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蘭
體育課比其他科目發(fā)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更高,尤其是一些激烈的體育和競技教學活動,如果教師不注意,就會導致安全事故。為此,體育教師應幫助小學生構建科學合理、安全的課程。立足學生綜合素質,帶領全班熱身,逐步提高小學生自我保護能力,有效防止安全事故的發(fā)生。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小學體育課程中面臨的問題及其形成的原因,并在此分析的基礎上,提出了減少事故發(fā)生的應對策略。
小學生正處于成長的關鍵時期。適當?shù)捏w育鍛煉可以增強體力,促進身體發(fā)育,使學生擁有更健康的身體,從而能全身心地投入學習,擁有更好的學習狀態(tài)。然而,在進行體育運動的過程中,容易出現(xiàn)各種安全問題,如緊張、肌肉損傷等,阻礙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學習。為避免運動中出現(xiàn)安全問題,教師必須采取措施確保學生的人身安全,同時鼓勵學生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因此,本文通過分析避免小學體育安全問題的發(fā)生,提出有效的對策建議,可作為小學體育教學的參考。
一、小學體育安全事故的定義分析
小學體育安全事故頻發(fā),安全事故主要是指在體育活動中因疏忽造成的傷害。當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發(fā)生安全事故時,教師會面臨家長的懷疑和學校領導的批評。因此,體育教師和學校有必要制定有效的措施來預防體育活動中的安全事故,以防學生發(fā)生安全事故。
二、預防小學體育課堂安全事故的重要性
素質教育實施以來一直重視體育,小學生的身心發(fā)展尚不成熟,通過科學的體育教學,可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獲得特定的身體機能。同時,體育減輕了學生的心理壓力,培養(yǎng)了他們的意志和素質,使他們的心理得到了健康的發(fā)展。另外,從家庭的角度來看,在當今的社會環(huán)境中,大多數(shù)孩子受長輩寵愛,父母更加關注他們的健康成長。如果受到傷害,家人會受到很大的影響,學校也會受到不利的影響。因此,在小學體育中預防安全事故、維護安全,不僅有利于小學生健康成長,也有利于社會和諧穩(wěn)定。
三、目前小學體育運動教學中存在的安全問題
(一)突發(fā)性意外安全問題
小學生思維認知能力不成熟,缺乏外在知識,缺乏社會經驗體育課多為戶外活動,不確定因素和安全風險因素較多,難以時刻監(jiān)控學生行為,規(guī)避安全對學生的威脅。另外,小學生的精力非常旺盛,所以學生在進行自主活動時經常會出現(xiàn)安全問題。缺乏熱身活動,學生在運動中經常出現(xiàn)肌肉拉傷和瘀傷。且小學生的抗風險能力是相對較弱的,很多對成人不會帶來風險和威脅的要素卻會給學生帶來極其嚴重的后果,而小學學生的探索欲和好動性極為明顯,這也就導致了小學體育運動開展過程中突發(fā)性意外安全問題時常出現(xiàn)。
(二)準備不足導致的安全問題
準備不足導致體育運動出現(xiàn)身體損傷的情況十分常見,因為運動對身體是具備一定要求的,如果身體無法荷載對應的運動活動就會導致學生的身體受到損傷和影響,準備不足包括教師在實踐教學開展過程中對學生的分析不足,導致學生的能力并不能有效地完成對應的運動,當然,這種情況是相對較少的,較多的是從學生出發(fā),因為各種原因準備不足,缺乏熱身的問題現(xiàn)在也比較普遍,因為很多學生在教師給熱身指導時沒有認真聽講,不重視體育課的安全性,一些學生在體育課上偷偷復習其他課程。由于學生在小學體育教學中不注意安全問題,不知道在什么情況下會出現(xiàn)安全隱患,因此在準備活動時可能安全意識差,跑姿不正確。如果體育教師沒有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學生可能會互相推擠和踩踏。這種情況對學生的安全有著巨大的影響,還會導致嚴重的運動損傷。
(三)缺乏運動安全意識
小學生年齡小,不成熟,好奇心強,缺乏安全意識。當教師允許學生在不受限制和監(jiān)督的情況下自由活動時,學生很容易進入有安全隱患的區(qū)域,或因動作不規(guī)范或其他原因而發(fā)生事故。如果教師不了解班上學生的身體狀況,體育活動的強度很可能會超過部分學生的能力。在體育教學中,存在著“穿運動服”“熱身活動”“控制運動強度”等常識性問題。如果不對學生解釋和強調,他們在真正的運動中更容易受傷,因為他們缺乏這種意識或不關心這些細節(jié)。小學學生的年齡相對較小,知識儲備和社會閱歷嚴重不足,這也就導致了學生的安全意識和風險意識極為薄弱,很容易會出現(xiàn)上述問題。
