0.113 0.910 16.71±1.72 36.32±2.84 37.843<0.001 42.814 12.046<0.001<0.001組別 ALT(U/L)治療前 治療后 t 值 P 值AST(U/L)治療前 治療后 t 值 P 值TBil(μmol/L)治療前 治療后 t 值 P 值
治療前兩組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HA 和PCⅢ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中HA 和PCⅢ水平均低于治療前,且治療后觀察組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中HA 和PC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2)。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治療前后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的比較(±s)
注 HA:透明質酸;PCⅢ:Ⅲ型前膠原
觀察組(n=40)對照組(n=40)t 值P 值138.93±33.81 139.02±33.91 0.013 0.989 58.63±11.92 116.32±25.63 12.927<0.001 14.173 3.380<0.001 0.001 386.62±38.93 386.71±38.81 0.012 0.991 86.61±16.83 256.82±24.51 36.235<0.001 44.778 17.904<0.001 0.001組別 HA(ng/ml)治療前 治療后 t 值 P 值PCⅢ(μg/L)治療前 治療后 t 值 P 值
兩組治療期間肝功能異常首發(fā)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肝功能異常首發(fā)時間和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的比較(d,±s)
表3 兩組患者治療期間肝功能異常首發(fā)時間和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的比較(d,±s)
2.22±0.31 2.11±0.32 1.491 0.140 4.72±0.52 5.81±0.81 7.374<0.001肝功能異常首發(fā)時間 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觀察組對照組t 值P 值40 40組別 例數
隨訪半年期間觀察組痰菌轉陰率及胸片吸收好轉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表4)。
表4 兩組患者抗結核治療臨床效果的比較[n(%)]
目前全世界結核病發(fā)病率均呈現升高趨勢,尤其是發(fā)展中國家,雖然目前針對結核病治療已經有明確指南可依,但部分患者臨床抗結核治療效果仍不理想,目前抗結核治療的藥物,多以利福平、利福平、吡嗪酰胺等短期化療藥物為基礎,需要長時間規(guī)律治療[9]。然而以上幾種抗結核藥均有潛在肝毒性,長時間服用將引起藥物性肝損傷,甚至造成急性肝功能衰竭,導致患者無法順利完成完整治療療程,進而影響臨床治療效果,增加患者負擔[10]。另外多數抗結核藥物在進行劑量調整的主要方法為延長用藥時間而無法通過減少劑量達到臨床效果,此種方案對于長時間接受抗結核治療患者,極易出現肝功能損傷,引起藥物峰值水平的增加[11]。
針對長時間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其肝功能調控上,本研究觀察組使用貓爪草進行治療,相對于常規(guī)的當飛利肝寧膠囊保肝護肝治療,治療后觀察組肝功能指標中ALT、AST 及TBil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對長時間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的肝功能調控,使用貓爪草,能有效地改善患者肝功能指標。另外治療后觀察組肝臟纖維化相關指標中HA 和PCⅢ水平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進一步提示針對長時間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的肝功能調控,使用貓爪草,對延緩肝臟纖維化和降低藥物性肝損傷導致的肝小葉纖維化甚至后期肝硬化有重要意義。而且兩組肝功能異常首發(fā)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但觀察組肝功能恢復正常時間早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對長時間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的肝功能調控,使用貓爪草,能有效地促進肝損傷恢復。最后隨訪半年期間觀察組痰菌轉陰率及胸片吸收好轉率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提示針對長時間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的肝功能調控,使用貓爪草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降低藥物性肝損傷所致影響,同時對提高患者治療耐受性和依從性有一定價值,進而達到改善患者臨床治療效果的目的。
貓爪草是一種傳統(tǒng)民間抗結核治療中草藥,具有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消腫利結等功效,已經成功用于抗結核、抗瘧疾等[12]。中成藥貓爪草系貓爪草粗粉水提取物[13],針對結核抗酸桿菌均有抑制增殖降低耐藥性產生作用,同時還可改善病變部位的微循環(huán),提高局部藥物治療濃度,起到改善患者抵抗力,增強抗病能力的作用[14]。其對肝功能的調節(jié)上,可能與減輕并修復肝臟炎癥損傷有關,通過降低肝臟中炎癥細胞因子水平,提高抗氧化因子活性,從而達到降低藥物性肝損傷的目的[15]。同時體外實驗亦證實貓爪草多糖還可有效降低高濃度ConA 導致的人肝細胞損傷[16],降低脂質過氧化,穩(wěn)定細胞膜結構,抑制肝細胞纖維化作用[17-18]。
綜上所述,使用貓爪草對長時間接受抗結核藥物治療患者進行肝功能調控,能有效改善患者肝功能,抑制肝臟纖維化形成,并達到提高臨床抗結核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