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曉軍
摘 要:在大學物理教學過程中,經常出現學生學習注意力不集中,上課不認真或是“學不懂”的情況,教師難以發(fā)揮學生的主體性,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及學習質量無法達到要求?;谶@一情況,教師需要對大學物理教學進行合理改進,通過合理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使其能夠以良好的狀態(tài)進行學習,促進學生物理素養(yǎng)及綜合能力能夠得到質的提升。為此,本文就大學物理教學中學生物理學習興趣的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探究大學物理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大學物理 教學方法 學習興趣 策略
1 引言
對大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就是在培養(yǎng)學生以物理原理為樂趣的同時提高學生對大學物理的知識理解程度,從而提高教學效率,為學生今后的就業(yè)提供一定的幫助。因此,在大學物理課堂上,在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不容忽視的教學環(huán)節(jié),也是教師所應不斷完善、探究的教學領域。
2 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的重要性
俄國教育學家烏申斯基曾精辟地指出:“沒有任何興趣、被迫進行的學習會扼殺學生掌握知識的意圖?!睗夂竦膶W習興趣、強烈的求知欲是刺激學生學習的最有力的因素,培養(yǎng)旺盛的求知欲,教學就成功了一半。瑞士著名心理學家皮亞杰在他的《發(fā)生認識論》中指出,人類對于知識的掌握總是從感性過渡到理性。而初中政治教材中有些內容比較枯燥抽象,所表現的理論,離學生的實際生活比較遠,盡管學生講的口干舌燥,學生還是不知所以然?!胺e力之所舉,即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即無不成也。”孔子的話穿越歷史的場合,到今天依舊振聾發(fā)聵,他不斷警示我們教學興趣是我們關注的重點。
作為教育者必須清楚,引起學生興趣的重要性。對一個人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正如孔子說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比绻麤]有什么興趣,學生可能也會學習,但不會一直學下 去,因為學生終究會厭煩。每年高考結束后,教師總會看到有學生集體撕書的新聞報道。這當然 是一種減壓方式,是一種情緒宣泄。從一些學生扭曲的表情中,我們看到的不是如釋重負的輕松,而是失去方向的迷茫。他們寒窗苦讀十余載,竟然一直沒有喜歡讀書。這是怎樣的一種悲哀!興趣是什么?說到底是內心的方向。法國作家安東尼·德·圣埃克蘇佩里在《小王子》中說:“如果你想造一艘船,先不要雇人收集木頭,也不要給人分配任務,而是激發(fā)他們對海洋的渴望?!薄皩Q蟮目释本褪桥d趣,就是激發(fā)學生造船的動力。古往今來,凡是學有所成的英才俊彥,無一不是對學習充滿興趣的人。他們如饑似渴地學習,不知疲倦地鉆研,最終取得不凡成就。從根本上說,教育的目標不在于傳授了多少知識,而在于能否激發(fā)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要我學”轉向“我要學”。
3 大學物理教學中學生缺乏學習興趣的原因
3.1 學生學習動力缺乏
學生學習興趣一般分為直接興趣以及間接興趣,如何將間接興趣轉化為直接興趣是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所在。由教育心理學可知,間接興趣是由學生通過一定的學習,分析其中蘊含的內容,基于教材內容或學習過程所激發(fā)的,而直接興趣是由學生的學習目的、學習動機,以及社會和家庭所帶來的利益所產生的。學生在大學學習之前,很大一部分都是由間接興趣所驅動,迫使學生去學習新的內容,在高考的壓力之下,學生不得已而產生的學習動力,但在大學時期,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跳出以往的思維模式,將被動學習轉化為主動學習,變間接興趣為直接興趣。同時學生對于大學物理的重視程度不高,在學習過程中只關注自身的專業(yè)課內容,時常對大學物理這一科目只抱著“及格”就行的想法。
3.2 社會環(huán)境壓力的提升
在大三,大四的年齡,面臨的壓力已不僅僅是簡單的學習壓力,還有社會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學生到了這一階段,學習物理的難度幾何倍的增長,并且就業(yè)壓力與考研壓力更讓學生們變得疲憊不堪。因此學生就更不能集中精力的學習物理,在學習中產生懈怠的心理。同時還會遇到一些阻礙學生學習的誘惑,一些學生使用電子設備進行自身娛樂,導致不能專心學習物理,在課堂中與老師脫節(jié)。這一階段的物理知識生澀難懂,一旦與老師脫節(jié),便很難追趕上學習的節(jié)奏。
3.3 教學方法不盡人意
很多大學老師在教學的時候,仍是利用PPT等形式進行授課,或是在手機終端上下發(fā)一些資料供學生參考。隨著這樣的教學模式,較為符合當今的大學生學習習慣。但這樣的方式不能有效的驗證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PPT的播放對于物理這一科目而言,不能有有效的激發(fā)學生學習的欲望。大學物理教學需要以實驗為主,通過引導學生進行小規(guī)模實驗的方式,讓學生能夠在學習的過程中深刻明白其中的物理原理,使得學生的學習成果能夠有表現的舞臺。但很多老師認為在進行實驗的過程中,學生不能有效地使用各類實驗器材,可能產生一定的安全風險,通常是以視頻的方式帶領學生學習,極大的限制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也降低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4 提高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策略