四、小學體育教學中安全問題的防范策略
(一)改進教學理念,加強教師的責任意識
教學理念貫穿于教學工作落實的全過程,教師的教學理念將會從很大程度上決定教學的走向和教學的效益,想要有效避免小學體育教學中的安全問題,教師教學理念優(yōu)化是首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重中之重。在體育教學中,教師更注重教授學生體育和運動技能,而忽視培養(yǎng)學生的安全意識。為此,小學教師需要改進教育觀念,加大責任追究,不斷提高安全意識。教師必須掌握相關的安全知識點,了解這些運動的危害。在開始體育活動前,教師應告知學生這些體育活動的危險性,向學生展示正確、規(guī)范的行為,以促進體育教學的順利開展,進一步保護學生的安全,減少事故的發(fā)生。在體育教學中,教師不僅要為學生提供自由活動的機會,還要密切關注學生,端正教學態(tài)度,組織學生進行體育活動,使學生不僅在運動中得到放松,也會感到身心愉悅。教師在教學生投籃的時候,應該教給他們一些關鍵的投籃動作,讓他們了解投籃動作,然后給他們示范投籃動作,讓他們直觀地感受到標準化的運動。在允許學生自由活動前,教師必須首先告知學生一些他們不能做的危險行為。例如,不能向同學扔球,也不能搶球。教師在交流什么需要注意,什么危險動作不要做后,要求學生繼續(xù)進行投籃訓練。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的過程中需要有效的轉變教學理念,意識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合理調整教學。
(二)因材施教,避免安全問題
每個學生的身體狀況都不一樣,有的學生身體條件好,有的學生身體條件稍差。在進行體育活動時,教師要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因材施教,這種教學方式可以有效避免安全問題。因材施教的教學方法也可以照顧到特殊的學生,這種學生往往不能做劇烈運動,劇烈運動如果增加身體負荷,后果非常嚴重。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是直接影響教學效果的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通過選擇合適的器材和運動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此外,教師必須詳細了解設備的使用方法,熟悉相關急救方法,在發(fā)生安全事故時,能及時為學生提供急救,避免對學生造成進一步的傷害。教師在實踐教學展開前需要加強對學生的了解,從學生的運動能力、運動興趣、運動素養(yǎng)等多個角度做出有效的分析,將學生劃分不同的層次設定不同的運動任務和教學目標,對身體素養(yǎng)運動能力相對較弱的學生適當?shù)亟档鸵蠛瓦\動強度,對運動能力強的學生適當?shù)靥岣哌\動難度,立足于實際,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此為中心實現(xiàn)因材施教,提高教育的針對性和科學性,讓每一個層次的學生都可以得到有效的提升和成長。
(三)精心備課,有效預防事故
教師應在上課前做好充分的課前準備,使體育活動能順利進行。由于教師備課涉及面廣,包括解答學生問題、檢查運動器材、運動前熱身、具體學習知識點等。首先,教師要規(guī)范學生穿著,要穿休閑舒適的衣服和運動鞋。女生上體育課時不要戴首飾,保持頭發(fā)整潔,以免學生在運動時造成安全問題,損壞設備和傷害學生。教師應配置學生在進行體育活動前進行熱身運動,以有效預防運動過程中韌帶扭傷等事故。同時,教師需要向學生傳授急救知識,提高學生的應急意識,使學生在發(fā)生危險時,能有效地緩解事態(tài)的惡化,提高學生應對緊急情況的能力,提高學生的應變能力,逐漸培養(yǎng)體育安全意識,使學生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fā)展的人。
(四)體育課嚴格監(jiān)督和安全檢查
為切實保障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安全,教師必須真正把傷害預防作為一項重大挑戰(zhàn)。教師在開始訓練前應檢查好各種運動器材,確保運動器材的質量和功能沒有問題??梢愿鶕?jù)需要在運動場教室中強調和注意的地方,用于研究和分析安全隱患。同時,教師要做好學生體育監(jiān)督工作,關注學生體育,及時糾正和引導學生的不規(guī)范行為,確保學生安全。在開始任何體育活動前,教師應檢查學生的身體狀況,以確保他們符合體育標準和要求。如果學生出現(xiàn)明顯的身體不適,應降低運動強度或停止運動,或者聯(lián)系學生的家長檢查身體狀況以進行相應的體育活動。在自由活動中,教師要更加關注學生。例如,教師在安排學生參加自由訓練或活動后,應科學監(jiān)管學生,確保學生不打架或不發(fā)生碰撞,減少自由活動帶來的安全隱患。當學生在課堂上自由運動時,教師需要及時跟蹤他們的身體狀況。任何看到的非標準和不科學的運動模式都應立即糾正,以防發(fā)生風險。雖然這是對學生人身安全的責任,但實際上,也是對自己負責,所以教師必須樹立正確的觀念。