4.1 優(yōu)化課堂模式,激發(fā)學生的物理學習興趣
4.1.1 營造“親和力”
想要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首先要改善自己和學生的相處方式,不能一昧的把自己當作長輩,可以試著和學生交朋友,以朋友的方式對待他們。其次,嚴肅和溫柔相結合,雖說嚴師出高徒,但是嚴師也可能導致學生厭學,所以要嚴中帶柔,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關懷。最后,不斷完善自身的語言風格,很可能一句暖心話、一個微笑就能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他們的溫暖。這樣不僅可以加深師生之間的感情,學生也會被調動學習物理這門課程的學習興趣,從而營造一個積極向上的班集體。一段時間的建立后,學生們會慢慢接納老師,對老師敞開心扉,在物理課堂中將老師當作嚴師,在生活中將教師當作朋友,這樣做不僅讓學生緩解了從前對老師的畏懼感,同時還可以讓學生自覺獨立的參與到課堂當中,進而促進物理高效課堂的形成,提高學生自我學習效率。
4.1.2 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傳統的線下教育模式早已滿足不了當今社會,應該結合線上教學進行一體化的教育,從而幫助學生利用不同方式進行全方位學習大學物理知識。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單純的線上或者線下有著不小的區(qū)別。它可以彌補線下教學和線上教學的缺點,以便促進大學物理教育穩(wěn)步發(fā)展。隨著科技水平的飛速發(fā)展,在教學方面出現的技術也越來越多。為了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思維能力,教師可以進行多方面教學,利用線上教學平臺,通過各式的APP進行教學,例如:騰訊課堂、釘釘、騰訊會議等。教師通過以上平臺對學生進行二次教導,線下教學為一次教導。這樣大大的突破了書本和教材的局限性,從而促進教師更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能力。
4.1.3 利用數字化學習優(yōu)化課堂教學
數字學習其實就是學習數字化,其主要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學習對象數字化,二是學習方式數字化。其實就是利用互聯網,在網絡載體上進行學習。其利在于方便,在于互聯,在于海量資源隨時獲取。但是,數字化學習的低廉轉換成本,使得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長時間集中于一本物理資料上,或許看了幾十頁,就不耐煩,進而換成另一本物理資料學習,最終哪一方面的知識都沒有真正學好。當然,傳統的學習不是不存在這樣的問題,譬如對于“坐擁書城”,在宿舍或者圖書館學習物理的學生來說,也可以在一個時間段里,交替學習幾類物理資料。而這樣的對于物理資料的轉換,畢竟沒有超鏈接與搜索按鈕帶來的那樣“任意武斷”。
4.2 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
4.2.1 分層教學
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從學生的實際狀況出發(fā),制定出科學而又合理的教育教學目標。教學目標制定太高,相反會打擊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不能太低,不然將會導致對學生出現懶散狀態(tài)。因此,教師應該按照不同層次學生的實情,制定出科學的分層教學目標,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茖W合理的教學目標可在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產生競爭機制,更能激發(fā)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興趣以及學生之間的好勝心。
教師在分層教學中,積極督促學生進行習題訓練。教師按照不同層次學生從而制定出相應的習題訓練任務,通過任務驅動,提高學生的自主訓練能力。通過大量的習題訓練,使得學生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鞏固并可以應用到實際中;同時,強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提升學生的應用能力,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最終達到提高物理教學的目的。
綜上所述,分層教學模式在大學的物理教學中占有極大的優(yōu)勢,可以對非同層次學生實施更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分層教學模式在充分尊重學生個性發(fā)展的基礎上,再次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占的的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參與的積極性以及主動性,并且促進學生深度學習,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擴充知識儲備和鞏固物理相關知識,有助于實現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因此,采取科學有效的教學管理策略,強化分層教學模式的有效性,并且進一步提升大學物理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4.2.2 情境教學