(五)提高體育教師的綜合知識和素質
首先,體育教師要在思想上關注安全教育問題,掌握有效的理論體系,避免安全問題的發(fā)生。養(yǎng)成體育教學中強調安全意識的習慣,傳授預防和應對方法。其次,體育教師要在課前應強調著裝要求,在課堂上注意學生的健康和異常行為。提高教學能力,采用正確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加強對學生體育課程的監(jiān)控和指導,及時檢查和更新場地和設施,確保體育活動安全。在緊急情況下,學生可以使用合理的方法及時有效地處理和解決安全問題。學校應注重打造濃厚的校園安全文化,積極做好校園安全文化宣傳活動,做好預防工作。重視學校教師的安全意識教育,定期為學生開設安全教育班。及時清潔操場并管理和維護學校的設備,把學生的健康放在第一位,制作學生健康信息卡,關注學生的身體變化。為加強學生的安全意識引導,教師應加強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教育,開展小學生自我保護意識引導課程。體育教師必須注意安全問題,提高學生對課堂傷害的認識。加強與學生的溝通,關注學生的日常行為,有問題及時與學校和家長溝通。學生自身應加強運動傷害意識,加強安全風險防范,提高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在體育課上養(yǎng)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按規(guī)定著裝,運動前熱身,遵守課堂規(guī)則,在運動中互相幫助,學習自救或救援知識,并了解學校醫(yī)務室的位置。
(六)正確使用體育器材增加安全系數(shù)
運動器材是小學體育的核心,很多體育賽事都必須使用這樣的器材來完成,而這樣的器材也是一個非常不穩(wěn)定的安全因素,往往會留下更多的安全隱患,尤其是在沒有日常維護操作的情況下。學生在鍛煉期間可能會造成嚴重的安全問題。為減少此類安全事故,學校應注意設備設施的日常維護,提高使用過程中的安全系數(shù),如籃球架、平衡桿等,此類設備必須在戶外長時間使用。由于容易受到時間和環(huán)境的影響,當發(fā)生安全事故時,其影響是非常嚴重的,因此在開展教育活動前,教師應檢查設施設備沒有損壞,并用于教育目的,可以有效降低安全風險。除了日常維護,學校需要加大對設備設施的投入,尤其是存在安全隱患的設備設施,必須更換和處置,并由專人負責維護,為學生提供良好的運動環(huán)境。最后,一定要教育學生在日常教育活動中加強對運動器材的保護,不能隨意丟棄或破壞。由于小學生活潑好動,缺乏安全意識,可能會破壞體育設施,導致其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在使用過程中可能因不當行為而造成傷害,因此需要教師在日常教育中給予更多的關注和引導。
(七)家校溝通提高學生安全意識
學校是體育運動的重要場所,但不是唯一的場所。在提倡全民運動的時代,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參加課外運動,周末家長帶孩子參加各種體育運動也很常見。這也意味著家長要有良好的安全意識,學生在課外運動中要注意安全,體育教師要及時與家長溝通,讓家長可以安全地鍛煉學生。例如,提醒家長跑步注意事項,為孩子準備合適的跑鞋,選擇安全的跑步區(qū)域,確保孩子在跑步時不會滑倒、扭傷或跌倒。體育教師也有責任告知家長,讓他們能正確指導孩子參加課外運動,如溜冰鞋和滑板車是高危因素,應該適當運動,在路上玩滑板車和其他危險的運動時,告訴他們注意事項。只有通過家校合作,體育教師和家長才能攜手并進,讓安全教育滲透到學生學習和生活的方方面面,真正增強學生的安全意識。
五、結語
小學體育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確立科學鍛煉的理念,為學生的成長提供了持續(xù)的支持。新課程改革的出臺和實施對小學教育提出了嚴格的要求,體育也不例外。在小學體育活動中,學校和教師必須識別各種安全隱患,以確保學生的健康和安全。為小學體育的發(fā)展提供必要的支持,使學生的身心健康均衡發(fā)展。雖然運動事故無法完全避免,但教師必須認真負責,盡量減少發(fā)生事故的可能性。因此,小學教師關注安全事故發(fā)生的原因,根據(jù)學生的身體狀況和體育知識的需求,不斷提高教育質量,制訂科學的體育安全戰(zhàn)略計劃,鼓勵學生進行體育鍛煉。
(宋行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