愛因斯坦曾說:“誰要是體驗不到好奇心,誰要是不再有好奇心,也不再有驚訝的感覺,他就無異于行尸走肉,他的眼睛是模糊不清的。”從名言我們可以得到一些啟示:要學有所成,就得從培養(yǎng)興趣開始,要對任何事物都充滿興趣,才會去探索,去考證。因而,教師在組織教學時,應注意設置各種平臺,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針對學生對于知識點難以理解的困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增強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主動學習,渴求知識的欲望,教師在教學過程當中應注重方式方法,運用問題情境式的手段,將學生帶入學習氛圍當中。在其創(chuàng)設過程當中,分為三個組成部分:一是情境的創(chuàng)設,在堂課教育當中合理的在相應章節(jié)當中制造情境背景;而是問題的提出,根據相應的知識點,提出問題;三是探索,對于問題的提出引導學生在自我探索的過程當中,尋找解決方案。三個過程講究循序漸進,需要教師慢慢引導學生進入到問題之中,利用問題情境的教學方案,讓學生的課堂具有活力,在學習當中感受知識帶給人們的歡樂,激發(fā)學生對于問題的提出,問題的解決能力,為培養(yǎng)新一代綜合性人才打下牢固的基礎。
4.2.3 創(chuàng)新性實驗教學
(1)實驗教學的前期準備。
在教學過程當中學校要注重對于實驗器材的更新工作,保證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的安全,同時教師要鼓勵學生親自融入到實驗當中,開展多方面的探究。教師在進行相關的實驗演示時要注重每一個學生的體驗,保證每一個學生能夠實地觀察到教師的實驗步驟。在實驗過程當中教師要教育學生合理的使用實驗器材,特別對于電學內容的實驗當中,要教育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實驗習慣,避免發(fā)生觸電危險。
(2)充分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
在實際的授課之間,教師可以通過生活當中的一些實例來引發(fā)學生對知識探索的好奇心,可以根據教室內的一些事物,引導出一些常見的物理現象,讓學生們對知識的本質有一定的初步了解。在實驗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科普短片來向學生普及相關的物理知識和實驗步驟,一些在學校里無法完成的實驗項目,需要教師通過多媒體手段展現到學生的面前。讓學生通過對于視頻的觀看,做出一些自己的分析判斷,更好的了解相關知識的含義。
(3)教學方案的制定。
第一,在選擇內容上下功夫。對于物理教學,教師可以通過一些科學實驗進行引導,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首先要在選材上下功夫,所學內容一定要新穎且符合實際,出于物理教學的嚴謹性,教師在選定內容時一定要保證內容的合理性和科學性,多方面查找資料保證內容的質量,根據所授章節(jié)選擇合適的主題。在內容當中加入論證方法,讓學生明白其過程原理,對于知識點的記憶和題目類型的分析上能夠得到更大的進步;第二,運用物理實例,引導進行探究。注重教材當中的實驗,帶領學生對其實驗進行談論,梳理好其中的實驗步驟,在科學合理的條件之下進行相關實驗。對于對比論證上,要保證實驗的嚴謹性和實驗偶然不確定性的合理分析;對于邏輯論證,教師要站在引導的位置之上,啟發(fā)學生的思維能力,通過對資料的查找進行分析,進一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能力;第三,注重教學結構,在學習上進行監(jiān)督教師要進一步落實自身教學體系的形成,與課后實驗探究形成良好的對接。在學生進行實驗探究后,要及時地在課堂中進行深入的講解,不可以與課堂脫節(jié),讓學生能夠趁熱打鐵,進一步鞏固所學內容。在獨立探究問題當中存在學生偷懶的情況,沒有按要求完成老師的任務。老師需要在課后對于學生的作業(yè)進行檢查,沒有完成任務的學生,教師應當主動進行談話,督促學生完成任務;第四,定期進行實驗教學反饋。教授課程之中要定期檢查學生的學習成果,開展一些探討式的會議工作,讓學生有平臺表達自己的學習想法和對老師教授方法上的一些改進,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好的融入到老師課堂當中,提高學習興趣,保障課堂教學質量。
5 結語
總而言之,變間接興趣為直接興趣是大學物理教學的宗旨,也是教學中廣大教師所不斷想要達到的教學高度,因此,教師要不斷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探究符合學生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 的教學形式,努力讓物理教學和學習的過程變得更加充滿趣味性,更加輕松愉快,進而實現物理“學”與“樂”的共同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孟保龍.職高物理教學過程中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的措施探討[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8(21).
[2] 郭永.職校鋼琴教學中學生興趣的培養(yǎng)與策略分析[J].試題與研究.2018(10).
[3] 邵敏.淺析職高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8(06).
[4] 傅求寶,邢海根,劉信生.應用手機輔助教學——以“運與靜”的教學為例[J].湖南中學物理.2020(10).
[5] 趙圓.試論初中物理興趣教學的方法[J].好家長.2019(63).
[6] 張潔.富于幻想,好學好問——論初中物理教學中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yǎng)[J].祖國.2017(23).
[7] 鐵瑋.淺談大學物理實驗中的設計性實驗教學[J].河南科技. 2014(21).
[8] 李向民.當前大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新問題與探討[J].才智. 2019(30).
[9] 宗曉嵐,曹卓良.大學物理實驗智慧課堂教學模式探究[J].合肥師范學院學報.2019(06).
[10] 熊智慧.大學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對策[J].亞太教育. 2016(09).
[11] 杜秋姣,程永進,苗秀花,王希成.大學物理實驗分級教學研究[J].中國現代教育裝備.2015(05).